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跨過長江的良渚文明工程——蔣莊遺址公園
蔣莊遺址,是在興化市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長江以北地區首次發現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突破了以往學術界認爲良渚文化分布範圍北不過長江的傳統觀點,對全面、深入研究良渚文明與良渚社會提供了新資料,填補了長江以北地區良渚文化考古發現的空白。
2016年1月,蔣莊良渚文化遺址入選2015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2016年5月入選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9年3月,江蘇省政府公布蔣莊遺址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蔣莊遺址被批複爲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蔣莊遺址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完成,規劃範圍24.9公頃,投資總額1.34億元。根據遺産價值分析及對比研究,蔣莊遺址考古遺址公園展示闡釋主題定爲“展長江以北良渚聚落遺址,聽長江流域文明起源故事”,其中良渚文化是核心價值,水網地貌是背景環境。
02 三水塑造的獨特地貌——神奇垛田
8000多年前,興化是一片淺海,在海水、江水和淮水的長期沖積和作用下,發育成潟湖相,形成了河湖星羅棋布的地理特征和碟形地貌。先民們爲了墾殖和抵禦洪澇災害,在湖蕩沼澤間積土成丘,壘土爲“垛”,以“垛”爲田,進行種植,使蠻荒之地可以爲人所用,發展出一種獨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垛田地區在新石器就有人類活動,而“垛田”這種形式在唐代開始大面積出現,並不斷發展。垛田因湖蕩沼澤而生,每塊面積不大,形態各異,大小不等,四周環水,各不相連,形同海上小島。
垛田獨特的耕地形態,是興化先民和後代子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晶與典範,也是裏下河地區農田防洪避災的傑作。興化垛田地貌經曆了利用自然、架木浮田到就地堆積的“造田”過程,對研究長江流域水網地區種植業曆史具有較高科學價值,是研究生態環境變遷和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的珍貴標本。獨特的水土利用方式和景觀孕育了具有垛田特色的種植文化、建築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等,是人與水和諧相處的曆史産物,是裏下河地區水文化的突出代表。
興化垛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評定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已成爲長江中下遊地區一張重要的世界名片。
03 裏下河文學的中堅力量——興化文學現象
興化被稱爲中國長篇小說發祥地、明清小說重要基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興化文學創作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湧現出一大批有成就的作家、評論家。在2005年至2006年不到一年時間內,興化籍作家不約而同推出了以故鄉爲背景的長篇小說:畢飛宇的《平原》、朱輝的《白駒》、龐余亮的《薄荷》、顧堅的《元紅》、劉仁前的《香河》、劉春龍的《深愛至痛》,在江蘇乃至全國文壇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2010年興化市政府聯合江蘇省作協舉辦了“興化文學現象”研討會,正式提出“興化文學現象”的概念,並在文學界得到廣泛認可。2011年12月,中國小說學會命名興化市爲“中國小說之鄉”,2020年9月,中華文學基金會授予興化市“中國文學之鄉”稱號。
