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第三章 寺廟宮觀
第一節 佛教寺庵岩塔
佛教傳入泉州以後,先後創建了大批佛寺,全市共有佛寺800多座,有名稱可考的600多座。這些佛寺大多集中建于府城所在地晉江縣(今鯉城、豐澤)。根據記載,原晉江縣(包括今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晉江市、石獅市)曾建有200多座佛寺。其中,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被稱爲“三大叢林”;海印寺、宿燕寺、朵蓮寺、慶蓮寺被稱爲“女衆四大叢林”。 1983年後,開元寺、承天寺兩座被列爲全國重點佛寺;舊市區的承天寺、崇福寺、海印寺、銅佛寺及其他縣區如南天寺等11座被列爲省級重點佛寺。
開元寺
位于市區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寺址原是州民黃守恭的桑園。相傳,當時“守恭晝夢僧乞其地爲寺,守恭曰:必須桑樹産白蓮乃可。僧喜謝,忽失所在。越二日,園中桑樹,果開白蓮。守恭即産蓮處建尊勝院,延匡護大師居之,有司以瑞聞,敕建蓮花道場”。今大殿匾額“桑蓮法界”及殿西“桑蓮古迹”即源于此。初建大悲閣正殿。長壽元年 (692年)改名“興教寺”,神龍元年(705年)改名“龍興寺”,唐玄宗開元廿六年(738年)诏令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紀年爲名,遂改稱“開元寺”。曆五代至宋,旁創支院一百二十所,支離而不相屬。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錄劉鑒義呈請朝廷批准,把衆支院合爲一寺,賜額“大開元萬壽禅寺”,延僧妙恩住持,僧人競集。元末社會動亂,寺受到大破壞。明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5年),寺廟一度衰落,至隆慶、萬曆時(1567-1619年)佛宇僧舍大半被附近居民占住,直至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才加以重修,但已不能盡複舊觀,“寺院及僧舍僅存十一于千百之間而已”。此後,寺舍只有損減而無擴充。到了民國,圮壞更甚。民國十二年(1923年),名僧轉道、轉物合力募資,圓瑛主持重修,但也難全其功。1981年後,政府落實宗教房産政策,收回大部分被侵占的房産;海內外信徒捐資翻拆重修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東西兩廊以及西側水陸寺,增建五觀堂、弘一法師紀念館、祖堂、道祖塔院、地藏閣等。此時,寺廟的規模才比較完整。這次大修,新加坡僑僧廣淨募資出力最大,原泉州市長王今生接受委托,領導修建工作。
目前,全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總面積約78000平方米。中軸線有紫雲屏、天王殿、拜亭、拜庭、東西兩廊、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和五觀堂;東翼有檀樾祠、祖堂、道祖塔院、地藏閣和准提禅寺(2000年後改建爲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大師紀念館);西翼有功德堂、尊勝院、水陸寺和大城隍照牆麒麟壁。2000年後,又創安放骨灰的安養院。鎮國、仁壽兩塔分別聳立在東西兩廣場中。
開元寺的構築形式爲密宗規制。寺前照牆“紫雲屏”,建于明萬曆四年(1576年)。“紫雲屏”三字乃明代泉州著名書法家陳于王所書。天王殿,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面寬五間,進深三間,懸山式頂建築,左右供密迹金剛和梵天的巨大神像。殿柱有宋朱熹撰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弘一補書。殿後緊連一座卷棚歇山頂的拜亭。亭後是寬敞大石庭,即拜庭。拜庭兩列數百年的古榕,綠蔭下列置宋以後曆代的石經幢、小石塔和焚帛爐十余座。拜庭緊連大雄寶殿之前一個寬大方形石平台。平台的束腰嵌有74方人面獅身石浮雕。
大雄寶殿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傳說建殿之時有紫雲飄繞蓋地。故又名紫雲大殿;全殿立柱86根,因此,紫雲殿又稱百柱殿。殿爲重檐歇山式建築,面積1387平方米,內供5尊丈八金身的五方佛,橫梁鬥拱上嵌有24尊“飛天樂伎”。佛前供有明末鄭芝龍所捐的鐵鑄大香爐。殿內五方佛背面供觀音菩薩和十八羅漢。殿後廊檐下,有希臘哥林多式風格石刻及古代印度神話人物之石柱一對。
大殿之後是甘露戒壇。相傳,唐時此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因此鑿甘露井一口。宋天禧三年(1019年)建戒壇,遂稱“甘露戒壇”。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名僧敦照按照古圖經,重新改創。壇有五層,其間高下廣狹之度,都符合古制。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被毀,明洪武三十三年(1400年)名僧正映重建。壇爲重檐八角鑽尖式建築,壇蓋爲蜘蛛結網式藻井結構。壇中最高層供明代木雕盧舍那佛,高1.8米。中爲四大菩薩。下有八大金剛。
戒壇之後是法堂。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錄劉鑒義建。民國十四年(1925年)僧圓瑛改建爲兩層樓閣,上層爲藏經閣,下層爲法堂。
寺東翼的檀樾祠,舊時爲伽藍祠,元至正間(1341-1368年)僧妙恩建。
