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探尋“後疫情時代”灣區國際教育行業發展方向,5月14日南都智庫、南都教育聯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行業研討沙龍暨《2020廣佛國際教育觀察報告》發布活動。會上來自廣佛兩地名校、老牌校、新校的校長和負責人,以及教育機構、高校專家學者、學生家長共十余人,共話“後疫情時代”國際教育的未來,並爲南都教育聯盟觀察報告點贊。
國際教育的黃金期已過?今年是“最難申請季”?有專家坦言,今年出國申請難度確實增大了。在國際學校發展方面,受疫情影響,出現擡高薪資搶外教現象值得關注。還有專家指出,未來國際教育要有文化自信,打好“中西合璧”這張牌;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背景下,灣區建設創造優質教育環境,國際教育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議題1
留學申請難度確實在增大,但機遇仍在
從去年疫情開始,不少關于“國際教育的黃金期已過”“國際教育一夜遇冷”,相關聲音和討論時有出現。當前形勢下,國外諸多大學招生政策變動,2021年對于家長而言,是“最難申請季”嗎?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常務副校長黃志銘(右)。
“今年(錄取方面)確實可能出現比較明顯的下滑。”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常務副校長黃志銘表示,因爲部分學校錄取名額變少,今年出現的情況是好的學校擠破頭,後邊的學校沒人申請;同時因爲評估渠道改變後,申請量加大,導致美國部分學校沒有做好評估准備,遲遲不能發出錄取通知書。
啓德留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王麗霞。
啓德留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王麗霞也有類似看法。她認爲,去年上半年雅思、托福和SAT 等標准化考試受疫情影響取消以及部分學生因疫情推遲了申請安排,同時部分原計劃申請美國的學生爲保障結果采取了英美雙申的策略,今年國內外沖刺英美名校的學生明顯增多,特別是英國名校的申請競爭非常激烈,導致一向受到國際學生青睐的排名前20的英國大學錄取率呈現一定程度的下降或申請遞交的限期提前。
新哲教育集團獨立董事、廣東實驗學校AP國際部負責人高波。
“這是一個分子和分母的關系,分子是固定的,就看分母多大。”新哲教育集團獨立董事、廣東實驗學校AP國際部負責人高波認爲,隨著經濟發展,很多家長的觀念發生變化,會鼓勵孩子讀國際課程,希望能夠得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還有一部分家長學生希望以此進行“彎道超車”。在此前提下,他預測,出國留學應該會越來越難,因爲分母總體還是會不斷地擴大。
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高中部副校長謝東山。
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高中部副校長謝東山認爲,目前選擇國際教育的學生和家長有三大部分,一是本土的學生和家長,他們覺得中考高考的壓力大,希望孩子接受個性化教育;二是很多海歸回國,這部分家長希望孩子繼續接受海外教育;三是港澳的家長。“沒有需求的話,爲什麽資本還投入到國際教育裏面?”他表示,短期來說對一部分的學生和家長確實會感到比較困難。但是從長遠來說,是值得期待的。
王麗霞也提到,21-22年度的留學申請難度會隨著不同國家邊境的開放而緩解,進行適當的分流,挑戰與機遇並存,預估重新打開國門的留學國家也會陸續公布更多的利好消息。因爲疫情,更多家庭和學生考慮到離家比較近的國家和地區升學。根據啓德數據的顯示:在20-21季的留學生中,無論是國際學校學生還是高考生選擇入讀港澳地區和新加坡公立院校的學生明顯增多。加拿大在四月中又公布了新的移民利好消息,從2021年開始連續三年吸納超過40萬移民的計劃,其中由留學通道移民的 4 萬個名額在消息公布後迅速滿員,這個消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更多潛在人群申請前往加拿大留學。
“關于後疫情時代整體的出國留學以及國際課程班會出現降溫,我一直認爲這種降溫的說法是不理性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也表示,分析出國留學和國際課程班的情況,還是要基于現實的國內教育環境以及國際教育的整體結構。
議題2
受疫情影響外教搶手,專家呼籲抵制高價搶外教風氣
廣州斐特思公學校長陳亮。
後疫情時代,國際學校如何研判和把握當下的形勢呢?廣州斐特思公學校長陳亮表示,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國內家長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不會變;其次,國內外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培養方式等也客觀存在差距,並且短期間不會有大變化,所以出國留學的市場變化也不大。
ULC劍橋國際高中副校長常燕。
在ULC劍橋國際高中副校長常燕看來,由于英國大學數量不是非常多,而且每年都有很多學生申請,所以今年學校開始探索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的一些小衆專業。
常燕認爲,外教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每個學校都應做好自己的本份,不盲目去單純靠提高待遇去爭搶外教。“與此同時,我們應加大招聘和培養雙語教師、海歸教師的力度,比如在第二第三外語教學上,可以嘗試在外語專業畢業生當中尋找師資,不一定要招外教。中外教分工合作,做自己擅長的事。比如外教在人文學科方面不可替代,雙語教師在數理化等學科方面尤有優勢;外教在課堂互動、公衆演講技能提升、批判性思維培養等方面更有經驗,而中方教師則在家校溝通、學生身心健康等領域會更合適。”常燕表示。
“北師大余勝泉教授說過,在當前的AI時代,AI不會代替老師,但是使用AI幫助教學的老師,會替代不會使用AI的老師。”對此,陳亮也提到,學校正在不斷探索“教育+科技”,並自己搭建平台、創建實體智慧教室,以此緩解師資問題。
議題3
打好“中西合璧”這張牌,能講好中國故事就是國際所需人才
優秀的國際學校既保有中國傳統教育,又不乏廣闊的西方視野。對于學校而言,高質量教育是立身之本,要如何構建兼具中西教育優勢的高質量國際學校呢?
