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新加坡特約記者 辛斌 宇揚】在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之後,正在華盛頓進行工作訪問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當地時間3月30日到美國外交關系協會出席一場對話會。他在一小時的時間內回答了有關烏克蘭危機、全球化、氣候變化等問題,其間,“中國”成爲頻繁出現的詞彙。李顯龍認爲,俄烏沖突破壞了國際框架和全球合作體系,也加劇了美中關系緊張,他呼籲尋求預防亞太熱戰的和平解決機制,反對將中國踢出國際體系,拒絕美中脫鈎。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31日報道,在談到烏克蘭危機時,李顯龍指出,烏克蘭局勢的發展必然會對美中關系産生重大影響,“這會使他們關系緊張,這已經使他們緊張了”。他希望美中能做出理性考慮並維持兩國關系。如果美中關系進一步惡化,將對整個亞太地區和世界造成嚴重的後果。李顯龍還提到,要從世界相互依存的角度來看待制裁,大國采取制裁措施會導致另一個國家面對實際的經濟後果。
李顯龍強調,俄烏局勢與台海局勢不同。他說:“我們都希望看到台灣的現狀能維持,如果有變化也不是以暴力或非和平方式發生。但這很難處理。”李顯龍稱,亞太地區的框架與歐洲不同。“歐洲有北約,有第五條款,有前華約組織國家,由這些架構畫出紅線。在亞洲地區沒有。這裏有台灣、‘一個中國’政策以及“與台灣關系法”。但中美之間有三個聯合公報。隨著事態的演變,這些架構會被怎麽解讀?”他認爲,亞太地區需要思考導致沖突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沖突的結果。
在回答有關全球化的問題時,李顯龍說:“中國會不斷發展壯大,勢頭不可阻擋,問題是如何將中國融入國際系統?你可以試圖阻撓,但是會隔離自己,並且爲這段關系埋下長期隱患。或者你可以試著與中國合作,納入國際系統,雙贏互惠,希望之後會有建設性進展。”他提醒道,一旦和中國脫鈎,美國會承擔巨大的經濟成本。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及許多美企的制造基地。“這些鏈接一旦斷裂,美國也會受到傷害。”
對于“拜登和美國會是否接受了李總理提供的‘北京耳語者’(即能和北京溝通的人)’角色”的提問,李顯龍予以否認。他說:“新加坡作爲以華族占多數的東南亞多元種族國家,有獨立的國家利益和優先考慮順序。”
3月3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多名專家認爲,李顯龍的觀點秉承了這些年新加坡對中美關系務實的看法,因爲“選邊站”不符合新加坡的自身利益,大國激烈博弈對新加坡並不有利,和平自由開放才是新加坡發展所需要的外部環境,如果按照美國的想法把東南亞搞成對中國競爭的橋頭堡,會斷送新加坡發展的前景。上述專家表示,李顯龍的觀點在東盟國家中很有代表性,東盟普遍不願意看到出現沖突對抗。對于東盟國家來說,抓住全球化的發展窗口才是最重要的,去當華盛頓的對華遏制前哨不符合地區國家的現階段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