弘一大師紀念館創建于1984年,2000年遷建擴大規模,館內陳列近代高僧弘一法師的佛學著述、藝術作品及日常用品等。
寺的西側有桑蓮古迹。一棵勢如蟠龍的桑樹,傳說寺始建時曾經開過蓮花。軀幹被雷電劈分爲三,生機仍然旺盛。
泉州佛教博物館,規模宏大,建築壯麗,展品十分豐富,其中一些屬稀世之寶。
附1:東西塔
東西塔矗立在泉州開元寺內,是中國現存最高的石塔。千百年來,一直是泉州曆史文化名城的標志。
東塔名鎮國塔,高48.27米,位于寺的東廣場。唐鹹通六年((865年)文偁和尚“置大櫃四衢待施者,至夕錢辄滿”(《開元寺志》),募化建了一座5層木塔。宋開禧中(1205-1207年),改作13層。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改爲磚塔7層。熹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年),“僧本洪始易以石,一級而止,法權繼之,至第四級化去(去世),天竺講僧乃作第五級及合尖”。(《開元寺志》)曆時12年之久。
西塔名仁壽塔,高45.066米,位于寺之西廣場。初建于五代粱貞明二年(916年)。閩王王審知特命從福州浮海運來木材,建木塔7層,號無量壽塔。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名仁壽塔。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遭火焚毀。淳熙間(1174-1184年),僧了性再造,又毀,僧守淳改爲磚塔。紹定元年(1228年),僧自證始易磚爲石,建造曆時10年。
兩座石塔都是在公元十三世紀上半葉建造的,前後用了22年時間。西塔比東塔早10年建成。
兩座石塔形態相似:八角、飛據、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每層有四門四龛,門旁及龛內全部嵌有菩薩、羅漢、金剛力士、護法諸天等石雕像,雙塔共雕刻有160方佛像、40方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加上其他雕刻,共計384方。這些雕像神態各異,刻工精巧。門龛之外繞有檐廊,護以石欄。塔頂有鐵香米、銅寶盞、沃金葫蘆,用鐵索系于塔之八角。塔的須彌座周長60米,塔身平均周長40米,塔壁厚2米。石梁、石鬥拱、石柱榫接嚴密,渾身上下全用經過精雕細琢的巨大花崗石疊砌。這些巨大的石頭每塊估計重達一千多斤至數千斤,當時沒有起重機,相傳是在塔的周圍壘了土坡,由下慢慢推拉上去的。工程之浩大、艱難,于此可見一斑。雙塔經曆了七八百年的風雨雷電、甚至明萬曆間的八級地震,依然巍然屹立,完好如初。
附2:小開元寺
位于泉州開元寺東側。清康熙元年(1662年)仿照開元寺中軸線建築形制造建,故名“小開元寺”,又稱准提禅林。現存大殿、戒壇及兩旁廂房建築。辛亥革命時是泉州同盟會機關所在地。現改建爲“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大師紀念館”。
附3:水陸寺
位于泉州開元寺西側。原專祀阿彌陀佛,本名極樂院,或稱阿彌陀佛院,建于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明初重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移西街舊館驿水陸寺于此,故改今名。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1990年全面翻修。殿宇單檐歇山式,面寬三間,三進深,內供釋迦牟尼佛,像高3.4米。
承天寺
位于市區南俊巷,規制宏大,被稱爲“閩南甲刹”。原是五代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南園。五代後周顯德年間(954-960年)始建,初名南禅寺,曾置僧田900石,僧省僜爲第一世住持。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嘉佑間(1055-1063年),改名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複名承天寺,另名月台寺。元至大間((1 308-1 311年)建七級浮屠一座,後毀于火災。明洪武、永樂間(1368-1424年),僧原輔、道陵、智莊、得衆、至昌先後修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增建檀樾祠,不久毀于兵。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僧方燦募緣重建佛殿。萬曆間(1573一1619年),僧宗彬、慈約再度修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郡人施世騋重修。嘉慶十四年(1809年),中書曾寶光暨僧淡起、淡融、然修、奕秋等重修。清光緒間((1 875-1908年),寺宇破落,僧雲果托缽海外,起而中興。“文化大革命”期間,慘遭劫難。1982年,泉州市人民政府決定修複,成立了以王今生爲主任的修建委員會,新加坡僑僧宏船發願募資重建,何慧忠捐出人民幣1000萬元。1985年,修建工程開始,以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敕封月台承天禅林勝境圖》爲藍本設計,曆時5年,基本恢複了原有規模。全寺總面積約50000多平方米。其布局:山門面西,百米甬道旁原有石塔7座(現有5座)和高大榕樹5棵,塔系宋景德中(1004-1007年)僧祖珍建。寺院坐北向南。中軸線近300米,有彌勒殿、放生池、大雄寶殿、法堂、文殊殿。東翼依次爲圓常院、廣欽佛教圖書館、僧寮、客堂、龍王殿、大悲閣、五觀堂、一塵精舍、祖堂,以及公園式的“南園故址”。西翼有檀樾王公祠及其他建築物。
