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又出了檔“新鮮事”。與其說新鮮,不如說辛酸。
微信名叫“鳳”的七旬老人,在朋友圈裏記述了自己散步途中的一則見聞。一位八旬老人,因爲沒有手機綠碼無法在生日當天買到切面。
合理的城市規劃,整體市民素質很高,繁華的大都市,充滿煙火氣的小弄堂,幹淨的街區環境……我們熟悉和熱愛的上海漸漸變得陌生。
近兩個月來,關于上海在防疫過程中爆出了很多問題:就醫問題,買菜問題,複工問題……我只是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新聞略知一二,但並沒有更深刻的感受。
“第六糧油”作爲2011年左右的上海市文明單位,始終以服務社區居民、關心社區孤寡老人爲己任,發揚六店“便民、利民、爲民”的優良傳統,切實做好爲社區服務工作。而十一年後,當一場波及面巨大的疫情來臨,從當年“關心孤寡老人爲己任”,到今天“回拒老年顧客”。沒有錯,在這個過程中,一家小小的糧店,不可能承受過于沉重的指責。
而在“正確規範”操作的背後,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們看到的是否只是冰山一角?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疫情的常態化,讓我們不得不思考,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群體應該如何吃到這碗“切面”。
早在2020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三部門就聯合出台了《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其中提出,針對老年人、兒童、殘障人士等群體存在的“數字鴻溝”障礙,各地要切合堅持兩條腿走路,合理保留傳統服務方式,既要實現線上服務便捷化,又要注重線下服務人性化。對于老年人等不使用、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群體,可采取識讀身份證、出示紙質證明、親友代辦或一人綁定多人防疫健康碼等替代措施。
“通知”發布了一年半,到了地方的具體操作上,卻依然在機械地堅持手機刷碼進入的規定。“識讀身份證”的替代措施,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中都無法落實到位。可以想像,在其他中小型城市乃至鄉鎮中,對于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將帶來多麽大的生活障礙?
人文主義對于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到底意味著什麽?
我不由得想起幾十年前曾經風靡中國的一部日本短篇小說——《一碗清湯荞麥面》(中譯名《一碗陽春面》)故事中,一個經濟拮據的單身母親帶著兩個小男孩在每年的大年夜都會來到一家小面館要一碗清湯荞麥面,好心的老板娘都會主動給他們的面加量。
到了第三個大年夜,隨著物價的上漲,一碗面的價格已經漲到了200日元,但細心的老板娘特意將牆上的面價改回150日元,只爲了讓這母子三人還能吃得起面。
這之後的很多年,母子三人再沒光臨過面館,但有心的老板娘總會在大年夜預留一個座位。
直到十幾年後,兩個年輕人帶著母親回到了面館,此時,學業有成的他們已經成爲醫生和銀行職員,陪同母親回到當年被激勵過的地方,終于要了三碗面。
“我們就是十四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清湯荞麥面的顧客。那時,就是這一碗清湯荞麥面的鼓勵,使我們三人同心合力,度過了艱難的歲月。
城市的本質在于提供一種充滿價值歸屬感和人文主義驅動力的生活方式,唯其如此,才可能更快速地實現人民群衆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發達的商業文明,智慧科技,商貿運輸……這一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初衷和歸宿,都是城市的人文主義。若非如此,城市的靈魂將無處安放,城市的文化將何其淺薄。
說回到疫情防控,現在不僅上海,中國很多城市似乎都出現了本末倒置的情況。
防疫本身是爲了什麽?
是爲了保障人民群衆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所有防疫措施的初衷都是建立在“人民至上”大原則基礎之上的,而不應該是因爲機械的、僵硬的執行防疫規定而損害了人民正常生活與發展的權利和空間。
毛大慶簡介
毛大慶,城市規劃與區域經濟學博士,區域經濟、人口學與城市更新學者,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協八屆、九屆、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北京新聞文化研究所執行所長。
優客工場(納斯達克:UK)創始人,優享創智(共享際)創始人。
著有《城市人居生活質量評價體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無處安放的童年》、《一口氣讀懂新加坡》,譯著《奔跑的力量》、《朝聖波士頓馬拉松》、《鞋狗》、《爲誰留的空椅子》、《鑿開公司間的隔柵》、《布隆伯格傳》等。
愛好馬拉松運動,2016年CCTV體壇風雲人物體育精神獎(提名獎)、2017中國馬拉松年度人物。截止2022年5月,已經完成全程馬拉松131個。2022北京冬奧會火炬傳遞儀式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