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全 全局觀點公衆號
兩次世界大戰(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1 戰爭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法西斯政黨登台
2 戰爭爆發:德國閃擊波蘭拉開戰爭帷幕
3 戰爭擴大:蘇德戰爭爆發、美國參戰
4 戰爭轉折: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戰役、阿拉曼戰役
5 戰爭落幕:軸心國集團瓦解,意、德、日先後投降
6 浩劫之後:雅爾塔體系建立,兩極格局形成
1
戰爭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法西斯政黨登台
1.1 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爆發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出現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盤時轉手的股票達到1300萬股,創曆史最高紀錄。隨之而來的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和銀行的擠兌風潮,美國經濟陷入絕境,史稱“黑暗的十月”。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了。
這次經濟危機來勢洶洶並持續了4年時間,從美國迅速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給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人們常用“大蕭條”“大恐慌”來形容這場危機。
經濟危機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工人大量失業,在崗工人的實際收入水平也大幅縮水。各資本主義國家爲轉嫁危機,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輸出商品,致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遭受毀滅性打擊,人民生活困苦,經濟臨近崩潰。資本主義國家拼命爭奪世界市場,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空前的經濟戰。1930年,美國調高了近900種商品的關稅,其它國家也采取報複措施,提高關稅壁壘。關稅戰、市場戰愈演愈烈。
1.2 希特勒上台和德國的擴軍備戰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喪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國內市場狹小,加上嚴重依賴以美國爲主的外國資本,因此在經濟危機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工人失業與農民破産交織在一起,造成了德國國內矛盾空前尖銳。而當時的德國政府對消除危機束手無策。壟斷資産階級對此極爲不滿,越來越傾向于建立獨裁政府。德國極右翼勢力趁機擡頭。
希特勒領導的法西斯組織納粹黨,借助經濟危機造成的混亂形勢大肆活動,他們利用德國社會對《凡爾賽和約》存在的不滿情緒,煽動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希特勒宣稱: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有權統治全世界;而猶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應該被消滅,使日耳曼人獲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他宣稱要向法國報複,再消滅蘇聯,在歐洲建立起一個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國”。
希特勒的宣傳使德國壟斷資産階級和軍方大受鼓舞。1932年,納粹黨在國會選舉中成爲德國第一大黨。1933年1月,德國總統興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爲政府總理,法西斯獨裁統治在德國建立起來,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
希特勒上台後瘋狂擴軍備戰。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宣布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又在第二年出兵占領萊茵非軍事區。
1.3 日本法西斯勢力的膨脹和對外擴張
日本由于經濟基礎薄弱,國內市場狹小,受到經濟危機的打擊十分沉重。工人失業、農民破産、職員減薪,造成嚴重的社會動蕩。日本的法西斯勢力乘機而起。
在日本的法西斯組織中,力量最強、影響最大的是軍部法西斯勢力。其中的一些軍官利用日本社會對政黨政治的不滿,圖謀發動政變,取消資産階級政黨內閣,確立軍部的執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同時極力鼓吹對外擴張。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三省。1936年,廣田弘上台組閣,聽命軍部法西斯勢力,初步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它對內禁止工人罷工,限制人民自由,加緊擴軍備戰;對外積極准備擴大侵略戰爭。亞洲也出現了世界大戰策源地。
