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是亞洲最年輕的國家,位于印尼群島最東端的帝汶島上,2002年才脫離印度尼西亞獨立,成爲整個印尼群島除了印度尼西亞本身外,唯一的亞洲國家。
東帝汶的獨立,事實上破壞了印尼群島的政治“完整性”。而且該國人口僅132萬,國土面積1.5萬平方公裏,都不足印尼的百分之一。
因此,印尼長期反對東帝汶獨立,1975年東帝汶建國後便將其納入印尼的版圖。然而,東帝汶通過堅持不懈的鬥爭,最終還是贏得了獨立。
▲東帝汶位于印尼群島東端,距離澳大利亞很近
有意思的是,東帝汶的獨立不僅將帝汶島“一分爲二”,屬于印尼的西半部內還有一塊東帝汶的小小飛地,即歐庫西區。
歐庫西區的面積只有815平方公裏,一面臨海、三面被印尼包圍,與東帝汶主體相距100多公裏,基本沒有防禦能力。
既然如此,東帝汶爲什麽能保留下這塊飛地呢?
▲歐庫西被印尼三面包圍,一面臨海,與東帝汶主體沒有陸地相連
一、萬島萬國
印度尼西亞擁有17508個島嶼,被譽爲“萬島之國”,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大國,國土面積191萬平方公裏,人口2.7億,其中穆斯林占87%,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國家。
16世紀之前,印尼群島僅僅是一個群島,從來沒有實現過統一。星羅棋布的島嶼上生活著數以百計的民族,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語言也各不相同,但總體上都屬于南島語系。
▲印尼群島有數百個民族,直到近代才整合在一起
群島西端的一些大島,如爪哇島、蘇門答臘島等等,在7世紀左右出現了一些信仰佛教的政權。與此同時,隨著阿拉伯文明崛起,阿拉伯商人和移民把伊斯蘭教傳播到印尼群島,並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
由于海洋的隔絕,印尼群島尤其是西部諸島分裂爲衆多伊斯蘭蘇丹國。群島東部的島嶼面積則普遍較小,人口不多,又遠離通往中國和阿拉伯的航道,因而各方面發展十分緩慢,像帝汶島的很多地方直到16世紀仍然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
▲一些東帝汶內陸原住民仍然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以爪哇島、蘇門答臘島爲核心的印尼古代政權,名義上的疆域雖然包含大半個群島,實際上卻很少顧及到群島東端的諸多島嶼,佛教和伊斯蘭教都沒有能夠輻射到那裏。
首先打破這種封閉狀態的是葡萄牙人,作爲大航海運動的先驅,葡萄牙人在1511年占領馬六甲,代表著歐洲殖民者開始進入東亞地區。
由于國力相對弱小,葡萄牙人大多通過貿易手段從亞洲諸地攫取財富,盡量避免與強大的當地政權直接對抗。
▲葡萄牙殖民帝國一度囊括半個地球的海域
發現印尼群島盛産歐洲急需的各種香料後,葡萄牙人便對整個群島進行探索。帝汶島由于面積較大(3.08萬平方公裏),香料資源極其豐富,又可以作爲太平洋航線的中轉站,因此被葡萄牙人選中成爲主要的貿易據點之一。
帝汶島上的土著處于原始社會形態,沒有文字,更沒有反抗能力。1556年葡萄牙人第一次登上帝汶島,興建港口、城市和教堂,並向土著傳播天主教。他們把登陸地點稱爲“歐庫西”,可以說是現代東帝汶國家的發祥地。
葡萄牙人還以帝汶島爲據點向周邊擴張,建立起一個頗具規模、橫垮印尼群島的殖民網絡,從中賺取了超額的利潤。
二、殖民者輪番上場
