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信寄厚望,陳嘉庚先生後人、廈門大學師生深情訴說——
百年再出發,愛國號角更響亮
編者按
4月6日,廈門大學迎來百歲生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肯定了廈門大學的光榮傳統與辦學成就,並對其未來發展提出深切希望、殷殷囑托。
回望百年前,在籌辦廈門大學的演講詞中,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曾言:“今日國勢危如累卵,所賴以維持者,唯此方興之教育與未死之人心耳。”百年變遷,滄海桑田,廈門大學以建校之初便具備的“以民族複興爲己任”的使命爲底色,形成了一代代廈大人引以爲豪的“四種精神”——陳嘉庚先生的愛國精神、羅揚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薩本棟校長爲代表的艱苦辦學的自強精神和以王亞南校長、陳景潤教授爲代表的科學精神,以及“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優良校風。
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爲這所百年學府指明了前行方向,注入了更強勁的奮進信心。面對這份信任與囑托,陳嘉庚先生後人有何感觸?廈大師生怎樣認識肩上使命,又將如何紮實踐行、不負期待?他們的心聲與信念,在這裏集中呈現。
廈門大學芙蓉湖。新華社發
【後人追憶陳嘉庚興學爲國情】
祖父說,“甯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
講述人: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長孫陳立人
1921年,祖父創辦廈門大學。2021年,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肯定了廈門大學100年來的辦學成就和積極貢獻,其中特別提到“100年來,學校秉持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這讓我感到十分親切、無比自豪。
祖父一生熱心捐資興學。在實業蒸蒸日上之時,他首先想到的是“教育救國”,以教育開啓民智,改變祖國當時貧窮落後的面貌。他一輩子生活簡樸,但是在捐資興學方面不惜一切,把一生獲取的財利,悉數用來支持教育事業。
陳嘉庚(中間戴帽持手杖者)與廈大師生一起漫步校園。光明圖片
早在1894年,祖父就出資2000元在家鄉集美創辦“惕齋學塾”,當時他年僅20歲。從那時起,祖父一生興學,長達67年,創辦或資助的學校近120所,遍布海內外,涵蓋幼兒園、中小學、職業教育和大學。在他的倡導和帶動下,興學育才蔚然成風,一大批華人華僑熱心公益、襄助社會事業。
在集美創辦了師範、中學、水産、航海等10余所學校後,祖父認識到:中等學校的師資培養,各項專門人才的培植,均有賴于高等教育。可是,當時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福建省,竟連一所大學都沒有。爲培養社會急需的高等人才,祖父拿出400萬銀圓創辦廈門大學。這個數額是祖父當時的全部資産總值。他擔心如果只拿出十分之三四,或一半,無法使其他華僑“有所感動”,于是下定了“如果我不一馬當先,誰會跟著上”的決心。
廈門大學是祖父傾注了最多心血、抱有極大希望的一所學校。爲校園選址時,他拄著拐杖一步一步丈量,以拐杖畫草圖,指揮工人蓋房子,可以說是“一針一線縫制”,一步一步聚沙成塔。此後,祖父竭盡全力、苦心經營,即便是經濟最困難的時候,“甯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甯願企業收盤,也絕不停辦學校。
1950年祖父回國定居後,我的父輩們都留在新加坡,祖父經常來信要他們籌款。我記得,每到周末晚飯後,我的父親和姑姑、姑父們常常在客廳裏商量如何幫祖父籌集款項,建造廈大校舍。那些年,年近八旬的祖父每周都從集美乘船赴廈大督建校舍。他每次在工地督建3個小時以上,風雨無阻。
在廈門大學建校百年之際,我回到廈大,心情十分激動。祖父在籌建廈大發起人會議上曾經說過:“民心不死,國脈尚存,以四萬萬之民族,決無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達,尚有來日,及身不達,尚有子孫。”他希望把廈門大學建成一所與世界各大名校相媲美的大學。爲了實現心中宏願,他嘔心瀝血,百折不撓。
廈大這一百年,是不平凡的一百年。近年來,我看到廈大迅速的發展和卓越的成就,看到學校領導、師生員工昂揚向上、奮力拼搏的精神面貌,看到廈大在海外華僑華人中、在國際上日益廣泛的影響力,看到廈大馬來西亞分校良好的發展勢頭,不由深感驕傲。
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對廈大而言是肯定,是激勵,也是責任。邁入新百年,我相信廈門大學定會按照習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延續光榮傳統,與時俱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廈大師生共話愛國報國志】
潛心教書育新人,助力科技強國夢
講述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孫世剛
4月6日,我有幸在校慶大會現場第一時間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特別激動,深感自豪,也萌生了三個強烈心願。
一是“知無央,愛無疆”,當嘉庚精神的“诠釋者”。我是新中國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屆本科生。從1978年初進入化學系學習開始,便與廈大結下了不解之緣。1982年,我被公派到法國攻讀博士學位。那時,校長田昭武院士曾多次到法國訪問考察。他每次都會來看望我們,介紹祖國的快速發展和巨大變化,鼓勵我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早日回國參加建設。
廈門大學建南大會堂。光明圖片
100年來,嘉庚先生“知無央,愛無疆”的精神與情懷,傾注在校園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當中,賦予了廈大鮮亮的愛國底色和獨有的光榮傳統。如今,天南地北的廈大人正以各自的方式感恩母校、回饋社會。作爲一名廈大教師,我更要在傳道、授業、解惑中傳承薪火,與同事們共同譜寫“南方之強”勇立時代潮頭的宏偉篇章。