日本軍部內部對外擴張的目標存在分歧。陸軍以對抗遠東蘇軍爲目標,主張同德國夾擊蘇聯,被稱爲“北進派”;海軍以對抗美國、確保太平洋的制海權爲目標,被稱爲“南進派”。廣田內閣將“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地位之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定爲日本的基本國策。1937年,近衛文麿上台組閣,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1.4 軸心國集團的形成和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
在打破原有的國際秩序,對外侵略擴張的過程中,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加快了相互勾結的步伐。德國暗中支持意大利進行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使意大利擺脫了孤立,獲得了緊缺的燃料供應。1936年10月,德意簽訂柏林協議,德國承認意大利吞並埃塞俄比亞。“柏林-羅馬軸心”正式形成。
日本軍部法西斯政權確立後,加緊與德國合作。1936年11月,德日兩國簽訂了《反共産國際協定》。歐亞兩個法西斯國家在“反共”旗號下勾結在一起。在德意共同幹涉西班牙內戰的過程中,意大利也加入《反共産國際協定》,結成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這樣,在30年代初,歐亞分別出現兩個戰爭策源地,初步形成一個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國家集團。
面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英、法、美等西方大國推行綏靖政策,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爲姑息縱容,不惜犧牲受害國利益以滿足法西斯國家的要求。日本侵占中國東北地區後,國際聯盟調查團認爲日本有“欲謀阻止滿洲被利用爲攻擊日本的根據”。
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的過程中,國際聯盟雖然宣布意大利爲“侵略者”,但英法卻聽任意大利艦船通過蘇伊士運河,向埃塞俄比亞運送部隊和物資。美國爲集中力量擺脫經濟危機,避免卷入國際爭端,在30年代實行“中立”政策。1935-1937年,美國連續出台3個中立法案,規定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戰爭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戰雙方輸送軍火。
20世紀30年代後期,德國加緊了對外擴張和侵略。1938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撕毀了《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奧合並的條款。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會的情況下,將其蘇台德等地區割給德國。1939年3月,德國吞並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不久,野心膨脹的意大利侵吞了阿爾巴尼亞。
自法西斯國家發動局部侵略戰爭以來,歐洲局勢日益緊張,英法和蘇聯都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戰爭威脅。爲扭轉不利處境,建立集體安全和共同防範侵略,英、法、蘇開始進行談判。
1939年4月起,英、法、蘇三國就締約同盟條約展開談判。由于雙方在確定相互義務和履行義務的條件等一系列問題上意見相左,遲遲未能達成一致。同年8月,英、法、蘇把談判的重點轉到急需解決的軍事問題上。但由于英法和蘇聯在向對方提供的軍事援助問題上有很大差距,蘇聯提出的其他條件也沒有得到滿足,最終,英、法、蘇三國的談判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結果。
在希特勒制定的方針中,英法是消滅波蘭後德國先要進攻的目標,爲避免出現東西兩線作戰的局面,德國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活動。蘇聯在與英法無法達成同盟的情況下,轉而尋求避戰自保,以贏得備戰時間。蘇聯答應了德國改善兩國關系的要求。1939年8月,蘇德兩國在莫斯科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2
戰爭爆發:德國閃擊波蘭拉開戰爭帷幕
2.1 德國閃擊波蘭和法國的淪陷
1939年9月1日,德國集中160萬人,在2000多架飛機和2800輛坦克的配合下,向波蘭大舉進攻。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波蘭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波蘭軍隊部署不當,被分散在漫長的國境線上,缺乏縱深防禦;同時,波蘭軍隊的裝備十分落後,坦克和飛機的數量、質量完全無法和德國相比。德軍在戰爭中使用了“閃電戰”新戰術,先用空軍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和通信中心,奪取戰場制空權,緊接著集中使用裝甲部隊,迅速突破敵人防線,在敵人後方實施合圍,快速消滅敵方有生力量。
英法對德宣戰後,並未在西線對德軍大規模進攻。波蘭孤軍奮戰,寡不敵衆。華沙于9月底淪陷。蘇聯趁機向西擴展疆域,占領了波蘭東部地區。占領波蘭之後,希特勒隨即將重心轉到了西線,打擊德國的宿敵法國。
爲確保側翼安全,德軍先于1940年4月攻占北歐的丹麥、挪威。5月,德軍在西線集中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和4500架飛機掩護下,首先對荷蘭,比利時發動進攻。荷蘭,比利時先後投降。英法聯軍以爲德軍會重演“施裏芬計劃”,將主力40萬人調往北方。此時德軍擔任主攻的裝甲部隊迅速發起進攻,突破被認爲無法逾越的阿登山區,渡過默茲河,繞過馬奇諾防線,進入遼闊的法蘭西平原,將英法聯軍主力圍困在法國東北部的敦刻爾克。英國海軍動用幾千艘各類船只,冒著德軍的轟炸和炮擊,將33萬多名聯軍官兵撤到英國,爲以後的反攻保存了實力。
2.2 “海獅計劃”的受挫和北非戰場的僵持
