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人與自然全域疊合的視角提出“多重生境”的概念,對應城市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人工-自然疊合程度,將全覆蓋的多重生境分爲近自然農林與水域生境、半自然公園綠地生境、人工硬質界面生境和人工廢棄-自然演替生境5類,並分別指出它們的生境斑塊功能與供給潛力以及所對應的規劃層級,爲在城市規劃建設中保護生境和提升生物多樣性提供參考。
圖片來源:網絡
生境(habitat)又稱棲息地,指生物的個體或種群生存繁衍的空間區域,以及該空間區域所包含的環境條件、各種資源和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錯綜複雜的關系。許多城市的維管束植物和大部分野生動物群落都有著較高的物種豐富度。其中一些城市甚至還處在或接近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之中,另一些則是遷徙物種重要的中轉棲息地。城市獨特的氣候、土壤、水文、光照等條件,帶來了與原生環境不一樣的特殊城市生境及其中的特定動植物類群。城市生境對于強化城市地域特色、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意義與那些位于城郊乃至更遠地區的大型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及國家公園相比更加直接和重要。因此將城市生境納入各層級城市規劃建設中進行整體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是城市生態發展與生態系統優化的重點之一。
目前國內對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生境研究較多關注城區邊緣地帶的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大型公園綠地和特定物種的生境修複。國外的研究則更強調所有城市空間全覆蓋的生物多樣性潛力,如英國的“go wild”,美國的“going native”,日本的“將自然引入城市”和新加坡的“花園中的城市”,都體現了對城市生物、城市自然、城市野趣價值的認同和尊重,並且出現了由行業協會、規劃管理部門、設計企業和NGO發布的針對不同尺度的生境保護和提升生物多樣性的規劃設計導則,幫助規劃師、開發商、業主通過各自的努力,共同建設人與生物共生的城市環境。這恰恰是當前國內城市規劃建設中所忽略的內容,即便在如火如荼的生態城市規劃建設中也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本文擬從人與自然疊合視角探討全域“多重生境”的概念、類型及其功能與供給潛力,理清城市生境與規劃用地、規劃層級之間的關系,爲在城市規劃建設中保護生境和提升生物多樣性提供參考。
1 城市多重生境概念的提出
人類活動與自然疊加可形成無限的局部,即所謂的“多重自然”。Kowarik基于城市植物區系和動物區系的特質,將城市自然分爲4種“自然類型”,即人類生態足迹影響可以忽略的原生自然(城市森林和濕地)、鄉村農業自然、城市園藝自然和城市産業區特殊自然。城市生境不僅僅是由自發生長的城市動植物所形成的第一第二類自然生態系統,也包含第三類和第四類受人工改造影響的自然。
城市綠地系統和開放空間系統對人類福祉和野生生物具有同樣重要的價值。生物是城市的“原住民”,城市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求及其生態位都可以在城市中找到相對應的空間,這些空間不僅存于單一的殘存原生自然,也存在于受到人類不同程度幹擾的其他疊合自然。
鑒于此,筆者將城鄉空間視爲人類與自然多重疊加的資源,以“全域疊合”的視角審視城市生物的潛在生境,提出“多重生境”的概念,“多重”代表了城市建成環境中生物空間和人居空間在不同尺度以不同形式的多元重合,意味著生物生境不僅局限于保護區和重要棲息地等原生自然地帶,也可以融合在城鄉空間環境的不同用地之中。“多重生境”將城市生物視作與人一樣的城市空間“共享者”而非僅僅是“被掠奪者”,將全覆蓋的城市空間(甚至三維空間)都視爲生物可以利用並滿足其棲居、遷移、繁衍不同需求的潛在基質,以不同規模、尺度和功能共同構築城市生物生境網絡。
