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許振華
7月20日,美國主持召開的“2022 年供應鏈部長級論壇”閉幕。在論壇上,包括美國、印度、歐盟在內的18個經濟體在聯合聲明中提出了一項“四點路線圖”,以期“基于國際夥伴關系”建設“集體的、具有長期複原力”的供應鏈。
據印度《經濟時報》7月22日報道,7月20日的“2022 年供應鏈部長級論壇”是美國總統拜登去年10月召開的供應鏈峰會的延續。上述聲明還包括“應對供應鏈的依賴性和脆弱性”所帶來的風險的種種措施。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孫成昊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說,美國拉攏特定國家在供應鏈上搞“友鏈”會造成許多問題,“美國的‘友鏈’政策也招致多方批評,尤其是美國商界普遍認爲‘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會增加生産成本,影響企業效率。”
《華爾街日報》19日報道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參與“2022 年供應鏈部長級論壇”便是爲了推動“友岸外包”戰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所謂的“友岸外包”戰略指的是美國政府爲了應對俄烏沖突、中美競爭而重視在“可信任的友好國家”建立供應鏈。有觀點指出,這一舉動將損害過去一直支撐著經濟增長的自由貿易。
美西方外也有參與方
根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辦公室20日發布的聯合聲明內容,參與《有關就全球供應鏈展開合作的聯合聲明》的經濟體包括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剛果民主共和國、歐盟、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日本、墨西哥、荷蘭、大韓民國、新加坡、西班牙、英國和美國。
參與方名單中既可以看到美國及其傳統盟友,也可以看到印尼、剛果(金)、巴西等發展中國家。《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澳大利亞、印度、印尼、日本、新加坡和韓國是位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國家,面對中國在這一地區促進貿易關系的努力,美國試圖強調自身可提供某種“替代方案”。
孫成昊指出,美國之所以在西方國家之外還對拉攏這些國家,是看重其礦産資源、市場、制造業能力等因素。“剛果(金)是世界領先的钴來源國,钴是向綠色能源過渡的金屬鑰匙;巴西是全球領土面積第五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七多的國家,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其爆炸性的經濟增長使該國跻身世界十大消費市場之列;印尼是原材料供應國,也是汽車和電子零部件主要生産地之一。”孫成昊分析道。
據路透社19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2022 年供應鏈部長級論壇”強調,俄烏沖突是導致各國政府在國際供應鏈上進行更緊密合作的緊迫理由。根據資料,俄羅斯和烏克蘭均是農業出口大國,其沖突戰事也影響了多種貨物的運輸,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巨大沖擊。分析指出,糧食短缺、油價高漲、通貨膨脹等俄烏沖突引起的連鎖反應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尤其明顯。
“對于來自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供應鏈中端的影響是顯著的。像剛果(金)、巴西、印尼等國受氣候和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他們也看重聲明中可持續性原則裏提到的勞工、社會、環境、人權標准等內容。”孫成昊說。
孫成昊指出,在18個經濟體的聲明中,流行病、戰爭、沖突、極端氣候影響和自然災害都被列爲對供應鏈的威脅,聲明還承諾要開展工作解決這些問題。這可吸引到一些國家參與到這項倡議。
供應鏈的意識形態化?
《有關就全球供應鏈展開合作的聯合聲明》稱,爲了實現目標,參與方力爭遵守四項“全球供應鏈原則”:透明度、多元化、安全和可持續性。舉例而言,透明度原則的內容包括與參與方的國內法律和國際義務相符的公民社會磋商;多元化原則將使“經濟體較不易受到幹擾和沖擊”;安全原則會“識別和解決與供應依賴性有關的風險和關鍵基礎設施中潛在的薄弱環節”;可持續性原則則確保“取締使用強迫勞動”、“促進增加再生材料和産品元件的使用”、“促進和支持以公平和可持續的方式從事産品生産和貿易”等。
孫成昊與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美歐研究項目”青年研究員申青青在刊登于《環球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全球供應鏈在結構上具有高度複雜性,各個垂直渠道中有衆多參與方,而程序或政策修改通常需要諸多參與者以集體和多邊的方式行動;美國的政策將迫使供應鏈政治化、泛安全化和意識形態化,地緣政治、經濟安全和意識形態三者將在供應鏈問題上實現挂鈎。“美國推動的‘俱樂部’式小圈子,破壞了供應鏈的全球公共産品屬性,陣營化的‘集體協調’將供應鏈政治化、武器化,以深化‘民主韌性’之名行排華之實。”孫成昊與申青青在文章中寫道。
不可否認的是,俄烏沖突、大國競爭等地緣政治因素給許多國家和企業帶來了不確定性。《華爾街日報》報道引述分析說,許多企業的首席執行官正在考慮如何開發“替代來源”,來避免政治風險的影響。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提出“友岸外包”,讓企業可以在與美國關系友好的國家尋找供應商。這看似可以幫助企業降低風險,但《華爾街日報》指出,目前拜登政府並未提出鼓勵企業展開上述合作的具體政策。
孫成昊對澎湃新聞分析說,“友岸外包”短期來看效果不佳,産業鏈“友包”面臨多重阻礙, “‘友包’的落地成本、勞動力熟練度不足、制造優勢不匹配等因素會導致成本飙升,效率低下,這勢必引發美國國內通脹。長期來看,這一戰略實現難度較大。”
但孫成昊也認爲不可低估美國主導的供應鏈倡議的作用。“它是美國區域全球化的一種努力,不管成功與否,都將沖擊當前的全球供應鏈布局。從自身來看,我國價值鏈比較完整,內外雙循環的政策也有條不紊,‘一帶一路’倡議是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我們的自主可控性和抵禦風險能力較強。此外,我國與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盤根錯節,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不必慌張。”孫成昊說。
責任編輯:胡甄卿 圖片編輯:蔣立冬
校對:栾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