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克非
最近,一則論壇中的帖子引發了人們的注意。帖子名叫“推薦一個冷門的新加坡華語歌手孫燕姿”。發帖者表示,自己是無意中聽到孫燕姿的歌,感覺她聲音很有特色,推薦大家去聽。
很快,“冷門歌手孫燕姿”的話題便引發網友熱議,孫燕姿本人也愉快地接下了這個梗,並在社交媒體中以冷門歌手自居。
是天後不夠出色,還是審美發生了變化?老歌迷慷慨激昂,新粉絲一臉迷惑,互相說著自己的回憶和標准。
仿佛在交流,又仿佛在自說自話。
被逐漸拉大的代溝
冷門歌手孫燕姿不是第一個被網友考古發掘出來的“上古大神”,之前的一段時間還有“周傑倫當年真的爆紅過嗎?”“那英有什麽實績嗎”“SHE是什麽水平的女團,和創造101比誰更厲害?”,年輕的網友們把不懂就問發揮到了極致。
2019年便出現過的“周傑倫保衛戰”,那也是一個問題引發的嘩然。“周傑倫微博數據那麽差,爲什麽演唱會的票如此難買?”
一石激起千層浪,那些已經步入中年的周傑倫粉絲,放下了手頭在寫的PPT,利用孩子上補習班的縫隙時間,拿起了手機,注冊了賬號,重新拿出了當年的勁頭,自學打榜,刷數據,學起了年輕人們的網絡黑話,帶著七彩標語,僅僅幾日,便把當時排在超話榜第一的蔡徐坤“打”了下來。
微博截圖
現在,我國的藝人叠代速度是很快的,一個藝人突然就躥紅了,甚至沒有給出充分讓大家了解他/她的機會,更談不上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對于音樂這種産品爲王的藝術形式,上一代受衆顯然無法理解作品本身不夠出色的歌手是如何成爲頂流的。
但在年輕人眼中,流量,似乎是判斷一個明星紅不紅的唯一標准。
兩個時代不同受衆群體的審美標准、評判體系、欣賞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群體間的不理解有時會被社交媒體放大,在發言評價沒有任何成本的情況下,小規模的“擦槍走火”很容易衍變成大規模的“集團式作戰”。
火熱的嘴仗顯然沒有冰冷的數據有說服力,《2020騰訊娛樂白皮書》中顯示,周傑倫的《Mojito》在2020年華語新專輯銷量TOP10占據了第二名,在專輯銷售額TOP10中位列第四,在新曲熱度榜中則排名第一。而在蘋果音樂公布的2020年度音樂排行榜前100首音樂中,周傑倫以47首幾乎撐起了半壁江山。孫燕姿、林俊傑、陳奕迅等名字也位列其中。
數據至少證明了,這些所謂的“上古神話”的音樂作品,在若幹年後的今天依然擁有龐大的受衆群體。
評價體系的改變,很難評價曾經的歌手和現在的粉絲究竟是哪撥人沒趕上好時代。
信息繭房帶來的蝴蝶效應
人們習慣性地認爲,每個時代有著自己的遊戲規則,有著自己的審美情趣,這是造成兩代人口味不同的原因。
但事實並非如此,人的口味千差萬別,但是選擇的權利和機會曾經是均等的,這種均等受制于市場環境和技術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21世紀初期,唱片公司經過了多年的發展步入了輝煌期,推廣體系、應用渠道都相對完善成熟。在華納、滾石等國際唱片公司與音樂制作工廠的支持下,整個音樂市場的制作流程也更爲專業,市場、歌手與唱片公司之間逐步形成了一種良性助力關系。
孫燕姿 圖/中國新聞圖片網
因此我們才能在一個時期內同時見到周傑倫、孫燕姿、梁靜茹、蔡依林、陳奕迅等帶來的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的狀態,市場足夠寬廣,生態足夠支撐如此數量的歌手被發掘和打造。
音樂載體的變化也讓人們的選擇變得多樣和容易,從磁帶到CD,正版唱片的價格並不低廉,人們會將自己的錢花在刀刃上,去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歌手,但當數字音樂格式興起,人們的選擇陡然增加,成本也迅速降低。受衆可以從海量音樂産品中選擇符合自己口味的産品。
由于市場足夠大,選擇足夠多,資本沒必要對生態進行過多的幹預。
