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底伊樂 實習記者 | 馮蕊
在飛行一族看來,一座好的機場不應該只有便捷的選址與絢麗的設計,更應該是足夠“智慧”的。近年來全球正在湧現越來越多的“智慧機場”,人工智能技術、數字服務與人性化設施成爲了人們飛行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際上,機場更加“智慧”的原因一方面是爲了爭取更多的吞吐量和消費人群,機場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智慧”成爲了其核心競爭力的評判標准之一。另一方面,機場也需要以此吸引商業投資,來維持日常非航空收入工作的運營部分。據相關數據顯示,新加坡樟宜機場在去年的非航空收入約爲20億美元,占比70%;法蘭克福機場收入中非航空業務占比達63%。
但對于我們旅客而言,關注的核心恰恰在于:我們機場的所謂“智慧”到底能滿足出行的哪些需求?黑科技的炫酷與實際使用時的便利到底有何關聯?
正在滲入的“數字智能”
機場的“智慧性”首先體現在對于數字智能的應用上。根據國際航空電訊集團SITA的統計,今年全球機場在信息技術上的支出將達到118億美元,比三年前增加68%。越來越多的機場正嘗試在值機、識別、安檢、交通等領域利用數字智能,爲旅客節省時間成本、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自2018年起,迪拜國際機場先後在出入境區安裝了智能識別門與智能隧道,以代替人工護照檢查。也就是說,與旅客“打交道”的不再是工作人員,而是生物識別技術。系統會對旅客的面部進行掃描,核實是否與護照信息一致,而這一過程只需要3—5秒。
值得一提的是,迪拜國際機場還打造了“邊安檢邊看魚”的虛擬水族館登機口。當旅客通過這條“智能海底隧道”時,80部隱藏攝像機將捕捉他們臉部的各個角度和細微特征,以便完成身份核驗。此外,機場還計劃在2020年讓旅客能夠僅穿過AI驅動的安全系統即可進行安檢掃描,不再需要脫下衣物與清空口袋。AI行李處理也提上了日程,即機器人能夠識別與處理行李,將部分違規行李放入垃圾箱中。
新加坡樟宜機場也早在2017年便開始嘗試自助化,包括自助值機亭、自助行李托運櫃機、自動通關閘門等。四號航站樓正在試驗“機器人運營模式”:自動駕駛車輛會定位卸載行李,旅客在傳送帶上提取完機器人傳送的行李後,便可以搭乘無人駕駛出租車離開;在走向登機口時或許還能遇見“穿著”代表不同種族貼紙的掃地機器人。
在倫敦希思羅機場,人們正在嘗試用人工智能進行交通管控。機場用250萬英鎊建造了一座“數字化控制塔實驗室”,以雷達系統改善惡劣天氣下的飛機運行難題,提高旅客的出行效率。
巴黎戴高樂機場對行李的追蹤和監控做得也不錯。此前,Datalogic得利捷一舉獲得了來自巴黎機場集團的大額“ATR+R系統”訂單,並提供了上百套“ATR+R”的高性能條碼和RFID混合閱讀方案。經過多輪前期測試,最終以99.98%的實際運行識別率證明了在這一系統的幫助下,行李高度追蹤的可行性。
“如今,只要是國內航班我都不再打印紙質登機牌了,在航空公司或第三方App上使用電子登機牌更爲高效和便捷,安檢章也是電子化的,減少了包括紙張和印泥在內的材料的浪費。”網友David吳說道。
無處不在的“人性化服務”
當數字智能成爲了流行趨勢,人性化服務則是區分機場是否足夠“智慧”的另一大標准。在很多人看來,人性化服務是衡量機場真正智慧的關鍵。畢竟,智慧機場和智能機場,並不是一回事兒。
Partner是一家航空公司的品牌顧問,由于工作關系讓他對航空業很了解。在他看來,國外機場的智慧理念和合理使用讓機場變得更爲人性化。
