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佩洛西竄台影響,中美關系劍拔弩張,台海緊張局勢正在加劇,由此也引發了不少國家的擔憂。
日前,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的接班人黃循財在接受采訪時發出警告稱,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竄台加劇台海緊張局勢,如果中美不對台海局勢進行“滅火”,那麽兩國很可能將“夢遊”般走向沖突。
作爲李顯龍的接班人及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核心,黃循財的話還是有些分量,這種擔憂確實存在,他並沒有聳人聽聞。其實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說過類似的話,佩洛西訪問新加坡時,李顯龍便提醒美國謹慎處理中美關系,避免雙方走向對抗。
前不久,中國駐挪威大使館發布了易先良大使接受挪威國家電視台記者菲力浦采訪的答問實錄,其中菲力浦就台海局勢、中美是否會發生沖突等多個問題向易先良大使提問。
由此可見,不少國家都在對台海局勢進行關注,並對此産生了沖突擔憂。與此同時,身處于西方陣營的一些國家擔心,沖突可能會讓中歐之間爆發貿易戰。對此,歐洲一些輿論給歐洲人描繪了一幅“顛倒世界”:中歐經濟高依存度對歐洲不是紅利是“風險”,有的甚至宣稱“必須爲對華沖突做好准備”。
簡而言之,歐洲輿論現在討論的有兩個重點,其一,要不要主動對華經貿脫鈎,以免將來陷入被動。其二,對于中國的一些政策,歐洲是否要采取貿易制裁手段。這兩個問題已經讓歐洲陷入了巨大的爭論之中,但是這兩個“問題”的提出本身就有問題。
實際上,中歐這些年互爲主要貿易夥伴,共同經曆了不少大風大浪,産業鏈互補性、相互依存度都很高。所以,首先,不應該把中歐密切的經貿關系,理解爲某一方對另一方的單向依賴。說准確點,這是由經濟全球化大趨勢所決定的。但是,由于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對多國施加貿易大棒,貿易戰在那時産生的危害到今天還在歐洲大陸綿延震蕩,所以歐洲此時重提貿易戰顯然就是錯誤的。
其次,對于中國的一些政策,歐洲不接受,這反映出歐洲一些人內心深處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歐洲一些人想著通過減少對中國的經貿依賴,爲自己挑釁中國核心利益創造條件和空間,這已經是本末倒置。
盡管歐洲有不少國家一直都在鼓噪與華脫鈎,但是在這上面,德國卻是異常理智。8月16日,美國《政治家》網站發表文章表示:德國制裁俄羅斯,最多只能讓德國無法采購便宜的能源,但如果同中國關系惡化的話,德國的經濟繁榮局面將會被打破,因此如果台海地區爆發戰爭,德國什麽也不會做。
由此可見,作爲歐盟的領頭羊,美國忠實的盟友,德國可以堅定地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但是在幫助美國在亞太地區對抗中國的問題上,德國的選擇很可能不會讓白宮方面滿意。因爲一旦德國這麽做了,中德關系惡化的話,那麽德國賭上的將是自己的國運。
實際上德國領導層也是深知其利害的,前不久,據德媒報道,在記者會上回答有關德國經濟依賴中國市場的問題時,德國總理朔爾茨采取閃避態度,他只是表示“雞蛋不要放在同個籃子裏”。面對同樣的問題,曾擔任德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長達7年的呂特根則要坦率許多,他非常明確指出制裁中國不可能。因爲近年來中國發展勢頭迅猛,已經超越美國成爲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制裁中國會給德國經濟以重創。
盡管德國的選擇,或許是因爲德國沒辦法承擔觸碰中國底線的後果,因爲德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中國。但是這種選擇本身也沒有什麽問題。因爲歐洲不是美國的一個州,歐洲的選擇更應該基于自身的利益,歐洲若是忽略了這點,那麽很可能就會掉進美國挖好的大坑了,那到時候“坑”掉的將是西方國家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