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西賓館寬敞高大,與其他賓館相比算不上富麗堂皇。它坐落在北京西長安街的延長線上,與中華世紀壇、中央電視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隔路相望。
京西賓館是北京的一個政治地標,一個「見證奇蹟」的歷史之地,它具有同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等建築同等的政治意義。作為接待黨政軍重要會議和活動為主的場所,京西賓館有著「最安全的賓館」和「會場之冠」的美稱。38年前,在這裡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社會的歷史巨變由此拉開了序幕。不久前落幕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也在這裡召開,加上此前召開過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三中全會,十七屆七中全會,十六屆六中全會、七中全會,十三屆四中全會等,京西賓館儼然成為中國當代史的一位見證者。
從「八一飯店」到京西賓館
1959年初,京西賓館開始籌建。起初對外稱為「八一飯店」,為軍隊招待所,僅供接待國外軍事代表團和舉行軍委內部會議,不對外營業。在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蕭華的設想中,「八一飯店」建成後,它將與軍事博物館、解放軍劇院和解放軍體育館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築群。
時間到了1964年,這一年是實行新的國慶典禮制度的第一個慶典年,10月1日,將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位境外友人應邀來京參加觀禮,內、外賓的食宿接待在當年北京賓館飯店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成了擺在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彭真面前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時任國務院秘書長的周榮鑫此時想到了正在建設中的「八一飯店」,於是親臨施工現場查看,陪同的軍事博物館館長賈若瑜介紹說:「這個飯店只要把8層以下的樓層內部裝修完成後就可以交付使用。」周榮鑫看後說:「這不僅解決了今後召開人大和政協會議人員的居住問題,也解決了軍隊幹部來京的住宿問題,還可以供接待部分外賓使用。」於是立即向周總理彙報,周總理指示:「可以繼續施工,力爭早日完工。」
羅瑞卿
1964年1月8日,解放軍總後勤部營房部組織施工隊伍開始進行內部裝修。9月初完工。
當初的「八一飯店」僅有西樓和會議樓,總面積58864平方米。時任軍委秘書長羅瑞卿同志根據所在的地理位置定名為「京西賓館」。「大鬧京西賓館」事件
京西賓館建成後的正常工作僅僅維繫了兩年多,1966年「文革」爆發後,這裡便成為了備受外界關注的焦點。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發生在1967年1月的「大鬧京西賓館事件」。
1967年1月19日下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在京西賓館第二會議室召開。針對江青等人要求軍隊支持地方群眾開展「四大」(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言論,葉劍英堅決反對說,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柱石,負有保衛祖國的重大責任,軍隊穩不住,一旦敵人入侵,就無法應付……
蕭華
爭來爭去,雙方僵持不下,江青眼看占不了上風,就節外生枝地打出了攻擊蕭華的這張牌……這時,葉群也隨聲附和,從口袋裡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稿子,說蕭華反對林副主席,破壞「文化大革命」,必須公開向軍隊院校師生作檢查等等。葉群此舉引發了軒然大波。葉劍英看勢頭不對,趕快離席,隨後同聶榮臻退出了會場。