“對智慧機場而言,如今普遍使用的自助行李托運、自助值機、人臉識別、電子登機牌和安檢章等舉措,的確更爲高效了。但廊橋的設計和合理使用,國外做得更好些。”Partner說道,“比如一些航班由于晚點等原因導致廊橋處于空閑狀態時,機場人員會實時調整讓其他航班使用廊橋,或把一些淩晨航班與早班機進行互調,增大廊橋的使用率。要知道,擺渡車的使用也需要人手,這種合理使用對旅客和機場而言,都不失爲人性化的決策。
此外,樟宜機場今年推出的“星耀樟宜”也讓這座機場有了除“數字化智能”外的標簽。爲了讓旅客,尤其是逗留時間較長的轉機者在機場的體驗更好,他們采取了有別于傳統機場的商業策略,將機場運營設施與休閑體驗巧妙地結合起來,讓機場有家的感覺。
營造家的感覺,除了要便捷之外,還需要溫馨。作爲身處在“花園城市”裏的樟宜機場,其航站樓的設計也延續了花園的概念。各航站樓的主題公園類型多樣,讓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自然生態園中。高吊頂的空間設計,讓自然光線垂直灑下來,營造出一種舒適感受。與此同時,大部分地面上鋪設地毯以減少機場噪音、休息區設置了躺椅供人們休息。在機場還隨處可見電子打分設備,可爲衛生間等打分,如果出現差評,機場方面將馬上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我一直覺得無論是商場還是機場,如何來判斷它的優劣,看公共空間內的設施就行,特別是衛生間。香港尖沙咀一帶的商場和新加坡機場是兩個讓我印象很深的地方,即使它們不是新商場和新機場,你還是會看見衛生間的人性化設計,母嬰室、無性別衛生間等類型齊備,並且在使用時絲毫不會影響心情,這對我來說很有好感度。”網友Vivian說道。
這些發生在旅客身邊的細節之處,包括母嬰室、兒童娛樂區、餐飲區、道路標識系統、衛生間等在內的服務,能體現這一空間對人的友好程度,人性化服務便是基于此處得以體現。
國內機場足夠“智慧”嗎?
實際上,國內的機場也開始走上了“智慧之路”,我們來看下號稱集智慧于一身的剛運營不久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在數字智能領域,大興機場的登機、安檢與行李托運都體現了“無紙化”的理念。在辦理值機和登機時,旅客只需要“刷臉”便可完成身份識別。機場的智能乘客安檢系統刪去了“人工檢查登機牌與身份證”的環節,讓旅客能夠自助刷證後進入人工安檢通道,只需3分鍾便能完成整個流程。
此外,東方航空、北京聯通、華爲三方合作發布了基于5G的智慧出行集成服務系統。綜合運用“5G+AI”的最新科技,重新定義了智能化、場景化、便捷化的智慧服務新標准。
比如“一張臉走遍機場”、“一張網智慧應用”和“一顆芯行李跟蹤”。具體包括航空公司或第三方App爲旅客提供智能推送服務信息,涵蓋行前、行中、行後、航班變動等各個場景的全流程信息,除了常規服務信息外,還新增了到登機口預計用時提醒、無人陪伴兒童登機、交接通知等。此外,華爲使用5G技術和航空公司RFID永久行李牌結合,旅客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行李信息,讓行李運輸全程可視化,還可以在App查詢托運行李的狀態,並將航班號等投射到行李牌的電子墨水屏上。
“國內機場還有一點做得不錯——空鐵聯運。無論是上海虹橋、上海浦東還是北京大興、北京首都,民航和鐵路之間銜接很好,這給了旅客極大的便利。”Partner表示。
而在人性化服務方面,大興機場也進行了一些細節設計。除了連續性的盲道、系統化的無障礙設施保護了殘障人士的出行外,機場下層的國際出發區還坐落著大興的“網紅觀景台”,也稱爲親友送別層,這裏能讓旅客送別親人、拍照留念。此外,安檢口外都入駐了圓通等快遞經營網點,24小時營業,便于旅客及時將冗余的物品寄送回家,價格則與官網一致。
