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2021年全球市長論壇《城市氣候適應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分論壇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分享交流實踐經驗,共同探求城市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氣候適應等綠色發展轉型等重大議題之下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治理新模式。
論壇現場
觀測事實表明,全球氣侯正以很快的速度變暖。
論壇上,廣東省氣象部門專業技術總師、廣東省氣侯中心研究員杜堯東介紹稱,自1940年以來,中國全國的氣溫上升了0.49度,廣州上升得非常明顯,每10年上升0.2度。城市高溫對于居民的中暑率、疾病發生率、死亡率等都有影響。
“實際上,城市升溫是一個全球性的趨勢。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發現沒有采用被動的降溫方案,而這個方案的未來潛力是非常巨大的。”世界銀行高級城市專家、中國可持續城市降溫廣州市試點項目負責人王雪漫表示。
世界銀行在新加坡的調研過程中發現,使用空調需要高昂的電費,大部分當地家庭很少開空調。“但是在炎熱的夏天,你會發現走進建築裏並不會感到很悶熱,這其實就是被動降溫的功勞。我們選擇把這個經驗運用到了永慶坊。”王雪漫說。
2020年2月,世界銀行正式選定廣州作爲“中國可持續發展城市降溫項目”首個試點城市,開展爲期約1年半的試點工作。其中,在中新廣州知識城開展綠色生態低碳新區建設,探索中高強度開發新區規劃設計中的城市降溫舉措;在永慶坊二期,探索舊城如何傳承和創新嶺南建築降溫降濕技術;在海珠濕地開展生態系統服務項目等。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二級巡視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黃金鋒也補充道,廣州面臨的氣侯問題以及挑戰很突出,也很有代表性,一般廣州從每年4月下旬就開始炎熱,有7個月的漫長炎熱季節。過去一百年廣州年平均氣溫已經上升0.75度,和這樣的風熱環境相伴,廣州的極端天氣發展頻率也有增加。
“在這樣的背景下,廣州積極謀劃,爭取和世界銀行的城市降溫試點工作,作爲首批城市試點,廣州可持續降溫是可行性城市,既響應了國際社會和國家對地方的厚望,也彰顯了廣州的使命。”黃金鋒說。
黃金鋒認爲,世界銀行之所以選擇廣州作爲試點城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世界銀行在對廣州的濕地調研中,認爲廣州在生態保護、綠色發展、人居環境建設等可持續發展方面表現優異,具備城市降溫工作的良好基礎。從2018年起,廣州在新建建築中,全面實行了綠色建築和節能標准,新竣工的建築比例中達到80%以上,穩居全國前列。
永慶坊二期
據了解,永慶坊二期項目主要是探索兩個産品的降溫措施,一是引用嶺南傳統的氣侯適應智慧,增加冷巷、納涼空間,采用在屋頂雙層網的屋面,二是使用現代低成本技術,成熟的降溫工藝,采用屋頂綠化,建築綠面設置、噴霧設置。
“我們希望能夠采用一些自然的被動方式,用城市裏的綠樹、水源去實現我們的目標,同時也希望以此加強城市的通風,保護我們的水源,以及打造更多的綠地。如果使用這些被動的策略,可以把城市溫度降低2到5度,這將大大降低能耗。”王雪漫說。
在廣州組建工作團隊與世界銀行共同推進試點工作的過程中,王雪漫對廣州表示了高度贊賞:“廣州的團隊是世界一流的,我認爲可以把廣州的城市降溫經驗推廣到中國乃至世界其他城市。”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張姝泓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莊小龍 陳憂子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