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悄悄來臨了,各式各樣口味衆多的粽子已經爬上了商家的貨架,它們總是最先提醒著我們這個節日的到來。在全國各地,端午節的各式傳統習俗讓這一個節日渲染上了濃厚的中國色彩。
但隨著移民海外人口的增加以及中華文化的廣泛傳播,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等傳統習俗也逐漸沖出國門、走向世界。每逢佳節倍思親,身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們也在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傳統節日,特別的是各個國家往端午節融入了當地特色,使其更加多元化。
今天,小編就帶著各位看官,一起來探訪東南亞其他國家不一樣的端午節文化。
新加坡:龍舟競賽,粽子飄香
作爲最重要的華人聚集區,新加坡也有很多慶祝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之外,每年的端午節,在新加坡的東海岸公園都會舉辦精彩的龍舟邀請賽,來自世界各地的龍舟隊伍雲集于此,一較高低。
東海岸公園舉行的“龍舟邀請賽”
此外,因爲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限制,無法舉辦賽龍舟,會爲了方便在陸地上舉行比賽,也就是新加坡當地最有特色的端午節活動之一——旱龍舟,以此來模擬龍舟。
新加坡特色的端午節活動之一——旱龍舟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當地華人包的“娘惹粽”也非常受歡迎,這裏的粽子融入了當地的美食,獨具當地風味,大廚們會用獨特的香料“芫荽粉”配上醬油,精心腌制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條混炒,裹入透白晶瑩的糯米之中。粽子以斑蘭葉包裹,制作過程中斑蘭葉的清香沁入糯米,讓粽子愈加芬芳四溢。
娘惹粽
越南:辟邪驅瘟,偏愛水果
越南人在端午節這天並不放假,也沒有什麽專門的娛樂活動。越南也是在陰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他們的主要內容是吃粽子、端午驅蟲。端午采藥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認爲“端午草藥”最爲靈驗,許多集市上有此藥專賣攤。越南人認爲,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節日清晨,越南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然後吃一顆鴨蛋,上午吃酸味的水果,以殺死所有不好的東西。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辟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愛。
越南人在端午節雖然也會吃粽子,但更愛吃水果,因爲吃水果等同吃齋,意味著一種對祖宗的尊重,除此之外他們也認爲這樣可以幫助驅除邪氣。所以相較之下,粽子倒成了配角。
越南岘港國際煙花節
端午期間正時值越南岘港國際煙花節,可在異國他鄉過一個絢爛多彩的端午。
馬來西亞:包粽大賽,龍舟爭渡
在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約占到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他們也將端午節的傳統一代一代的流傳並保留了下來。但他們並不是像我們一樣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而是新曆六月初過端午節。如今這裏的端午節,同樣與“裹粽子”“劃龍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節日氣氛十分濃厚。
馬來西亞人也喜歡吃粽子,除了我們常常見到的鮮肉粽、火腿粽以外,更有不少人喜歡將東南亞特色的椰蓉和豆沙也包進粽子,別有一番風味。
除此之外,這裏的會館每年會組織自己的代表隊,來參加端午進行的賽龍舟。如果你想在馬來西亞體驗端午節,那麽住在裏卡士灣畔附近最適合不過了,這裏正是賽龍舟比賽的最佳地點。
泰國:“芭掌節” 祭先祖
在泰國,人們把端午節也稱作“芭掌節”,它的主角依然是粽子。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准備一大桌的美食來拜祭祖先,其中必不可少的就包括泰國的粽子吉掌和芭掌。
泰國“烤粽子”
吉掌指的是一串一串小巧玲珑的甜粽,人們在包粽子之前,會先將糯米泡在椰汁裏,讓米粒充分吸收椰子的香氣。再將椰子、黑豆、芋頭、地瓜等包裹進去,甜甜糯糯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芭掌則指的是那些鹹鮮的大顆肉粽,將糯米和泰式香料、炒香的花生和其他餡料完美搭配到一起,非常符合當地人的胃口。
印尼:粽葉飄香迎吉祥
印尼首都雅加達的華人街班芝蘭街上,每年端午節都會有很多粽子賣。粽子多爲廣式口味,有豆類、栗子、棗、香菇、鹹蛋黃、臘腸、鹵肉等多種餡料,米料也分糯米、非糯米等幾種。此外,粽子外形除了傳統的四角形,還有枕頭形等不規則形狀。
印尼“枕頭形”粽子
據了解,印尼華人的祖籍地遍布中國各地,旅居海外的華人往往將祖籍地的傳統與當地習俗相結合,中國的粽子也正是這樣被帶到了雅加達,並被賦予了印尼口味。
印度尼西亞人對粽子餡要求特別講究:有豬肉餡、牛肉餡、雞肉餡,有臘肉餡、火腿餡,還有廣味香腸餡、蝦肉餡、魚肉餡等。然後再搭配以當地人特別喜愛的香料——咖喱,于是咖喱豬肉粽、咖喱牛肉粽、咖喱雞肉粽各種咖喱粽就此誕生。
柬埔寨:端午粽香 異鄉情濃
也許是受當地華人傳統的影響,柬埔寨高棉族原住民也有吃粽子的習慣,但時間卻不僅僅限于端午節,且制作方法也相對簡單,通常用竹葉和糯米包成,裏面不放餡,口味稍鹹,每個僅有一個五歲兒童拳頭大小,吃起來一口一個,頗爲快意。
在華人占總人口7%的柬埔寨,每逢端午,粽子必會大量上市。如今,它已不僅是聯系華人之間親情和友情的紐帶,更成爲了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