1940年5月,丘吉爾出任英國首相,他拒絕了希特勒發出的勸降誘餌,領導英國單獨同德國作戰。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執行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爲奪取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德軍集中約2400架飛機連續不斷地大規模空襲英國本土,重點打擊英國的軍事設施。英國軍民同仇敵忾,士氣高昂,用大量高射炮和先進的雷達設施,粉碎了德國“空中閃電戰”計劃。9月,德國被迫不定期推遲“海獅計劃”。
意大利參戰後,利用英國困守本土之際,在非洲搶奪英國殖民地,企圖建立“新羅馬帝國”。1940年底,意軍在東非接連敗北。第二年春,埃塞俄比亞複國,東非20萬意軍向英軍投降。
意軍在北非地區連吃敗仗,引起了希特勒的不安。爲維護軸心國的影響並保持北非這塊戰略要地,1941年2月,希特勒派隆美爾率領裝甲部隊增援利比亞北部的意大利軍隊。1941年2月,隆美爾到達利比亞之後立即發動進攻,逼近埃及邊境。英軍兩個月的戰果幾乎喪失殆盡。此後,雙方在北非沙漠裏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3
戰爭擴大:蘇德戰爭爆發、美國參戰
3.1 德國入侵蘇聯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結成三國軍事同盟,第二年,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相繼加入。消滅蘇聯是希特勒稱霸歐洲和世界的決定性步驟,德國爲此進行了精心的准備。到1941年6月,德國已經占領和控制了歐洲14個國家和地區,占有了強大的軍事資源。到1941年6月,德國武裝力量總人數已經達到723.4萬人,裝備各種坦克5600余輛。
戰爭爆發前,蘇軍共有500余萬人,1.5萬輛坦克。但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沒有組建起來,也缺乏有能力的指揮員。歐洲戰爭爆發後,蘇聯爲了改善戰略地位,把自己的疆界向西移動了150-400千米,建立了“東方戰線”。蘇聯對德國發動進攻的時間估計錯誤,戰備遲緩,主力部隊的部署也過于靠近國境線。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動了190個師、4300輛坦克、近5000架飛機、總人數達550萬的龐大部隊,分3路向蘇聯發動襲擊,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蘇德戰爭爆發兩個月後,北路德軍包圍了列甯格勒,中路德軍攻占斯摩棱斯克,南路德軍攻占基輔。到1941年11月,蘇聯在經濟最發達、人口密度最大的歐洲部分失去150萬平方千米土地,居民達7000多萬。
德國在歐洲戰場的成果刺激了日本的野心。長期以來,日本對外侵略的目標是占領中國、征服東亞。由于本國資源貧乏,日本一直把物資豐富、地位重要的東南亞地區作爲其主要侵略目標之一。1940年7月,日本提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侵略計劃,妄圖以日本爲中心,把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廣大區域變成日本的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亞太地區的霸權。
1941年12月7日,日本航空母艦特混艦隊用艦載機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美國疏于防範,損失慘重。第二天,美英對日宣戰。在襲擊珍珠港的同時,日軍向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地區發動進攻。到1942年5月,日軍已占領了泰國、香港、馬來亞、新加坡、菲律賓、緬甸、荷屬東印度、以及太平洋和大洋洲的許多島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真正的世界規模。
4
戰爭轉折: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戰役、阿拉曼戰役
4.1 歐洲戰場:從莫斯科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1年9月,德軍向莫斯科發動進攻。莫斯科局勢十分緊張,蘇聯政府部分機構開始轉移,大量增援部隊從東部源源不斷開往莫斯科城下。12月,德軍突入莫斯科市郊,但遭到蘇聯軍民頑強抵抗。俄羅斯的嚴冬又在此時來臨,日平均氣溫在零下35攝氏度以下,缺乏禦寒設備的德軍寸步難行。12月初,蘇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大舉反攻,德軍後退100—250千米,被殲50余萬人。莫斯科戰役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德國“閃電戰”的破産。
莫斯科戰役後,德軍無力在東線發動全面進攻,但仍掌握著戰場主動權。希特勒將1942年德軍的進攻重點指向南方,准備奪取蘇聯重要的戰略物資産地高加索。爲此必須首先攻占伏爾加河下遊西岸的交通樞紐斯大林格勒,這既可以保證德軍南下高加索的安全,又可以北上迂回莫斯科。
1942年7月,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開始。8月,德軍出動2000架飛機將市區炸成一片廢墟。隨後,精銳的德國第六集團軍在500輛坦克和1700門火炮掩護下突入市區,與蘇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在德軍被牽制在巷戰中時,蘇軍最高統帥部隱蔽地調集了優勢兵力。11月,蘇軍發起反攻,從南北兩側進行強大的鉗形攻勢,包圍德軍約30萬人。1943年2月,蘇軍發起最後進攻,德國第六集團軍全軍覆沒。
曆時200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戰爭中最爲激烈的戰役。它不僅使蘇德戰場局勢發生了根本轉折,而且對推動整個反法西斯戰局的變化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4.2 太平洋戰場:中途島戰役
