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生
正月剛剛過去,在正月裏,舞獅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
除了舞獅這樣的表演藝術,在我國民間建築、造型藝術、娛樂乃至文學中,獅文化已經滲透到方方面面,成爲中國文化的一道獨特風景。說來有些奇怪,自古華夏本無獅,獅子是域外傳來的一種異獸,卻如何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孕育出世界獨有的獅文化?
南方舞獅
北方舞獅
因爲少見,所以成了祥獸
獅子的原産地在歐洲中部。200多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在德國南部、奧地利、匈牙利、前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巴爾幹半島及多瑙河流域的河谷地帶,都曾經是獅的家園。在距今大約5.5萬年到20萬年的時候,它們的分布區向東南方向擴展,首先進入亞洲,然後分成兩支:一支向西通過埃及進入非洲,再穿過赤道地區,蹤迹遍及整個非洲大陸,進化成爲現代的非洲獅各亞種;向東的一支則通過敘利亞、波斯,穿過中東,再進入印度,成爲今天亞洲獅的祖先。
華夏這片土地上,自古並沒有獅子的蹤影,獅子是被人爲引進的。最早引進獅子,還是要追溯到漢武帝派張骞通西域的那次著名事件。在我國史籍中,最早出現獅子的記載是《漢書·西域傳贊》,那裏說到,獅子是張骞通西域之後作爲“殊方異物”傳入中國的。
張骞通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之間的聯系。東漢順帝時,疏勒國王派使者到洛陽,向東漢朝廷贈送禮品,其中就有獅子。順帝見到這巨大而凶猛的野獸,頗感新奇,就命人把獅子安置在禦苑內,加固鐵籠,還讓大臣們一起來觀賞。
漢代以後,獅子雖然通過人爲途徑傳入中國,但多半作爲貢品,數量極其有限,而且大多飼養在帝王宮苑之內,一般的平民百姓就只有耳聞,難得一見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祥獸文化,比如龍、鳳、麒麟等等。它們多半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被人們綜合現實世界中各種動物的形象,加以想象創作,成爲一種吉祥的符號。獅子傳入中國以後,一方面有現實存在的影子,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見到,加上它本身威武的形象很具權勢的象征,于是成了祥獸最佳的摹本。
獅子作爲祥獸被人們加以藝術創作、表現,也是自東漢時期就開始了。我國早期的石獅往往設置在貴族墓前的神道兩側,用以驅逐邪惡、保護墓地。
從一開始,獅子作爲一種祥獸符號,它的形象就加了很多想象的成分。有的在獅子的肩上增添一雙飛翔的翅膀,有的在獅子的頭上飾以單角或雙角,有的在獅身上飾以雲紋和火焰紋。對這種以獅子爲模本的祥獸,稱呼上也各有不同,有稱麒麟的,有稱辟邪的,有稱天祿的,有稱扶拔的,特別是南北朝時期,這種神瑞化的裝飾更爲突出。
而隨著漢代以來印度佛教的傳入,更把獅子神化起來。佛經故事中記載:“釋迦牟尼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惟我獨尊,做獅子吼,群獸懾服。”獅子淩駕于百獸之上,具有了辟邪護法作用。
深入民間的玩具獅
建築上的獅子多半是帝王、官宦和豪富們權勢的象征。不過,既然成了祥獸,獅子也不可能只爲權貴專有。宋代以來,獅子在世俗化、程式化過程中,逐漸深入到民間,並多半以玩具的形式出現,爲百姓們喜聞樂見。