在餐食方面,大興機場也好比一個高端的Mall,並且率先實行“同城同質同價”。此前界面旅行曾報道過大興機場內餐飲店的具體情況——登機前,你可以在大興機場“好好吃頓飯”,我們發現如今的好機場越來越不像機場。
母嬰候機區也成爲了大興機場的一大亮點。更衣、加餐、休息、娛樂,母嬰室還打破了以往只有媽媽才可進入的傳統,爸爸也能陪同媽媽一起照顧孩子。每個哺乳室均有隱私遮擋空間,不必擔心尴尬發生。此外,這裏還配備了溫水沖奶機和溫奶器;尿布台打理台的長度也充分考慮了寶寶的身長;免洗洗手液、寶寶洗手液、護臀霜、護手霜、護膚露,植物奶瓶清潔劑也一應俱全。爲了不打擾小寶寶睡眠,嬰兒睡眠區在燈光的設計上也特意避開了光線直射;兒童娛樂區不僅有適齡寶寶的玩樂設施,還有國內外知名繪本讀物。
盡管如此,以大興機場爲首的國內機場在變得更加“智慧”時,其中仍難免存在著一些待解決的“尴尬處境”。例如,空鐵聯運中安檢無法合並,重複安檢帶給人們的是不便捷和些許不愉快。作爲某航空公司的品牌顧問,Partner認爲,“這在技術層面上是可操作的。歸根結底,還是民航和鐵路之間的協調問題,部門之間互相不認可彼此的安檢結果罷了。”
“智慧”的未來:是否會引發隱私之憂?
爲了更好地實現“智慧機場”的未來,航空業與旅客都作出了一系列的暢想。
英國倫敦的一家航空行李服務初創公司AirPortr和一些航空公司合作,希望能把行李從旅客家中運送到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美國匹茲堡國際機場測試了一款名爲NavCog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希望能夠用藍牙技術爲視障人士在機場中進行導航。阿聯酋航空也希望在未來利用AI技術安排旅客出租車的接機時間。
智慧機場的未來如何發展,不少人對它都有過構想。在Partner看來,有三點或許是未來機場變得更智慧的關鍵。
首先,減少人工幹預。未來的機場不僅要在值機大廳、安檢區、候機廳等區域做到自助化和電子化,還應在各個貴賓休息室實行智能化服務。“我記得在伊斯坦布爾機場的土耳其航空貴賓休息室門口,人們都是自助進入的,整個貴賓室都非常有秩序。”
其次,App要做得智能,但系統與人員的銜接更重要。未來人們的智慧出行一定會更大程度依賴于App,將不滿足于訂票、在線選座、值機和行李轉盤等信息服務,一些航班延誤、不正常航班的處理速度也需及時跟上。
“歐美國家的航司和機場App做得就比較成熟和完善。App的智能化很高,其工作人員在後台系統的權限也很大。”Partner表示,“升艙、提前預定餐食、甚至出現一些特殊問題,只要在App內進行提問,短時間內便會有工作人員解決。”旅客與App、工作人員與App的粘合性更高,這是未來智慧發展的趨勢。
最後,無紙化、電子化是趨勢。“未來或許不再會有工作人員在登機口發報紙,取而代之的是報紙、雜志PDF版,旅客可提前在App內進行預訂。”看電影、特殊餐食和服務也是如此。一方面是對飛機減重,另一方面也是綠色飛行的重要內容。
不過,隨著智慧機場的不斷普及、數字智能的不斷滲入,隱私也成爲了一項重要議題。日益“智慧”的機場是否會引發隱私顧慮?這或許對于機場和監管部門來說不只是要建立更加可信的數字身份平台那麽簡單了。
對于廣大乘機旅客來說,所謂的智慧機場一定不局限于各類黑科技的使用,也一定不僅僅滿足于它有多炫酷、多神秘,我們期待的所有的智能電子設備最終一定要能更便利地爲人服務,滿足人們的各類需求,最終形成更好的體驗和感受才是其核心所在。畢竟對我們來說,人性化才是“大智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品牌提供、記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