1942年4月,美國艦載飛機對日本的東京,橫濱等城市進行了轟炸,日本舉國轟動。痛感美國艦隊威脅的日本軍方,決定進攻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重要基地中途島,誘出美國艦隊主力,加以殲滅。美日雙方的兵力對比極爲懸殊。日本集中了8艘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80余艘巡洋艦和驅逐艦以及700余架艦載機。美軍只有3艘航空母艦,23艘巡洋艦和驅逐艦以及200余架艦載機。日軍把艦隊分成5個相隔甚遠的編隊,分散了占絕對優勢的兵力。而且日軍戰術陳舊,加上美軍事先破譯了日軍密碼,了解日軍的作戰計劃,將有限的兵力集中于中途島附近海域,伺機殲敵。
1942年6月4日,日軍向中途島發動進攻。美軍發現日軍艦隊後,立即發動反擊。中途島戰役中日軍4艘精銳的航空母艦被擊沉,損失了300余架飛機和大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美軍僅損失1艘航空母艦和100余架飛機。中途島戰役後,日本開始喪失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4.3 非洲戰場:阿拉曼戰役
1942年,北非德意聯軍進逼離亞曆山大港僅100千米的阿拉曼,開羅告急。由于戰線太長,德意軍隊給養供應出現困難,攻勢被迫停頓。而英軍經過緊急補充,集中大量兵力。10月,在蒙哥馬利指揮下,英軍集中了23萬人、1400輛坦克和1200架飛機,發動大規模反攻。德意軍隊處于劣勢,折損過半,被迫全線西撤,北非戰場的形勢也發生了轉折。
5
戰爭落幕:軸心國集團瓦解,意、德、日先後投降
5.1 盟軍的反攻
1942年8月,太平洋戰場的美軍率先展開反攻,奪取了所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雙方展開長達半年的激烈爭奪,雙方還爲爭奪制海權進行了殊死搏鬥,日軍無法承受沉重的損失,被迫從瓜島撤離。
1942年11月,英美聯軍在西北非實行代號爲“火炬”的兩棲登陸作戰,而後向東進攻,與自東向西的英軍遙相呼應,使北非德意軍隊陷入兩線夾擊中。1943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軍隊投降,北非戰事結束。7月,盟軍在意大利的西西裏島登陸。意大利出現政變,墨索裏尼政府垮台,新政府與英美進行秘密談判,最先退出戰爭,軸心國開始瓦解。
在歐洲戰場上,德軍經曆了斯大林格勒的慘敗後,仍試圖奪回戰場主動權。1943年7月,德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力圖消滅庫爾斯克地區的蘇軍主力。爲此德軍集中了90萬精銳部隊,並配備新型的“虎”式、“豹”式坦克。但蘇軍早已洞悉德軍的意圖,在庫爾斯克地區調集重兵力嚴陣以待。在普羅霍羅夫卡地區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雙方共1200輛坦克參戰。德軍損失慘重,自此失去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蘇軍乘勝追擊,從1944年1月起連續對德軍發動10次大規模進攻,基本收複了國土。
5.2 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
隨著對軸心國戰爭的節節勝利,盟國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國政府首腦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在開羅舉行會議,簽署了《開羅宣言》。開羅會議之後,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德黑蘭舉行會議,決定1944年5月由美英軍隊在法國北部登陸開辟第二戰場。三國還就戰後處置德國和成立國際組織等重要問題交換了意見。
爲准備在歐洲的登陸戰役,美英盟軍在英國集中了大量兵力。這次代號爲“霸王行動”的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美英盟軍在英國集中了288萬人、1.37萬架飛機和9000多艘艦船。1944年6月6日,3個盟軍空降師在德軍防線背後登陸,隨後5個師的部隊在法國北部諾曼底地區的灘頭強行登陸。德軍統帥部對盟軍主攻方向判斷失誤,沒有及時投入援軍。盟軍站穩腳跟後,開始向法國內陸進攻。德軍在諾曼底戰役中損失40萬兵員和大量裝備,從此,德國處于東西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中。
5.3 德國的覆滅和日本投降
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對加快戰爭進程,戰後對德國的處理以及確保戰後世界的和平與安全等重大問題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安排。
1945年春,在粉碎了德國在阿登地區的最後一次反攻後,西線英美盟軍強渡萊茵河,在魯爾區圍殲了西線德軍主力。同時,東線的蘇軍也發動了強大攻勢,兵臨德國首都柏林城下。4月,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同時,蘇軍對柏林發動了最後進攻。4月30日,蘇軍終于攻克柏林。5月8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爭結束。
在太平洋戰場上,1945年初,美軍已經逼近日本本土。4月,美軍先後攻占硫黃島和沖繩島,從南面切斷了日本本土與外界的聯系。同時,盟軍飛機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日本人員傷亡慘重,經濟瀕于崩潰。
1945年7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會晤。會議重申了雅爾塔會議關于處理德國的精神,並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仍負隅頑抗。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造成近30萬人死亡。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