陝西鳳翔的泥塑玩具獅是當地民間藝人按照自己的觀察和欣賞習慣,將傳說中的獸中之王與狗、貓的具體形象相結合,使獅子形象憨態可掬。這種獅子的造型誇張了獅子的大頭和眼睛,突出了一排大而白的牙齒。山東臨沂、濰坊的民間布制玩具獅子,頭部做得與身體一樣大,眼睛、耳朵、尾巴都做了充分的誇張。把一頭凶猛的獅子變成憨態可掬、稚氣橫溢的可愛形象。
北京的棕獅用泥塊做頭,用布片、排須做成耳朵和身軀,再施以彩繪,成爲活脫脫民間舞蹈獅子的縮影。
廣東和福建的民間彩紮獅子,用彩色的布料、毛絨剪貼拼制,通體用金銀線刺繡,絨球點綴著獅頭,整個形象顯得色彩俏麗,活潑生動。
在陝北的綏德、洛川、米脂及關中的富平、澄城縣城鄉,流傳著一種放在炕上的拴孩子石獅,形狀不大,最大的不過30多厘米高,小的僅2至3厘米。這種炕頭石獅與當地群衆世代相傳的“保鎖孩子”的習俗結合在一起,小孩生下百日後,都要用這種炕頭石獅“拴”起來,小獅子可以鎮住邪氣,保佑孩子平安。形體較大的石獅,又有“穩”住孩子的作用,防止摔到地下。
民間獅子玩具的創作中,藝人們抓住了獅子的頭部特征,突出眼和口,讓人一看便知是獅子,做到了“神似”。獅子的身體上繪有花草,尾巴和雙腿采用“寫意”的方法表現,使獅子具有孩童天真、稚氣、健壯的意趣,爲獅子藝術注入了浪漫的新生命。
最著名的守門獅
獅子以其威猛的外形,在中國文化中最著名的形象可能就是守護獅,特別是守門獅了。
在中國,獅子作爲吉獸最初的職責也是守護,從東漢開始一直作爲帝王公侯陵寢、宮殿的衛士。從宋代開始,獅子的形象逐漸世俗化,除了宮殿官府,私宅園林前也可以設置守護獅。
獅子的形象也被附著了官階、權力、等級等文化意義。清初頒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對設置守門獅曾有過規定,如一品官門前石獅的獅頭要有13個卷毛疙瘩,俗稱“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石獅的卷毛疙瘩,則要逐級遞減,每減一品就要減少一個疙瘩,七品官以下門前擺石獅即爲僭越了。不過,這種限制很快便被廢止了,這是因爲獅子在民間建築上的應用已十分廣泛,很難加以限定了。
明清的守門獅都是雌雄成對,雙雙蹲坐門前,雄獅戲繡球象征權勢和一統寰球;母獅撫小獅象征子嗣昌盛,源遠流長。
北京是元、明、清三個王朝的建都之地,荟萃了中國封建社會古建築中的獅子大成,其中尤以天安門大石獅最爲著名。天安門大石獅前後排列,分爲2對,共4尊。石獅的形貌相似,呈圓團狀,用漢白玉石雕刻。這4尊大石獅連座高3.4米,每尊重15噸。4尊石獅的頭頂都有13個疙瘩,這是當時的最高規格。這4尊石獅是中國明清獅子的典範,是北方獅的代表,時至今日,仍然是中國獅子藝術中的正宗。
從守門獅使用的材質上看,石質最爲普遍,此外還有鐵鑄獅、銅鑄獅等。
宋代的寺廟祠堂、大型宅第和橋梁等古建築中都把獅子作爲主要的裝飾題材,台基、柱礎、欄杆、抱鼓石、瓦當、欄板及其他建築構件上都有獅子的身影在跳躍。最有代表性的則首推山西省的晉祠。
獅子在橋梁上裝飾始于何年,現在很難定論,北宋李明仲編纂的《營造法式》對建築上的望柱欄杆應用雕刻獅子已有規定,說明最遲在北宋便有橋梁裝飾獅,留存至今的則以北京郊區盧溝橋上的石獅最爲著名。
盧溝橋在北京郊區永定河上,大橋建于金代,橋長265米,寬9.3米,是我國北方最古老的大型聯拱長橋。盧溝橋的140個石制望柱及欄板等處都刻有形態無一雷同的獅子。北京有句歇後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除裸露在外的石獅子外,在大獅子的肚下、背上還有不少時隱時現的小獅子,現在終于數清,總計485尊。橋上的石獅全都嬉戲活潑,充滿人性氣氛,作者所表達的就是以獅子的姿態來達到裝飾悅人的目的。
