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那這次長達兩個月的“宅生活”,會帶來哪些變化呢?
受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居家生活刺激了不少消費品類的增長,除了口罩、藥品這樣的“硬通貨”,速食、小家電、O2O到家業務也迎來了一波高速增長。
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的是,健康食品品類也在這段時間突飛猛進。對于消費者而言,疫情是一次全民級的健康意識教育,人們開始更關注健康、以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們注意到,小米有品衆籌頻道也在3月首次上線了代餐産品,選擇了新銳品牌ffit8輕體代餐蛋白棒作爲合作夥伴。ffit8輕體代餐蛋白棒爲小米有品設計了定制版,産品于3月12日上線,一上線即成爲平台爆品,從數據上來看,24小時銷售額超過400萬元,衆籌第七天銷售額超800萬元,截止發稿,14天衆籌交易額突破1000萬元,有超過5.1萬人支持,賣出18.9萬盒,衆籌目標完成率超過10341%。
和天貓、淘寶不同,小米有品衆籌本身是一個發布和測試新奇、潮酷類産品的平台,我們也曾報道過不少從小米衆籌起步的科技品牌。偏“酷産品”的屬性也讓小米有品具有不一樣的性格屬性。
小米有品電商飲食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孔祥宣表示,小米有品評審團隊經過多輪評測後,選擇ffit8的代餐蛋白棒是基于産品的科技感、口感、設計感和效果。
這是小米有品衆籌有史以來首次發布代餐産品,而超過10341%的衆籌完成率也在小米有品創造了食品類的衆籌記錄。疫情期間也能有驚人的數據,背後我們認爲增長來自兩個核心邏輯:
-
雖然是代餐産品,但ffit8的零食化設計,讓其順利出圈。
-
代餐棒的零食化的趨勢比預期來的更快。
代餐棒:從小衆走向大衆
目前國內代餐市場的規模在百億級,預計2022年將達到1200億元,其中營養補充飲料是增長最快的品類,複合增長率爲12%,2011-2016 年期間中國這一品類銷售額增長了近 100 倍。
而線上電商的數據顯示出更強的消費需求,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食品發布的《天貓食品行業趨勢分析報告》顯示,代餐食品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消費占比接近五成,從銷售體量及消費者人數上,代餐食品的整體銷售均有著穩步的增長且呈現大于50%的增長率。
因爲“三高”的特征(高增速、高利潤、高粘性),無論是食品巨頭還是創業公司,都將代餐納入産品的矩陣中來。
代餐從小衆走向大衆,必然要經曆三個階段:
-
作爲運動營養補劑的1.0階段,因爲蛋白質補充和能量補充的功效,作爲運動人士健身、增肌、能量攝入的産品;
-
作爲體重管理産品的2.0階段,因爲低卡、便攜,這一階段的産品被大量有體重管理需求的用戶所追捧,作爲正餐代餐;
-
3.0階段的蛋白棒則真正意義上成爲大衆食品,既可以用于輕體代餐,也可以用于健身前後的能量補充,更重要的是對于不減脂、不健身的消費者而言,蛋白棒也可以作爲營養均衡的便攜早餐、無糖低卡的零食、以及出差、加班等場景的食物。
這個不斷擴充場景的過程,也是産品不斷在新用戶中驗證消費需求的過程。
代餐1.0 運動營養補劑
蛋白棒一開始是服務于健身人群。對于有減脂增肌需求,尤其是增肌的健身愛好者,每天需要補充相當劑量的蛋白質以促進肌肉纖維的合成。而蛋白棒作爲運動營養補劑的一種,是最高效便攜的蛋白質補充方式。
相比需要特定條件下沖泡的蛋白粉,蛋白棒一根40克左右,放在包裏不占空間,也沒什麽重量,不需要加水,餓了累了吃一根,就能很好地補充能量。但作爲運動營養補劑的蛋白棒也存在問題,比如普遍不太好吃、粘牙等等。
代餐2.0 體重管理
當代餐産品進入體重管理市場,意味著消費人群從健身人群擴展到有減脂需求的人群。體重管理市場有這樣幾個特征:女性用戶數量龐大、高增速、經過驗證、需求長期存在、付費意願強且具備一定粘性。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的肥胖人口(BMI>30)超過 6000 萬,超重人口(BMI>25)數量有 2 億,實際上,而在大衆的認知標准中,即便處于“未超重”區間,很多消費者也有強烈的減脂需求。