彌勒殿中供彌勒菩薩,左右爲天王、力士像。殿後供韋馱像。鍾鼓樓接連在彌勒殿的左右兩側。彌勒殿之後有放生池,民國八年(1919年)由僧會泉主持修砌。再後一進是寬廣大庭,庭中有銅寶鼎一座,兩旁各有古榕樹一裸。步上玉墀,即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前,有鐵寶鼎一座。殿中供釋迦、藥師、阿彌陀三如來,護法神將分立左右,十八羅漢列坐兩邊。殿後供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大菩薩及普庵祖師。過方庭是法堂,中間供阿彌陀佛接引像一尊,高2米余,七寶銅所鑄,系隋代由印度運來。法堂之後是文殊殿,供文殊菩薩像。
由鍾鼓樓至法堂,東西兩側各有100多米長的走廊,中間由幾道拱形磚門隔開。大殿前東西兩廊壁間嵌有脫胎浮雕二十四諸天神像,法堂前兩廊壁前畫有12幅以佛經故事爲題材的仿古壁畫。
寺東翼的龍王殿前,有龍王井一口,直徑約3米,井水清醇,水源量居泉州古水井之冠。大悲閣爲八角環廊結構,內供銅質千手千眼觀音像1尊,屬古文物。一塵精舍,現在改爲念佛堂。
寺西翼的檀樾王公祠,祀開閩三王——王潮,王審邽,王審知。
南園故址系花園式結構,內有方池、亭廊,花木蓊郁翠碧。曆史上承天寺有十大奇景:榕徑午陰、塔無禽棲、僵松清風、瑤台明月、卷簾朝日、推篷雨夜、方池梅影、嘯庵竹聲、鹦山暮雲、石如鹦鹉。宋代泉州知州王十朋曾題有十奇詩,明代大學士張瑞圖書寫。現嵌于“南園故址”南邊廊壁上。
一說:“未有承天,先有光孝”,原先有一座光孝寺,在今承天寺西側,早年的光孝大殿毀于“文化大革命”。
崇福寺
位于市區東北隅,全寺占地面積近20畝。宋初平海軍節度副使陳洪進之女在那裏出家爲尼,陳洪進特在附近的“松灣古地”(古時,其地曾有晉松四株)爲之建此寺,並拓羅城包之。初名“千佛庵”,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賜名“崇勝寺”,至道中(995-997年),改名“洪鍾寺”,元佑六年(1091年)改名“崇福寺”。近千年來,曆經興替。20世紀30年代,住持僧妙月和尚托缽菲律賓,募資重興寺宇。“文化大革命”期間又遭破壞。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常凱、香港元果等僧人捐資複建大雄寶殿、天王殿、鍾樓、鼓樓,稍複舊貌。其後,台灣著名學僧常覺繼募巨資,重興各座殿宇、重建大悲殿、藏經閣、客堂、僧舍等等,又綠化全寺,鋪砌道路。目前,整座寺宇煥然一新,十分壯觀。崇福寺以宏鍾、斜塔、千人鼎“鎮山三寶”著稱,聞名海內外。宏鍾:鑄造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高2米、圓徑1.27米、重800余公斤,用純銅鑄成,鍾身鑄楞嚴神咒,鍾聲洪亮,相傳可達十多裏外的洛陽橋。斜塔:建于宋代,高13.33米,廣6.66米,七層八角形,用花崗石砌成,每面镌刻佛像。斜塔又名“應庚塔”,相傳,塔能應年庚傾斜,欹向某方即預兆該方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如偏欹東南方,即兆示當年晉江、石獅一帶豐年大收成。偏斜西南方,即預示南安、安溪一帶年豐。偏西北,即兆永春、德化豐年。偏東北,即兆惠安好收成好年景。 2000年,釋常覺出資並主持拆塔重修,再複舊觀。千人鼎:高約2米、厚8厘米、闊1.67米,可供千人飯食。可惜,年久月深,鼎現已毀壞。近代,該寺以羅漢拳、少林拳術聞名,特別是妙月師“雙拳鐵羅漢,十畝老農禅”蜚聲海內外。門下弟子足迹遍及東南亞各國。
少林寺
根據史料記載和專家考證:泉州曾建有規模宏大的少林寺,泉州是南少林拳術的發端地。曆史上的泉州少林寺曾經過三興三廢。後來複建的東禅少林寺已無少林武僧。
少林寺位于市區東門。清乾隆《泉州府志》載:鎮國東禅寺“唐乾符中(874 -879年)郡人郭皎、卓怿建,僧齊固者居之。廣明元年 (888年)賜今名。宋德佑(1 275年)、元至正(1341-1368年)兩次遭火,不久複建。明宣德十年(1435年)複修,後廢”。相傳,此寺系南少林寺部分遺址,毀于清乾隆中(1736一1795年),後複。近代此寺仍存,只是規模縮小。
爲了弘揚南少林拳術,經海內外武術界人士和善信募資,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1992年于少林寺原址一一清源山鳳山之麓開始重建。1997年完成了首期工程:大雄寶殿、五觀堂、僧舍。1998年成立了武僧團,數年中先後招收了數百名學員學習少林拳術。其中有來自法國、以色列的學員。
該寺近年根據北宋文獻記載的規模繼續增建。1992年,境外信徒募款重修了照牆、大殿、彌勒殿和報恩堂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爲之書額“東禅少林寺”。
銅佛寺
位于市區百源川池邊。原名百源庵。宋時即有此庵,今庵翻建于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創建人楊元錫。清乾隆十七年(1750年)施國寶重修,易名銅佛寺。寺內16尊佛像,全系銅鑄,高皆四五尺,雕塑技藝精妙,是鎮寺之寶。全寺目前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相傳宋時,名相韓琦出生後,其母連理寄放小韓琦于寺中。
宿燕寺
位于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傳說,附近有古代五百比丘墓,清末楊嘉姑斥資在老君山洞建佛堂道場,時有喜燕投宿,故名爲宿燕寺。原寺宇主殿不上30平方米,兩廂似燕翅。1980年以來,宿燕寺住持、菲比丘尼廣仁師擴建大雄寶殿、大悲殿等殿堂和其他樓閣、法堂彩門、花園、放生池、僧舍、素餐館等,創辦了文蓮(該寺第三代住持)贈藥處。廣仁師還在菲律賓建造了一座宿燕寺和五層大廈的文蓮施診所。泉州宿燕寺現規摸宏大,周圍風景優美,爲旅遊勝地。燕子歸巢,是不是海外遊子葉落歸根的一種夙願?!難怪如此牽動海外華僑華人的鄉魂!
