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非遺美食看這裏!
鹿城區
溫州魚丸
溫州魚丸相傳制作已有百年曆史。在明清抗擊倭寇,用魚肉和糧食摻合在一起形成魚餅,把魚餅掰成小塊放入水中燒開就形成了魚丸。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魚丸小吃在配料上不斷改進,選新鮮大鮸魚肉切成條,放入食鹽、生姜、味精、蔥、澱粉等調合後,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即熟,食用時放入少量的醋、胡椒粉,更是湯鮮味美。溫州魚丸保持了百年制作工藝的同時,形成了溫州特色風味名小吃。
溫州魚餅
溫州魚餅是溫州市漢族傳統名點。味道鮮美,既可以享受魚肉的鮮美,又省去剔骨的麻煩,尤其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它均以東海的米魚(當地人稱鮸魚)、馬鲛魚等新鮮海水魚爲主原料,配以獨特的調味品,采用傳統配方及先進工藝精制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及防腐劑,肉質鮮嫩、鮮而不腥、低脂肪,營養極爲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鈣、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及鉀、鎂、磷、钼、碘、硒及大量的蛋白質,是家庭、酒店、旅遊及饋贈親友的天然魚肉食品。
藤橋熏雞
藤橋牌熏雞,溫州傳統名品,以農家本地三黃雞(山地放養,食蟲、蟻、五谷)爲主要原料,輔以藤橋百年傳統配方及工藝精制而成,低溫冷幹發酵,無汙染,冷凍儲存,營養價值非常突出。藤橋熏雞光澤鮮亮,表皮幹韌,肉瘦香脆,熏香濃郁,肥而不膩,入口脆爛,回味無窮,味道極其鮮美,健康有保障。
龍灣區
岩衣膠凍
岩衣膠凍是老少鹹宜的綠色風味小吃,因其營養豐富、口感清爽、滑而不膩的特點而譽滿溫州。岩衣膠凍與其他民間風味小吃一樣,都曾經曆漫長的曆史沿革。膠凍初始采用名貴魚(如黃魚、鮸魚等)的魚鳔制成,但名貴魚的魚鳔價格貴、成本高,亦不易普及。而後隨著人們對海洋植物資源的不斷開發,逐漸以岩衣(又名海燕窩、金燕藻)替代名貴魚鳔,制成岩衣膠凍,自此這一地方特色風味小吃又得發展,聲名遠播。
2013年,岩衣膠凍制作技藝列入第七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梅頭蝦虮
“梅頭蝦虮”即産于梅頭(經開區海城街道)的蝦虮腌制品。蝦虮學名劍水蚤,俗名“蝦虮”,也稱“蝦虮醬”,是沿海地區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蝦虮醬味美且香氣十足,蝦虮醬蒸五花肉,蝦虮醬煮番薯粉幹、蝦虮醬燒毛蟹,蝦虮醬蘸海蜇、蝦虮醬蘸蒸盤菜、蝦虮醬蘸芥菜梗等都是溫州人最經典的吃法。蝦虮極嬌貴,除怕熱外,還忌沾淡水。真的蝦虮靜放久了上面一層是清色半透明狀,仔細看還可以發現一些細小粉末狀顆粒,這就是劍水蚤。
梅頭蝦虮傳統加工技藝在2011年12月列入第五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瓯海區
永高魚餅
永高魚餅制作技藝,始于民國初年。由于溫州東臨大海,魚類豐富,人們離不開魚制食品,瓯海汪氏家族在傳統魚餅制作技藝基礎上,經過多番研究,選擇新鮮上好的鮸魚、鳗魚等,制作成味道鮮美的“永高”魚餅。“永高”魚餅制作工藝流程,以傳統手工制作爲主,主要有擇魚、清洗、采肉、以永高祖傳秘方配料、攪拌、抛揉、捶敲、蒸煮等。聞名遐迩的汪字“永高魚餅”,不僅是溫州人最愛的特色産品之一,這幾年走俏海內外,也爲海外同胞所喜愛。
2013年,永高魚餅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七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澤雅烏豆酒
溫州民間素有補品泡酒的做法,其中烏豆酒釀制特別,講究原料的選擇,酒是農家釀黃酒,烏豆爲農家種的優質烏豆。對配料選擇更有講究,除了烏豆外還增加了桂圓、紅棗、冰糖、芝麻等十來種配料。澤雅烏豆酒釀制技藝獨特,是澤雅土特産的代名詞。由于醇厚美味,不但有著豐富的營養,具有健脾腎、化淤血、美容養顔之功效,澤雅烏豆酒又是家庭請客佳釀,深受百姓的喜愛,在當地的銷路較好,而且遠銷國外。
