本報記者 張曉迪 北京報道
正如海航集團董事長陳鋒所言,2018年對于海航集團來說是曆史上非常嚴重的困難時期。盡管在過去的一年,海航集團通過大量資産處置,使其“發展趨向穩定”,然而2019年4月16日,海航集團旗下境外公司CWT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下簡稱“CWT集團”,0521.HK)仍爆出了債務違約的壞消息。
CWT集團前身爲海航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實業”),其形成緣自海航集團“買買買”時期對境外企業的並購。
本次債務違約系CWT集團未能按時兌付一筆14億港元貸款的利息及若幹費用約6300萬港元,同時,此次違約還引發某貸款人向CWT集團旗下一家全資子公司授予的有期貸款融資下的交叉違約。截至2019年4月16日,該貸款融資未償還款項總額約7.66億港元。
據CWT集團財報披露,2011年成立的香港海航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香港”)爲CWT集團直接母公司,海航集團爲間接母公司,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爲最終控制方。
目前,海航集團方面對此次債務違約一事並未進行說明,《中國經營報》記者通過向海航集團官網媒體聯絡窗口及其新聞發言人郵箱發送相關采訪函,截至記者發稿並未收到回複。
千億元負債下,2018年海航集團累計出售3000億元資産。陳鋒在2019年3月份召開的博鳌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稱,2019年海航集團的工作重點,第一是處置資産,回歸主業,根本化解流動性風險;第二是聚焦航空主業健康發展,投入海南自貿區(港)的建設,落實飛機維修、機場建設等重大項目,以及加密國際航線等。
記者注意到,此次違約的CWT集團主要從事港口綜合物流及工程服務、國際大宗商品貿易、金融服務、工程服務、酒店及休閑服務,以及高爾夫球會經營。而海航集團官網頁面中其業務項目下已僅剩海航航空和海航物流,其物流業務介紹中也不再有港口物流的介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CWT集團在東莞經營有體育及休閑項目,因爲短期會員卡推廣活動減少,會員人均消費降低,虧損6351萬港元。目前這些資産也在出售中。
四度更名
CWT集團背景頗爲豐富,官網介紹,CWT集團前身爲海航實業,其形成緣自海航集團“買買買”時期對境外企業的並購。
注冊信息顯示,1983年6月3日三泰電業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1994年首鋼集團和李嘉誠的香港長江實業集團共同對其入資,更名爲首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長科技”)。2010年海航集團(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國際”)在香港成立,並于2013年入股首長科技,最初僅有11%的股份,隨後經過配股後,股權增至29.99%,海航國際成爲首長科技控股股東。彼時長江實業集團和首鋼集團均已退出首長科技持股5%以上股東行列。
2015年,首長科技更名爲海航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到了2015年底,海航香港通過收購進入該公司,成爲第一大股東,占股57.11%,2016年該公司更名爲海航實業,同年還剝離了其旗下智能信息業務板塊。
2017年9月,海航實業以10.4億美元要約收購新加坡大型物流公司CWT Pte. Limited。官網介紹,收購新加坡的這家公司後,海航實業實現全面戰略轉型,更改公司名稱爲CWT集團,並于2017年實現首次全年業績扭虧爲盈。
CWT Pte. Limited是新加坡一家倉儲和集裝箱貨運公司,成立于1970年,1993年在新加坡上市。被收購前,其業務就已遍布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
2011年CWT Pte. Limited收購歐洲獨立大宗商品貿易商 MRI Trading AG。業務範圍從金屬精礦交易,擴展至能源等大宗商品交易。
CWT集團2018年財報披露,海航香港爲其直接母公司,海航集團爲其間接母公司,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爲其最終控制方。經過多次股權轉讓,目前海航香港和海航國際分別爲CWT集團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分別占股57.11%和9.73%。
債務違約
2019年4月10日,CWT集團宣布停牌,稱將有內幕消息公告。16日,CWT集團爆出了債務違約的消息。
此事緣于2018年9月29日CWT集團對外融資14億港元一事。根據協議,CWT集團應于2019年4月16日爲貸款人支付利息及若幹費用合計約6300萬港元,但CWT集團未能按時支付,構成違約。
由于融資協議已發生違約,目前貸款人已向CWT集團發出要求支付逾期款項的通知書,表示本金爲14億港元的所有貸款連同應計利息以及根據融資協議應計或未償還的所有其他款項應立即到期應付,並且與融資協議有關的抵押文件下的抵押品變爲可予執行。
貸款人進一步表示,若于4月17日上午9時整前未能償還所欠金額,貸款人將執行抵押權並將取得所有已抵押資産的管有權,而無須另行通知CWT集團方面,直接將所有已抵押資産指派給接管人及經理人。
據了解,該協議中的抵押品包括CWT集團旗下CWT Pte. Limited的所有股權,CWT Pte. Limited則持有CWT集團物流服務、商品貿易、工程服務及金融服務的實體;此外抵押物還包括分別位于英國和美國評估價值12億港元的投資物業,以及位于中國的高爾夫球場。而這些抵押物占CWT集團總資産的絕大部分。
