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一個現實中的烏托邦式君主專制國家。
這句話說得好像有點矛盾,既然是現實又爲什麽說是烏托邦式的國家呢?
什麽是烏托邦式?那就是沒有的地方,因爲實在太美好了,根本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國度只能出現在幻想中。比如英國空想社會主義創始人托馬斯·莫爾出版一本《烏托邦》,虛構了一個人民平等,按需分配的國度。
既然是“空想”出來的國家,自然在現實中很難尋覓,不過文萊卻頗有“烏托邦”的味道,爲什麽這麽說?因爲在文萊,教育免費,留學給補貼;醫療免費,即便到國外就醫也免費,甚至是國內永久居民和政府部門裏的外籍雇員及其家屬也僅收取象征性費用;個人所得稅,不收。即便如此,2020年文萊的人均GDP也高達3萬美元,而2012年更是達到了曆史最高記錄人均4.8萬美元。
讓人想不到的是,文萊是一個1984年才從英國獨立的君主專制國家,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東南亞土豪國家。
國王病逝在中國:
文萊,全稱文萊達魯薩蘭國,意爲和平之邦的意思,位于加裏曼丹島北部,是一個僅有5765平方公裏的小國,在東南亞國土面積僅高于新加坡。
國家雖小,但跟中國交往由來已久,早在南北朝時期,統治文萊地區的國王就曾向南朝梁國進貢,隋唐以後來往更加頻繁。唐代以後中國史書大多以“渤泥國”稱呼文萊,宋朝建立後,鼓勵對外貿易,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文萊位于南海之濱,是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對于中國船只的到來渤泥國人民十分歡迎。宋朝時,一個叫蒲盧歇的海商,因爲大風被迫停泊渤泥國港口,當得知商人來自中國,立馬請求他爲自己的向導,引導自己前往中國進貢。
我們看一下中華文化圈,無論是朝鮮、日本、還是緬甸、泰國,民衆信教大多也是信仰佛教,而文萊卻是一個穆斯林國家,這是爲什麽?
原始馬來人分爲多個支系,在馬來半島上的一支與周邊民族交流頻繁,發展得更快,逐漸演化成了現代馬來人,而加裏曼丹島的馬來人,因爲地理封閉缺乏交流,文化、經曆發展之後,變成了“達雅克人”。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大批阿拉伯商人來到東南亞地區,馬來半島上的馬來人逐漸接受了阿拉伯人的伊斯蘭教,並建立了馬來人的伊斯蘭國,14世紀開始,馬來人的勢力逐漸擴展到加裏曼丹島,當土著達雅克人則被擠壓到了島嶼中部山地。
伊斯蘭馬來人建立的渤泥國占據了沿海地帶,只是看上加裏曼丹島的不只是馬來人,還有地處印尼的“滿者伯夷國”以及菲律賓南部的“蘇祿蘇丹國”的侵擾,還沒站穩腳跟的馬來人根本不是對手。
如果不是大明王朝這一無意的舉動,可能就沒有日後文萊的曆史了。
元末明初,此時的倭寇已經開始侵擾我國東南沿海,作爲泉州大族的黃元壽因抗倭有功被明太祖朱元璋賜名“黃森屏”,並派他出使渤泥國(有人說是爲了尋找黃金)。見到天朝來使,渤泥國大感振奮,想出一條“和親”之計。渤泥國蘇丹將女兒嫁給黃森屏,並贈予了一個類似于中國古代“並肩王”的稱號給他,讓自己的弟弟娶了黃森屏的妹妹,盡管輩分有點亂,但是親上加親了不是嗎?