2014年,澤雅烏豆酒釀制技藝被列爲第八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姜汁膏
根據古代史、近代史、醫藥論著、民間偏方等史料記載,生姜經過九蒸九曬後會糾偏藥性或增加藥物成分,從而更好地發揮食材或藥材的功效。在溫州地區,就有産後喝九蒸九曬姜茶的習俗,家族裏晚輩有喜,前輩們就開始忙著制作九蒸九曬姜粉,作爲産婦坐月子調養,暖胃暖宮,緩解痛經,祛濕排毒,防感冒等之用。
九蒸九曬老姜糖是溫州地區一種用優質老姜經(秘方)多次蒸曬後加工制成的具有獨特養生保健功能食療傳統食品或調味佳品。主要産品有九蒸九曬老姜糖、九蒸九曬老姜粉、速溶顆粒姜母茶、姜膏、姜貼等産品。加工工藝複雜,有擇、洗、曬、切、剁、蒸、磨、拌、搓等二十二道工序制作而成。
姜汁膏九蒸九曬制作被列爲瓯海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洞頭區
洞頭魚生
魚生,俗稱“白大生”,它是五味和南北貨號的五味之一,是“鹹”字中的“看家”傳統特色商品。
魚生的質量如何,取決于正確掌握捕撈的時節。腌制魚生用的,只有在四月上、中旬,前後的十來天時間,漁民習慣稱爲“中汛”,捕撈上來的“小帶魚”,條子細而均勻,肉肥而骨軟,最適宜腌制魚生。漁民按“五味和”的要求,定時、定質、定量、定器、定比(食鹽與魚生比例)進行初步加工腌制,初制品要在端午節前後運到溫州。進庫後,對半成品的魚生進行整理,剔去初制時混入的雜魚,揀除掉下的魚頭斷尾以及食鹽中的雜物,挑剔幹淨後,瀝淨鹵汁,測定含鹽比重,按照魚生固定數量,倒入已經消毒過的各個小缸中備用。
番薯粉
洞頭的番薯除了作爲主食外,還被加工成具有海島特色的食品。洞頭的番薯制品就地取材,“山”“海”搭配,巧妙加工,即成佳肴。番薯粉溜、番薯粉煎、番薯粉芡、貓耳朵、魚丸、魚糕、泡丸、肉丸等其他食品相繼出現,加工技藝一直流傳到現在。番薯粉食品加工技藝在洞頭已有200-300年曆史,廣泛流傳于各個鄉鎮街道,加工種類繁多,受到本地及海內外朋友的喜愛。
番薯粉食品加工技藝簡介被列爲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洞頭海蜇
洞頭洋的海蜇生産曆史悠久,很早就形成全國聞名的集生産、加工、銷售爲一體的海蜇市場。清代詩人王步霄專爲洞頭寫過《海蜇詩》:“美利東南甲玉川,販夫坐賈各爭先。南商雲集帆樯滿,泊遍秋江海蜇船。”
海蜇加工技藝在洞頭已有200-300年曆史,遍布洞頭各個漁村、港口。海蜇加工需十幾道工序,繁瑣複雜,但加工完成後食用很方便,取出少許切成細條,清水洗淨,即可上桌,蘸點魚鹵或“魚生”鹵,一入嘴,鮮、脆、爽口。“三盤三礬海蜇”的品牌,聞名國內外。昔日貧苦漁民餐桌上的家常菜,如今卻成爲宴席上的珍品。
海蜇加工技藝被列爲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樂清市
白象香糕
“白象香糕”當地人稱“板糕”,是樂清白象“公記”“公久”兩家南貨糕餅店的特産,暢銷全國大陸各地和港澳地區。白象香糕選用上乘純糯米,台灣“太古白”白糖(今用精制棉白糖)配以五仁、上等黑芝麻、桔餅、饴糖、桂花、蜂蜜、微量加碘食鹽等原料(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和各種防腐劑)用手工制作而成,香糕每小包內裝五塊,每塊長5公分,寬3公分,高2公分。10包成爲大盒,淨重600克。
2008年,列入第二批溫州市級非遺名錄。
沙岙粉幹
樂清粉幹以柳市沙岙爲主。粉幹的原料是大米,而大米以五鬥爲宜,俗稱一陶。先將一陶大米放入端盂內用水浸三小時,爾後開始將米磨成糊狀;經過打包之後,用石磨或石塊壓在上面,榨出水分,待水粉變爲固體之後,再放入端盂內發酵。做粉幹的老師一般要在三更天起床,先給陶竈生火,把水燒開,再把水粉捏成直徑約十公分的鉛球狀的粉鼓頭,放入陶中,燒八九分熟,便用抓籬撈起,放端盂內,接著將粉鼓頭放入搗臼內搗,這種搗臼是特制的,置有踏碓架,可以讓三兩個人站在上面用腳踩踏,另有一個坐在一旁,用手攬粉鼓,搗畢,便將粉鼓放在面床上揉成直徑約十五公分,高約二十公分的粉鼓,之後將一坨坨粉鼓放在粉筒內,這種粉筒就放在粉架骨旁上,而粉架骨旁又安置在陶竈上方,做粉幹的老師把一根類似于杠杆的橫梁用繩索縛在擂筒上,再以絞子段絞出粉幹,並且用手摘落入陶中煮開後,用粉籃撈起,放入水中冷卻一下,再倒盛有冷水的端盂內,繼而撈起,做成一頁頁攤放在粉幹架上曬,其間要捋三次,以防粉幹粘連。