2 城市多重生境的疊合類型
國外的多項研究提出了適用于不同尺度不同城市性狀的生境類型,如Gilbert將英國的生境按照土地使用分爲城市公用地、工業區、鐵軌、道路、城市中心區、城市公園、份地休閑花園、墓園、花園、河道-運河-池塘-湖泊-水庫和水管道、樹林11類;Godde等將德國杜塞爾多夫市的生境分爲公園地、廢棄地、河岸、水塘邊緣等32類;Kstler等基于自然條件以及土地利用特點,將柏林的生境類型分爲流動水體、靜止水體、人工和野化草地、沼澤、草地、草坪、灌叢、灌叢與列植樹和樹組、森林和林地、耕地、綠地和開放空間、特殊生境、建成區與交通設施和特殊區域共12大類及其下設91小類;新加坡國家公園綠色與生態城市研究中心將新加坡的關鍵景觀生境分爲森林、內河、沼澤、海岸帶、草地和城市特殊生境;英國全國生態系統評價將全英的城市生境分爲自然與半自然綠地、行道樹、公共公園、家庭花園、綠色廊道、室外運動場地和休閑地帶、休閑綠地、份地花園、社區花園和都市農場、墓地、教堂庭院和埋葬場地、棕地、水體等;Müller等認爲人居環境中的生境包括殘存植被(如本土植物群落的殘存棲息地),農業景觀(如草地、耕地等),城市-工業景觀(如廢棄地和空地、居住用地、工業園區、鐵路用地、棕地等),觀賞性花園和景觀(如正式的公園和花園、小型花園和綠地);Douglas等按照生境來源,將生境空間分爲封裝鄉村地帶(encapsulated countryside)、人工綠地(managed greenspace)、自然更新生境(naturally regenerating habitats)和城市濕地。
筆者從城市生境與城市規劃用地的關系出發,在城市多重生境分類中首先考慮其所在城市土地的使用性質。《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GB 50137-2011)將城鄉用地分爲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因此在分類中需要區分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的屬性。另一方面,城市多重生境在演化過程中受到人類建設不同程度的幹擾,因而呈現出不同的介質特征,因此在分類中還需要考慮人工環境對原生自然環境的幹擾程度,即人工-自然的疊合程度。
基于上述分類依據,筆者將全域城市用地中的多重生物生境分爲近自然農林與水域生境、人工廢棄-自然演替生境、半自然公園綠地生境、半人工休閑綠化生境和人工硬質界面生境。
2.1 近自然農林與水域生境
近自然農林與水域生境指在長期的城市建設過程中,殘留于城市建成區及邊緣帶、高度破碎化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以及那些在受幹擾少的人工基底上發展起來的生境,這些生境經過長期演化逐漸適應了本地自然及人工條件,並與其所處的城市環境形成良好的共生關系。這種生境一般包含非建設用地中的林地、耕地、園地、草地等農林生境,以及城市河流、小溪、濕地、沼澤地、池塘、運河、河漫灘、海岸帶等水域和近水域生境。這種生境通常是區域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並具有較強小氣候調節、水量調節、休閑、美學等生態服務功能。
2.2 半自然公園綠地生境
半自然公園綠地生境包含公園、街頭綠地等公共綠地以及生産防護綠地和郊野公園、野生動植物園、植物園等其他綠地,是城區生物棲息空間的主體。
2.3 半人工休閑綠化生境
半人工休閑綠化生境包含居住用地、商業服務用地、商務辦公用地、文化用地、醫療衛生用地、體育用地、教育科研設計用地等生活工作用地中的各種休閑綠地、社區花園、居民私人庭院、都市農業場地、觀賞性草坪、室外體育場地等,是城市居民最容易接觸和感知的生物生境。
2.4 人工硬質界面生境
