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14日報道,香港正通過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講好中國故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坐落在尖沙咀西九文化區內的海邊,7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後,每天都吸引大批市民輪候入場參觀。
曾榮輝(36歲)就是其中之一,他在8月初參觀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印象非常深刻。他表示,過去只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看到的珍貴文物,現在在香港也有機會看到,非常不容易。
曾榮輝從事社區服務工作。他也是香港曾子文化協會主席,致力于在社會上推廣中國傳統文化。
曾榮輝說,在香港向外國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一是交通便利,疫情前就有許多外國人以香港爲中轉站,通過這裏往來中國內地和海外;二是香港作爲國際大都市,有大量外國人在此長期居住,可以直接向他們分享傳統文化。
報道稱,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爲香港只是國際金融中心、購物天堂、美食之都,但在文化藝術上無足輕重,是一片“文化沙漠”。其實,香港作爲與紐約、倫敦、巴黎齊名的國際大都會,也擁有一流的文化軟實力。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已擁有成熟的、面向全球華人市場的大衆文化産業。無論是港産片、電視劇,還是粵語歌的輸出量,皆冠絕亞洲,吸引了無數海外人士對香港的興趣。
據報道,盡管近年來面對韓國等周邊地區的激烈競爭,香港文化産業傳統優勢受到沖擊,但其在舉辦文藝交流活動方面仍然經驗豐富。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知名拍賣行近年多次在香港舉行大型拍賣會,奠定了香港作爲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地位。自2017年以來,隨著多座公私營博物館和曆史文化建築活化保育項目相繼開幕,香港又逐漸成爲博物館展覽盛事之都。今年7月3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向公衆開放,意味著香港朝發展成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又邁出了一大步。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7月25日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表示,本屆特區政府銳意將香港打造成文化之都,並積極推動創意經濟。
他說:“我希望將西九龍文化區打造成大灣區文化樞紐,帶動香港成爲國家級文物及藝術品全國首選的展出地,以及全國首選的表演藝術文化旅遊中心,並加快發展成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讓藝術文化創意産業成爲香港經濟的新引擎。”
報道稱,中國政府去年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了香港“八大中心”新定位,除了一如既往要推進香港的四個傳統中心如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等持續發展,也首次加入發展四個新興中心,當中包括“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其後,港府的文化藝術發展政策很快就從被動變爲主動,積極往外開拓。今年5月11日,時任港府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出席立法會會議時,就提到未來香港文化藝術發展政策的五大重點,包括加強與海外藝術文化機構的關系。
香港曆史文化研究會會長葉德平認爲,中國作爲擁有5000年文明的大國,通過文化軟實力宣傳國家形象,遠比其他方式有效。所以,中央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希望香港用文化藝術向西方“講好中國故事”。
葉德平認爲,香港有足夠的條件發展成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首先,香港特殊的曆史背景,讓它可以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樞紐。其次,香港作爲大灣區的一個龍頭城市,也是區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最有條件成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第三,香港積極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以發展成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爲核心目標,對文化藝術的投入程度遠超以往。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