美英語實驗學校國際中學校長黃彥。
華美英語實驗學校國際中學校長黃彥認爲,學校要堅持一個不變,兩個應變。首先,學校培養什麽樣的人這一宗旨是不變的,孩子們未來要走向國際舞台,爲中國代言,要有愛國愛家的紅色基因,學校必須要培養有中國根基和家國情懷的國際化人才。“華美秉承‘兼容東西方教育文明 培育全球性未來精英’的理念與初心,構建了三全育人體系,即致力中西融創的全課程體系、基于個性定制的全生涯規劃、支持全人格發展的活動設計。”
王麗霞表示,除了關注學校的錄取率與學校招生條件的趨勢變化,提前規劃是申請准備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西方的名校在招收學生時除了關注申請者有突出的多元綜合能力之外,還喜歡申請者呈現出個性化的特點。”她指出現在國外名校有一個現象,就是很喜歡申請人有不同于其他國家申請人的特點。換句話說,能充分體現自己國家特色文化,或者對自己國家文化有充分認識和深入理解的申請人會更受世界名校的歡迎,“能講好中國故事的人會是國際學校青睐的學生”。
熊丙奇談到,國際化的教育改革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我國要成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一流的高等教育,一定要融入國際的競爭環境中,打造優質課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高波也提到,任何行業都會受到政策的指導“鼓勵創新”,國際教育在國內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人才培養的評價維度方面也應該有所變化和創新,比如對于學生的興趣挖掘和潛能培養,這是“國際教育真正的意義所在”,也是當前的新機遇之一。國際教育需要有想法、思路和格局,才能真正把這一塊做好。
議題4
大灣區建設爲國際教育提供更廣闊空間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首次提出了“支持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那麽,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灣區內的國際學校將會獲得怎樣的發展機遇呢?
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協同發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余晖。
“國際教育示範區,究竟是‘國際教育’的示範區,還是‘國際的’教育示範區呢?這兩層意思截然不同。”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協同發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余晖表示,依照第二種理解,在“國際的”教育示範區的“高原”框架下,國際教育首先要打造成一座“高峰”,這也是政策的應有之義。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學校落地灣區,也會有更多在內地留學機會,這是一大趨勢。
在國際學校發展的機遇方面,伴隨著當前粵港澳三地的教育合作發展,乃至未來走向協同甚至一體化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港澳子弟來粵上學,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特別重視的問題之一。“此外,大灣區建設還提供了一個機遇,那就是將粵港澳三地的教育體制和教育資源進行打通,創造出一個非常獨特且優質的教育環境,灣區教育能夠爲學生發展提供更多的、更大的、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可能性,這是未來灣區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余晖認爲,由于港澳有著獨特的發展曆程和教育體系,其教育國際化程度相對更高,教育體系內部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較強,而在內地舉辦的港澳子弟學校、港澳子弟班則能夠爲打通三地的教育體系創造窗口和機遇,爲推動灣區教育體系的整合與國際教育的發展貢獻獨特的力量。
點贊
“南都調研報告數據采集和獨立調研令人耳目一新”
今年4月,南都教育聯盟正式發布《2020年廣佛國際教育觀察報告》,這也是聯盟第一年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領域的榜單。會上,該報告得到與會嘉賓的贊賞和認可。“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非常感謝南都對國際化學校、國際化教育的關注和支持。”黃志銘表示,未來大灣區大有可爲,這對于國際化學校和教育的發展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從幾個關鍵指標來看,我覺得采集的數據,包括獨立的調研,都非常好,令人耳目一新。”高波認爲,發布報告之後的學界與業界的圓桌沙龍討論也非常有意義,大家對于現在國際教育的趨勢,結合當前所面臨的“後疫情時代”以及未來的發展,能夠有相互交流的機會非常好。
謝東山表示,該報告能把家長最爲關注的東西放進來,這對于國際學校來說也是一種激勵。在報告發布的契機之下開展圓桌沙龍,讓國際學校的同行和專家進行交流和討論,在他看來“是有高度的”。
灣有引力新機遇,國際教育新發展。今年,南都教育聯盟還將繼續在灣區國際教育領域展開深入調研,爲行業健康發展貢獻傳媒力量。
嘉賓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新哲教育集團獨立董事、廣東實驗學校AP國際部負責人 高波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常務副校長 黃志銘
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高中部副校長 謝東山
ULC劍橋國際高中副校長 常燕
華美英語實驗學校國際中學校長 黃彥
廣州斐特思公學校長 陳亮
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余晖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熊丙奇(線上參與沙龍)
啓德教育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 王麗霞
統籌:尹來 遊曼妮
采寫:南都記者 孫小鵬 葉斯茗 董曉妍 梁豔燕 實習生 嚴一涵 遊沅滏 梁穎怡
攝影:南都記者 何玉帥
視頻:南都記者 孫小鵬
視頻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