興化籍作家在全國及江蘇省影響巨大,畢飛宇是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梅國雲是海南省作協主席,朱輝擔任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畢飛宇既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也是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幹、朱輝是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還有8人18人次獲得江蘇省最高文學獎紫金山文學獎。
04 來自長江的美味——興化中華絨螯蟹
興化是長江中下遊最具典型特色的國家級生態示範市,境內水域遼闊,土壤兼具黏土和砂土的優點,特別適宜河蟹洄遊繁殖産卵。這裏水質清澈,水草和浮遊生物資源豐富,是河蟹棲息、成長的理想家園。鄭板橋曾賦詩:“半灣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萬斛珠”。
興化大閘蟹爲長江系中華絨螯蟹,明朝即爲進京貢品。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興化中莊醉蟹在南洋(新加坡)國際物賽會獲評一等獎。河蟹品種主要有:“長江1號”“長江2號”等,采用長江水池塘生態標准化景觀化養殖。榮獲中國名蟹金獎、江蘇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國地理標志産品保護和集體商標注冊。興化榮獲中國河蟹養殖第一縣(市)、中國河蟹産業先進縣(市)、中國河蟹第一市場等稱號。
2021年,河蟹養殖面積63萬畝,年産大閘蟹約6億只,全年交易額突破160億元。可以爲全國每個家庭供應2只大閘蟹,全國每8只生態大閘蟹就有1只來自興化。連續四年承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連續八年舉辦中國·興化品蟹賞菊旅遊季,提升了長江黃金水道功能,帶動了社會經濟、文化旅遊發展。
打造“銀北門品蟹一條街”, 市委書記客串主播“代言”,蘊育中國水鄉特色“蟹文化”。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台實現“興化大閘蟹”總點擊率2.22億,線上銷售突破40億元。興化大閘蟹名揚四海、橫行天下。
05 大美水袖的另一抹色彩——興化淮劇
淮劇是江淮流域重要的地方戲劇,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曆史,興化位于裏下河腹地,是淮劇藝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淮劇形成初期,廣泛吸收民歌號子、說唱彈詞、香火戲的精髓,裏運河東西唱腔各具特色,東路的【下河調】剛柔相濟,西路的【淮蹦子】高亢激越。
清乾隆年間,興化地區的商鹽通過大運河進入長江流域,集中在揚淮的徽州鹽商,帶動了“裏下河徽班”的興盛,至此淮劇進入“徽夾淮”階段。淮劇從徽劇中汲取營養,演出劇目大大豐富,角色行當也逐漸發展齊全,淮劇開始走向戲曲藝術。民國期間,是淮劇發展的“京夾淮”時期,最早南下進入上海的這一批以東路爲主的淮劇藝人不斷吸取京劇的表演藝術,改革唱腔音樂,加強表演能力,演出連台本戲。淮調、拉調、自由調三大調發展成熟,以[自由調]爲主調,既能敘事,又能抒情,適用于表達豐富細膩的人物感情和複雜的戲曲情節。表演也更加追求形體藝術的美感,以戲曲特技“水袖”爲例,時而溫婉如水,時而剛毅如劍,大大提高了淮劇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淮劇進一步成熟,傳唱淮河、長江流域。
06 淮鹽體系的“水上高速路”——興化境內的運鹽河
興化建縣,緣于鹽、糧稅收豐厚,公元920年,析海陵縣招遠場之地置興化縣。興化這座城市的誕生,從一開始便伴隨著淮鹽經濟的發展。
古時,泰州是淮鹽的重要産地,而興化境內有蚌蜒、車路、白塗、海溝等5條東西向運鹽河串聯起海濱丁溪、小海、草堰、白駒、劉莊等鹽場,這些河流與古代泰州地區的鹽業經濟息息相關,是淮鹽外運體系中的“水上高速路”。唐宋以前,海濱鹽場所産之鹽經這些運鹽河裝船西運,通過興化城東的上官河、城南的南官河南入泰州鹵汀河或西入高郵北澄子河,最終進入長江和京杭大運河運輸體系。因此在曆史上,興化一度是淮鹽外運的必經之地和重要中轉站,泰州之鹽大多經興化境內的運鹽河向外輸出。
淮鹽文化在興化大地留下諸多曆史印記,如蚌蜒河與鹵汀河交彙處的陵亭古鎮(今老閣村),北宋即設有“陵亭務”,爲泰州八大稅務之一,其所征稅金便包含鹽稅一項。興化城亦設有“興化務”,在泰州八大稅務中位列第三。
