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 2021年3月31日至4月3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福建先後接待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韓國外長訪華後接受記者專訪。全文如下:
一、當前新冠疫苗成爲下一階段疫情防控關鍵要素。但有人認爲中國在推行“疫苗外交”。請問對此有何回應?
王毅:當前全球抗疫鬥爭進入新階段,繼續開展更加有效的抗疫合作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疫苗是戰勝疫情、拯救生命的利器。中國與東盟國家或山水相連,或隔海相望,是同呼吸、共命運的一家人,始終走在國際抗疫合作的第一方陣。在與病毒的競賽中,我們已跑贏了以疫情防控爲重點的上半場,要繼續跑好以疫苗合作爲重點的下半場。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疫苗民族主義”開始在全球滋生,占世界人口16%的富國獲取了全球60%的疫苗,某些發達國家的定購量已超過本國人口的2-3倍。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許多發展中國家正面臨嚴重疫苗短缺,不少國家甚至一劑難求,“免疫鴻溝”正在成爲令人遺憾和不幸的現實。
習近平主席早就明確宣示,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爲全球公共産品,爲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中國貢獻。中方言必信、行必果。我們設法克服困難,全力擴大産能,目前已經並正向80多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同時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還在同10多個國家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産合作。東南亞是中國對外開展疫苗合作的重點地區,中國疫苗憑借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東盟各國受到充分肯定和廣泛歡迎,深化了中國東盟合作內涵,增進了雙方人民感情。這次來訪的一位東盟國家外長明確表示,中國不是搞“疫苗外交”,而是在展現大國擔當。
我和幾位東盟同事在會談中都認爲,面對這場抗擊“世紀疫情”的鬥爭,團結抗疫是良方,科學防控是核心,疫苗合作是關鍵。中國和東盟要堅持疫苗作爲全球公共産品的屬性,攜手合作提高疫苗在本地區和全球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要共同抵制“疫苗民族主義”,努力消除“免疫鴻溝”。我們一致同意加強疫苗研發和生産合作,中國和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將重點提升疫苗原液的灌裝能力,中國和新加坡將探討推進生産、儲運全鏈條合作,中國和菲律賓將加強疫苗審批合作。我們將共同致力于打造區域疫苗生産和分配中心,爲地區民衆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出力,爲徹底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貢獻。
二、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地區國家也正在步入疫後複蘇進程。您同東盟國家外長就此達成哪些新的共識?
王毅:去年以來,面對全球疫情沖擊,中國和東盟沒有消極等待,而是化壓力爲動力,化危機爲新機,實現了貿易和投資合作逆勢增長,曆史性地成爲彼此最大貿易夥伴。我們還成功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共同確定了全球最大的自貿安排。這些都展現了雙方關系基礎深厚、韌性巨大,雙方合作決心堅定、前景可期。
外長們都認爲要精心辦好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活動。中方提議舉辦一次特別外長會,總結梳理中國東盟過去30年合作的經驗成果,展望規劃未來長遠合作的方向目標,得到了四國外長積極響應。中方願同東盟十國共同努力,以30周年爲契機,實現務實合作提質升級,推動中國東盟關系邁上新台階。
我們都同意要深化後疫情時期發展合作。對接中國“十四五”規劃和《東盟全面複蘇框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盡快生效,將東亞打造成帶動全球疫後經濟複蘇的新引擎。我們還將深入推進抗疫合作,加快健康碼互認,升級“快捷通道”,爲恢複人員往來、促進複工複産合作創造更好條件。中國和馬來西亞就迎接後疫情時期的機遇和挑戰專門成立了兩國高級別委員會,爲地區開了一個好頭。
我們都同意要共同維護地區穩定,加強涉海事務合作。明年是《南海各方行爲宣言》簽署20周年,我們將繼續全面有效落實《宣言》,加快推進“南海行爲准則”磋商。中國和東盟十國已達成高度共識,即這個“准則”應當具有實質意義並行之有效。我們還將致力于建立藍色經濟夥伴關系,培育並拓展海上合作新增長點,助力地區經濟複蘇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都同意要切實維護現行區域合作架構。以東盟爲中心的區域合作機制已趨成熟、穩定,符合東亞合作傳統和現實需求,不應倉促引入新的概念,也不宜再另起爐竈。我們要凝心聚力,堅守東亞合作應聚焦東亞的初衷,弘揚有東亞特色的多邊主義,爲全球治理貢獻東亞經驗,爲地區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三、我們注意到此次外長們討論了緬甸局勢,一些外長也在爲此開展穿梭外交。中國和東盟將如何應對當前緬甸局勢?