由于中國剛經曆過元末農民起義,不少人下南洋避難,渤泥國也有不少華人,除了看中黃森屏大明使者的名號,還是看中了廣大的華人力量。
黃森屏在渤泥國帶領華人開荒種地,渤泥國的力量逐漸壯大,驅逐了“滿者伯夷國”和“蘇祿蘇丹國”的勢力,並將版圖擴展到整個加裏曼丹島和菲律賓部分地區,而黃森屏也成爲了文萊王室的始祖。文萊國旗上有兩道斜杠,其中一道就指的是黃森屏。
1405年7月,鄭和率領大明寶船船隊拉開了七下西洋的序幕,西洋諸國被這一支“無敵艦隊”震驚了,見識到了大明國力強盛的渤泥國決定前往大明王朝。1408年,蘇丹麻那惹加那率領,妻兒、大臣150余人前來中國,不幸的是渤泥蘇丹突發疾病,病逝于南京,不過留下遺囑:“體魄托葬中華”,也就是要把自己葬在中國。
憑借與大明王朝的友好關系,以及渤泥國華人的辛勤勞動,文萊成爲南洋向中國輸入商品的重要中轉站,一舉成爲南洋大國。
被殖民者盯上:
一個國家無論是多麽富有,如果沒有能力保護好自己的國家,那麽一切都白搭。
與中國的鄭和下西洋不同,西方殖民者的海外探險活動充滿了殺戮和掠奪。葡萄牙人首先來到了富饒的東方,而對文萊最先給予文萊致命一擊的則是西班牙人。
1521年3月,曆經19個月航行的麥哲倫船隊來到了菲律賓群島,盡管麥哲倫在此地被殺,但西班牙人對菲律賓群島卻沒有放棄。1565年,西班牙人首先占領了宿務島,然後不斷擴張。但文萊在菲律賓海域擁有類似威尼斯共和國在地中海沿岸一樣的霸權,這讓西班牙人郁郁寡歡。
西班牙1571年占領了馬尼拉,在菲律賓站穩了腳跟,解決文萊,擺上西班牙人的案頭。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要求文萊停止繼續向菲律賓東部繼續擴張,因爲這影響了西班牙的利益,附帶要求文萊開放加裏曼丹島的傳教權。這自然被文萊拒絕,而且進一步支持菲律賓南部海域的穆斯林海盜不斷騷擾西班牙。
西班牙人准備了兩年之久,並且從墨西哥調集了部分兵力,組成了一支2200名左右的遠征軍以及一支40艘戰艦的艦隊隨行護航。
盡管文萊蘇丹信心滿滿,畢竟自己是這片海域的傳統大國,但即便是作爲東南亞防禦最強的文萊首都科塔巴圖,也無法抵擋殖民者的炮火,作爲文萊帝國最核心的區域被西班牙人占領。在文萊人的騷擾及潮濕的氣候因素之下,西班牙人不得不撤離文萊,但此次西班牙人遠征,卻也標志文萊帝國的隕落。
繼西、葡之後荷蘭人、英國人也來到了文萊,1773年,文萊與中國之間的傳統貿易通道被切斷,即便如此,時至19世紀初文萊的版圖尚且包括今天馬來西亞的沙巴、沙撈越,占據加裏曼丹島西部。我們都知道今天的文萊王室是非常奢侈的,在以前也是,國家版圖縮小,收入減少,但王室的生活費不能少,文萊可沒有“永不加賦”的限制,這激起了民衆的反抗,面對人民起義,就文萊的那三五條槍根本不是對手,只好“借師助剿”,求助西方殖民者。
收到文萊蘇丹的求救,英國東印度公司派出了一名叫詹姆士·布魯克的職員前往蘇丹協助平叛,作爲條件他將出任沙撈越的總督。可是沒想到布魯克的野心不止是當總督,1842年,平叛完成後,他直接宣布沙撈越獨立,成立“沙撈越王國”,盡管文萊人反對,但在英國海軍的震懾下,文萊不得不妥協,將部分沙撈越的統治權割讓給沙撈越王國,隨後文萊數次的內亂問題,讓文萊不得不繼續“借師助剿”,代價就是整個沙撈越都被一點一點割給了沙撈越王國。