釋迦寺
位于市區東魯巷,寺址原系宋末元初大海商、顯宦蒲壽庚書房的一角落,明代時建一小庵堂。明萬曆間(1573-1619年),大學士李廷機之女,許婚未嫁而未婚夫夭亡,遂矢志到此庵靜修。李廷機因此用自己的薪俸爲她修佛殿、齋堂等,寺宇初具規模。明天順三年(1459年),錫蘭王子昔利把交刺惹來中國朝貢後定居泉州,其後裔世濟美于清雍正三年 (1725年),購民田一段二丘、水池一口、臨池厝地基一所六間、民房一座三間、糞池二口、厝前秧夾園一段。這些田厝池塘,後皆爲釋迦寺寺産,現尚保存有契據二紙。寺中有釋迦悟道像一尊,高10厘米,青銅質,爲五代時造;有佛經《卐字藏經》全藏,宋版元印《大雲經》一部,現存放開元寺。釋迦寺承彌陀岩臨濟宗源流,清代分衍有惠安釋迦寺、泉州宿燕寺、晉江福安寺、慶蓮寺;民國分衍有晉江朵蓮寺、泉州天蓮堂以及菲律賓宿燕寺等。
同蓮寺
位于市區執節巷,始建于清末民初。原名洞靈庵,民國十七年(1928年)王真蓮、何寶蓮請本師轉道和尚資助修葺擴建,易名同蓮寺,住衆20多人,頗具規摸。1966年受到破壞,1987年愛國僑僧廣淨捐資翻建。修繕了大雄寶殿,新建了韋陀殿、大殿、祖師堂、功德堂、齋堂,增設了轉逢和尚紀念堂和宿舍樓等。
安福寺
位于鯉城區江南鎮曾林村龍首山麓。《泉州府志》載:唐垂拱三年(687年)建。《八閩通志》載:唐嗣聖元年(684年)建。元至正間毀,僧智妙重建。明正統、天順間相繼修葺,後廢。現存系清光緒年間于舊址西側重建,坐南朝北,中爲大雄寶殿,西爲報恩堂,東爲僧舍,前有石埕,總面積約400平方米。有二尊石佛系唐代所存,爲鎮寺之寶!
接官亭觀音寺
又名“泉郡接官亭”,位于新門外舊筍江橋北側。始建年代無考,傳說系爲迎接宋幼主莅泉而建。建築群由主殿、拜亭、石埕、中殿和接待室等組成。寺占地面積5880平方米,建築面積746平方米,主殿爲清代建築,單檐歇山式,中爲通道,東西各有一間殿堂。正面壁上嵌有兩方石刻竹石壁畫。東堂祀觀音菩薩,石柱上有張瑞圖手書的楹聯。南壁上嵌有集晉代王羲之書法的“觀音大士像記”石刻,爲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所刻。中殿,1994年複建,單檐歇山式,面闊二間,進深三間,祀釋迦、文殊、普賢和十八手觀音。前有拜亭。
弘一法師墓塔
位幹清源山千手岩附近。律宗泰鬥弘一法師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來閩南弘法,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圓寂于泉州溫陵養老院。墓塔爲石構重檐歇山式出拱攢頂式寶屋形狀,重檐下正中,有輝綠岩石匾,豎構,燙金,镌“弘一大師之塔”字樣,寶屋正中仿弘一大師筆法,镌“無相可法”四字。墓塔藏其部分骨灰,上有石亭保護。亭內有豐子恺所繪的法師遺像。亭門兩側對聯輯錄陰刻自弘一法師自撰聯:“自淨其心,有若光風霁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師。”寶屋雙側柱,镌弘一法師字聯“萬古是非渾短夢,一句彌陀作大舟”。亭邊摩崖,刻有“悲欣交集”四大字,爲法師最後遺墨,旁镌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所撰對聯“千古江山留勝迹,一林風月伴高僧”,附近建有廣洽、廣淨法師紀念塔。
廣欽和尚紀念塔
位于清源山瑞像岩附近。爲惠安籍人、台灣名僧廣欽從前梵修處所。1989年,台灣傳顗、傳平等僧人爲紀念其師而捐資興建。有廣欽和尚塑像及樓屋。
第二節 道教宮觀岩洞
道教在泉州傳播有著悠久曆史,早在秦漢時代就有方士在泉州地面活動。其後,曆代都有道教人物修隱于清源、紫帽等名山,留下了許多史迹。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在現市區建造了規模宏大的白雲廟(後世改稱元妙觀),隨後又興建了大批宮觀廟宇和修真岩洞,多達數百座。道士多屬正一派的火居道士,散處民間,也時有全真派的道士住于宮觀岩洞。
泉州道教傳播始于晉朝,盛于唐宋,明清以後逐步走向世俗化,近代趨于式微,“文化大革命”期間又遭受摧殘,直至1979年後中國共産黨重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始呈複蘇的態勢,曆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紛紛修葺翻建,恢複宗教活動。1995年,泉州市道教協會成立。現在,元妙觀、通淮關嶽廟、天後宮、法石真武廟、安溪城隍廟、石獅城隍廟、深滬寶泉廟等不少宮觀的香火頗爲旺盛。與道教信仰比較接近的民間信仰也頗興盛。曆史上,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高道和學者,並有不少著作傳世,在全國産生過一定影響。如五代時的譚峭,曾著《化書》六卷,被認爲是繼《道德經》《南華經》後道教的另一經典著作。
元妙觀
位于市區東街。晉太康年間(280-289年)蔔地泉州鯉城雲山麓“飛鳳下田”吉地擇建,是福建省最早的道觀,初名白雲廟。唐神龍元年(705年),易名中興觀,不久,改名龍興觀。開元(713-741年)中,改名開元觀,而以老君祠爲龍興觀。宋大中祥符間(1008-1016年),改名天慶觀。元元貞元年(1295年),改名玄妙觀,老君祠並入。明初,有紀道士、董伯華寄寓其中。清代避康熙玄烨名諱,改爲元妙觀。曆代屢毀屢修,不乏名人缙紳效力。清雍正十年(1732年),候選同知施晖、通判曾炳遠、生員莊朝用同修。乾隆十八年(1753年),泉州知府高霔大修,花費白銀三千二百兩有余。四十四年(1779年),福建陸路提督甘國寶、知府王右弼、知縣王隽又大修。觀中有古桧一株,圍一丈六尺,高七尺余,旁有石刻“晉朝桧”三字,康熙年間(1662-1722年)並入元妙觀。
