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創投市場與雲鵬設計集團探訪了滕州市官橋鎮三聖閣紅色紀念館、詳細了解了官橋鎮對文物古迹保護、深入挖掘紅色曆史文化資源、讓古迹文物活起來,讓曆史文化傳承弘揚下去,著力打造文旅特色亮點,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重視傳承曆史文化、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一個秘密聯絡點和地下情報站三聖閣進行了修複重建,規劃建設了具有“紅色記憶、紅色印迹”的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具有官橋特色的紅色教育品牌。
基地共分爲三個部分,三聖閣紅色紀念館,地下聯絡站舊址,抗戰時期地下交通站部分場景複原。
三聖閣位于官橋鎮前官莊村東頭,建于清代康熙年間,後經鹹豐、光緒年間及民國時期重新修繕,現遺存大殿三間,大門一處,存有石碑兩塊,一塊爲清鹹豐年間所立,一塊爲民國時期所立,碑文清晰可見。
大殿內東西兩面牆上各保存有較爲完好的四幅古代彩繪,這些彩繪布局合理、色彩鮮豔,刻畫手法細膩。其中東面牆上中間畫著傳說中的八仙過海人物圖,他們神態各異,躍然畫面。此幅圖左右兩邊各有一幅圖畫,左幅爲花開富貴的牡丹,色澤鮮亮,美豔無比;右幅是一位長者釣魚的場景圖。西面牆上位居中央的是一幅展現古代達官貴人生活的場景,畫面左側有兩個古代男子端坐在那裏喝茶聊天,神情自若;右下角是正提著燈籠玩耍的三五個頑童。此幅圖左右兩邊還各有一幅圖畫,左幅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右幅爲一位女子背負著花籃,神態悠然,體態妩媚。這些彩繪大部分保存完好,局部有脫落現象。我們在調研發現,官橋鎮黨委、政府圍繞建設魯南地區生態文化休閑旅遊目的地目標,充分發揮官橋豐富的自然生態和曆史文化資源優勢,結合全省鄉村旅遊精品化創建,著力抓好村莊景區培育,注重節點建設、功能配套,因村制宜,高標准規劃設計,分期分批推進村莊景區化建設,努力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街一景。其奧妙真谛所在:
奧妙之一:景區化打造
官橋是全省曆史文化名鎮,這裏誕生了造車鼻祖奚仲、勇于自薦的毛遂等曆史名人,有北辛文化遺址、薛國故城等等衆多遺迹遺址。
在魏樓村還建設了銀杏觀光園。一到秋天,銀杏葉泛黃,前來觀賞銀杏的市民絡繹不絕。西王莊村村民家家戶戶種葫蘆,房前屋後,大街小巷,結滿了形態各異的工藝葫蘆。
在打造各村特色生態景觀的同時,鎮黨委、政府深入挖掘村莊文化底蘊,規劃設計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挖掘本土抗戰等紅色資源,利用棗莊早期革命家郭子化活動的地下交通站三聖閣,建成了前官莊村紅色文化紀念館。弘揚傳統文化,挖掘提煉官橋曆史文化名人商湯左相仲虺的“厚德”思想、民本理念,建成了呂樓的仲虺政德廣場,成爲集黨性教育與文化傳承于一體的黨建教育基地。挖掘官橋先賢漢丞相公孫弘好學、節儉勤廉文化,建成了東公橋村公孫弘文化廣場。
奧妙之二:産業化培育
在官橋,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在此基礎上,鎮黨委、政府著力産業化培育,美景不僅好看,還能賺錢富民。
官橋鎮鎮裏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大力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因村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産業,著力打造了三山千畝油菜花基地、魏樓銀杏觀光園、大康留生態皂角園、羅漢山香椿采摘園等6處生態農業種植基地,開發出孟嘗君牌銀杏、大山牌菜籽油、鵬凱核桃等系列農産品10余個。