而北方的沙巴也沒有逃脫英國人的魔爪,爲了平衡英國人的力量,文萊想了一招“以夷制夷”之計,引進美國人的勢力,准備將沙巴州租借給美國,但19世紀的美國遠不是英國人的對手,最後只是以美國人私人名義租借了下來,沒玩過殖民地的美國人經營不善年年虧本,不得已將沙巴州租給了英國商人,阿爾弗雷德·登特,1881年,他成立了英屬北婆羅洲臨時協會有限公司。
1888年9月17日,文萊被迫同英國簽署《英國文萊條約》,文萊的外交權以及蘇丹繼承決定權都交給了英國人。可能英國覺得對文萊還是太過寬容,1906年,英國向文萊派駐固定的“駐紮官”,連內政也都歸英國人掌管,文萊徹底淪爲英國殖民地。
我們翻看文萊地圖會發現,盡管國家小,但是國土卻被分割成互不相連的兩部分,這是爲什麽?這源于一場叛亂,中間這塊地區被稱之爲“林夢地區”,1884年,林夢地區土著酋長因反對文萊的高稅收發動叛亂。被文萊蘇丹任命爲林夢縣攝政的哈辛根本無力鎮壓叛亂,反複的叛亂讓文萊心力交瘁,于是想來一個一勞永逸辦法,轉讓給英國人,抛棄林夢地區。此舉,一是可以借助英國人的力量平叛,二是使布魯克王朝與英屬北婆羅洲公司相互制約,至此林夢地區盡歸英國人的沙撈越王國所有。
現代文萊的版圖最終形成。
同是殖民地,別國獨立你不行:
整個加裏曼丹島西部基本上被英國人控制了,爲什麽5000多平方公裏的文萊沒有被滅國?這跟文萊地區發現的油田有重要關系。
第二次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石油成爲了具有戰略價值的資源,1899年,文萊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文萊有石油,成爲了熱門話題,引發了文萊大規模的油氣勘探活動。雖然沙撈越王國的國王是個英國人,但是畢竟是私人家族控制,對于英國政府的要求難以貫徹,所以制止了布魯克家族對文萊的進一步吞並,改爲自己直接掌管。
1929年,殼牌石油公司經過16年的勘探,連續打了多口鑽井,終于在詩裏亞地區打出了一口高産油井,開始了文萊石油商業化開采的道路。
二戰期間,經曆了日本短暫的占領,戰爭結束後,英國人卷土重來。二戰後,民族獨立是主流,文萊也在積極爭取獨立。
1947年,文萊青年運動組織向英國總督提出了獨立請求,但顯然英國並不情願這個富得流油的寶地獨立,獨立的請求也就不了了之。但獨立的大勢不是早已沒落的英國能阻止的,盡管英國還想賴在東南亞,1957年在馬來半島成立了“馬來亞聯合邦”,但其統治權仍被英國掌握。在文萊,英國也被迫簽訂了一份新條約《1959年文萊協定》,盡管同意了文萊自治,但是似乎是換湯不換藥,英國依然保留防務、外交權力,甚至包括文萊的內部治安權,英國的“駐紮官”取消了,卻來了一個供文萊政府咨詢的“高級專員”。
按照西方殖民國家的套路,先讓殖民地自治,接下來就是徹底獨立,但是從1959年的自治開始,文萊又苦熬25年,這是爲什麽呢?
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除了文萊,還有馬來半島上的11個州、新加坡、沙巴、沙撈越。爲了能夠體面的、最大程度保護英國利益,英國原本的計劃是將沙巴、沙撈越同文萊進行整合,形成一個統一的“婆羅洲聯邦”,不過這個聯邦的首腦是英國駐文萊的高級專員,這樣的聯邦同殖民地又有何區別?