如今則大不相同,在大數據和算法出現後,爲了贏得市場,幾乎所有的平台都開始使用大數據對用戶進行算法推薦。從音樂的角度上,數據和算法甚至可以精確地通過每個人的數據有針對性地爲人們推薦你可能喜歡的內容,從歌手到曲風,從歌詞到音色。
當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就會出現信息繭房的情況,個人的審美和意識被不斷尊重放大,不斷爲人們提示著“你喜歡的就是最好的”這樣的概念,這會讓單一個體對藝術的收集和分析進入一個相對狹窄的區域中。
在這樣的算法下,每一次歌迷和歌手的“錯過”可能都意味著“永別”。有多少年輕人錯過了孫燕姿、周傑倫,就有多少中老年人錯過了蔡徐坤、華晨宇。
信息繭房不僅影響著受衆,也影響著資本,資本通過流量直觀判斷藝人的價值,並爲其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曝光度,這就從另一個層面減少了人們可以選擇的機會。
這也直接造成了在一代人眼中“我都沒聽過唱歌的小孩子,怎麽一夜之間哪都是他/她?”的情況。
在爭論中,很少有人去真正思考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麽,技術變革和資本介入帶來的變化其實並沒有完全將人們的選擇束縛住,最終選擇權其實仍在每個人的手中,點點手指也許就能突破。
但當被裹挾其中後,原本可以理性交流的喜好變成爭吵,幾代人建立理解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
其實,沒聽過孫燕姿,不識周傑倫並不是天大的罪過或者是笑話,反而是一件十分正常和自然的事情。
最好的時代
今年3月,TME旗下的由你音樂研究院發布了《2020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其中顯示,2020年華語新歌數量,同比2019年增長216%,達到74.8萬首,超過2017-2019三年總和。2020年發行新作的華語歌手人數同比2019年增長82%。
單純從數據上來判斷,好像華語音樂正在經曆觸底反彈後的涅槃重生進入最好的時代。
但關于音樂水平下降的觀點卻一再被提出,其實無論哪個年代,一名音樂人想要最終得到受衆的認可,也都要經過不斷的試錯,只是曾經的年代留給試錯的空間較大,如今的時代,當音樂人基數變大,歌迷反饋速度變快,總會給人一種,這個時代的歌者都在“犯錯”的錯覺。
孫燕姿 圖/中國新聞圖片網
“老歌者和新歌手誰唱得更好聽?”這個話題可以永遠糾纏下去,卻不會有結論,好聽的標准無法量化,這裏既包含著音樂專業性上的評判,也包含著受衆投射到歌曲和歌手身上的情感因素。
一代人對于音樂的回憶,並非都來自于音樂本身,許多藝術作品和獨立個體發生的情感聯結都與個體在彼時彼刻的心理狀態、認知結構、價值體系緊密相關,一首歌曲帶來的回憶可能是一座城市、一段時光、一份感情,當一首老歌響起時,會自動爲其曾經的受衆帶來一份安全感。
但曾讓一代人獲得共鳴的聲音能否會讓20年後的另一代人感同身受,這很難講。畢竟周遭的環境和氛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理,年輕一代音樂人同樣有屬于當下語境下的表達,從方式到風格也不會和曾經完全相同,這也是必然的。
時間帶來的鴻溝就完全難以逾越,完全水火不容麽?也不見得,但需要足夠數量的優秀作品和足夠空間的選擇余地,讓音樂回到原本地評判維度中,或許還有心平氣和交流的可能性。
一個屬于音樂的好時代究竟是怎樣的?是有數量龐大的好作品?有大量優質的好歌者?有良好的市場氛圍?也許都是,但不局限于此。
在海量的音樂作品中,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愛好,不斷嘗試和選擇,從而尋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並且能接受他人有其他喜好並享受其中,這也許才是最好的時代。
至于誰是冷門,誰是頂流,留給資本去思考和博弈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