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中國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王國”,那時的自行車是時髦和洋氣的代名詞,騎著單車響著鈴铛穿梭在街頭,你就是街上最亮的仔。
隨著國民收入增長和汽車時代來臨,馬路越建越寬的同時,自行車道卻在不斷“瘦身”,甚至在道路設計初期,就已被直接“忽略”。但是近幾年,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共享單車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又重新選擇了自行車這種出行方式,各大景區也都相繼增加騎行項目。然而,自行車停放空間不足,通勤高峰造成擁堵,自行車道與行人道路沒有明確區分導致出行不暢等問題也爲城市及用戶帶來困擾。因此,要想繼續推動綠色出行,就必須爲自行車配備更好的基礎設施。
衆所周知,荷蘭是全球自行車運動的領導者,每天約有 43% 的人騎自行車。在“世界自行車之都”阿姆斯特丹,市民擁有的自行車數量大約是汽車的四倍,在爲其他城市樹立環保典範的同時,還通過舉辦國際自行車建築雙年展(International Bicycle Architecture Biennale,簡稱“BAB”),探討如何通過設計在城市中更好地推廣自行車的使用。今年的BAB于6月17日正式啓動世界巡展,展出城市包括阿姆斯特丹、奧斯陸、羅馬和根特等。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本次自行車建築雙年展的優秀作品,探尋屬于我們未來的城市發展的新思路。
1、科廷自行車站,澳大利亞珀斯
這座自行車站位于科廷大學創意園區,是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爲了讓自行車這種既方便又綠色的交通工具重新在大學校園普及,學校設置了一個開放的自行車路網,師生可以騎著自行車便捷的在校園穿行,同時也建立了這樣一座自行車中心。
這座自行車中心具有雙層自行車架系統可停放200輛自行車。建築還提供洗滌和儲物櫃設施,師生可以在這裏存儲、更換或洗滌衣物。屋頂平台可作爲活動空間使用,一段騎行之後,同學們聚在平台上可以喝杯咖啡、聽聽音樂、發發呆,享受美妙的大學時光。
2、水中自行車道,比利時林堡
水中自行車道坐落在比利時亨克鎮自然保護區的湖內,這條用混凝土澆築而成的自行車道長212米、寬3米,從湖中間穿越而過,介于與視野平行的水體之間,爲林堡的居民和遊客帶來了極爲獨特的騎行體驗。
水中車道采用下沉設計,在騎行中,你可以隨意觸摸臉旁的湖水,也可以與湖中的魚兒賽跑。
水中騎行這一休閑項目登在了美國每周一刊的TIME雜志上,被譽爲“世界上最奇妙的地方”之一,自2016年建成以來,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體驗,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目的地之一。
3、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車場,荷蘭烏得勒支
這座停車庫位于荷蘭第四大城市烏得勒支(Utrecht),建立在烏得勒支中央車站的地下,面積 1.71 萬平方米,是荷蘭最繁忙的公共交通樞紐。
停車庫包括有三層,使用者可以在三層車庫內全程保持騎行,截止2018 年年底,這裏一共有 12500 個車位,並且在官方的規劃當中,到 2020 年這裏將能提供到 33000 個車位。
烏得勒支停車庫,采用完全的自動化管理,騎行者還可以通過 app 了解停車庫的動態情況。還提供自行車維修和租賃服務,可以滿足使用者的各種需求。
4、騎車穿越樹林,比利時林堡
這條鋼制的雙環形車道在Limburg車道網絡第272號交界處,爲林堡著名的車道網絡提供了獨特的騎行體驗。
車道長700米、直徑100米、高度可達10米,接近森林頂部,人們可以在樹冠之下騎車飛馳,一年四季不同的時候來到這裏,都會欣賞到截然不同的美景。
環形設計本是想盡量減少施工對森林的影響,卻沒想到獨特的設計吸引了大量的騎行愛好者。騎著自行車在林間穿梭,蟲鳴鳥叫、風聲水聲在耳邊回響,讓這裏成爲旅行度假的最佳選擇。
5、Nelson大街自行車道,新西蘭奧克蘭
Nelson大街自行車道是由多余的公路基礎設施改造而來,是奧克蘭自行車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車道一直從上皇後街進入奧克蘭中央商務區和沿海,爲了區別自行車道與周圍的公路網,設計師將600米長的車道漆成粉紅色,坡道兩側排列著300個LED燈柱,在繁忙的高速公路網旁邊營造出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使其成爲了城市中一道亮麗的景觀,更使這條城市中舞動的粉帶充滿活力。
這條夢幻的自行車道吸引了無數自行車、溜冰者、滑板愛好者,其設計意圖是創造一個混合空間,既支持其作爲循環路徑的預期功能,又能進行探索、發現和占領。奧克蘭市政府也希望通過這條自行車道來建立世界一流的自行車基礎設施,讓自行車作爲一種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
6、RheinRing自行車道,德國科隆
這個如同漂浮在河上一般的萊茵環坐落在Hohenzollernbrücke和Deutzer Brücke兩座大橋之間,既是將科隆市中心兩部分連接起來的紐帶,又是一條引人注目的人行道。