元妙觀的建築規模甚大,總面積3900平方米。中軸線上,端門爲重檐歇山頂牌坊式三門並列,三清殿和靈霄殿均爲重檐歇山頂,前加卷棚,文昌府爲單檐硬山頂。
2000年前後,經大修後的元妙觀規模宏崇,香火旺盛。
白耇廟
位幹鯉城區模範巷內,爲明代錫蘭王邪巴乃那的後裔所建,原系印度教廟,曆代有修繕。乾隆《泉州府志》載:王裔居今廟北附近,入籍漢化,取世姓。廟因奉祀毗舍耶(印度洋山神),故得白狗廟之俗稱。晚清進士林騷雅其名曰“白耉廟”。廟于1995年再次重修。現存爲硬山式建築,總面積約420平方米。由前殿、東廊、後殿組成。大殿面闊三間帶兩廊,進深四間,大殿主祀玄天上帝、田都元帥、文昌帝君、楊六郎以及毗舍耶。廟內原藏有二方印度教石刻,已被移往海交館,今經複制嵌入重建的“敬字亭”壁上。廟前有一對明代抱鼓石,很是古樸、莊重。
東嶽行宮
俗稱東嶽廟,位于府城仁風門外鳳山。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尚書張汝錫建。
泉州東嶽行宮主祀青帝,從古代東嶽泰山之稱,爲東嶽大帝,是道教尊神之一。主管人間生死,屬下有一批陰間地府的鬼神,神祇衆多,建築規模龐大;還有檀樾祠。全部建築頗具特色。明代李森即李光地先祖獻山地作墓葬公地,行宮周圍原有墳冢累累,更增東嶽廟的陰森氣象。
清代後期,東嶽廟由附近陳姓道士管理香火並爲信衆作法事,還設“嘉禮戲”(傀儡班)專爲信徒敬神演出。
民國期間,三次破除迷信運動,廟宇屢遭破壞。20世紀30年代,尚存第三進正殿,殿爲重檐歇山頂,面寬五間,塑五嶽帝君座像,每尊通高二丈,皆爲冕旒帝王像:二進存石天壇、石亭、石香爐,供泉郡各神廟到此擊石取火(俗稱“乞火”),稱“名山取火”;第一進存“萬山第一”石牌坊;東廂存夫人祠。1942年,廟宇再度遭毀,神像及文物被毀一空。現東嶽行宮爲近年海內外信衆募款捐建,規模雖不及最盛時期宏崇,但也頗爲壯觀。
府城隍廟
原址在今鎮撫司巷。宋嘉祐二年(1057年),侍郎趙涯倡建,名明烈王廟。明洪武二年(1369年),封鑒察司民顯佑;三年(1370年)改稱城隍之神;四年(1371年)知府常性重建。永樂間(1399-1425年),晉江知縣宋仲祥,正統間(1436一1464年)知府熊尚初、正德間 (1506—1521年)知府葛恒相繼修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廟改參將署,知府俞咨伯將廟遷建于資壽寺故址。清乾隆(1736—1795年)、道光間(1821—1850年)多次重修。
府城隍廟,俗稱“大城隍”,以別于縣城隍廟(俗稱“小城隍”)。傳說,泉郡城隍神原祀宋代韓國華、韓琦父子。府城隍廟于20世紀50年代改作麻袋廠。70年代初大部分被拆改建學校,今僅存後殿。奉祀神位,仍有香火。原廟前照壁一一麒麟壁,于70年代初移于開元寺內。二十一世紀以來,廟宇作小部分修葺。
第三節 民間信仰廟宇
民間信仰,是相對于正式的宗教或得到官方認定的某些信仰,在一定時期廣泛流傳于民間或者爲社會下層民衆崇信的某些觀念,特指存在于民間又別于傳統宗教信仰的一切其他信仰現象,或有相對固定的組織,其有較鮮明色彩的習俗吸引某地、某族、某群體,有相當信衆,共吸引人凝聚力的信仰。
通淮關嶽廟
位于市區塗門街(古稱通淮街),始建年代不詳,或推測上溯至宋代。以前通稱關帝廟,民國3年(1914年)增祀嶽飛,故今改名,又稱通淮廟。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長史李一德重修。萬曆年間 (1572-1573年),複于廟右塑關帝及劉備、張飛、諸葛亮諸像,俗稱“三義廟”。明天啓,清順治、雍正、乾隆、道光等朝屢次加賜封號或擴建、修建殿宇,規模不斷拓展,享有官方隆重祭典,香火鼎盛,分靈遍及台灣和海外各地。廟中現存曆代諸多寶貴碑刻: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官獻瑤撰的《重修泉郡通淮街關帝廟碑》和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收支情況的石刻,清鹹豐七年(1857年)《關聖帝祖茔碑記》《立看守碑》;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台灣林光夏所書的石刻;道光二十年(1840年)蘇廷玉書的《關帝覺世真經》。廟門外兩壁嵌有石刻兩方。左刻宋米芾書詩一首,右刻明董其昌書詩一首。名匾有:宋朱晦翁書“正氣”,明張瑞圖書“充塞天地”,近代蔡浚書“鼎漢立宋”。楹聯有“詭詐奸刁,到廟傾誠何益;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等。
花橋慈濟宮