葡萄牙人獨占帝汶島的時間並不長,“海上馬車夫”荷蘭人崛起後,沿著葡萄牙人當年的路線侵入東亞,一路奪取斯裏蘭卡、馬六甲等地的葡萄牙殖民據點,再進軍印尼群島,1605年占領安汶島,1618年,又在帝汶島西部登陸,不斷擠占葡萄牙人的地盤。
歐庫西無險可守,不利于防禦,葡萄牙人不得不將殖民機構遷往帝汶島東部的山地,在帝力重建城市和宗教中心,帝汶島上形成了荷葡東西對峙的局面。
盡管沒有陸地相連,歐庫西仍然以葡萄牙人爲主,天主教堂也繼續行使職能,即使在1618年被荷蘭人占領後同樣如此。
▲葡萄牙雖然國力弱小但長袖善舞,保留了不少海外殖民地
17世紀的海上霸主是荷蘭人,18世紀則換成了英國人,英國在全球範圍內打擊荷蘭殖民勢力。
面對日趨激烈的殖民地爭奪,葡萄牙開始加強對幾個海外殖民地的控制,1702年正式建立葡屬東帝汶殖民當局,總督府設在帝力,歐庫西則被荷蘭人占領著。
相對而言,帝汶島遠離亞洲大陸,戰略地位不是很高,英國一度占領過荷屬西帝汶,等到英荷兩國達成妥協後,英國便在1816年將此地還給了荷蘭,換取荷蘭放棄印尼群島以外的其他亞洲殖民地。
▲絕大部分東帝汶人是虔誠的天主教徒
荷蘭從此專注于經營印尼群島,17-19世紀的300多年時間裏,荷蘭人完成了對幾乎整個印尼群島的征服,迫使各蘇丹國承認其宗主國地位,曆史上第一次實現印尼群島的統一,在客觀上塑造了現代印尼這個“萬島之國”。
▲荷屬東印度
葡萄牙人雖然早就退出了亞洲殖民地的爭奪,卻利用英荷等強國之間的矛盾,保住了果阿、澳門、東帝汶這幾個果實。東帝汶雖然最爲偏遠,除了能帶來豐厚利潤外,移民數量頗爲可觀也是葡萄牙盡力保住的主要原因。
▲印尼殖民地對荷蘭意義重大,被譽爲“女王的珍珠項鏈”
1856年葡萄牙與荷蘭簽訂條約明確帝汶島的劃分,歐庫西的主要居民是信仰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又是葡萄牙人在此地的最初殖民地,于是被還給葡屬東帝汶,成爲荷蘭領地內的一塊飛地。以帝力爲中心的帝汶島東部加上歐庫西,就是現代東帝汶國家的前身。
面對數量衆多的土著以及勢力強大的伊斯蘭教,荷蘭人沒有刻意推行荷蘭語和新教,只注重搜刮財富,使他們與土著的關系十分緊張。當地土著經過長時間的交流融合,開始形成印尼民族。
▲荷蘭人對印尼的統治完全建立在武力基礎上
葡萄牙人由于實力弱小,更注重緩和與土著的關系,大舉傳播天主教。
而當地土著沒有受過早期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影響,順利地從原始信仰轉向天主教,他們的語言也越來越多地摻雜進葡萄牙詞彙,與其他土著有了一定差別,小小的帝汶島最終形成了鮮明的宗教和語言分化。
19世紀末、20世紀初,荷、葡等殖民當局越來越多地培養和利用土著精英管理殖民地,這些受到西方教育的土著留學生反而最先覺醒了民族意識,未來將成爲民族獨立的領導者。
▲葡萄牙殖民者需要借助土著的力量維護殖民統治
隨著土著社會地位的上升,葡屬東帝汶在葡萄牙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德頓語及文字,成爲當地土著的通用語言,地位僅次于官方的葡萄牙語。由于受葡萄牙語的影響,德頓語與其他印尼土著語言已經有了不小的差別。
帝汶島被一分爲二的格局使東帝汶土著長期處于較爲封閉的狀態,雖然他們與荷屬印尼土著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相近,但兩者之間的交流很少,缺席了印尼民族的整合過程,而是形成了東帝汶民族的自我認同。