葉劍英立即將情況報告周恩來,周恩來將情況報告毛澤東,毛澤東說:「趕快制止。總政治部主任是能亂批的嗎?」
其實,葉群等人的發言事先是有預謀的。這天半夜,軍隊一些「造反派」知道了當天下午會議的內容,連夜向蕭華發起「突然襲擊」,蕭華聽到風聲,從後門跑到傅鍾家,乘車到西山葉劍英住所藏了起來。
徐向前
1月20日上午,會議在京西賓館繼續,見蕭華沒來,江青故意大聲問道,「總政治部主任怎麼不見了?他躲到哪裡去了?」不一會兒,蕭華來了,徐向前問他昨晚去哪了,蕭華躲躲閃閃的,徐向前生氣地說,「你是膽小鬼!你怕什麼,他們能把你吃掉嗎?」蕭華如實講了昨晚發生的事情,徐向前氣得拍桌子時,因用力太大,震得茶杯蓋子掉到了地上。這時,沉默的葉劍英大聲說道,「他昨天半夜裡跑到我那裡去了,是我把他收留下來的,如果有窩藏之罪,我來擔當。」老帥們正氣沖天,江青一夥邪不敵正。「大鬧京西賓館」一說就是這樣傳開的。老幹部的「庇護所」
1967年元旦剛過,北京、瀋陽、昆明、福州、廣州、南京等軍區許多負責同志遭到揪斗。告急的電報、電話紛至沓來。有些無路可走的,直接找到葉劍英住地求救。
葉劍英與周恩來竭盡全力,採取緊急措施搶救和保護了這些將領。於是京西賓館就成為了這些老幹部的「庇護所」。
葉劍英和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
不過好景不長,京西賓館也成了攻擊的重點,僅1967年1月就發生了10餘起衝擊事件。鑒於此,1967年1月26日中央軍委做出決定:「京西賓館同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台一樣屬於保護單位……軍隊和地方組織不許衝擊。」然而1月28日,有人不顧中央軍委的這一決定,包圍了賓館,致使在賓館開會的周恩來、葉劍英、聶榮臻等人無法離開賓館。當時,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住在京西賓館,南京造反派派了六七百人來抓他,形勢緊迫而危險。許世友見此情形,把住在京西賓館的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皮定均等人組織起來,將開水壺集中在七樓做成「水雷彈」。他下令讓工作人員關閉電梯,只要是造反派衝上樓,就準備往下倒開水。許世友說,「我革命了大半生,戰場上槍林彈雨都不怕,今天來抓我,我更不怕。誰敢抓我,我就向誰開槍!」
許世友上將(右)
周恩來怕這樣會引起大禍,立即讓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傅崇碧和徐向前一同去做許世友的工作。與此同時,毛澤東同志指示「中央文革小組」做造反派的工作,造反派這才撤出了京西賓館。
這事過後,周恩來對京西賓館的保衛工作更加上心了。1967年2月,他指示傅崇碧:「京西賓館從2月7日零點起開始實行軍事接管,未經北京衛戍區允許,任何人不許進入。」此外,賓館接待室還安裝了一部直通總理辦公室的電話。
宋任窮
1967年,中央將部分省市自治區一些靠邊站的部隊領導同志集中到京西賓館保護了起來。東北局第一書記、開國上將宋任窮住在6樓,時常有造反派衝進京西賓館揪斗他。最危險的一次是8月21日,來自東北的造反派仗著人多,一部分人衝破警戒線,直奔宋任窮的房間,把他拖到陽台上,準備用繩子將他從陽台吊下去,強行搶走。好在傅崇碧負責指揮的警衛部隊及時趕到,才把宋任窮從造反派手中奪了回來。
周恩來得知後做出了大門口「應該有一個排」、賓館立即修建圍牆的指示。京西賓館的圍牆就是那時突擊建成的。此後北京衛戍區常駐京西賓館有兩個連,直到「文革」後才逐漸又恢復正常。在此解決上海問題
上海是「四人幫」主要成員的發跡地。在「四人幫」被隔離審查後,策劃解決上海的領導問題,是在京西賓館啟動的。
1976年10月7日早7點左右,葉劍英的秘書忽然送來一份東海艦隊發來的電報,稱上海市突擊發槍,民兵準備暴動……葉劍英即與華國鋒商量。華國鋒簡單地詢問了上海民兵的狀況及兵力部署後著急地說:「他們一旦鬧起來可不好收拾啊!」葉劍英手一擺,胸有成竹地回答:「不怕,有60軍和東海艦隊呢。」
兩人決定,立即調時任上海市委書記馬天水和上海警備區司令員周純麟進京開會。 馬、周二人到達北京後,被護送住進了京西賓館。第二天,華國鋒和葉劍英來到京西賓館。馬天水一看王洪文和張春橋沒有來,知道情況不妙……華國鋒隨後向他們宣布了黨中央的決定。10月10日,徐景賢、王秀珍到京,進入京西賓館後,發現這裡戒備森嚴,才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當天夜裡,華國鋒和葉劍英便分別找他們談話……馬、王、徐勉強表態,擁護中央決定。葉劍英指示說:「你們可以回上海繼續主持工作,有困難提出來,中央幫你們解決。」