2009年,列入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樂清松糕、米塑
米塑,用米做成各種各樣的物品,染上色彩,惟妙惟肖,有龍有鳳,都是一些吉祥物品。用煮熟的米粉團爲原料,通過揉、捏、掐、刻等多種手法,制成各種人物、走獸、花鳥,不僅色彩豔麗,而且具有生動的形象和鮮明的性格,其大小不一。
先將米粉放在蒸籠裏蒸熟,在搗臼裏搗好後,捏米塑活動正式開場了。也有將米團放在水裏燒熟撈起制作米塑的。米塑高手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他們左捏一下右按一下,惟妙惟肖的烏龜、蛏、魚等米塑就成形了。
以前的米塑很簡單,以壽桃、米雞等爲主,如今的米塑千姿百態,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中遊的,應有盡有。米塑作品形象逼真,色彩紛呈。
2009年6月,列入第三批溫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瑞安市
莘塍五香幹
莘塍五香幹始創于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又名“庚春園”五香幹。它選用當年的新豆,經過浸水、磨細、濾淨、煮漿、結凍、壓擠、切塊等工序,用雙缸醬油和香料制成,並經通風螺旋晾幹,成就名聞遐迩的瑞安風味小吃。莘塍五香幹呈塊狀,半寸大小,醬紅色,以口感和回味鮮美而遠近聞名,精裝的莘塍五香幹已在超市露臉。
2011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索面
索面是一種用手工拉成晾幹的素面,又稱“墜面”“素面”,俗稱爲“長壽面”,是瑞安方言“紗面”的諧音,說的是細可與棉紗相比的特點。索面又細又勻、顔色白淨,性平和溫補,口感柔韌,易消化,是浙南地方特産,曆史悠久。無論城裏鄉村,凡老人壽辰,兒女和親戚們都送索面賀之,以祝健康長壽。家裏生了孩子,主人則要請親戚、朋友、鄰裏來吃索面,分享添丁的喜悅。索面制作工序複雜,按季節、氣溫不同將面粉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鹽發酵到一定程度後,便索成粗條挂杖,然後插杖上架,拉成不同規格的細絲在太陽下晾曬,待幹到一定程度後從架上收下,絞成絞線形放進竹匾內,再經包裝即可。
2017年12月,被列入第九批瑞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瑞安蜜沉沉酒
蜜沉沉酒是瑞安的特産,其釀制工藝始于清朝乾隆年間,迄今已有300余年曆史。因初飲之時,香甜適口,喝多之後,沉沉若醉,故得名爲“蜜沉沉”。瑞安高樓流傳著這樣一首贊賞它的詩歌:“韓城佳醋蜜沉沉,噴鼻甜醇醉夢鄉,若問不堪成玉液,更往何處取瓊漿。”此酒光彩金黃,清晰透明,馥郁爽口,回味綿長,飲用後沉沉若醉,醇醇如蜜。酒液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具有舒筋活血、滋補強身之功效。
2017年12月,被列入第九批瑞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永嘉縣
番薯棗
永嘉民間制作番薯棗的曆史已很悠久,始于何時已不可考。冬天晴朗有風的日子是制作番薯棗的最佳時節,其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一是宜選用松脆甘甜、多水分、少澱粉的品種。二是將紅薯洗淨人工去皮。三是用鍋爐以最快的速度蒸熟以保全成色,同時用特制不鏽鋼鍋采集紅薯在高溫中流失的糖分。四是切片後在通風的太陽下風幹(現在往往用特制烤房,高溫85°—95°烘烤12小時以保全成色)。五是將烘幹後的番薯棗再重蒸,並將初蒸中采集的番薯糖加回去便可。這樣使番薯棗吃起來更加香甜可口又不使紅薯的營養流失,保證其原汁原味。