這個階段西方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公司,以康寶萊爲代表,如今市值在40億美元左右,早在2005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類似的公司還有Medifast、Slimfast等。目前許多國內創業公司也是在這一區間落位,用代餐産品+服務的方式,服務有身材管理需求的用戶。
這一階段的産品問題在于,産品同質化問題嚴重、獲客成本高、用戶的生命周期有一定時間局限性。
代餐3.0 功能性零食
真正能讓代餐食品走向大衆的是功能性零食。
事實上,在歐美發達國家,如果來不及吃飯,又不想湊合,代餐産品是首選。數據顯示,歐美國家 80% 的能量棒消費並非來自健身人群,而是大衆消費者。在超市、報刊亭、甚至是咖啡館,貨架或者收銀台上隨處可見代餐産品的身影。在國內,兼具便攜性和健康的産品在快消品渠道中並未占據主流。
但代餐食品零食化的趨勢比預期來的更快。2019年初,能量棒品牌BE-KIND進入中國,開始在電商渠道售賣,而同年6月,負責BE-KIND海外業務的瑪氏集團宣布投資4500萬美元擴張期浙江嘉興的生産線,其中2000萬美元用于生産“BE-KIND”能量棒,幾個月後,歐陽娜娜就成爲BE-KIND能量棒的代言人,從産品相關的文案和場景可以看到,BE-KIND也是在走代餐零食化的道路,希望贏得都市的年輕消費者。
而小米有品衆籌這次聯合ffit8上架蛋白棒的衆籌結果,超10341%的完成率,也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這一趨勢,即當代餐産品脫離“減脂需求”後,日常的生活場景依然存在使用需求。
零食領域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但代餐零食化仍有一些隱形的好處:一方面,具備代餐的功能性可以在價格上取得優勢,消費者願意爲營養和健康付費,同時心理上比較正餐,價格敏感度更低;另一方面,快節奏的生活,讓代餐零食的使用場景更普遍。在代餐的各種産品形態中(棒支、瓶裝粉末、奶昔),無論是早餐、正餐、還是加班、運動前後、商務出差,棒支便攜的屬性爲其贏得更廣闊的消費場景。
ffit8蛋白棒的破圈邏輯:用零食化産品思路做代餐
看好代餐食品零食化的趨勢,我們認爲,這次ffit8的輕體代餐蛋白棒之所以能順利破圈,在産品、設計和營銷等方面也大量借鑒了零食産品的特點。下面我們一一拆解。
1.技術創新帶來的效果升級。
不可否認的是,技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這個改變也體現在我們吃的食物上。對于代餐産品而言,從2.0向3.0階段過渡,仍然要爭取大量體重管理的消費者,因此減脂輕體的效果是首位的。
ffit8對蛋白棒的革命從原料研發開始,聯合美國最大的蛋白質研發和生産商MSG公司,以及美國乳品協會新加坡實驗室,爲中國用戶的輕體需求特別定制了WPI分離乳清蛋白。通常來講,來自牛奶的分離乳清蛋白號稱”蛋白之王”,吸收率能到達80%-90%,主要用于專業運動健身人群的蛋白質補充。而這款訂制的WPI分離乳清蛋白,采用了更爲精密的錯流膜過濾技術,每100克牛奶只能提取0.7克,比普通分離乳清蛋白的分子更小,吸收率更高,幾乎能達到98%。無乳糖不易過敏,更適合亞洲人的乳糖不耐受體質。
而且天然含有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營養成分,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還能增強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ffit8蛋白棒獨特的小分子緩釋技術,使得減脂期間蛋白質吸收更均衡持久,讓營養補充更充足,能達到及時補充肌肉消耗,燃卡不減肌的輕體效果。
2.對于所有食品來說,好吃是一切消費的前提。
蛋白棒一開始作爲運動營養補劑,主要面向健身人群,産品的重點也在蛋白質和能量的補充,因此,蛋白棒産品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夠好吃、粘牙、糖分高。味道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到産品的複購。