本來,馬天水離滬後,王秀珍等人已命令武裝人員進入臨戰狀態。10月12日,馬、王、徐回到上海後,開會宣布了「四人幫」被捕的消息。靠打砸搶起家的陳阿大、黃濤等人頓時炸了鍋,大喊著要拚命。徐景賢站起來呵斥道:「真是目光短淺,你們這樣只會加重他們的罪行。」
幾天後,黨中央向上海派遣了工作組,蘇振華指揮東海艦隊陸戰隊,聶鳳智指揮第60軍解散了上海的所有民兵指揮部並收繳槍枝彈藥。
10月29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改組上海市委和上海市革命委員會,上海問題兵不血刃地解決了。見證「冬去春來」之會
粉碎「四人幫」後,京西賓館首先迎來了歷史上光輝燦爛的36天——始於1978年11月10日、終於12月15日的中央工作會議在這裡召開。
中央工作會議相當於政治局擴大會議的規格。會議圍繞著三個議題展開,一是儘快把農業搞上去;二是商定1980和1981的國民經濟計劃安排;三是討論李先念在國務院務虛會上的講話。但分組討論一開始,就突破了原定的三個議題。11月12日,陳雲提出,中央應該迅速解決大批歷史遺留問題,即所謂的61人叛徒集團一案、彭德懷骨灰安放八寶山、對康生重新審查以及「1976年天安門事件」的評價等一系列問題。發言結束後,陳雲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負責主持小組討論會的同志面前說,「看你們這次敢不敢全文照登?!」第二天,陳雲的發言在大會簡報上全文登載,猶如重磅炸彈在整個會議上引起轟動。
12月16日,鄧小平在閉幕會上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不僅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思想基礎,還明確提出了會議的指導思想。人們從中嗅到了國家將要有重大變化的氣息。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冬天,一個特殊劇組走進了京西賓館,為出席中央工作會議的全體同志演出話劇《於無聲處》。「人民不會永遠沉默!」話劇最後一句台詞猶如一聲驚雷,劃破喑啞的天空,為隨之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抒寫了一首洪亮的序曲。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京西賓館開幕。十一屆三中全會之所以沒有選擇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是因為當時有很多黨政軍高級幹部、包括不少上了年紀的老同志就住在京西賓館,考慮到會議的規模和與會人員的方便與安全等原因,所以選擇了京西賓館。
張麗華當年是京西賓館會議科服務二組的服務員,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期間,主要負責給主席台的領導續茶水。作為服務員,張麗華對領導們的專屬號杯熟記於心,杯子號碼從1排到44,以紅漆寫在杯把的下面。「我記得清清楚楚,鄧小平是12號杯,葉劍英是3號杯,李先念是13號杯……雖然我們對號碼爛熟於心,但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前夕,我們十幾個服務員還是坐在一塊,重新默記了一遍,當時的杯子都是白瓷的,沒有花紋,顯得樸素大方」,張麗華回憶道。
12月22日,北京迎來冬至,天氣異常寒冷。但是這一天,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閉幕卻讓每一個中國人心頭都暖洋洋的。12月23日,全會公報響徹了千家萬戶。24日的《解放軍報》頭版轉載了公報全文。
作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地——京西賓館的第一會議室依舊保留著當年的模樣,從椅子到喝茶的玻璃杯樣式,會議室的牆上還懸掛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八個大字。在歷次翻修中都「修舊如舊」,儼然會議剛剛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