北方舞獅把魏太武帝作爲祖師
在中國的傳統獅文化中,給人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守門獅,應該就是舞獅了。逢年過節,用舞獅來調動、烘托喜慶氣氛,是中國獨有的一種喜慶文化。
舞獅的習俗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北方舞獅往往把南北朝代北魏的魏太武帝(公元408-452年)稱爲自己的祖師,因爲是他把西亞傳入的獅子隊改名爲“北魏瑞獅”,並加以扶持和提倡的。
更有人提出,最早能見到有關獅舞的記載還可以上溯到三國時期魏國的孟康,他留下了“象人,若今戲蝦、魚、獅子者也”的記載。
而北魏時期關于舞獅的記載更爲生動詳實。當時的楊衍之在他的《洛陽伽藍記》中對此做了具體的描寫。他說到,在四月四日佛降生的日子,人們將佛像從廟堂中請出來,擡到街上和廣場上遊行,讓人們瞻仰禮拜,以示敬意,在遊行的隊伍前,戴著面具、穿著獸皮的人,裝扮成獅子的模樣,邊舞邊開路,起到鎮邪驅魔的作用。從這裏的描寫也可以看出,舞獅最早與佛教節日有密切的關系。
唐代最著名的舞獅是“五方獅子舞”,據《新唐書·音樂志》記載:“設五方獅子,高丈余,飾以方色,每獅子有十二人,畫衣執紅拂,首加紅抹、謂之獅子郎。”由人扮演五頭不同顔色的獅,各立一方,在獅子郎的引逗下,表演獅子俯仰顧盼等各種情態。發展至宋代,已與現代舞獅非常相似了。明清以後,舞獅尤爲盛行。而舞獅起源中的宗教成分則漸漸脫離,舞獅成爲一種單純的民間娛樂活動。
舞獅在長期的演變中,在我國各個地方又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流派,大體上可分“北方獅”和“南方獅”兩個大類。北方獅的外形與真獅比較接近,全身覆蓋著金黃色的獅披;南方獅頭的色彩則豔麗奪目,富麗堂皇,如廣東獅往往誇張其頭部的造型,額部十分突出,大都安上玻璃眼球,顯得光彩奪目。
舞獅按表演動作,又可分爲“文獅”和“武獅”。文獅主要表演獅子搔癢、舔毛、打滾、鑽穴、抖毛等溫順動作,表現獅子的活潑可愛。而武獅則以獅子踩球、撲球、滾球、含球、吐球、騰雲等動作,表現獅子的威猛勇武。
中國傳統的舞獅一般由三個人組成,一人爲舞獅郎,二人裝扮成獅子。舞獅郎身穿武術衣,腰紮彩帶,腳穿武士靴。裝扮獅子的二人也有分工,一人爲獅頭,一人爲獅身。舞獅時三人協調配合,表演出各種精彩的動作。
而從傳統舞獅中生發的舞獅雜技藝術,那就有著更高的觀賞性,當然難度也就更高了。
【域外一瞥】
西方文化中的獅子
在中國文化語境中,老虎是“百獸之王”,而在西方文化語境中,占據“百獸之王”地位的則是獅子。漢語中老虎的角色在英語中常常變成了獅子,比如“fight like a lion”(像獅子一樣勇猛戰鬥),“as brave as a lion”(勇猛如獅)等,不勝枚舉。
在古埃及,獅子的石雕踞伏在通往聖所的大道兩邊,以盡看守和保護之責,通常這些石雕以獅身人面像的形象出現。最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就是位于哈夫拉金字塔前方的獅身人面像。獅身比喻法老的身體強大如萬獸之王,而人面代表人類的智慧。法國考古學家曾于2001年在一個古埃及陵墓中首次發現了一具雄獅木乃伊,這充分說明了在古埃及文化中,獅子的神聖地位。
西亞人和歐洲人經常借用獅子來標榜強勢的人,例如波斯人在代表自己的旗幟上畫上獅子,英格蘭的理查一世以“獅心王”稱號而聞名。
天主教的教堂特別喜歡展示獅子的畫像。最早的基督徒已經描繪和雕塑了獅子的形象,想以此表達他們面對迫害應該表現的勇氣。後來,在主教的座椅背上繪上獅子,或者把建築物的柱腳塑成獅爪形象,以象征世界的獸性爲基督教的教義所戰勝。
地名由來
新加坡爲什麽被稱爲“獅城”?