2014年,永嘉番薯棗制作技藝被列爲第八批永嘉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永嘉烏牛早茶
永嘉烏牛早茶主産于浙江省永嘉縣烏牛、羅東等區域,是全國最早上市的特早名茶之一。形扁削顯毫,色澤綠翠光潤,葉底翠綠肥壯,勻齊成朵,香氣濃郁持久,湯色嫩綠清澈明亮。烏牛早茶的生産時間在2月底至4月中旬50余天之內,雨水開采,谷雨結束。成品呈扁形綠黃,如雀舌,其狀如龍井茶,條索細緊。烏牛早特級鮮葉標准是一芽一味、一芽二葉初展,采得黃金芽2.2萬余個,才能制作500克特級成品烏牛早。
2008年,永嘉烏牛早茶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永嘉麥餅
爬爬山嶺,啃啃麥餅,山水冰冰……是永嘉人的口頭禅。麥餅作爲永嘉的特色風味小吃,名聲遠播。這是因爲在于它的“三到位”:一是料到,選用優質的本地産麥粉使得麥餅口感細膩。在餡的選擇上,有蘿蔔絲、梅菜幹、鹹菜、苦菜、鮮肉、炊蝦等。二是技到,麥餅注重賣相,其外觀是圓圓的,還要做到兩面厚薄均勻,餡到餅邊。三是火到,一般置柴火于鍋竈洞兩邊用小火烤,確保火力大小適宜。經過烘焙的楠溪麥餅外表金黃潤亮,聞之油香沁鼻,嘗一嘗,既松又脆,口齒留香,享譽全國。
2014年,永嘉麥餅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七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文成縣
黃坦糖
黃坦糖是文成縣當地的傳統民間小吃,它其實是一種麥芽糖,因爲制作販賣這種糖的小販以文成黃坦人爲主,所以又叫“黃坦糖”。“黃坦糖”制作技藝在與文成毗鄰的泰順、麗水景甯、青田等地亦廣爲流傳。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賣糖郎,也成了很多人童年的美好記憶。
黃坦糖以精細糯米爲原料,用大麥麥芽發酵後煎成糖油,再添加芝麻、生仁與薄菏油爲佐料,以民間特有工藝加工而成,可制作松脆的糖絲、柔韌的糖端(條)、堅實的糖餅,花樣各式,味道多樣,含在嘴裏香甜、清涼可口,並有健脾胃增食欲之功效,是年節食用、饋贈親友之佳品。
黃坦糖被列爲文成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龍川索面
手工索面制作從面粉到成品要曆經24個小時,大大小小需要多道工序,分別爲和面(選用上好的面粉)、切條(切成等寬長條)、揉大條、挽竹(把索面挂在竹條上)、沉槽、拉面、晾曬、收面、切面等多道工序。索面由于都是是手工制作,面粉的成分沒有被破壞,具有細而空心、營養豐富、圓潤爽滑、鮮香味美、耐煮不粘、不斷條、不渾湯等原汁原味的特點,這種獨特的風味是面食中的王者,成爲川南獨一無二的傳統産品。文成龍川索面制作技藝曆史悠久,如今文成的龍川村、中堡村等地都流傳這項技藝,小小的索面也改頭換面,經過包裝慢慢開始遠銷海內外。
龍川索面被列入第六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烏衣紅粬
文成傳統紅酒,指的是利用優質糯米和紅曲黴菌發酵而成的紅曲酒。紅曲酒是黃酒的一類,但其口感比黃酒更加新鮮淡雅,香氣更加柔和。會釀制紅曲酒的傳承人遍布文成全境,其中又以黃坦、雙桂兩地更善于制粬,故而兩地的紅曲酒最爲純正。紅曲酒中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及維生素,經常飲用紅曲酒能夠增強自身的抵抗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抗衰老;紅曲酒還有溫中健脾、降低三高、預防癌症等功效;在烹饪上也是經常用到它。文成還有個習俗,就是産婦在坐月子之時,經常會把紅曲酒和雞蛋、兔肉、索面等一起炖煮,能夠活血化瘀、驅寒祛濕。每到最宜釀酒的冬季,特別是農曆十月十日,文成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忙著釀制紅曲酒。
烏衣紅粬釀制技藝被列入第五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平陽縣
五十丈粉幹
