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村建設學院遊學團隊】
爲響應中央生態文明轉型的國家戰略需要,積極探索縣域範圍內的人文社會發展與生態經濟轉型之路,爲福建生態省建設及國家生態文明戰略轉型服務。 月前,永春縣政府、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村建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合作成立永春縣生態文明研究院。
什麽樣的人才算得上是鄉村建設的行者?
溫鐵軍老師說:“鄉村建設的人是一批“不分左右翼,但分老中青”的海內外志願者。”我覺著尤爲有道理。
他們懷著共同的理想與信念,不斷探索前行,始終如一的行走在鄉間的大道上。永春——夢著陸的地方,他們在這播下了種子,即等著它紮根發芽直至成長爾後繁衍。
十月二十七日,一群熱愛鄉村、滿懷鄉土情懷的小夥伴們,前往永春,在這個夢著陸的地方開始了他們的希望之旅。
“田中央”他們這樣情切的稱呼它,在大片甜蔗與陽光的包圍下,這座上了年紀的房子顯得更加的可愛了,幾經輾轉,工作人員飛往新加坡,與房子主人簽訂了協議,如今這座位于永春茂霞的可愛老房子便將成爲他們未來的工作之地。
十月二十八日,恰逢九九重陽節,與岵山社區大學負責人彩雲交流後,當上了一回志願者,參與老人遊園會活動。看到老人臉上的笑容與收獲小獎品後的愉悅,他們發現原來這樣的文化生活能帶來幸福。
“竹籃打水一場空”,但這的竹籃它不僅能打水而且還不漏,仙夾鎮龍水村的漆然打破了這個我們一直認爲對的俗語。傳統文化傳承與活化利用在鄉村經濟中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這群小夥伴産生了這樣的疑問與探究。
他們同樣對這樣的話題感興趣:當一名會種菜、懂知識有情懷的農民是一種怎樣的感受,當然他們更願意稱之爲農者。于是他們來到了康綠隆果蔬公司——一個運用現代物聯網技術的新型果蔬種植基地,于是乎吃了甜玉米,啃了綠黃瓜,當然也收獲了新知識。
幾把小板凳、一台小電腦、一片農田、一個小型投影,一場以“非遺傳承的創物探索”的主題沙龍就此開始,來自廈門的創物團隊爲我們做了分享,大家集思廣益,就創物如何在永春縣落地展開了一次頭腦風暴。
“你們的任務就是5年後在自己的縣城建個同樣的書屋”邱老師又認真又玩笑的說到。和光公益書屋是一個由3個熱愛看書並具有同理心的合夥人發起建成的深度閱讀屋,帶上一張身份證、一雙拖鞋你就可以免費的在書屋內汲取知識。老師小夥伴們相談甚歡,或許,5年後在另幾個城市的某幾個角落,又幾所同樣的書屋建成了……
短短的3天很快結束
他們踏上了歸程
但是他們一直在路上
來源:福建愛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