新加坡不産獅,卻被稱爲“獅城”,這和它的一位征服者的奇遇有關。
據說,在大約1160年前後,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附近一個小國的王子帶著新婚妻子和隨從們一起出海。在海上他們遇到了狂風大浪,船只隨風漂流,險象環生。當風浪平息時,他們看到遠處出現了一片潔白的沙灘。
王子帶著隨從們上了岸,卻迎面撞上了一頭怪獸。怪獸行動非常敏捷,還沒等大家看清,就消失了。王子問隨從這怪獸是什麽動物,隨從也不能確定,就隨口認定那是一只獅子。
如果這個傳說是真實的,那麽,從當地的動物分布來看,那應該是一只東南亞老虎。不過王子卻真把它當成了獅子,十分高興。因爲在他們的文化裏,獅子也是勇猛、雄健而又吉祥的動物。王子認爲這是個好兆頭,于是率領自己的部隊占領了這個原本叫“淡馬錫”的地方。
爲了紀念這個與吉祥動物的奇遇,王子征服了這片土地後,就把淡馬錫改名爲“新加坡拉”。在馬來語中,“新加”是獅,“坡拉”是城的意思。這便是新加坡和“獅城”名稱的來曆。
自然之謎
亞洲獅和非洲獅無法雜交生育正常後代
現存的獅子分爲非洲獅和亞洲獅兩種。
亞洲獅曾經出沒于世界上一大塊狹長區域,從南亞次大陸橫越伊朗和阿拉伯半島到歐洲、巴爾幹半島一帶。但狩獵和人類擴張消滅了各地的種群,只剩下印度的一塊亞洲獅的最後棲息地,目前野外只有大約300只。而非洲草原上的野生非洲獅目前也只有二三萬只。與非洲獅相比,亞洲獅身軀略小。
20世紀80年代,爲了培育出一種特別吸引人的獅,印度查特比爾動物園管理員通過讓亞洲獅和非洲獅雜交培育出一種獨特的雜交物種。
在理論上,這個雜交繁育計劃看起來不錯。早先獅已成功地與虎、美洲豹等進行過雜交育種。所以,在同一物種的兩個亞種之間進行雜交看起來更順理成章。這家動物園讓兩只非洲獅與兩只亞洲獅進行交配。但當幼獅生下來後,管理員才明白這個計劃出現了問題。這些雜交幼獅出生後,其後腿都嚴重疲軟無力,幾乎不能行走。更糟糕的是,幾年過後,多數雜交獅的免疫力開始下降。到2000年,當動物園已經培育出70多頭雜交獅後,管理員不得不決定終止這一損失慘重的計劃。他們切除了雄獅的輸精管,決定讓雜交獅自然滅絕。
現在,一些依然活著的雜交獅非常虛弱,它們連從骨頭上撕下肉塊的能力都沒有,只能吃無骨的肉。
(本文寫作參考徐華铛、楊古城編著《中國獅子藝術》,李湘濤著《獅》等,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