花橋慈濟官,俗稱“花橋宮”,位于老城鯉城市區中山南路。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建,祀宋代同安人吳夲(夲,音滔),其生前在泉郡業醫有善行。宋明道二年(1033年),泉州疫病流行,吳夲來泉行醫,不分貴賤,廣施丹藥,拯救黎民,民衆頌爲“神醫”。吳夲修真養性,煉丹藥以醫濟世,故尊稱其爲“吳真人”。宋景祐年間 (1034—1037年)逝世。民衆爲紀念他爲民除病的功德,在他生前行醫過的“花橋”建宮奉祀。俗稱“花橋公”。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敕封爲“保生大帝”,宮前有明代著名書法家張瑞圖書“真人所居”石匾一方;廟內有清道光年間(1821一1850年)光祿寺卿許邦光爲黃化機《吳真人譜系》所作的序(長樂鄭廉訪書)刻石兩方;清末楊浚《白礁志略》載,花橋宮有《保生大帝真經》《太上說慈濟仙姑救産妙經》及《保生大帝簽譜》 60首流傳于世。
泉州供奉吳真人的廟宇達數十座,花橋宮則是其中最早、最著名的古迹。清光緒四年(1878年) ,泉州鄉紳與道教界佛教界人士創辦“泉郡施藥局”于宮內,自制丹膏丸散,免費施贈貧苦民衆。光緒二十三年 (1897年),泉州鼠疫流行,因缺醫缺藥,死者甚衆。爲解民衆之危難,即在施藥局的基礎上,發起創辦“泉州花橋善舉公所”,擴大善舉項目。包括施醫、施藥、施棺、度歲(過年)施赈及平粜赈米,這些義舉得到本地商戶和海外僑胞大力支持,對解除貧苦民衆燃眉之急,起到良好效果。隨著人民生活趨向穩定,根據社會實際需要,20世紀50年代初,善舉公所再度改爲“泉州花橋贈藥處”,配制藥方,免費贈送。1985年3月間,又增設義診。並更名爲“泉州花橋贈藥義診所”。
在台灣,吳真人廟分靈達150余座。
天後宮
宮位于市區南門,宋慶元二年(1196年)建,原稱“靈惠天妃宮”,祀海神、湄洲人林默娘,俗稱“媽祖”,曆代屢有加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師平定台灣,據說“神湧潮濟師”。事後,媽祖被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二十三年(1684年),晉封天後。五十九年(1720年),敕定春、秋致祭。雍正元年(1723年)禦書匾額“神昭海表”。乾隆元年(1736年),禦書“恬瀾昭贶”。道光十九年(1839年),褒封神號“天上聖母”。
天後宮曆朝皆有修葺。明永樂時鄭和奉旨重修。
山門東側塑水精將軍千裏眼,西側塑金精將軍順風耳,兩座立像,通高2丈,造型奇特。正殿原有雕刻精致美觀的盤龍石柱、大型壁畫、鹿港郊鐵鍾等等文物。正殿內有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泉州知府徐汝瀾撰的石柱聯:“德配坤維鯨波永息,恩涵海甸鳌殿常新”。此宮是我國東南沿海、台灣及南洋一帶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媽祖廟。
1984年,市文化部門修建大殿,恢複舊制,並建殿前西涼亭及西廊兩附屬建築。1987年,天後宮被列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設閩台關系史博物館于宮內。
每年正月元宵節期間,台灣、澎湖、金門的天後媽祖分靈各宮紛紛跨海來泉谒祖、添香、割香,並制米龜分發信衆祈福。
富美宮
位于泉州城南富美渡頭,至遲建于明正德年問(1506-1521年),主祀西漢名臣蕭望之蕭太傅,配祀文武尊王及王爺二十四尊,旁有夫人宮。清道光元年(1821年)重修。光緒七年(1881年)移建于現址,民國23年(1934年)重修。現存廟宇爲清代建築。廟中檐椽鬥拱雕刻精美。
泉州民間王爺崇拜由來已久,廟宇遍于江濱、沿海,而富美宮則列各宮之上,素有“泉郡王爺行官”“泉郡總王爺府”之稱,祭祀尤爲隆重。原宮旁設有制作王船的作坊,每逢災患之年,均舉辦大型醮會,按例送王船。王船仿民船體型,又稱“彩船”,載重在十噸以上。船上設有神壇,置有神像並配大牌、涼傘、兵器、樂隊和各種生活用品、藥材以及活公羊、公雞等,裝飾豪華、威嚴。據傳,富美官先後送出的王船達萬艘。因泉台僅一衣帶水之隔,有些王船漂抵台灣、金門、澎湖沿海,被當地村民恭迎前去奉祀。因此,富美宮便成爲台灣王爺信仰的發祥地之一。台灣嘉義縣東石港先天宮,于今尚保存一艘民國十四年(1925年)從富美宮送出的王船供人觀賞、朝拜。
民國間,台灣不少宮廟和信衆紛至沓來祖廟參拜,交往甚爲密切,現存于雲林縣麥寮聚寶宮的“威震麥津”和存于嘉義縣東石港先天宮的“靈昭東石”、“功高麟閣”等匾額,是富美宮當年贈予的珍貴文物。在間斷數十年之後,從1988年始,台灣信衆又紛紛到祖廟參拜,近幾年前來參拜、谒祖、添香的,已遍及台灣十余縣、市,逾60余座宮廟,真實見證了泉台兩地民間信仰的交流交往。
第四節 伊斯蘭教建築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之路的起點,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早在唐初,便有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高徒來泉傳教。隨著海外貿易的繁榮,泉州成爲東方“第一大港”,大批的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來泉經商、遊覽,其中一部分人長期居留泉州,與與漢人通婚,繁衍後代。唐宋時期及元代,是泉州伊斯蘭教鼎盛時代,府治所在地曾建有清真寺七座,曾經出現“回半城”“半蒲街”的盛況。現存的清淨寺,是中國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著名大寺;靈山聖墓,是海內外穆斯林景仰、朝谒的處所;泉州地面現存約300方伊斯蘭教石刻,成爲罕見的研究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交流交往、異域宗教在中國發生、發展,以及泉州海交史、海絲文明的瑰寶。
