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戈
遼甯省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
摘 要:當前我國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與國外發達國家地區還存在一定差異,針對目前我國交通運輸能耗和碳排放現狀,系統分析了部分發達國家交通運輸能耗和碳排放狀態,總結了國際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政策與經驗啓示,爲促進我國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實現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和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提供決策參考。
關鍵詞:國外交通運輸;碳排放;綠色低碳發展;政策建議;
推動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是建設交通強國的關鍵內容,是能否如期實現2035年碳達峰目標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領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實現了質的飛躍,目前,中國正在從世界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方向邁進[1]。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之一。與國外發展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仍存在一定差異[2]。主要對部分發達國家綠色低碳交通發展現狀和政策進行了梳理對比分析,研究提出了國際綠色低碳交通發展政策與經驗啓示,爲進一步推進我國綠色低碳交通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1 中外交通運輸碳排放現狀分析
(1)國外交通運輸碳排放量達峰後呈先下降後增長趨勢,我國交通運輸碳排放仍未達到峰值
對比美國、歐盟、英國和德國這4個國家和地區交通運輸業CO2(溫室氣體)排放量現狀,見圖1,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歐盟、英國和德國交通運輸業CO2(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變化趨勢都經曆了先增加後減少又緩慢增加的過程。我國交通運輸部門碳排放量仍然在快速增長,仍未達到峰值,且在CO2總排放量的占比,顯著低于發達國家,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將會呈較快增長態勢。爲此,交通運輸部門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盡快實現碳排放達到峰值。
(2)國外交通運輸能耗碳排放比重較大,我國碳排放占比仍較小
圖1 典型發達國家和中國交通運輸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量
交通運輸部門在不少發達國家已成爲最大的碳排放部門[3]。2017年美國交通運輸部門CO2排放占全國CO2總排放量的比例達到33.1%,日本占比同樣達到33%,德國占比同樣達到33%。中國交通運輸行業CO2排放占比仍然較低,約占10%左右,這主要是由于我國仍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工業能源消費和碳排放占比仍占大頭,而由于美國、德國、日本處于工業化後期,交通運輸服務業發展相對穩定,占比美國交通運輸行業能耗量在全社會能耗總量中的占比在各行業中居于首位,路面車輛的直接排放占美國交通領域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9%,是減排的重點領域。
2 中外綠色低碳交通發展政策對比分析
(1)制定綠色低碳交通戰略規劃
交通運輸新技術、燃料替代和智能交通等方面的戰略研發和應用已經成爲發達國家實現交通綠色發展的主要路徑,並制定明確的綠色交通戰略政策規劃和技術發展路線圖。美國政府先後制定了《運輸安全法》、《清潔空氣法》、《多式聯運法》等交通節能環保法案[4],此外,制定了先進能源計劃,引導交通運輸部門研發更爲高效能源的新技術。2009年11月,英國又出台了國家交通行業轉型計劃———《低碳交通:一個更加綠色的未來》,爲未來低碳交通體系的建設制定了總體戰略規劃。從國內外綠色交通戰略對比來看,國外綠色交通發展更加注重綜合性可持續交通的戰略引領,加強綠色交通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更加強調各個部門及各種交通方式的聯合運作,有明確的綠色交通戰略技術發展路線圖。
(2)加快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車船推廣
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在發展交通節能技術方面也有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在發展新能源與清潔能源汽車方面,在不斷提高汽車尾氣排放標准的同時,配套出台了相應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政策,積極引導鼓勵公衆淘汰老舊汽車和購買節能環保汽車。美國在交通運輸節能技術的研發及推廣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國《能源政策法》爲新型混合動力輕型車提供了3400美元的稅收抵免[5]。對插入式混合電動汽車給予2500~7500美元的稅收抵扣額度。日本通過對汽車運輸企業等展開生態駕駛管理系統的普及,推動生態駕駛,提高了燃油使用效率約15%。日本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實行“綠色稅制”政策,購買新能源車可享受免除多種稅賦的優惠。在德國,新能源汽車可以自由使用公交車道;在挪威電動汽車可以享受免費停車及免費充電[6]。從我國新能源汽車政策對比來看,雖然在補貼方面采用了時間退坡機制,但與國外采取基于銷量的退坡機制相比,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未發育成熟前就降低補貼支持力度,政策扶持穩定時間周期較短,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汽車生産商及消費者的信心和積極性。
(3)積極推進運輸結構調整
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爲了實現貨運“公轉鐵”“公轉水”的目標,不僅通過強制立法手段來約束,還采用了資金補助、稅收減免等財稅手段。美國早在上個世紀就推進多式聯運發展並建設了相應的發展機制、規章制度和基礎設施,于1998年制定出台了《21世紀運輸公平法案》。爲促進運輸結構調整,歐盟2003年啓動了“馬可波羅計劃”,每年以直接補貼的形式資助“促進貨運從公路轉移到鐵路或水路運輸”等五類項目。2006年修訂了《歐盟成員國之間建立多式聯運通用准則指令》[7],要求成員國爲開展多式聯運的貨車提供消費稅、車輛稅、道路稅等優惠和資金補貼。
(4)倡導綠色出行
國外發達國家和地區主要采用改變城市居民的出行行爲入手,采取不同形式的政策管理組合拳,以減少或控制小汽車的出行率,鼓勵居民綠色出行,主要包括小汽車使用限制性政策和綠色出行鼓勵性政策。歐洲普遍利用高燃油稅率來抑制小汽車的濫用,美國、日本等城市中心區則收取高額停車費[8]。新加坡、英國等劃定擁堵收費區域,使得收費區域內小汽車流量有效下降。此外,高度重視自行車交通發展,荷蘭、丹麥高度重視自行車交通發展[9]。從國外政策對比來看,居民出行模式的改變和綠色出行的實現,必須依靠一系列外延支撐性政策的落實予以支撐,目前我國綠色出行的政策手段相對單一,政策組合優勢不明顯,綠色出行的文化還在培育中。
3 國際綠色交通發展政策與經驗啓示