此外,此次違約也觸發某貸款人向CWT集團旗下一家全資附屬公司授予的有期貸款融資下的交叉違約。
截至4月16日,該貸款融資項下未償還款項總額約7.66億港元。
根據融資協議,相關貸款方如對CWT集團持有CWTPte.Limited相關的控股公司的股權采取執法行動,CWT集團的業務將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如果出售這些股權將導致CWTPte.Limited的控制權産生變化,這將可能導致CWTPte.Limited及其附屬公司違反其若幹貸款融資中的協議,並導致該貸款融資的交叉違約。
CWT集團方面則表示,會一直積極與相關貸款人磋商,以研究及落實償還融資協議下應付款項的其他安排。同時,CWT集團的總資産價值超過上述未償還貸款及相關金額的總和,基本業務在重大方面維持不變。
不過4月17日已過,上述貸款人是否已取得上述抵押物,CWT集團方面並未進一步披露,也尚未在交易所複牌。
此外,有外媒稱,海航集團于4月17日發表聲明,預計此次違約不會對CWT集團和海航集團其他業務活動造成任何幹擾,或産生任何廣泛影響。但記者檢索海航集團官方網站並未發現此項聲明,海航集團方面也未回應記者的核實要求。
業績虧損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CWT集團的總資産值及資産淨值分別約爲258.12億港元及53.15億港元,而其負債則高達204.97億港元,其中流動負債爲184.87億港元,而其賬面現金流僅爲1.23億港元。利潤方面,2018年末,CWT集團經營總收入爲713.84億港元,較2017年末增長197.65%,但其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卻爲-5.57億港元,較2017年虧損3倍多。
究其原因,CWT集團方面表示,主要是因爲投資物業所在國家市場狀況欠佳,導致其投資物業産生虧損,以及出售和售後租回若幹倉庫物業導致額外租金開支,加上其收購CWTPte.Limited及其附屬公司産生的融資開支和折舊等。
根據其財報,2018年全年,CWT集團的融資成本爲8.2億港元。CWT集團方面稱,2017年底,其流動負債約爲21.94億港元,而收購CWT Pte. Limited對外借款5.61億美元(約合43.25億港元)。爲此,CWT集團通過各種再融資措施籌集資金,于2018年償還了這筆債務。
這些融資方式包括出售CWT集團位于新加坡的若幹倉庫物業,價值7.3億新加坡元(約合42.4億港元);而另外一項融資即爲上述14億港元貸款,將于2019年10月到期。
在2018年年報中,CWT集團方面表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産生虧損5.87億港元,其高達187.87億港元的流動負債主要是由于新的借款,除非其能通過再融資安排獲得足夠現金資源,否則于2019年10月將無法償還上述14億港元貸款,該貸款償付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基于此,2018年10月31日,CWT集團著手處置一處位于英國的物流公司Westford Trade Services Ltd.的股權及一處物業,作價12.07億港元。
除這項資産處置外,CWT集團方面還表示,將出售其他資産,包括但不限于海外物業及股權。這些物業多位于英國和美國,受英國脫歐和中美貿易戰局勢影響,出售這些資産還面臨挑戰,CWT集團方面已經在尋找買家,但目前尚未有進一步結果。
根據其財報披露,CWT集團在東莞經營的體育及休閑項目,收益主要來自相關住房收入及會所收入等,2018年稅前虧損6351萬港元。究其原因,CWT集團方面稱,因爲短期會員卡推廣活動減少,且會員人均年消費僅408元人民幣,比2017年的450元人民幣有所下降。其收益比2017年減少23%。
CWT集團方面稱,由于國內環境影響,此項業務面臨不利,CWT集團已在尋找買家出售這些資産,但由于不明朗因素的持續,甚至不斷增長,短期內出售需考慮損益。
同時,根據財報,其業務分布中,物流服務及商品貿易業務在中國內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其他亞太地區,以及歐洲、北美洲、非洲大陸和南美洲運營;工程服務業務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金融服務業務主要在中國內地、新加坡及北美洲運營;高爾夫球會及酒店業務在中國內地運營;物業投資業務在歐洲及北美洲運營。
根據其報表,CWT集團資産分布中,商品貿易占總資産比例最大,爲32.2%;其次是金融和物流,分別占比27.8%和23.1%;體育及休閑相關設施占比5.3%;物業投資和工程服務資産占比較小,分別爲3.4%和1.7%。
按區域,其固定資産占比中,新加坡占比最高,爲47.6%;其次是中國內地和歐洲,分別爲18.1和17.2%;馬來西亞和其他亞太地區占比4.0%;北美洲和南美洲合計占比2.2%;非洲大陸占比0.9%。
負債中,商品貿易業務負債最高,占總負債的33.1%;其次是金融業務,負債占比爲30.1%;物流服務占比19%;體育及休閑相關設施占比2.2%;工程服務和物業投資占比分別爲1.35%和0.1%。
其收入來源中,商品貿易同樣占比最大,爲91%;其次是運輸和物流,分別占比4%和2.6%。按區域,中國內地占比最高,爲51%;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台灣及其他亞太地區合計占比約39.8%;歐洲占比5.3%;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別占比1.7%和1.6%。
記者注意到,即便2018年以來發生中美貿易戰,但和2017年的收入相比,2018年CWT集團在北美的收入還有所增長,增幅近2倍。
(編輯:郝成 校對:顔京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