1961年,馬來亞聯合邦總理拉赫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了一個“大馬來西亞聯邦計劃”,這個聯邦不僅囊括了馬來亞,新加坡、沙巴、沙撈越,還包括了文萊,他認爲文萊國家面積太小,一旦獨立難以生存,畢竟此時的文萊只有8萬人口。
這個“大馬”計劃得到了英國人的支持,因爲這不僅可以建立一個有效的“反共”防禦陣地,還能“向英國提供一個方便的機會,以擺脫它所不再能防衛,也不可能期望無限期保留的那些殖民地”。
對于這個提議,文萊蘇丹從不感興趣變成贊成,因爲他看到了英國人的撤離,認爲憑借豐富的石油資源,一定能夠在未來的“大馬聯邦”中尋得一席之地。不過贏得大選文萊人民黨對此並不感興趣,認爲這是馬來亞看上了文萊豐富的石油資源,想要效仿英國人殖民文萊,他們更傾向于成立“婆羅洲聯邦”,畢竟沙巴和沙撈越都曾是文萊的領土,這樣文萊將處于重要位置。
“大馬聯邦”與“婆羅洲聯邦”發生了沖突,繼而引起了英國殖民當局與文萊政府的矛盾,文萊獨立進程陷入僵局,見此情形,1962年12月8日,文萊人民黨發動了起義。盡管英國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口8萬的文萊,怎麽也不會是英國的對手,不到2個星期,起義失敗。
這場起義對文萊産生了兩個影響,一是文萊蘇丹不再堅持加入“大馬來西亞聯邦”,二是文萊蘇丹借人民起義中止了憲法,將文萊重回君主專制的政治體制,這也是爲何文萊至今是君主專制國家的原因。
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沙巴、沙撈越、新加坡聯合,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而文萊的獨立還遙遙無期。
1971年,又多薅幾年羊毛的英國終于支撐不住了,經曆了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英國已經意識到,運河以東的勢力保不住了,這一年,同文萊修訂了1959年文萊協定,將除了外交、國防之外的全部權力都交給文萊了政府。
1978年,文萊政府認爲自己已經能夠處理好自己的內政、外交、國防等問題,文萊蘇丹親赴倫敦商討文萊獨立問題,簽署了一份保證文萊將來5年內完全獨立的協議,第二年雙方簽訂“友好與合作條約”,規定文萊將在1983年12月31日前獨立,1984年1月1日,文萊正式獨立。
爲什麽1971年完全自治,而直到1984年才徹底獨立呢?這跟馬來西亞有一定的關系。
同馬來西亞相比,文萊就是一個蕞爾小國,70年代,文萊不過十萬人,就算全民皆兵也沒幾個人能上戰場打仗,而馬來西亞則在一邊虎視眈眈,大有鯨吞之勢,文萊蘇丹出于國家安全以及自身“王權”的考慮,提出了英軍延遲撤軍的要求。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全球石油價格飙升,直接從3美元/桶,漲到13美元,這讓文萊大爲受益,1973年文萊出口收入8.5億美元,1974年23.8億美元,漲幅180%。1978年,伊朗革命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隨即兩伊戰爭爆發,石油價格從15美元/桶,暴漲到41美元/桶,這導致文萊1979年出口收入58億美元,第二年增長了40億美元,升至98億美元。
這就是文萊人民過上“烏托邦式”生活的重要原因,有錢了的文萊人口也逐漸增加,70年代末文萊人口已經接近20萬。當然即便是20萬人也幹不過馬來西亞,但架不住人家有錢啊。
文萊自1961年開始組建了文萊馬來兵團,1965年更名爲文萊皇家軍團,請來了英國人訓練,逐漸打造了一支海陸空三軍部隊,盡管人數不多,只有6000人,但也沒有太高的要求,畢竟還有1000名廓爾喀雇傭呢,只要能夠撐住國際幹涉就行了。
獨立之後,文萊靠著石油財富,得以推行高福利政策,除了本文開頭所說的醫療、教育等免費之外,一是廣泛的“津貼制”,無論是用水用電、買肉買糖、或者買肥料,甚至是去麥加朝聖等等都進行補貼,連婚喪嫁娶都有;二是“居者有其屋”,無償分發土地給無私人住宅者,並提供補助供其建房;三是就業,文萊的就業率超過了90%,而且工資年均增長8%以上,這讓文萊人很滿足,畢竟口袋有錢比什麽民不民主都重要。這也是文萊在獨立之後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