6
浩劫之後:雅爾塔體系建立,兩極格局形成
6.1 雅爾塔體系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這場戰爭涉及歐、亞、非、大洋洲四大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將61個國家和地區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占世界人口80%的17億人飽受戰爭折磨。雙方動員軍事力量約1.1億。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余萬,死亡5500萬,是曆次戰爭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其中有一半是無辜的平民。直接軍費開支1.1萬億美元,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4萬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維護戰後世界和平秩序、恢複和發展各國經濟的體系被稱爲雅爾塔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以美、蘇、英爲主的同盟國召開了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明確了美英和蘇聯在歐洲的勢力範圍,突出了美蘇兩國的作用。
雅爾塔體系以在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上達成的協議最爲重要。它們規定:鏟除日本、德國的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懲辦戰犯,對德國分區占領管制;蘇聯占有日本部分島嶼,日本在中國的一些權益也交給蘇聯;創建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對戰後歐洲一些國家的邊界也做出相應的規定。
雅塔爾體系的形成一方面維護了二戰之後的和平秩序,另一方面也爲兩極格局和未來出現的冷戰提供了條件。雅爾塔體系的形成,意味著近300年來以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爲中心的國際關系格局,已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
6.2 美國的強大和西歐的衰落
1943年4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了《羅斯福的世界藍圖》一文,提出要建立一個由美國領導的、符合美國利益的世界政治與經濟秩序。1945年繼任的杜魯門總統又在致國會的咨文中宣布:“勝利已使美國人民有經常而迫切的必要來領導世界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爲中心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已經確立。美國占有世界土地和人口約7%,1945年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産總額中占60%,1948年美國的黃金儲量占世界總量的74.5%。
戰後的美國不僅是頭號的經濟強國,也是頭號的軍事強國。它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還掌握了原子彈和氫彈。戰後初期,美國在56個國家派有駐軍,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84個軍事基地。
反觀戰前的強國英國在二戰中元氣大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海外貿易瀕于停滯,黃金儲備幾乎耗盡。戰爭結束時英國債台高築,甚至欠下自治領和殖民地債務。戰後,英國的工業生産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所占比重也日益降低。印度等廣大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從根本上動搖了這一老牌殖民帝國的基礎。
法國在二戰中被德國攻占使法國損失慘重,戰爭造成了法國經濟的嚴重倒退。法國因戰爭導致的經濟損失相當于戰前3年的全部生産總值;法郎的價值僅剩戰前的六分之一,外彙儲備也近乎枯竭。
6.3 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蘇聯軍隊在二戰中是擊敗法西斯德國的主力軍。盡管戰爭使蘇聯蒙受了巨大損失,但其軍事實力得到了增強。二戰結束時,蘇聯軍隊擁有1136.5萬人,已成爲僅次于美國的世界軍事強國。二戰也使得蘇聯領土得到擴大。
爲了抗衡以美國爲首的西方陣營,蘇聯積極發展同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到40年代末,蘇聯與東歐國家之間締結了30多個友好互助合作條約。東歐各國也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了根本改革,仿效蘇聯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與此同時,亞洲相繼誕生了越南民主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各國通過條約、協定等形式加強團結、互相支援,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進行了充分的合作。1950年2月締結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以蘇聯爲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