綜合美國、日本、歐盟等典型發達國家和地區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政策動向,其指定綜合性戰略、調整運輸結構、構建集約化交通模式、出台科技政策等方面創新政策與行動舉措,可爲我國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選擇提供良好的國際標杆與參照。
(1)注重綜合性可持續交通的戰略引領,加強綠色交通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
美國、歐盟、日本等都明確提出交通運輸系統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既要擴展運輸網絡能力,服務于人口和經濟增長,也要降低交通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實現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的交通綠色低碳發展需要從宏觀層面明確行業發展重點及主要政策措施,樹立全生命周期綠色理念,加強總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推進各個部門及各種交通方式的聯合運作,不斷提升交通運輸的經濟性和實效性,在貨運領域高度重視推進公轉鐵、公轉水和鐵水聯運的發展,加大在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政策、財稅、金融等多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強統籌規劃和協調,切實提高綜合運輸水平與能力。
(2)建立健全綠色交通戰略法規標准體系
美、日、德等國在發展綠色交通過程中,都特別重視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發展目標。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法》成爲推動德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的重要法律基礎,並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不斷修訂和完善,保證了相關優惠政策的合法性,以立法的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未來中長期,我國需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經驗,建立健全低碳交通戰略法規標准體系,加快完善低碳交通監督管理體系,健全低碳交通管理體制機制,完善低碳交通統計及考核評價體系,建立低碳交通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3)注重發揮運輸結構調整的節能減碳作用
發達國家十分注重綜合運用規劃、價格、投資、宣傳、教育、運輸組織等手段,促進客貨運輸需求由小汽車、卡車運輸等碳排放強度高的運輸方式向鐵路、水運、公共交通等碳排放強度低的運輸方式轉移,實現在貨物、旅客運輸量相同的前提下,減少碳排放。從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徑來看,道路運輸、民航等由于機動性強、便捷舒適等優點,都已經得到快速發展,但也直接導致了碳排放所占比重的較快上升,加快交通運輸結構的調整優化已勢在必行。
(4)注重強化低碳科技創新政策引導
發達國家注重在交通運輸新技術、替代能源、清潔能源、信息技術和智能交通等領域的研發和應用,尤其是新能源、載運工具新技術等方面,並制定了明確的技術發展路線圖。典型的如:日本通過對汽車運輸企業等展開生態駕駛管理系統的普及,推動生態駕駛,使燃油使用效率提升了約15%。美國、歐盟均將電動汽車、氫能源汽車等作爲交通運輸能源科技研發的重點領域。巴西重點研發生物質柴油、纖維素乙醇等交通運輸替代燃料,通過科技創新,加快交通運輸能源系統高效清潔化。新時期,我國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亟需積極推進綠色交通科技技術研發與創新,加快推進低碳交通成果轉化與推廣。
(5)加強財稅激勵政策的運用
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采用資金補助、稅收減免等財稅手段促進運輸結構調整,發展共同配送等先進的物流組織模式。建議新時期我國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應綜合運用價格、稅收、財政、信貸、收費、保險等政策和經濟手段,切實引導企業走低碳發展之路,研究完善促進低碳交通發展的財稅、金融、土地、投資、價格等激勵政策;通過組合拳加大低碳交通運輸資金投入力度,鼓勵地方政府研究建立符合地方實際的經費投入鼓勵政策和機制,逐步形成以政府資金爲引導、企業資金爲主體的良性投入機制,研究建立綠色交通産業基金,拓寬交通運輸節能減排融資渠道。
4 結論
通過系統分析部分發達國家和我國交通運輸碳排放狀態,對比國內外綠色低碳交通發展政策,針對目前我國交通運輸能耗和碳排放現狀,研究提出了國際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政策與經驗啓示,爲促進我國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實現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和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提供了決策建議。主要結論如下:
(1)分析了國外典型國家和地區交通運輸碳排放現狀分析,研究發現美國、歐盟、英國和德國交通運輸業CO2(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變化趨勢都經曆了先增加後減少又緩慢增加的過程,且交通占比約30%左右;我國交通運輸部門碳排放量仍然在快速增長,仍未達到峰值,且中國交通運輸行業CO2排放占比仍然較低,約占10%左右。
(2)通過對照分析國內外綠色低碳交通發展政策,綜合美國、日本、歐盟等典型發達國家和地區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政策動向,在綜合性可持續交通的戰略引領、綠色低碳交通戰略法規標准體系構建、運輸結構調整節能減碳、強化低碳科技創新政策引導、財稅政策激勵等方面,提出了國際綠色交通發展政策與經驗啓示,爲我國交通運輸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綠色交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決策支撐。
參考文獻
[1] 傅志寰,孫永福.交通強國戰略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2]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中國交通運輸發展報告[R].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18.
[3] 李忠奎,周曉航,郭傑,等.中國交通運輸低碳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程鋼.中外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的差異比較與借鑒[J].對外經貿實務,2016(7):27-30.
[5]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戰略咨詢委員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6] 歐陽斌,鳳振華,等.低碳交通運輸規劃方法與實證[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18.
[7] 陸化普.綠色智能一體化交通[J].中國公路,2018(15):27-29.
[8] 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中國低碳發展戰略、路徑與對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9] 朱翔野.城市交通運輸低碳發展模式[J].中外企業家,2014(32):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