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中國10萬“鴨軍”代表國家將“援兵”巴基斯坦的一則消息登上了熱榜。
對于正在抗擊疫情的國人來說,中國“鴨兵”即將趕赴國外參加滅蝗戰役的故事,讓很多人輕松一笑。
傳言稱,此次援兵巴鐵的鴨子全部來自浙江,而且是在美食界鼎鼎大名的“紹興鴨”。甯波鴨表示“不服”,也已“請戰”。
據媒體最新消息,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已作出回應,一次性辟了三個“謠言”。
首先,巴基斯坦並不適合這一“鴨兵”作戰;
其次,很多人一直聲稱,鴨子滅蝗是傳統但非常有效的方法,並列舉了許多案例,但是最新回應是,靠鴨子滅蝗,“效果有限”;
第三個“謠言”是,網傳中國鴨子已經隨時准備奔赴巴基斯坦,事實情況是,10萬“鴨軍”只是專家做的一個探索性課題,巴基斯坦方也沒有回應,中國更沒有把這件事納入援助的方案。
不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室主任盧立志又有新回應,稱今年下半年10萬鴨軍還是“能夠成行”。
那麽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巴鐵告急,一天損失3.5萬人食物
巴基斯坦大約是一周前拉響了蝗災的紅色警報。
約4000億只蝗蟲此前席卷了東非,鋪天蓋地,遮天蔽日。對于糧食本就匮乏的非洲來說,東非人已經談不上“蟲口奪糧”,只能眼睜睜看著蝗蟲飽餐之後,留下一片狼藉。
大概在一周前,蝗群抵達了紅海兩岸。
“蝗軍”抵達海灣地區,靠的是天時地利,當地正好趕上了強季風,受天氣影響,蝗群迅速在科威特、巴林、卡塔爾、伊朗西南海岸登陸。
中國的好哥們巴基斯坦,在去年6月之後,其實已經開始被小股蝗蟲襲擾,全國都進入了緊急狀態。
蝗蟲離中國邊境如此接近,有中國網友一度擔心,所過之處“寸草不生”的蝗群,會不會一不小心跨越邊境,進入我們的領地。
好在專家給了定心丸,中國暫時不必擔心蝗災。
那麽這場蝗災到底有多嚴重?
印度一位官員的話頗具代表性:這將是一場國家級的災難。
根據新華社報道,在印巴地區,大概有100億只蝗蟲,而且每天都在增加。
蝗蟲一天就能“奪”走了巴基斯坦3.5萬人的食物,只要是綠色植物,蝗蟲基本照單全收,巴基斯坦官員快哭了,如果持續下去,用不了太久,整個巴基斯坦將顆粒無收。
新華社在巴基斯坦東部的旁遮普省奧卡拉地區,拍攝了蝗蟲大軍飛越村莊時的場景,浩浩蕩蕩,蔚爲壯觀。
能否出征?鴨子滅蝗真的比雞強?
巴鐵有難,中國出手。捐物、捐款十分必要,但眼下更現實的是,如何打敗“蝗群”。
中國之前已派出了一個蝗災防治小組。
考慮到中國和巴基斯坦這麽多年的友誼,很多網友內心焦急,在正式的方案出來之前,有人就發出呼籲,派幾萬只雞,妥妥解決問題。
在化學、生物技術已經相當發達的今天,也有人質疑,這種非常傳統的戰術還能管用麽,空運一點農藥豈不是更加省事?
雖然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將鴨子滅蝗,認定爲一個探索性的課題,但是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員,對鴨子治蝗的能力,還是給予了肯定,並且解釋了在雞和鴨之間,爲什麽鴨才是滅蝗“奇才”,他認爲:
一,雞的單兵作戰能力不強,如果雞是普通戰士,鴨就是特種兵,一只鴨一天可以吃掉200只蝗蟲,而一只雞一天飯量大概只有70只左右;
二,雞的紀律性太差,很少有抱團作戰,幾乎都是各顧各,相反,鴨子天性受過良好訓練,無論覓食還是行動,都喜歡群居,喜歡集體行動;
三,雞的作戰效果不如鴨,鴨子更擅長“巷戰”,天生就是地毯式搜索的高手,它們不僅吃蝗蟲,蝗蟲的蛹也能一並消滅。
此外,網上還流傳了一段浙江“鴨兵”一戰封神的故事。
2000年,浙江10萬鴨軍空降新疆大草原,將蝗蟲徹底殲滅。當地治蝗滅鼠辦公室曾發“表彰書”,稱贊鴨子“能力強,食量大,軍紀嚴明”,是清絞蝗蟲的最爲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這一段“曆史”是真是假,並未得到確認。
浙江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室主任盧立志並不認可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的結論,他認爲,這個技術“基本成熟”,只是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也承認,現在10萬鴨軍計劃並不能立刻實施,“計劃今年下半年可以成行。”
牧鴨滅蝗,不是你想象那麽簡單
很多人曾以爲,10萬只紹興麻鴨到達巴基斯坦後,輕而易舉解決戰鬥。
這種觀點細想一下,是有一些問題的。
因爲即使真的空運10萬“鴨兵”到巴基斯坦,也未必能真正解決問題。
首先,按照浙江農業科學院的測算,每只鴨每天能消滅200只蝗蟲,10萬只鴨10天才可以吃掉2億只,對于活躍在印巴地區上百億只蝗蟲來說,“鴨軍”至少50天才能徹底解決戰鬥。
其次,蝗蟲的繁殖能力強,移動性快,鴨子能否跟上蝗群的節奏,也是個問題。
鴨子的“戰鬥力”,該研究員也表示,也需要培訓。
初登“戰場”的鴨子,一般是在一個半月後戰鬥力才能爆表,蝗群到達時間,也有規律,這兩個時間無縫對接,才能發揮作用。
眼下牧鴨滅蝗雖然不靠譜,但是背後有一個問題倒是非常值得關注:就是席卷東非的蝗災到底是怎麽發生的,蝗災爲什麽能到了中東的沙漠區?
按照聯合國的調查,蝗災之所以如此嚴重,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也是老生常談的原因:氣候變化。
東非本來幹旱少雨,今年情況有點變化,突然降雨增加,對于蝗蟲來說,有了雨水,等于碰到了千載難逢的“繁殖季”。
而氣候變化的主因,又要歸結于全球變暖,一連串連鎖反應發生了,海洋溫度上升,導致出現了一個叫做“印度洋偶極子”現象,也導致了印度洋更多的飓風活動,最終讓蝗蟲獲得了一個有利的生存環境。
說一千道一萬,關注環境,不僅是關乎整個人類命運的大課題,其實也是和每一個人生活都息息相關小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