伊斯蘭教于唐初傳入泉州。明何喬遠《閩書·方域志》載:“嗎喊叭德(穆罕默德)聖人……門徒有大賢四人,唐武德 (618—626年)中來朝,遂傳教中國,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卒,葬此山……”
靈山聖墓
位于市區東郊鹿園靈山半山腰中。據《閩書》《閩書抄》記載,唐武德年間(618-626年),來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卒後葬于此處。據說因“二人自葬是山,夜光顯發,人異而靈之,名曰聖墓”,山名故稱爲靈山。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爲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墓坐北朝南,背靠一塊巨大岩石,東、西、北三面依山疊成半圓形壁岸,沿壁岸築成馬蹄形石回廊。回廊九間十柱,其中數柱呈梭形,梭柱爲南北朝至初唐流行的柱式。墓室位于廊正中,有石蓋亭保護,呈方形,並排著兩座花崗岩雕琢的伊斯蘭教塔式石德。回廊正中,豎立一方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重修的阿拉伯文碑,旁豎鄭和行香碑,此外回廊還立有五方紀錄清代夏必第、郭拔萃、馬建紀、陳有功和江長貴等六人五度重修聖墓的漢文碑刻。
墓園周圍爲墓葬區,埋著數以千計的元代以來留居泉州的穆斯林外僑及其後代。墓葬區前方,有一塊數十噸重的“風動石”,風吹辄晃、手推即搖,上刻“碧玉毬”“天然機妙”等字樣。
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泉州各地穆斯林都到聖墓山舉行宗教活動。穆斯林們都先到聖墓敬谒(默禱),然後到各自的祖先墳墓“遊墳”,儀式莊重、肅穆。墓左下方,有一大片回族人墓地,爲晉江陳埭丁姓回族墓區。
清淨寺
阿拉伯文爲“艾蘇哈蔔清真寺”,即“聖友寺”,是中國沿海四大伊斯蘭教古寺之一。位于市區塗門街。據清淨寺門樓北側阿拉伯文石刻記載,該寺始建于伊斯蘭教曆400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伊斯蘭教曆710年,即元至大三年(1310年),波斯設拉子城居留泉州的穆斯林艾哈默德·伊本·穆罕默德·古德西哈只,出資進行重修和擴建。至今,古寺的門樓和禮拜大殿圍牆仍然完好。此寺的前身疑是古籍記載的唐代麒麟寺。
清淨寺建築造型精美,形式奇特,規模宏大,是中國現存的一座創建年代最早、具有典型古阿拉伯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清真寺,也是一座目前中國罕見的石結構伊斯蘭教古寺。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全寺占地面積約2250平方米。正門坐北朝南,門樓的尖拱大門上額,橫嵌一長列阿拉伯文《古蘭經》片斷浮雕石刻。通向寺內的門樓甬道,由四道巨大尖拱門構成。第一拱門頂部爲穹形結構,用輝綠岩石刻拼砌成放射線的圖案裝飾。第二拱門用花崗岩石刻拼成如蜂巢狀的穹隆形結構。第三、第四拱門上方,罩著一個磚砌的圓拱頂蓋。門樓東西兩牆,砌飾著八個巨大尖拱壁門、壁龛。門樓上半部是阿訇同鄉老望月確定封齋、開齋日期的“望月台”。四角豎立四座阿拉伯式的奇特小尖塔。這種形式的寺門樓,其建築造型、布局、雕刻以及阿拉伯文書法,都是中世紀伊斯蘭教建築藝術的典型代喪作。
禮拜大殿在門樓甬道西面,四壁用花崗岩石砌成,面積約500平方米。前爲六級石階小平台,尖拱門楣雕刻著阿拉伯文《古蘭經》片段。四壁以花崗岩石砌成,正向牆中央爲“米哈拉布”即朝拜方向,西壁裝飾著六個尖拱壁龛,龛壁內镌有阿拉伯文《古蘭經》片段。殿蓋原爲巨大圓頂,清初毀後不再在此禮拜。大殿正東,原有一座高40米左右、具有古伊斯蘭教風格的七級石構宣禮塔,後毀。明隆慶元年(1567年),知府萬慶、寺主持夏東升等鸩資重建五層木塔。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塔遭飓風摧毀。塔旁立有兩方記載有關清淨寺曆史的石碑。一方爲元代吳鑒所撰的《重修清淨寺碑》(明正德年間重立),一方爲明萬曆年間李光缙所撰的《重修清淨寺碑記》。北牆上嵌有一方明成祖永樂五年 (1407年)頒布保護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教谕》石刻。北面臨近八卦溝,溝上一座石橋叫“清真橋”。
目前的清淨寺,已無昔日廣大的面積,只有東牆尚存舊構的片段。泉州市人民政府曾于1952、 1953、1957、1978、1983年五次撥款維修。
千百年來,清淨寺一直是泉州伊斯蘭教的活動中心。
第五節 基督教、天主教教堂會所
古基督教在唐代、元代、明代數度傳入泉州。
