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圈談論最多的話題。隨著教育環境和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人們視野也更加寬廣,信息更加流暢,家長們開始選擇立即能改變現狀的決定——送孩子出國留學。
據立思辰留學360介紹,關于選擇讓孩子去哪裏讀書一直是個大難題。不過隨著最近一些年很多企業大亨、名人明星選擇讓孩子來新加坡讀書甚至移民。人們也開始關注這個富有魅力的新加坡,新加坡越來越多的留學優勢被人們發掘。
新加坡留學優勢
新加坡的雙語教學、治安環境、東西方文化交融、國際視野、社交人脈圈等都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平時跟家長們溝通,聽到最多的就是,新加坡是素質教育,國內是應試教育,所以要選擇新加坡。但是兩者究竟能有多大差異?
馬上就要正式開學了,很過從國內新過來的學生和家長會對新加坡的素質教育認識還不清楚體會不到留學的真谛。
相比于國內標准的中式教育,新加坡的教育屬于中西方的完美融合——嚴謹+開放+國際化。
當學生還在小學階段時,中國老師和家長就要苦口婆心的教導學生必須學什麽,應該怎麽做,以後才能考個好大學,然後各種補習安排等等就來了,但是發現等孩子年齡越大,孩子的叛逆、能力卻並沒有按照預期的去走。
反觀新加坡的老師的做法,就顯的”缺少母愛,嚴厲苛刻”。因爲新加坡教育重視的是以引導爲主、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學校老師跟同學之間更多的是平等的朋友關系,之間是尊重、理解、信任。
學校教會學生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特長,引導該用什麽方法去學習更高效、更能切合實際。而不是教育學生,你必須做什麽。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特別的個體,不應該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因材施教。
新加坡教育在思想上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度,但是學校的管理確實嚴格,學生必須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去執行,按時上學、不能缺勤等。這些東西學生必須嚴格遵守,這也是從小培養學生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中國學生在人們看來更多的像是爸媽手心的乖寶寶。孩子從小的時候,學校教育就給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學生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規規矩矩的、按部就班的往上走就可以了。所有的東西,都有了嚴格的答案,遇到考試,只需要臨陣磨槍,記下答案,所以中國學生的應試能力是非常強的。
但是這樣,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就感覺是一個執行者而不是思考者。越是聽話的孩子,越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殊不知,這樣一來,學生的天性也在隨之被抹殺。
反觀,新加坡的教育,小班教學,每個班級僅二、三十名學生,全部在老師視野,給予每個學生發言、表現的機會,增加了互動環節。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以老師和學生的思維碰撞出獨特的教學方法。尊重每個學生的想法和個性。學校老師的教學不是傳授、更多的是引導和啓發。
包括學生升學的時候學校很重視學生平時的表現,並不是一考定乾坤。比如,學生之前在學校參與的活動,擔任的職務等等。新加坡學生在知識的廣度和社會的認知、是非的觀念、演講、論述方面能力普遍要高。
學校給學生提供了學生的環境,比如圖書館、實驗室等等。這些不是擺設,而是實實在在要發揮作用的。新加坡學生的閱讀量遠遠比其他國家學生要大。這也是爲什麽新加坡學生的語言功底要遠遠比一些以英文爲母語的國家學生還要優秀的原因。
新加坡的教育環境也給了學生自由成長的沃土。
在國內的學生每天白天上課,晚上補課,周末培養興趣愛好,學生忙的團團轉。先不說教育的成果,孩子的身體也吃不消啊!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眼健康問題!甚至現在很多家長已經麻木,覺得孩子戴眼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嚴格來講,近視不屬于疾病嗎?
而新加坡學生每天的作業量相比就少很多,加上學生一般1點半就放學回家。除了學校的CCA,學生可以利用大量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包括孩子喜歡的音樂、舞蹈、體育項目,這些全部在學校就可以完成。
每個學生都不同,我們見過很多學生包括從國內過來的學生非常優秀,直接參加一些名校的入學考試和面試一次性考進。而且很多這些學生並沒有接受過課外的輔導。可見學習的態度和方法有多麽的重要。
新加坡人才教育
眼高手低,不接地氣。這是一些企業家對國內很多畢業學生的評價。爲什麽會這樣,國內學生在學習的階段完全處于跟社會脫離的節奏。社會需要什麽樣的人才,完全不知。這是“讀死書、死讀書”的一個反映。所以很多企業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再去重新培養塑造一個人才。
而在新加坡的教育過程中,學校提供各種活動,讓學生很小就融入社會,比如去做一些義工,接觸一些企業參觀、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交際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有的學校甚至將企業思維融入到教學當中,這樣學生畢業後,直接可以融入到崗位中。
新加坡人才競爭力在世界遙遙領先,這也是爲什麽新加坡能吸引衆多世界500強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亞太總部的原因!
據立思辰留學360介紹,新加坡的素質教育是根據學生各自的天賦差異、因材施教,找到學生的潛能,並最大程度的釋放發揮,達到人盡其用,爲社會發光發熱。
包括新加坡的分流體制,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設定普通課程和快捷課程,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安排學習計劃。
學校還應該組織學生參加各種CCA活動,國際比賽、學術交流等。讓他們有正確的世界觀,了解世界、提升格局。
真正的教育主體應該是學生,學校的老師、制度都是以服務學生爲主,將學生培養出獨立的有個性的人才。而不是將學生放進固定的模子裏,按照固定的模板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