王毅:緬甸是東盟大家庭重要成員,也是中國的“胞波”鄰邦。沒有誰比東盟和中國更關心緬甸發生的事情,更爲當前事態感到揪心,更希望局勢盡快降溫回穩。
外長們在討論中看法基本一致,立場十分相近。中方所表達的“三個支持”和強調應該做到的“三個避免”,總體上體現了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心聲。我們都呼籲緬各方保持最大克制,停止暴力行爲,防止再度流血沖突和加劇平民傷亡。我們都敦促緬各方盡快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通過對話尋求政治諒解,繼續推進得來不易且適合緬國情的民主轉型進程。我們都認爲應警惕別有用心的外部勢力滲透介入,煽風點火,激化矛盾,使緬局勢進一步複雜化。我們都希望國際社會秉持客觀公正態度,爲緬國內政治和解營造有利外部環境,而不是越俎代庖,動辄制裁施壓。
中方明確支持東盟堅持不幹涉內政原則和協商一致傳統,以“東盟方式”建設性參與緬國內和解進程。我們鼓勵並贊成盡快舉行東盟領導人特別會議,在東盟框架內共同探討緩解局勢、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中方願同東盟及時協調立場,爲東盟提供必要協助。相信東盟有智慧、有能力推動緬局勢實現“軟著陸”,助力緬走出當前困境。中方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同緬各方保持接觸溝通,全力勸和促談。
四、此次東盟四國和韓國外長接踵訪華,恰逢中美安克雷奇對話之後,相信中美關系一定是重要話題。請問地區國家對中美關系未來發展有何期待?
王毅:中美如何互動事關全球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本地區國家關心中美關系是在情理之中。這次同五國外長會談時,我們圍繞中美安克雷奇對話及今後走向進行了相互溝通對表。一個突出感受是,大家都認爲中國的發展壯大是曆史必然,符合本地區各國的共同期待和長遠利益,不可阻擋也不應阻擋。同時,大家認爲面對全球化時代和後疫情時期挑戰,中美在本地區應該多一些對話合作,少一些博弈對抗,履行好大國應盡義務,展現出大國責任擔當。中方願呼應各方的期待,爲此繼續作出自己的努力。
關于美方就對華關系反複提出的競爭、合作、對抗幾個說法,中方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如果要對話,中方的大門隨時敞開,但對話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以相互尊重態度進行,中方不認可這個世界上還有高人一等的國家,不接受世界上的事只能一國說了算。如果要合作,中方表示歡迎,但合作需要兼顧彼此關切,實現雙向互惠,不能單方面提條件、拉清單。如果要競爭,中方不回避,但競爭應當公平公正,遵守市場規則,而不應下絆子、用強權,剝奪別人正當的發展權利。如果還是要對抗,中國也將坦然處之,無畏面對。我們堅決抵制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更堅決反對憑借謊言和虛假信息而強行實施的非法單邊制裁。中國不能妥協,因爲我們堅守的是國際關系基本准則;中國無法退卻,因爲我們身後是衆多的發展中和中小國家;中國當然也有權反擊,因爲我們必須捍衛國家的主權和民族尊嚴。
對話比對立好,合作比對抗強。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方願同美國本著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以協調、合作、穩定爲基調的中美關系。希望美方切實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正確看待中國的發展,積極回應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期待,同中方一道,共同展現大國應有的樣子,共同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五、如何評價此次中韓外長會晤?主要成果有哪些?如何看待當前朝鮮半島局勢?
王毅:中韓互爲永久近鄰和戰略合作夥伴。兩國在維護地區穩定、推進共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有著廣泛共同利益和相近理念,我們都主張開放、包容、合作、共贏,都致力于促進地區和世界發展繁榮。疫情發生以來,中韓率先開展聯防聯控,率先開通人員往來“快捷通道”,複工複産合作走在世界前列。這反映了中韓關系的高水平,體現了中韓友好的韌性和活力。明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兩國關系面臨重要發展機遇。
我們商定要加強兩國各層級交往,及時協調溝通,增強彼此互信。要在上半年啓動中韓關系未來發展委員會進程,規劃設計兩國關系未來三十年發展藍圖。
我們同意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務實合作。中韓經濟高度互補,深度融合,雙方應加快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加強科技創新領域合作,積蓄和釋放合作潛力。雙方支持將在本國的對方公民納入疫苗接種範圍,協商建立健康碼互認機制,爲後疫情時期雙方合作營造更好的條件。
中韓地緣相近,文緣相通。今明兩年是“中韓文化交流年”。我們商定盡快召開人文交流促進委員會會議,統籌謀劃豐富多彩的活動。韓方強調支持中方舉辦北京冬奧會,中方承諾支持韓方舉辦江原道冬青奧會。雙方還將一道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盡快生效,就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問題加強溝通。
關于朝鮮半島問題,雙方重申應不懈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確認2018年美朝領導人新加坡聯合聲明的重大積極意義。中方表示,處理半島問題的關鍵在于解決朝方多年面臨的軍事壓力和威脅。鑒此,實現半島無核化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應並行不悖,一體推進。中方期待韓方更積極主動發揮作用。韓方希望中方爲維護半島和平穩定繼續作出貢獻。
編輯 劉佳妮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