五十丈粉幹制作技藝是平陽縣南雁鎮五十丈村的一項傳統技藝,可追溯的曆史有300多年。該村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雁蕩山南面,有碧海天城、石狗山、雁池等景點,滿山竹林,古樹參天,是個有名的古村落,東臨嶽溪,山泉水清冽甘甜。五十丈細粉幹在溫州叫平陽細粉幹,在平陽叫南雁粉幹,當地凡有宴席必有五十丈細粉幹,是居家饋贈親友的首選土特産。
五十丈細粉幹秉承傳統,以細、韌、白出名,在加工過程中沒有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是純糧制品。之所以品質好,原因是選用優質稻米,以優質山泉水浸洗,反複蒸煮,健康又環保。“前山後山,中間一塊沙石灘,人多田少日夜做粉幹”。五十丈細粉幹曆經百年,不斷的改良創新,生産的粉幹絲細如發,色澤白皙,容易烹調入味,風味獨特。煮之湯清不混,炒之口感柔軟、爽滑,卻又有嚼勁。
2011年,五十丈粉幹制作技藝列入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平陽糖畫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以糖做成的畫,它亦糖亦畫,可觀可食。民間俗稱“倒糖人兒”“倒糖餅兒”。它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並且流傳較廣,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曆史。
據考,糖畫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說家褚人獲的《堅瓠補集》裏載,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鑄成各種動物及人物作爲祀品,所鑄人物“袍笏軒昂”,俨然文臣武將,故時戲稱爲“糖丞相”。到了清代,糖畫更加流行,制作技藝日趨精妙,題材也更加廣泛,多爲龍、鳳、魚、猴等普通大衆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藝人直接操用小銅勺將糖液畫出圖案,糖畫造形生動,色彩鮮豔,深受廣大群衆,尤其是孩子們的喜愛。
平陽糖畫被列爲第十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錢承恩馄饨
馄饨是平陽民衆喜愛的小吃,有悠久的曆史,在民間代代傳承至今,錢承恩馄饨是其中的佼佼者。主料有上等白面粉、鮮豬肉,輔料有鮮蔬菜、芝麻、白糖、味精,用山泉水,在小鍋裏一次一碗地煮,取名“單碗煮”。撈出煮熟的馄饨,放入碗中後,並將事先備好的紫菜、蛋絲、味精、精鹽、清湯加入其中,碗中呈現出青、紫、黃、白等多色,馄饨白裏透紅的鮮豔之色,色香味俱全,吃起來香味可口。
錢承恩馄饨在細、精上做文章,用到的器具有面粉板、擀面棍、餃肉機、小鐵鍋等,其制作有幾道流程:把面團壓成薄的透明馄饨皮;將豬肉蔬菜及輔料絞碎成肉漿;山泉水燒開時馄饨下鍋,一鍋煮一碗;將備好的紫菜、蛋絲、青蔥、精鹽、味精等配料放入碗中加上清湯。錢承恩馄饨具有色調和諧、皮薄入口即溶、食之鮮而不膩、清香可口等特征。
2009年,錢承恩馄饨制作技藝列入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泰順縣
傳統米粉幹
傳統米粉幹的制作是泰順米俗文化中重要的一項,它在泰順境域有近千年的曆史。早在唐末宋初,隨著浙北閩東大族移民到今泰順,許多具有地域性的生産方式及飲食風俗也在該地域紮下了根,其中米粉幹的制作。千百年來,粉幹是泰順百姓喜愛的一種食品,一般由家庭作坊生産。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曆史的變革,保留至今的粉幹家庭生産作坊少之又少,以家族代代相傳的形式傳承下來的更是鳳毛麟角,“吳隆盛”粉幹爲其中之一。
“吳隆盛”粉幹有序可查的有近150年的曆史,除了在原料上取上等白米外,在制作工藝上十分注重流程的到位。“吳隆盛”粉幹選用優質大米,用清冽山泉水浸米5小時後進行磨漿,將米漿壓濾成固體,放入蒸籠蒸半熟後取出,再放入踏碓反複錘搗,直到搗透。這樣出來的粉團粘韌度大,壓出後細如紗線,久煮不糊,口感軟韌細膩,口味獨特。“吳隆盛”粉幹在泰順及周邊譽享百年,深受縣內外顧客的喜愛。