▲日本法西斯一開始確實迷惑了一部分深受殖民壓迫的亞洲人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荷屬印尼與葡屬東帝汶都被日本法西斯占領。
爲了清除歐洲殖民勢力,日本法西斯聲稱要幫助亞洲民族覺醒和獨立,實則是利用各地的反殖民力量,比如荷屬印尼的蘇哈托等人,在客觀上加速了亞洲殖民體系的瓦解。
二戰後,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帶著余威歸來,可他們想要恢複的殖民主義即將被時代大潮所淘汰。經過葡、荷、英、日四國殖民的東帝汶,對民族獨立的渴望格外強烈。
三、萬島一國
荷屬印尼經過4年多的殘酷戰鬥,在1950年贏得了民族獨立,帝汶島西部由此變成印尼的西帝汶省。新獨立的印尼在表面上承認東帝汶及飛地歐庫西屬于葡萄牙的現狀,內心卻有自己的想法。
▲大印尼主義所涉及的國家
印尼獨立運動一開始便伴隨著大印尼主義,印尼認爲整個印尼群島的土著雖然信仰不同,但應該屬于同一民族,講同一種語言。一心想要建立一個大印尼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文萊。
▲印尼的獨立鬥爭非常殘酷,因而催生了一支強大軍隊
這三國及國際社會都強烈反對大印尼主義,印尼不惜爲此使用武力,還在1965年退出了聯合國。印尼此舉反而被國際孤立,不得不在1975年又重返聯合國。
大印尼主義受到重創,剩下的唯一希望便是東帝汶。這是一個處在印尼包圍下的偏遠小國,沒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資源,背後又沒有大國支持,似乎應該能夠成功。
▲蘇加諾是大印尼主義的核心人物之一
大印尼主義起起落落的同時,葡萄牙人相對溫和的統治加上宗教作用,使東帝汶的獨立鬥爭沒有像印尼那樣激烈。
可即使如此,獨攬大權的葡萄牙總理薩拉查仍然感覺到了危機,在1951年將東帝汶殖民地改爲海外省,企圖用名義上的國民待遇換取東帝汶人民的效忠。
英法等殖民大國在50年代先後聲明放棄殖民主義,民族解放和獨立已經成爲國際社會的共識。而葡萄牙更依賴殖民地的輸血,遲遲不願順應這股時代大潮,東帝汶獨立力量被迫尋求印尼的幫助,其內部也有人認可“大印尼主義”。
▲印尼出動3萬軍隊入侵只有2000兵力的東帝汶
隨著世界反殖民運動的高漲,聯合國在1960年通過決議,宣布東帝汶及附屬地爲“非自治領土”,由葡萄牙管理。
這個決議事實上否定了葡萄牙繼續侵占東帝汶的圖謀,爲東帝汶獨立提供了法理基礎。
從1960年到1974年,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先後爆發武裝起義,由此引發了葡萄牙國內的反獨裁、反殖民運動。新成立的葡萄牙政府在1975年宣布允許東帝汶舉行公民投票,實行民族自決。
▲東帝汶的多山地形有助于抵抗組織活動
東帝汶內部存在三股政治勢力,分別主張獨立、並入印尼、維持與葡萄牙的關系。三派的矛盾很快演變成內戰,“帝汶獨立革命陣線”主張獨立,保留德頓語和天主教信仰,因而獲得最多的支持,占到了上風。
1975年11月28日,“帝汶獨立革命陣線”宣布脫離葡萄牙殖民當局,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此時,印尼終于露出了支持東帝汶擺脫殖民統治的真實意圖,在其獨立的9天後,即12月7日全面入侵東帝汶。
1976年7月,印尼宣布東帝汶成爲本國的東帝汶省,印尼群島至此變成了一個國家。但聯合國及國際社會始終沒有承認印尼對東帝汶的吞並。
四、恢複獨立
東帝汶被印尼吞並後,歐庫西從國家之間的飛地變成了省飛地,將其轉隸西帝汶省也就成了印尼的內部事務。然而,印尼遲遲沒有走出這一步,保留著這塊飛地。