該鎮還著力培育特色産業村,成功培育了太平莊村木材加工營銷、西王莊工藝葫蘆、後官莊村木耳、東王官莊村洋蔥等特色産業,形成了産業富村、科技興村、企業帶村、生態建村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爲了提升官橋鄉村産業的知名度,鎮裏因勢利導,做活節會經濟。成功舉辦了三屆官橋曆史文化旅遊節暨油菜花節、銀杏音樂節、香椿采摘節等,每年累計接待各地遊客10余萬人次。
奧妙之三:全域化整治
在官橋,環境整治人人有責不再是句口號,而是成爲自覺行動。
各黨支部以“美麗村莊”“美麗庭院”創建爲抓手,組織黨員、幹部、村民開展“月月大掃除”“義務奉獻日”活動;沿街商戶,主動“清積弊、清死角、清新增”,構建了“村村行動、人人動手”的全民全域整治大格局。
鎮裏組織開展無盲區整治,累計清理廢舊院落389處,拆除亂搭亂建155處,清挖排水溝渠15.7公裏,修複殘垣斷壁306處,粉刷牆面2萬平方米,清理“三堆兩垛”2000余噸等,做到了街巷幹淨通透、舒暢安美,鎮村面貌煥然一新。
奧妙之四:.小鎮觀聞
7500多年的北辛農耕文化、5000多年的城邦文化,4000多年的車船交通文化……憑借著這些得天獨厚的曆史文化資源,官橋鎮以塑造“文旅特色小鎮”爲目標,深入挖掘官橋鎮悠久的曆史文化,從風景旅遊和文化旅遊服務兩方面入手,達到自然風光與人文景點相輔相成,塑造高品質的特色旅遊服務強鎮,官橋鎮明確了“培植壯大主導産業、弘揚燦爛曆史文化,建設魯南經濟文化強鎮”的發展思路。在曆史文化資源保護與産業發展融合上實現新突破。
奧妙之五:.古薛河增添旅遊價值
官橋鎮以古薛河爲主線,把曆史文化遊和生態休閑遊相結合,在沿河兩岸搞開發、做文章,初步形成了薛河生態休閑旅遊長廊,每年可吸引1.5萬人次國內外遊客前來尋人類文明之源,遊曆史文化名鎮。位于新、古薛河之間的薛河生態休閑長廊,沿新薛河右岸延展。是官橋鎮近年來著力打造的生態環境優美、娛樂休閑、文明探尋、展現史前的重要區域景觀帶。在這裏可以盡情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同時,遊薛水可南觀龍山巍巍,北探聖山廟宇,逆流而上尋覓昌慮古城,感受先賢範蠡的智慧。
奧妙之六:.挖掘文化內涵開發曆史文化旅遊
悠久厚重的曆史文化是官橋發展的獨特優勢,也是建設經濟文化強鎮的源泉。北辛遺址、薛國故城、前掌大商周遺址、西康留大汶口遺址等,是官橋鎮文化內涵所在;薛河省級濕地公園、大康留唐槐、古橋、古薛銀杏生態園、千畝油菜花旅遊區等都是官橋旅遊資源所在。
無特色不小鎮。官橋鎮立足悠久淵深的人文曆史文化,突破現有生態休閑遊模式,以曆史文化爲依托,大力開發曆史文化旅遊。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爲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北辛遺址位于官橋鎮北辛村北首、薛河故道南岸,大康留唐槐位于官橋鎮駐地東約1.5公裏的大康留村東北角,原有古廟天齊廟,廟前有一株古槐,傳爲唐代所植。1992年,村人集資立碑作記,在古槐北面又重立了南宋禮部尚書任居敬、任擇善祖茔碑二通,將古樹落、古姓氏、古廟、古樹合爲一體,成爲一景。北辛遺址保護與整治工程、古薛漢文化園(漢墓葬)布展工作推進順利;孟嘗君祠、毛遂祠和古薛會盟台規劃定點等,已著手規劃實施。
奧妙之七:創新舉措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十三五”時期,官橋鎮將打造“文旅特色小鎮”。小鎮核心建設區域內擬建重大建設項目。在整體規劃中,堅持全域旅遊的理念,加快推進曆史文化遺址保護與旅遊産業發展相融合的指導方針。近年來,官橋鎮最大化利用古新薛河等濱水資源、魏樓銀杏等生態資源和北辛遺址、薛國遺址等曆史資源,形成一系列有特色、有品位、有影響的文化産業發展規劃。加大保護開發,讓“全域旅遊”有看頭。
官橋鎮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新中國時期。若在先民文化中尋找立鎮的特色精髓,應根植于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深度認知。品味曆史,追宗溯源,是官橋鎮區域特色最根本的體現,如果能從天津衛的古文化街的成功規劃思路中吸收一些文化打造上的實用經驗,那麽,官橋鎮離建設成文化大鎮的目標還會遠嗎?