大橋、塔樓、建築、電線、橋梁、鐵軌,甚至任何幹燥並經受極端晝夜溫差變化的建築牆體和屋頂表面,都可以包含人工種植或自然適生植物及與其相關的無脊椎動物的生態位。石牆和磚牆中豐富的石灰砂漿層爲植物提供了立足點,包括旱生植物、原生岩生植物以及一年生植物、蕨類植物,都可以容忍這些基質的高鈣水平。在這些植物之間,很多昆蟲、蜘蛛、原生動物和節肢動物等無脊椎動物得以生存。在另一個垂直空間高度,鳥類很容易被高層建築的類懸崖特征所吸引。亦有大量鳥類和小型獸類利用人類建築築巢。而人工種植的屋頂綠化、陽台盆栽綠化、垂直綠化等,也爲城市生物提供了三維空間的離地生境。人工硬質界面生境盡管無法取代喪失的原生自然生境,但可以有助于補充並創建鳥類、蝙蝠類、無脊椎動物和多種植被的新生境。人工表面的質量和類型在定義一個場所的生物多樣性中同樣具有重要作用。高比例的硬質表面,例如混凝土、瀝青對于動植物生存無法提供任何潛力,同時也會造成大量的雨水徑流從而導致內澇;而以透水性沙礫爲材的地表、木制格柵的鋪地或者植草的蜂窩狀牆體,則可以爲小型植物和無脊椎動物帶來巨大的潛在生存空間。
2.5 人工廢棄-自然演替生境
隨著社會變遷、轉型的不斷加快,特別在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功能更新所帶來的廢棄地數量迅速增加,主要包括工業廢棄地、交通廢棄地、礦業廢棄地。由于缺少人類監管和幹擾,廢棄地的植被自發生長和自然演替後極易吸引野生動物,往往比一般城市綠地擁有更多的物種,甚至爲稀有的動植物物種提供生存空間,一些淪爲垃圾堆埋場的廢棄地成爲野生雜食性動物的熱點地區,也有一些靠近河道的低窪空地形成了自然濕地,成爲野生鳥類的家園 。空地和廢棄的工業用地爲土壤提供了非常規的物理性狀變化,反而能強化特定的植被群落。在國外,墓園也常常是支持多種物種自然演替的熱點 。
3 各類型生境的斑塊功能與供給潛力
根據景觀生態學的原理,斑塊是生態系統中爲某種生物種群提供的最基本適宜生境,其生態學意義包括“源”“彙”“踏腳石”等。“源”指的是在某一斑塊上棲息、繁殖的物種,種群數量增大,呈現出生物流向外擴散的特征;“彙”指當某一斑塊具有適宜的生境,景觀中的生物流就能向該處彙聚;“踏腳石(Stepping Stone)”則是一些幫助動物個體向較遠的地方擴散同時方便個體在各生境斑塊之間運動的中轉小斑塊。
根據自然法則,所有野生動物生存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庇護,在城市環境中,食物、水和庇護3項基本需求都可以找到各自對應的生態位。根據生態位所對應的空間位置屬性,筆者將覓食和飲水所需空間歸爲食性空間生態位;而將庇護功能生態位中的築巢、繁殖、育雛需求所需的空間歸納爲巢居空間生態位,休息、漫遊所需空間歸爲休憩生態位,逃生和抵抗天氣冷熱的需求在生物利用的各種空間都存在。
以上5類生境中,近自然農林與水域生境和半自然公園綠地生境作爲規模最大和人工幹擾程度最低的生境類型,可以成爲城市中的“源”生境,爲大部分城市野生動物提供巢居空間、食性空間和休憩空間;半人工休閑綠化生境根據生境斑塊的規模和質量,可以成爲“彙”或不同尺度的中轉“踏腳石”,主要提供休憩空間和部分食性空間,一般很難提供巢居空間;人工硬質界面具有成爲“踏腳石”生境的潛力,可以提供休憩空間,偶爾提供食性和巢居空間;人工廢棄-自然演替生境可以提供豐富的食性空間和一定的休憩空間,能否提供巢居空間取決于自然演替後的生境質量,具有成爲城市中特殊“彙”甚至“源”生境的潛力。5類生境的規劃設計根據其對應的不同用地屬性,也可對應不同的規劃控制層級。
4 結語
本文從人與自然疊合視角,提出了“多重生境”的概念,並基于城市土地的使用性質與人與自然的疊合程度初步探討了城市全域多重生境“五大類型”及其功能與供給潛力,延伸了現有以局部自然地爲主的城市生物生境範疇。當前的研究較多涉及近自然生境和半自然公園綠地生境類型,未來應進一步將研究重點向城市居民最容易感知的半人工休閑綠化生境、人工硬質界面生境以及人工廢棄-自然演替生境拓展,以便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形成多樣化、全覆蓋的生境保護網絡,爲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奠定更有利的空間環境基底。(作者:幹靓,女,助理研究員,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爲城市生物多樣性與建成環境、城市生態規劃與研究。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