07 系在水邊的千年古鎮 ——沙溝
沙溝,古稱石梁、沙溪,本是古射陽湖中的一個小島,西塘河繞古鎮東側而過,自北向南流經下官河、西蕩河、南官河、鹵汀河,最後彙入長江。沙溝被稱爲系在水邊的千年古鎮,是裏下河地區爲數不多保持原貌的古鎮。沙溝水系發達,北受淮河影響,南通長江,五縣交界,是水運通途,南貨北運,北貨南運,往往以之爲中轉,特別是魚貨交易,在古代就能以冰塊藏鮮的方法經長江、運河將魚運至千裏之外。
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沙溝獨特的地域文化、湖蕩漁業、傳統民俗。鄭板橋在這裏設館授徒,施耐庵在這裏爲創作《水浒傳》取材,陸遊曾到沙溝作《鵲橋仙》《漁夫》……先後出進士、舉人120多名,專家、學者近800人。趙家巷、楊家巷、管家巷等180多處明清建築群,明清古廁、益民巷古民居群、虹橋等9處文物保護單位,成爲沙溝中國曆史文化名鎮悠久曆史的見證。古法捕釣“十八幫”,更使沙溝蒙上神秘的色彩。沙溝大魚圓、藕夾享譽全國,已成爲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被收入《中國名菜大典》。
08 搖出國門的小木船——竹泓木船産業園
聰慧的水鄉人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練就了一門獨特的造船手藝。竹泓木船制作技藝,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相傳在宋代,竹泓鎮就有了專門制作沿江、沿海捕撈漁船爲主的手工作坊。明清以來,竹泓木船制作已成氣候。延至現今,全鎮木船生産手工藝人有60余戶80多人,年産各類小木船近4000條,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産、漁業生産、交通運輸、城市景區觀光旅遊,木船遠銷全國十多個省市,遠至日本、荷蘭、德國等國家。’
竹泓木船文化産業園,總體規劃1127畝,一期已建成250畝。2020年,園區開票銷售2.5億,總交易額近7億元,年制造各類木船15000余條。同時,建設網上銷售平台,在百度、淘寶、阿裏巴巴等新媒體注冊網站,推動木船銷售走出國門,並與南京林業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木船文化産業特色爲線索,努力建成集技藝展示、曆史介紹、傳說故事、民俗體驗、觀光旅遊于一體的大型傳統技藝博物館,形成園區文化旅遊、文化休閑互補互動的格局。
09 水鄉兒女的集體抒情詩——茅山號子
茅山位于興化南部,民間文化飽蘸長江文化的浸潤,特殊的地域環境和悠久的文化傳統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民間音樂——茅山號子。以茅山爲中心,在興化蚌蜒河南部地區一帶流行。它並不是一般的勞動號子,而是在田間勞動時一種領呼式的歌唱,稱“號子歌”比較恰切。茅山號子早期來源大約與明代俗曲有關,記載見于明清地方志見聞。20世紀50年代,隨著新民歌運動的興起,茅山號子廣爲人知。1956年,茅山曹家舍農家姑娘朱香琳將茅山號子唱到了中南海。2011年,茅山號子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茅山號子根據不同的勞動場地、不同的情景類型,有栽秧號子、車水號子、水田牛號子、撐船號子、調情號子,以及打夯、釘船、砌房、推磨等號子。狹義的茅山號子專指栽秧號子,其音樂性、抒情性以及故事性,在所有的“茅山號子”中獨占鳌頭,俗稱“小妹妹”,其舒緩平實的音調旋律、明快有力的音樂節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說是一首水鄉人民的集體抒情詩毫不爲過。
10 長江邊的民俗賽事——新春舞龍大賽、清明會船、端午龍舟大賽
水,是興化城市命脈。興化人親近水,喜歡水,更是將水上活動發揮得淋漓盡致。新春舞龍大賽,清明水上會船、端午賽龍舟,是興化重要的民俗活動品牌。
新春舞龍大賽,來源于中國傳統祭龍習俗活動。古人認爲一年的水旱都與龍、與雲有關,于是在春天的祭祀之中,通過舞龍來祈求風調雨順。自2008年起,興化共舉辦十二屆舞龍大賽,一條條“長龍”彙聚,或昂頭擺尾,或穿雲入海,或騰雲飛奔,展示水鄉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