二是守初心,擔使命,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四十多年來,我見證了學校的變化和發展,也收獲了教書育人的幸福和感動。我自豪地看到,廈門大學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正在一步步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邁進。如今,廈門大學新百年的奮進篇已經展開,我將繼續保持對教育的熱情和激情,以學生爲中心,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母校的教育事業。
三是新征程,新作爲,做強國之夢的“築夢人”。1982年7月我剛到法國留學時,發現祖國確實落後太多。回國後,科研條件很艱苦,我經常利用出差機會去北京、上海等地買芯片,淘一些儀器設備的零部件,還自己動手編寫實驗儀器的計算機控制軟件。實驗室就這樣一點點建立起來。
今天,祖國早已今非昔比,廈大也已舊貌換新顔。今日之廈大,不僅記錄著光榮、孕育著希望,更肩負著使命、承載著夢想。作爲教師,我們一定要潛心教學科研,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爲科技創新的落腳點,爲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實證中華源流史,增強民族凝聚力
講述人: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教授王傳超
作爲百年廈大的一員,我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後深感自豪、特別激動。總書記對廈大的殷切期望中,特別強調了“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這與我的學術研究相關,也正是我知識報國的畢生志向所在。
4月6日,校友參加廈門大學建校百年校慶。新華社發
我的研究方向是應用古人類DNA結合考古學、語言學和人類遺傳學等,跨學科探究人類史前曆史。我們從考古遺址出土的人骨中提取DNA,將古代人群和現代各個族群進行對比分析,跨越時空回溯人類的祖先、源流、發展曆史。
我的博士後研究是在哈佛醫學院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做的。在進行學術交流時,國外同行往往會問我:“中國在三千年前、五千年前是什麽樣的?”我通常會告訴他們,中國有非常光輝燦爛的曆史,很多遺址,比如仰韶、大汶口等都是古代中華文明的例證。
“還有別的證據嗎?曾生活在這些遺址裏的古人和現代中國人是什麽關系,西方對中國文明和中國人群有多大影響?”面對這樣的追問,我一度給不出答案。
這激勵著我開展一系列研究,實證中華民族的起源和發展曆史。2014年,我和同事嚴實博士對中國男性進行了大規模Y染色體測序,發現現今中國超過一半的男性都是5400年到6800年前三個超級祖先的後代,而中國北方全面轉入農業階段的時間也正好是6000~7000年前。後續研究證實,這三種男性Y染色體類型在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中廣泛且高頻分布,這三個支系奠定了東亞的父系遺傳基礎和人口基礎。我們中國人不但有著文化傳承,還有很好的遺傳連續性。
那麽,現今各個族群如何形成,和史前人群有什麽關系?我聯合全球43個單位85位共同作者在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文章,通過對中國陝西、中國台灣、蒙古國、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日本等衆多考古遺址的古人DNA進行研究。我們發現漢藏同源、壯侗和南島同源,無論是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還是長江流域的農業人群都沒有受到西方人群血統的影響。中國的史前農業人群是本土擴張的,與中國農業本土起源是一致的。
將自然科學方法引入人類史前曆史研究能極大增加研究的精確性、說服力,幫我們真正走出“疑古時代”。我們在廈大組建了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生物學和地球科學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全方位多角度探索族群文化演變中的人群源流問題,更好地了解和保護中華民族豐富的曆史文化資源。
我會繼續立足國家戰略需求開展專業研究,利用古人類DNA技術實證中華民族的起源和發展曆史,讓國際社會真正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拿鋼槍、握筆杆,都是爲報效祖國
講述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系2019級本科生彭派
還記得2017年秋天,我作爲廈門大學大一新生參加入學軍訓,正逢習近平總書記給南開大學8名新入伍大學生回信,勉勵他們把熱血揮灑在實現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之中。那時,我心中便種下了從軍報國的理想之苗。
融入校園後,深受校主陳嘉庚先生愛國精神的洗禮與感召,我選擇了攜筆從戎。如今,我放下鋼槍、脫下軍裝,帶著這段寶貴的人生經曆重返廈大。
無論是在軍營還是大學,我都深感廈大“愛國、革命、自強、科學”優良校風賦予我的動力、信心與勇氣。參軍入伍後,我主動申請到艱苦邊遠地區服役。兩年軍旅生涯裏,我無數次咬緊牙關挑戰體能極限,在訓練場上爭分奪秒決勝無形,在和沙塵暴龍卷風的近身“搏鬥”中堅守哨位,在負重50斤野外80裏拉練中挺直脊梁,正是心中自強不息的信念激勵我坦然面對一切磨砺;面臨邊境對峙,無畏高原氣候惡劣、醫療條件匮乏的生死考驗,我毅然寫下“讓我上!馳援一線,無論生死”的請戰宣言,正是革命烈士羅揚才的革命精神激勵我勇往直前;在部隊,我精研勤學,獲得了“優秀射手”“優秀新聞報道員”“優秀攝影視頻骨幹”等一系列榮譽,正是王亞南校長、陳景潤學長的科學精神指引我追求卓越、止于至善;返回學校後,我前往井岡山進行紅色文旅實踐,把學問做在現實中,正是愛國爲民的精神傳統讓我們的研究富有意義。
最美的青春,應該與祖國同在,與時代共鳴。拿起鋼槍,我們誓死守護每一寸河山;緊握筆杆,我們用智慧創造卓越成就。今後,我一定定位新時代新青年的新坐標,努力成爲堪當重任的棟梁之材,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貢獻青春。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馬躍華、陳之殷、王斯敏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12日09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