最重要的原因是,歐庫西及整個東帝汶一直堅持不懈地反抗印尼的軍事占領。印尼想要廢除德頓語,並用伊斯蘭教改變當地的天主教,從而激起了幾乎全體東帝汶人民的反抗。
▲旅居澳大利亞的東帝汶人呼籲國際社會關注
東帝汶抵抗武裝在廣大山區打遊擊,印尼軍隊只能維持對城市的占領。盡管印尼軍隊占有人數和武器上的絕對優勢,卻始終無法消滅抵抗力量,進而消化整合東帝汶。
正因爲如此,印尼不願意進一步激化東帝汶的反抗意識,只能保留歐庫西這塊飛地。因爲歐庫西作爲葡萄牙殖民者最早的登陸地,以及天主教最早的傳播中心,對東帝汶具有十分重要的精神和宗教意義。
▲聯合國監督下的東帝汶全體選舉
即使只是爲了安撫東帝汶人民,歐庫西也不能被分割出去。更何況,歐庫西是一個天主教地區,與周圍信奉伊斯蘭教的西帝汶省格格不入,管理上頗多不便。
東帝汶的獨立意識非常強大,曆經20多年的鬥爭絲毫沒有減弱。另外,印尼的擴張行爲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警覺,與東帝汶隔海相望的澳大利亞,以及很多國家都支持東帝汶獨立鬥爭,不斷在各種國際場合進行呼籲。
▲聯合國長期向東帝汶派駐維和部隊和警察
1999年在國內外的強大壓力下,印尼終于同意東帝汶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自己的命運。8月30日,在聯合國的監督下,78.5%的東帝汶公民投票贊同獨立。
聯合國隨即派遣維和部隊進駐,並成立過渡行政當局。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宣布獨立,首都帝力,官方語言是東帝汶獨有的德頓語以及葡萄牙語。
當年9月27日東帝汶加入聯合國,獲得國際社會的正式承認,成爲亞洲最年輕的國家。對東帝汶人民來說,這只是恢複了1975年便已宣布的獨立。
五、飛地難飛
基于那段悲傷的曆史,東帝汶對印尼始終有一定的警惕,但印尼又是其唯一的鄰國,人口和面積更超過其一百倍以上,因此,東帝汶必須與印尼保持正常的外交和經貿關系,才能贏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由于數十年的戰亂,東帝汶的經濟狀況非常孱弱,只有一些傳統農業,被列入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2006年4月,東帝汶政府更替又導致大規模騷亂,以澳大利亞爲首的國際社會強力介入才得以平息。
▲國際社會援助東帝汶的救濟糧
近年來,隨著周圍海域發現大量油氣資源,以及多方面的外交拓展,改善與印尼的關系,使東帝汶的經濟逐步好轉,油氣收入已經大幅度超過作爲傳統經濟支柱的農業,但底子太薄,2019年人均GDP只有1238美元,不足印尼(約4000美元)的三分之一。
歐庫西飛地自然隨著東帝汶脫離印尼,成爲東帝汶的一個區,相當于 “省”。如今人口5.7萬人,占全國132萬總人口的4.3%。91.4%的東帝汶人是天主教徒,歐庫西的天主教徒比例更高。
▲由于陸地交通不便,東帝汶建有7座機場,最大的是帝力機場
東帝汶的交通比較落後,全境沒有鐵路,公路也不甚發達,飛地歐庫西有一座小型機場,稍大的帝力機場只能起降支線客機,外國人需要從印尼或澳大利亞轉機才能進入東帝汶。
歐庫西飛地的面積僅815平方公裏,距離東帝汶主體100多公裏,由于隔著印尼西帝汶省而使對外陸地交通不太方便,陸路需要辦理出國手續,但好在兩國已達成協議,去本土可以通過海路或空中直達,無需辦理任何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