奧妙之八: 讓千年文化活起來 深入實施文化名鎮戰略
秋雨瑟瑟,情意綿綿,在官橋鎮薛河畔北辛文化遺址保護與整治工程,一個總投資906萬元的北辛遺址文化博物館主體工程已初具規模。
北辛文化遺址保護與整治工程以北辛文化博物館爲核心、以新老薛河爲旅遊帶規劃設計,這是讓千年文化活起來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古老的薛河,造就了官橋鎮這片熱土,一捧捧泥沙沉澱下古老的記憶:7500多年的北辛農耕文化、5000多年的城邦文化,4000多年的車船交通文化……憑借著得天獨厚的曆史文化資源,官橋鎮正深入實施文化名鎮戰略,在曆史文化資源保護與産業發展融合上實現新突破。
正如官橋鎮黨委書記楊青霖介紹的那樣,抓好傳承弘揚與保護開發,是官橋鎮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必須集全鎮之力深入挖掘、合理保護、精心打造,有效市場化經營運作,切實綻放官橋曆史文化的絢麗色彩。
目前,官橋鎮積極爭取申報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委托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所編制項目規劃;國家級曆史文化名鎮創建通過省級評審,已報住建部待批。北辛遺址保護與整治工程、古薛漢文化園(漢墓葬)布展工作推進順利;孟嘗君祠、毛遂祠和古薛會盟台規劃定點等,已著手規劃實施。
一個個恢弘的設計,一個個引領文化的創意,留下了官橋人一個個穩健豪邁的腳步。
官橋鎮地標建築——薛國阙門
奧妙之九: 挖內涵促開發 叫響官橋“全域旅遊”品牌
悠久厚重的曆史文化是官橋發展的獨具優勢,也是建設經濟文化強鎮的源泉。北辛遺址、薛國故城、前掌大商周遺址、 西康留大汶口遺址等等,是官橋鎮文化內涵所在;薛河省級濕地公園、大康留唐槐、古橋、古薛銀杏生態園、千畝油菜花旅遊區,是官橋旅遊資源所在。
深挖曆史文化內涵,讓“全域旅遊”有味道。官橋鎮委托有資質的文化策劃機構和規劃單位,對官橋文化資源進行系統規劃定位,對旅遊産業開發進行研究探討,最大化利用古新薛河等濱水資源、魏樓銀杏等生態資源和北辛遺址、薛國遺址等曆史資源,形成一系列有特色、有品位、有影響的文化産業發展規劃。
加大保護開發,讓“全域旅遊”有看頭。官橋鎮抓緊實施漢文化園木棧道建設和館內布展工作,配套實施生態園林和停車場建設;加快推進孟嘗君陵園、三聖閣遺址等保護性修複;通過推進實施一批看得見、摸得著、特色鮮明的文化産業工程,讓外地遊客走進官橋、品味曆史。
“全力做活曆史文化資源與旅遊産業發展相結合的大文章”如黃鍾大呂般響亮的腳步裹挾著官橋人幹事創業的熱風,刮走了猶豫,讓官橋鎮不斷推進“全域旅遊”事業,千方百計擴大叫響文化旅遊名氣。
北辛文明生生不息。悠悠薛水古韻長歌。官橋,這個人類文明第一縷曙光最早照耀的地方,將以其獨特的曆史人文魅力向世人展示更多的美麗和繁榮。
曾幾何時,漫步官橋,隨處可見古文化的痕迹,這些诠釋文明的東西就像一粒粒散落的珍珠,在官橋各處隱逸。如今,在官橋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這些散落的珍珠被一顆顆地串了起來,文明碎片拼成了一幅幅閃耀奪目光芒的“圖畫”。
官橋,是久經耕耘的文明古地,有著75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擁有文物保護單位60余處,其中國家級3處(北辛遺址、薛國故城、前掌大商周遺址),省級12處,棗莊、滕州市級文保單位40余處。有著悠久的北辛農耕文化,深遠的古城方國文化,豐富的車船交通文化。
官橋,文物古迹衆多,全鎮分布有北辛文化遺址、薛國故城、前掌大商周遺址、古薛漢文化園、三聖閣、毛遂墓、孟嘗君陵園、豐山烈士陵園等文化景點;曆史名人群星燦爛,夏大禹時期造車始祖奚仲,商湯左相仲虺,春秋時相劍大師薛燭,戰國時禮賢下士的孟嘗君,勇于自薦的毛遂,漢代儒宗叔孫通、公孫弘,元代禮部尚書任居敬,明代抗倭英雄薛士傑,解放戰爭初期第一個舍身炸雕堡的英雄陳金河……可謂俊采星馳、各領風騷。
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官橋鎮鎮黨委、政府實施了“大遺址”保護工程。完成了薛國故城一期工程、古薛漢文化園一期工程建設,搶救性發掘漢墓100多座,召開了全國漢畫像石研討會,重修及新建了毛遂墓園、北辛遺址牌坊等10余處文化景點,北辛遺址保護與整治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深挖非物質文化傳承。完成了北辛文化、孟嘗君等一批文化遺址和曆史名人網絡域名注冊和商標注冊。對古迹遺存和曆史典故進行挖掘整理,編輯出版了《走進官橋看曆史文化》等書籍光盤,其中《奚仲造車的傳說》、《毛遂的傳說》申報列入了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5年,成功申報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個,官橋村南漢墓群正在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開展官橋名人品牌推介活動。在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播出了《古國探秘—孟嘗君與門客》和《古國探秘—仲虺之诰》;在《滕州日報》和滕州電視台開辟官橋曆史文化專欄;邀請18家旅行社開展“曆史文化遊 精彩官橋行”一日遊;完成文物保護標志碑和旅遊標識安裝工作。吸引加拿大孟嘗會,新加坡、馬來西亞薛士宗親會和日本古代文化研究會及田氏後裔等國外華人不斷來官橋“尋根祭祖”。
古薛河靜靜流淌,如一面明鏡,折射數千年人世悲歡;新薛河歡騰奔湧,好一派朝氣蓬勃。官橋,這個人類文明第一縷曙光照耀的地方,正大步走向文化旅遊産業蓬勃發展的春天裏,並將以其獨特的曆史人文魅力向世人展示更多的魅力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