這個橢圓源于一位丹麥作家兼發明家的數學家皮亞特•海恩提出的數學模型,他將這種超橢圓稱爲“取悅眼球的造型”,它有著和圓形及橢圓形同樣說服力的統一性,但卻更加含蓄和高貴。該設計將萊茵河兩岸連接起來,解決了科隆市中心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核心問題,尤其爲萊茵河城市區域、中心地區以及東西向聯系創造了多種協同效應。
萊茵環對科隆有著重要意義,他不僅吸引行人和騎自行車者的光顧,還是一個新的城市空間,成爲舉辦文化活動、體育運動和休閑活動的場所,將科隆中心的公共生活引向一個新台階。
7、Nørreport車站,丹麥哥本哈根
Nørreport站是丹麥最繁忙的車站之一,每天都有大約25萬人在此經過。它最初建于1916年,並于2012年進行了功能上的徹底改造。改造後的Nørreport站變成了一個開放的城市空間,來往的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們都能夠很容易的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車站由一系列圓形浮動屋頂組成,覆蓋在醒目的玻璃涼亭上,前院的少數圓形建築主要以玻璃爲主要材料,當黑暗降臨時如同燈塔一般,起到標志性和導航的作用。除此之外,建築師還設置了40厘米深的下沉空間,被稱爲“自行車床”,專爲騎自行車出行的人提供的。
空間是一排凹陷進去的裝置,自行車可以放在裏面,頗爲隱蔽,一共可容納2500輛自行車。這樣的設計可以將自行車區域和城市生活區域明確的區分開來,並能夠讓空間看上去是一個整體。
8、Melkwegbridge連接橋,荷蘭皮爾默倫德
Melkweg大橋(荷蘭),俗稱“銀河橋”,橫跨Noordhollandsch運河,連接皮爾默倫德市(Purmerend)曆史中心區與西南地區不斷發展的Weidevenne區。銀河橋的建造是運河及其周邊地區總體發展規劃的第一階段。
銀河橋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一個巨大的拱形橋,水平面之上高達12米,與Melkweg路連綿延伸爲一體,以獨特的造型分隔了人行和騎行道路,爲市民提供一種獨特的城市視野。登高望遠,讓銀河橋之上的行人從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平凡抽身出來,以一個新的視角,去領略Purmerend新城與曆史古城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低處平緩的甲板則爲騎行者和輪椅使用者提供了無障礙的通行路徑。
全長48米的自行車道如同一道閘門,河上的船只通過時,自行車道會從中間分開旋轉到一旁讓船只通過。LED燈排列分布于橋梁兩側,不僅勾勒出橋梁輪廓,而且可讓人們在黃昏時分,置身橋上去領略城市的曼妙風光。
9、咖啡廳與自行車場,荷蘭代爾夫特
該項目是TU Delft教育園區內的一個自行車停放處,同時結合了自行車工場和咖啡廳的功能。這座形似展館的建築可以通過多個入口和樓梯進入,細長而透明的首層空間使大型自行車存放處成爲了一個富有吸引力的聚會場所。
10、Skyway自行車道,中國廈門
今年的阿姆斯特丹自行車建築雙年展參展項目中,中國廈門Skyway自行車道入選。爲了避免城市交通擁堵,同時給市民提供更加綠色便捷的出行方式,廈門建造了一條世界最長的自行車天橋——Skyway自行車道。
這座自行車天橋長八公裏,就在城市立交橋下方,離地五米左右,騎行的過程中可以沿途欣賞城市的風景。
這座自行車天橋采用綠色樹脂地面,這樣的材質可以加大摩擦力,確保行車的安全。天橋沿途11個出入口,不僅爲人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還將騎自行車變成了一種輕松有趣的出行方式。
在這個提倡綠色出行的時代,自行車作爲一種綠色的交通工具,無疑是小汽車很好的替代品。自行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方式,同時也是城市轉型的強大力量,而一條極具設計感的車道也能成爲一座城市的地標,一個景區的亮點。
素材來源網絡,由睿途旅創重新整理發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海睿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注冊商標:睿途旅創)是專注于旅遊創意研發與實踐的專業機構。公司總部設立于上海,在丹麥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由旅遊産品創新研發中心、策劃與規劃設計中心、創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塊組成,主營小鎮/鄉村/景區等各類策劃、規劃與創意設計、旅遊創新産品研發與IP輸出。
睿途理念: 小創意改變大旅遊
睿途使命: 以優質創意內容革新中國旅遊
睿途精神:I3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創新意識) Innovation thinking(創新思維)Innovation ability(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