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德國政府就建議民衆在家中貯備急救物資,以便能夠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從容應對。
迄今爲止,新冠疫情並沒有在德國社會引起恐慌情緒,更沒有出現哄搶物資的情形。事實上,爲了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比如戰爭、自然災害或其他緊急情況,聯邦德國一直有一個"兩條腿走路"的應急方案:一方面國家層面上負責儲備救濟物資。另一方面也動員居民隨時做好救濟准備。
從1960年代開始,德國就一直在國家層面上進行救濟儲備,以防發生突發情況時,民衆中發生恐慌。德國共在150個秘密地點儲藏了80萬噸糧食,緊急情況發生時,每個居民可獲得十公斤的儲備糧。
除此之外,聯邦德國政府也一直鼓勵民衆適當儲備食物,以備不時之需。2016年8月,德國政府就建議民衆,在家中准備必要物資,以便在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從容應對。聯邦內政部下屬的聯邦民事保護及災害救助署會定期公布貯備物資清單,供民衆參考。
儲備應急物資,最重要的是保障飲用水充足。
這份清單建議每個成年人都應貯備可供十天使用的食物,以便在緊急情況下,保障每天兩千兩百千卡的熱量攝入。清單要求至少儲備20升飲用水,3.5公斤米面,6.5公斤罐頭裝蔬菜幹果,2.6公斤奶制品以及便于儲存的魚類肉類制品和全蛋粉。
此外,除了儲備滿足十天需求的食物外,聯邦民事保護及災害救助署還建議民衆隨時准備好應急藥品、衛生用品、身份證件、蠟燭和備用電池等物品。
聯邦民事保護及災害救助署發放的應急手冊中寫道:"災難是生活的一部分。德國擁有諸多保護民衆安全的機構和組織。消防隊、警察以及救援服務提供日常救助。自然災害救援組織和技術援助協會則負責應對大型自然災害。緊急情況下,聯邦警察及聯邦軍也可投入災難救助和民衆保護。
總體而言,德國擁有良好的應急機制防範各類災害,但是,再好的救助機制也無法做到永遠萬無一失和及時高效。因此,每個人都應當未雨綢缪,做好自救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