技術創新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口感的大幅提升。因爲分子更小,ffit8蛋白棒的口感和一般蛋白棒不同,有一種很特別的“牛軋糖”的細膩口感和持久的奶香,更小的分子在口腔內更易融化,而且不會粘牙,沒有吃傳統蛋白棒常見的“沙礫感”。
3.除了技術帶來的口感變化,ffit8在食材組合方面,也將蛋白棒做了零食化的處理。
實際上,團隊在設計蛋白棒的時候,就是用零食産品的要求去研發設計的。
具體來說,除了剛剛我們說的牛軋糖的口感,産品中還加入了天然食材和功能性食材。前者是指肉眼可見的食材,比如芒果粒、橙子粒、堅果碎、天然的可可脂球,吃的時候會有直觀的“天然、健康”感;後者是指一些風味的設計,蛋白棒中加入了藜麥球、燕麥脆片、奇亞籽等,這些食材的加入會在“牛軋糖”口感上疊加“脆”、“香”的體驗,味道的層次、咀嚼的軟硬度搭配一下子豐富了起來。
而凍幹技術的果蔬幹、藜麥、燕麥脆片、奇亞籽等食材,都是近幾年頗受追捧的食材元素。一些新銳的食品品牌,比如王飽飽麥片、每日黑巧、歐紮克麥片、每日堅果等“健康零食”都會用到藜麥、果幹、酸奶幹、堅果碎、奇亞籽等食材。
4.代餐也需要專業背書
ffit8的創始人張光明,曾是航班管家的聯合創始人。2016年做了一場心髒手術,換了一只牛的心髒瓣膜,點燃了他對營養和健康科技的熱情,術後他突然迷之自信,使命感爆棚,瘋狂學習,立志要成爲”最牛科技老中醫”,解決年輕人的飲食健康問題。很快,他成爲互聯網公益健康組織”幸福減肥教”的校長,在互聯網上帶領了超過5萬人成功瘦身,並總結出了一套LCHF健康飲食法,成爲IFBB(國際健美職業聯盟)職業運動營養師,並在2019年被聘爲中國奧委會奧運備戰營養和體重管理顧問。後來這套LCHF健康飲食法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成健康書籍《去你的脂肪》,
從結果來看,ffit8用簡單、方便、好吃、低卡、輕體這五個特點,把蛋白棒這個品類從面向專業運動人群的營養食品,成功延展到了普通年輕人的日常代餐、營養補充和健康零食的場景中。
此前大量代餐品牌瞄准的用戶大都以女性爲主,在淘寶、天貓、小紅書、以及社群等渠道銷售,産品的“減脂代餐”屬性非常突出,因此吸引到的是減脂需求的用戶。而小米有品的性別屬性更偏向于喜歡酷潮、科技感的男性用戶,此次衆籌的成績單很大程度上驗證了新人群、新場景的消費需求。
ffit8的創始人張光明表示,相比減脂用戶,小米的用戶更能代表都市年輕人,而這次衆籌的成績單,恰恰證明年輕人能接受蛋白棒作爲功能性零食。而且從客單價來看,接近300元的客單價意味著,有不少用戶直接選擇了12盒甚至是40盒的套餐。(小米定制款産品共推出了周套餐1盒裝、月套餐3盒裝、季套餐12盒裝、年套餐40盒裝四個規格,價格從69-1999元不等)
如果蛋白棒産品有生命周期,可以說,ffit8在産品設計的時候,零食化的處理將蛋白棒從2.0的減脂代餐階段,順利推向3.0的功能性零食階段。
疫情催化劑:健康食品的拐點或更早到來
無法否認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全民級的健康意識教育,人們開始更關注健康、以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見到的是,人們的健康意識會在無形中強化,對健康的投資(無論是“管住嘴”還“邁開腿”)都可能會受疫情刺激而加速。
反應在消費上,人們爲健康的付費意願會更強。這點從大健康的相關産品銷量上漲也可以感知一二:疫情期間,頭部的家用的健身硬件産品幾乎全都售罄,健身類App的下載量和日活也有大幅提升。基于此,有“健康”屬性的食品可能會迎來新一波的發展窗口。
對于消費品而言,線上電商平台高度成熟,線下的新興渠道也走向連鎖化,渠道端的成熟讓消費品牌有機會在任何領域“重做一遍”,在短期內完成市場教育。而對于近幾年快速品牌化的代餐食品,有機會進一步出圈,從健身人群和減脂用戶擴大到日常的消費場景。
除了疫情的刺激,另一個不可忽視的趨勢是正餐和零食越來越模糊的邊界,即正餐零食化、零食正餐化。食品産品的更新換代,也是在和人們的時間作戰,工作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時間精力有限,好好煮飯已經變得非常奢侈,面對“便捷”的需求,零食不可避免地成爲早午餐的替代産品,酸奶、谷物、能量棒等産品,也成爲食品巨頭研發新品或是投資收購的期待增量,而代餐棒這個兼具“營養、方便、健康”屬性的産品類型,或將更早迎來市場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