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近日報道稱,新冠疫情助長了美國網絡情感詐騙案件的發生頻率。美國數據顯示,去年,此類案件比前年增長將近80%,被詐騙的金額高達5.47億美元。
報道稱。網絡情感詐騙向來是各類詐騙案中損失金額最高的種類。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數據,過去5年,人們向委員會負責的“消費者哨兵網絡”舉報的網絡情感詐騙案,損失金額高達13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在疫情期間出現飛躍性的增長。
盡管上述被騙走的金額驚人,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指出,這只是冰山一角,因爲大部分受害人都沒有向政府相關部門舉報。許多人上當後不敢公開自己的遭遇,擔心遭他人嘲笑或批評。
美國佛羅裏達州前空軍軍官黛比被網上結識多年的“男朋友”騙走了超過100萬美元,但她一直沒有告訴任何人。如今從商的她和許多受害人一樣,不相信自己會遭遇這樣的騙局。“這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
然而,事實上,網絡情感騙子無所不在,也無孔不入。受害人不分男女老少及身份背景,有60多歲的寡婦,也有不到30歲的年輕人。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指出,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去年這段期間,18歲至29歲受害人舉報的數量增加了10倍以上。
報道指出,在過去2年,網絡情感詐騙案明顯增加,主要是因爲全球多國在疫情期間,采取封城鎖國措施,導致許多人須在家辦公,無法參與正常社交活動。長時間在家,促使人們更常上網,讓網絡情感騙子有機可乘。
美國非營利組織“公民反情感詐騙協會”創始人麥吉尼斯指出,疫情期間網絡情感詐騙案數字飙升,因爲只能待在家,讓人倍感孤獨和寂寞,而網絡幾乎成爲人們與外界交流及排遣孤寂感的唯一工具。
疫情期間無法出行及約會,或是因確診或曾接觸確診者,須隔離而不能赴約等,都成了情感騙子拒絕和受害人見面的借口。他們甚至以此爲騙錢的理由,謊稱極需一筆錢支付隔離或檢測費,或是取消行程的費用。
一名男受害人爲“女朋友”支付了大約40萬美元的簽證費和其他各種各樣的“緊急費用”後,終于發現上當了。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