鴉片戰爭後,基督教(新教)的一些教派先後傳入泉州。其中有英國長老工會、倫敦工會、美國歸正教工會、美國美以美會(又名衛理公會)、英國安立甘工會(又名聖公會)。爾後,五個工會先後合並,于民國二十年(1931年)統屬中華基督教會閩南大會管理。閩南大會在泉州設有泉州區會、惠安區會及以後分出的永德大區會。此外,又有基督複臨安息日會,于1908年開始來泉州市區、惠安等地傳教。基督教聚會處(小群)于20世紀初,在市區、惠安等地傳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基督教徒中既有崇洋媚外、依恃洋人勢力的人,也出現了一批支持和參加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開明人士。教會在泉州創辦了一批醫院、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至1949年,共有教徒29800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泉州基督教徒多能響應吳耀宗等發起的“自治、自傳、自養”三自愛國運動。1958年後,農村教堂宗教活動中斷,教堂被占作他用。“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全部關閉,教牧人員被下放勞動或轉業。1979年以後,政府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絕大多數的教産退還教會,恢複了正常的宗教 活動,相繼成立了各級教會組織。至2000年止,全市修葺和新建並經政府批准登記的,共有150多座教會和堂點,教徒10萬多人。
天主教堂
泉州天主教堂位于鯉城區許厝埕,創建于19世紀末,20世紀末修葺。教徒人數180多人。
天主教傳入泉州時間頗早。從明末在泉州出土的三方與天主教有關的石刻考證推測,天主教傳入泉州的時間或可追溯到唐代,但無其他旁證。傳入時間有史可考者,前後至少有三次。第一次傳入時在元代,泉州並且是管領江南諸路天主教的所在地。它隨元軍南來,又隨元朝覆滅而湮沒無聞;第二次傳入時在明未清初,後因康熙皇帝禁止傳教而瀕臨絕迹;第三次傳入時在鴉片戰爭後,外國傳教士憑借帝國主義勢力湧入傳教,活動遍及全市各地,曾經設立教堂、聖所32處,並創辦了一批學校,但僅發展教徒1000多人。新中國成立後,天主教實行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與外國教會斷絕了關系。“文化大革命”期間,教會被迫停止活動。1979年以後,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幫助教會收回了大部分房産,教徒人數較多的惠安縣天主教活動趨于正常。至21世紀初,全市教徒有1000多人。
泉州南街堂
位于市區中山中路374號,原清代靖海侯施琅書塾舊址。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國長老會杜嘉德牧師到泉州傳教;清同治五年,即于施琅將軍新花山舊址購地設布道所。清光緒三年(1877年)三月,改建爲教堂。清光緒六年十一月,英國醫生顔大辟由英來廈門,翌年到泉州,假禮拜堂爲群衆診病,從中宣傳教義,時有兩年。此時進教者,半由醫病而受道。
清光緒二十四年,建牧師樓。民國五年(1916年),陳宣令牧師獻捐3000銀元擴建哥特式新樓,雄偉壯觀,可容納1500人聚會。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建26米高的鍾樓。1958年,泉西堂、聚寶堂合並該堂聚會。1980年12月,重新開放,恢複宗教活動。21世紀初,進行了大規模翻建整修。該堂是泉州基督教活動中心,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和市協會會址,存有比較完整的泉州基督教曆史資料。
泉州聚寶堂
位于市區聚寶街。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開設宣道所,黃銘額、耶娟姆等任傳道。設教20年,信徒增加逾百戶。信衆乃要求分立堂會。民國二年(1913年),聘請牧師黃英德專理堂務。民國四年,購置牧師樓,並辦國民學校,培養信徒子女。民國十二年,興建新聖殿。1992年,在原址重建新堂,1995年,重建牧師樓。
泉州西街堂
位于市區西街208號。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英國長老會文高能牧師籌建。翌年,分立爲堂會。1958年,該堂合並于泉州南街堂。1989年12月,重新修葺並舉行複堂典禮。20世紀末,進行翻建。
承天巷福音堂
位于鯉城區承天巷口近南俊巷一側,創建于1908年,又名安息日會,早期屬信仰《舊約》的基督教派,教規以每星期六爲安息日,信徒要于星期六休息禮拜,禮拜時要先洗腳,再行禮拜儀式。教徒讀的是《摩西五經》,他們認爲摩西是大先知,基督是小先知。他們吃有鱗的魚和分蹄的獸肉,不吃豬肉,生活習慣有些方面與其他基督徒不同。
泉州基督教聚會處
位于市區金剛巷。聚會處又稱“小群派”。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蘭進陽、蔡志崇從廈門傳入泉州,初在西街孝感巷信徒吳仁傑家中聚會,民國二十七年,在金剛巷購裏舊屋修建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