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百井坊居住小區
上圖:百井坊地塊區位圖。
下圖:征遷後空置多年的百井坊地塊。
說起百井坊巷,生活在杭州的人都不會陌生。傳統坊巷裏弄中的夜宵美食,錢王井、天水堂、司徒雷登故居等文化遺存,還有近在咫尺的武林銀泰、百大和杭州大廈……自征遷啓動以來,百井坊地塊就一直被譽爲“浙江省內最具商業價值地塊”,吸引著各界的目光。
只是,從2009年開始征遷,2015年拆遷清零,後續何時出讓,將如何規劃卻一直不見動靜。直到今年4月25日杭州市國土資源局發布挂牌出讓公告,百井坊商地將于5月28日出讓,出讓起價49.1億元。這一深藏閨中、做地9年之久的“大家閨秀”,總算定下了“出嫁”日期。
5月11日上午,下城區政府召開“百井坊地塊出讓新聞通氣會”,相關部門就該地塊綜合改造、挂牌出讓、投資環境及招商等情況進行了說明。這塊市中心寶地未來的華麗轉身,令人期待。
杭州未來的銀座
和香榭麗舍大街
如果你現在去逛武林銀泰,保安會請你把車停到商場東面的臨時停車場。這個邊上有挖掘機和工程車正在作業的空地,就是百井坊地塊,在杭州人心目中,它稱得上杭州的心、城市的眼、黃金中的黃金,鑽石中的鑽石。
百井坊地塊位于武林銀泰東側,東至鳳起中學,西至打枝弄,北至體育場路,南接百井坊巷,面積98畝,涉及動遷居民1251戶,“住改非”、商鋪及單位86家,做地總投資約60億元。根據百井坊區塊城市設計導則,地塊規劃用途爲商業/商務/文物古迹用地,容積率4.33,建築密度不大于60%,綠地率不少于10%,其中出讓土地面積67.24畝,開發容量19.7萬平方米;其他爲回遷安置房地塊,安置房建設面積4.5萬平方米。2010年初,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工程。
市國土資源局發布的出讓公告顯示,百井坊地塊出讓面積爲44827平米,地上可建體量19.41萬平米,總起拍價49.1億元,起拍樓面價25301元/平方米。
由于杭州商業地塊不設封頂價,自然是“價高者得”。可以想見,5月28日的競拍,將是一場商界頂級大佬才有資格入場的“奪地盛宴”。
雖然寶地還未出讓,但是下城區對百井坊地塊的招商工作早在2014年就啓動了。“我們與多家境內外知名商業地産發展商聯系對接,並進行實地考察,他們都對該項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投資意向。”下城區商務局副局長林瑤說。
據介紹,未來百井坊地塊將被建設成爲集商業商務和曆史人文于一體的高端國際商業中心,既有高端商業綜合體,也有周邊特色步行街,當然也少不了配套大型地下停車場,武林廣場地下空間也將與百井坊地塊打通串聯,實現整個武林商圈地上連通、地下貫通。
“其中的商業特色街區,將對標東京銀座、巴黎香榭麗舍大街、新加坡烏節路等國際知名街區,寫字樓部分也將建成國際金融、中介服務、信息技術、文創産業等高端企業集聚的國際頂級企業集聚地。”林瑤說。
征遷後發現的考古遺迹
將完美保留
百井坊地塊何以深藏閨中近十年?動遷工作的複雜是一方面,另一個外界知之甚少的因素,是這片身處鬧市的坊巷,卻有著豐厚的曆史文化遺存。
民國初年,百井坊一帶因爲有十八條弄堂,被稱爲“十八間”。上世紀80年代,“十八間”成了後來的百井坊新村。“這裏不僅是杭州市武林商圈的最核心區域,更集中了不同年代的曆史建築、街巷、古井,是反映杭州曆史文化標志性的地塊之一。”下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行光說,百井坊巷地塊的文化內涵,正是它區別于其他商業中心的特征之一。
直到百井坊地塊被國土部門收儲前,趙行光一直負責百井坊改造具體工作,對它的古往今來非常了解。他向錢報記者介紹,區塊中有鏡清裏1號和耶稣堂弄5號兩座民國時期建築,雖然沒有列入文保範圍,但考慮到其年代和特色,前者遷建保護,後者則和耶稣堂弄古井一起原址保存。“今後,它們將和區塊周邊的錢王井、基督教會天水堂、天主教堂、司徒雷登故居等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曆史文化圈,爲絕版商業寶地注入深厚的文化元素。”趙行光說。
百井坊地塊動遷的掃尾工作結束于2016年9月,挂牌出讓則是今年的事。趙行光說,這一年多的時間很大一部分做的是遺址考古和保護。百井坊區塊位于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南宋臨安城遺址區域內,前期經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考古發掘,發現了仁和縣部分宋代建築基址,以及元代河道、元代興福寺部分台基等重要遺迹,爲南宋臨安城複原、杭州城市變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文物價值。“這些文化遺存,是老祖宗留給杭州的,再多的錢也買不來。做地中,這些遺迹沒有受到絲毫破壞,在後期的建設中我們也會把它們保護好,讓它們融入商業和城市,爲百井坊巷地塊再添文化內涵。”趙行光說。
據介紹,百井坊地塊的主塔樓控規高度從90米提升到了150米。趙行光說,從商業角度來看,7層以上部分人流量會大爲降低,但如果建築都在7層以下將占用大量的地塊面積,既不美觀,也將擠占居民的休閑場所。“後來我們請了住建部專家考察論證,作爲一個特例,最終決定將其中一幢樓的高度提升到150米,使其與北面西湖文化廣場168米高的主樓一起,組成杭州的地標,也使西湖東望天際線更錯落有致。”
安置房將先于商業體開工
讓百姓早日回家
百井坊地塊的綜合改造,涉及動遷居民1251戶,“住改非”、商鋪及單位86家。動遷居民中,選擇貨幣或者異地安置的889戶已經全部安置完畢,還有362戶居民在等待回遷。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何時能搬回住慣了的老地方。
隨著百井坊地塊即將“名花有主”,期盼回遷的居民也有盼頭了。
“買過商鋪的都知道一句話,‘金角銀邊草肚皮’,商業地塊的角和邊是最有價值的。但百姓的安居樂業,是我們政府部門最重視的事。”趙行光說,如果安置房被商業建築包圍,勢必影響通風和采光,因此他們將地塊最南端沿百井坊巷的區域用于安置房建設。
“只是,爲了更好地開發地塊,需要在地下開挖四至五層的地下空間,安置房的地下也是。由于施工技術要求,開挖之前安置房無法先開建。”但是,趙行光說,地塊完成出讓後,回遷安置房將先于商業體開工,盡量讓百姓早日回家,安居樂業。
定位
文保
回遷
本報記者 何晟 文/攝
通訊員 柳景春
姬臣/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