清明會船,相傳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從海上入侵,茅山人組織船只,以竹篙爲槍,殲敵千余名,獲得朝廷嘉獎,禦賜“五彩金龍旗”四面。從此,茅山人每年懸旗賽船,逐漸演變成茅山會船這種民俗活動。清明節前,茅山會船三更集合,五更祭祀,篙槳如林,會船如梭,萬衆歡騰,堪稱水鄉風情一絕。2014年,茅山會船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端午賽龍舟,源自興化地區紀念楚大夫屈原的“龍舟競渡”古俗。興化古稱楚水,境內有紀念屈原的屈子祠、三闾大夫廟,爲全國少有。爲傳承屈原愛國主義文化,2008年,恢複傳統的龍舟大賽,參賽龍舟全部采用國家級非遺——竹泓木船,16支代表隊水上競渡,飛濺的浪花、飛舞的龍旗、飛馳的龍舟,歡樂的人群,構成一幅鄉情濃濃的端午龍舟競渡風俗畫。這一賽事每年都辦,延續至今,被譽爲全國四大龍舟賽事。
11 以水養人的醫學流派——興化醫派
興化醫派可追溯至南宋嘉熙年間。時任興化知縣陳直著有《養老奉親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老年養生與治病的專著,比英國弗羅傑的《老年保健醫學》早500年。《養老奉親書》分15篇,233條,其中“飲食調治”“以水養人”爲第一,“形證脈候”爲第二,還有“性氣好嗜”“宴處起居”“戒忌保護”“四時養老”及備急藥方、食療方法等,對當代康養理念影響至深。
興化醫派代表人物——趙海仙
興化醫派的特點:“學不泥古”“清空靈敏”“融會貫通”。以趙海仙、張滌珊、魏筱泉、魏蔭堂、江曲春等爲代表,其中趙海仙更是 “善治奇症”,成爲聲譽鵲起的一代名醫,人稱 “趙半仙”。國學大師李詳在其所著《藥裹慵談》裏也寫道:“先生于醫,具清空靈敏絕世之識,善能融會貫通,不名一家。” 省級文保單位趙海仙洋樓是趙海仙祖孫三代(祖趙術堂、父趙春普)懸壺濟世、行醫就診之處,是興化曆代名中醫共同創建“興化醫派”之見證,2009年被授予“江蘇省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稱號並挂牌。
12 水流千轉的商貿街區——千年繁華金東門
金東門地區東瀕東門泊,南有滄浪河,北依上官河、烏巾蕩,諸水交彙,水面寬闊,商旅便利,就像一個天然的客運貨運大碼頭,敞開胸懷接納四面八方的行旅客商。
明清年間,興化商業繁榮,市民沿河而居,從長江、大運河駛來的各類商船皆停留至此打尖歇腳,帶來大量的流動人口。久而久之,商販雲集,酒館茶肆次第開張,碼頭附近的店鋪越來越多。特別是清代,金東門商業區已經繁盛到頂點,形成了規模不小的商業中心。當時,金東門城內外大街是典型的商業一條街,店鋪林立,紅色、金色的招牌彼此相望。所開店鋪涵蓋甚衆,有南北貨業、綢緞棉布業、藥業、陶瓷業、煙業、錢莊、當鋪等。店鋪格局純系興化水城特色,兩層小樓,臨街而建,樓下一般爲店面,樓上爲住家,樓的後面則是作坊或者倉諸,再後面就是市河,有單獨水碼頭,與外界相通。這些店鋪當中,有很多都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店,經過店主幾代人的努力,資金雄厚,與周邊地區的店鋪都有聯系,經營靈活,盤根錯節,是長江與運河水運對興化商貿影響的實證。
13 東進序曲中的紅色豐碑——華中二分區根據地
水鄉興化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革命老區之一。1945 年 11 月,華中解放區成立蘇皖邊區政府,蘇中第一行政區改建爲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黨組織稱中共華中二地委,軍事上稱華中軍區第二分區,簡稱華中二分區,先後轄興化、溱潼、寶應、高郵、江都、揚州、儀征等縣、市。
爲了民族的獨立與人民的解放,華中二分區的廣大軍民在黨的領導下,在這裏開辟革命根據地,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據不完全統計,至 1949 年5月江蘇解放前夕華中二分區共犧牲烈士2642名,如周山、李健、高楊、狄奔、周奮、袁舜生、鄭光耀、卞松山等,這些烈士永遠銘記在水鄉兒女的心中。在他們的影響下,解放後又湧現出張桃芳、鄒琴章、沈學勤等一批戰鬥英雄。
華中二分區爲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以及“渡江戰役”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姥海峰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