傳統米粉幹制作被列爲泰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綠茶
泰順地處浙江南部,境內雲霧彌漫,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産茶條件得天獨厚,素以“雲霧茶馳名于世”。泰順産茶曆史悠久,享譽甚早。明《泰順縣志》記載,泰順茶葉即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際市場。可見泰順制茶在明代已十分興盛,1996年泰順因深厚的茶文化,被農業部命名爲“中國茶葉之鄉”。近年來,泰順綠茶屢獲國際茶文化節金獎、浙江綠茶博覽會金獎,2006年被列爲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特供茶。
泰順傳統手工制茶工藝有著幾百年的技術積累,凝聚了先人幾百年來智慧的結晶,具有科學、自然、優質的特點,主要經過采茶青、殺青、揉撚、幹燥處理等步驟,如此手工炒制出的茶葉色澤油潤,滋味鮮爽豐厚,湯色綠豔明亮,葉底嫩綠鮮活,三杯猶存余香。
綠茶炒制技藝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蒼南縣
橋墩月餅
橋墩月餅是蒼南地方名特産品,舊稱“肉餅”“中秋餅”,屬潮式月餅。橋墩月餅配方獨特,餅皮分油皮和酥皮。油皮講究“薄、香”,酥皮注重“松、酥、脆”,入口即化。餡料有脊膘肉、桂圓肉、蜜棗、青蔥、炒花生仁等十幾種。制作工藝複雜,包括和面、配料、拌料、分料、擀皮、包餡、入模壓制、脫模、焙烤、冷卻、包裝等十幾道工序。運用了擀、包、卷、切、捏等手法,和蒸、炸、煎、貼、烤等烹調方法。橋墩月餅形似一輪滿月,造型碩大厚實,皮薄餡多味美,色澤金黃,風味別致,以甜、糯、松、鹹、酥、香、脆而著稱。融合了福建、廣東、浙南三地食風,造型、色澤、口感都展現出地道的民間風味。
橋墩月餅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宜山蒸糕
蒸糕,又名松糕,過年過節,浙南一帶都講究送蒸糕。蒸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蒸糕又稱“步步高”,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相傳八仙之一韓湘子爲幫助窮苦小販而將其所賣糕點變爲蒸糕,送其母食之,有祛痰延壽之功效。清《調鼎集》亦載有蒸糕的制作方法:“上白飯米洗泡,碾磨細粉,和糖,亦如茯苓糕提法,二者俱備,一杯米粉,半杯糖水,進行反複攪勻,蓋密,下籠蒸之。”蒸糕是蒼南地區生日、結婚送給親戚的伴手禮,是蒼南曆史悠久的風俗特産。
宜山蒸糕制作技藝被列入蒼南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肉燕
肉燕是蒼南縣的特色小吃,以礬山肉燕最爲出名,形狀圓頭散尾似飛燕,故名“肉燕”。“肉包肉”爲蒼南肉燕的一大特色。肉燕皮是肉加澱粉敲打而成,再包進肉餡。肉燕美味與否,燕皮是關鍵。上好的燕皮,通過精細複雜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紙,其色似玉,口感軟嫩,韌而有勁。
肉燕食法比較簡單。可以把肉燕擺在籠屜中用旺火蒸5分鍾取出,加入沸水鍋中,用旺火煮沸,撈起放在湯碗裏,撒上香菜末。也可以把骨湯下鍋燒沸,加入適量蝦油(或精鹽),紹酒、味精攪勻,倒在“肉燕”上,隨後灑上麻油即成。礬山“肉燕”皮薄餡大,用蔥頭爆香拌肉餡包出來的肉燕,香氣四溢,讓人垂涎三尺。
肉燕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十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一種美味,百年傳承!
不變的是精益求精的制作工藝,
是代代相傳的美食文化記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尤爲令人醉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