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輕撫騎樓身,灑落老街萬分情,百年暮去朝來,騎樓老街早已成爲镌刻在瓊州大地上的一首回旋詩。這條披著百年神秘面紗的老街,你是否真正讀懂了它?走進騎樓,品讀騎樓,探尋一扇扇門窗背後的往事。
談起騎樓老街,長堤路、得勝沙路、博愛北路、中山路、新華路已是刻在人們心中的騎樓印象。一條條騎樓街道,構成了氣勢恢宏的騎樓建築群。
1894年,最早的騎樓在博愛北路一帶的四牌樓街區誕生。明初,海口衛所城牆修建,高聳的城牆限制了城市發展,也影響著騎樓建築規模擴大。1924年,在當時海南最高行政長官鄧本殷的主持下,海口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擴建公路、拆除城牆。將拆城牆的石頭築成長堤,長堤路由此誕生;擴建原天妃廟前的廟前大街,改名爲中山路;原西門外順城牆位置的街道被擴成今日的新華北路、新華南路;原所城內的南北大街被拓展爲博愛路,東西方向則被拓展爲新民東西路。1924年到1936年是騎樓建設力度最大的階段,有著“平均兩天一棟騎樓”的說法。
城市馬路的形成、沿海貿易的繁榮、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使海口城得到進一步改觀,頗具城鎮規模。商賈雲集,外國領事館、南洋商鋪林立的海口站在了中國文明革新、經濟交流的最前沿。騎樓一帶,是當時海口最熱鬧的區域,也成爲了海口城市的重要發源地。街道覆蓋面積約2平方公裏,總長4.4公裏的600余棟騎樓建築集中在12條街道上。騎樓老街以其規模巨大、保存基本完好、極富中西特色的建築群,于2009年榮獲國家首批十大“中國曆史文化名街”稱號。
起源于希臘地中海地區的歐洲騎樓建築,爲什麽能與遙遠的中國海南島産生聯系呢?這段曆史,要從“下南洋”說起。晚清時期,《天津條約》簽訂,海口成爲當時全國十大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騎樓街區的發展與航海貿易、對外開放息息相關。當時的海運航線可到達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貢、海防以及香港、廈門、台灣、廣州、北海等地區,活躍于東南亞與大陸沿海區域的商戶和勞工自然而然地成爲了傳播南洋文化的載體。
希臘帕特農神廟,即爲騎樓建築最初模樣。希臘發達的商業文明催生了騎樓建築樣式,隨著殖民地的統治,英國人將建築樣式帶至東南亞、印度。圓柱演變爲方柱,牆壁點綴雕花,東南亞建築在歐洲文化影響下逐漸呈現出中西合璧的風格。十九世紀中晚期,大批海南人到東南亞去謀生,即“下南洋”,這種建築風格被南洋客們帶回海南,海口騎樓建築群得以産生,發展,繁榮。如今規模宏大、風姿綽約的騎樓建築群,是海南人勇闖南洋、榮歸故裏的生動注腳。
1920年前後,水巷口一帶水域開闊,商船可直接開至家門口,故起名爲水巷口。當時的水巷口街是海口老城最繁榮的碼頭,一時間,政商名流紛紛在此建樓興業。商業的繁榮催生了一個個老街品牌商號,騎樓可謂商賈絡繹,煙火稠密。街坊在上,商鋪在下的建築特色,抵禦著風吹雨打,守護著一方市井煙火。
(資料圖)
作爲南洋舶來品的騎樓,與新加坡唐人街“牛車水”、馬來西亞槟城建築具有相似之處,雖然有高有低,但爲了生活便利,一般不超過兩三層的落差。而後爲了保護曆史文化的原真性,也並未對騎樓進行增高改造。
長筒屋,騎樓百年建築形態。上世紀建造騎樓之時,臨街鋪面可謂寸土寸金,受占地面積限制,只好選擇將鋪面門臉兒修建狹窄、增加室內長度得以擴大室內面積。長筒屋內一般設有一到兩個天井,用以解決通風和采光問題。
無縫相連的騎樓牆體,透露著南國兒女們和睦融洽的鄰裏關系與團結協作的奮鬥精神。細節之處透露著房主的不同審美,大肆彰顯海南本土風俗民情。騎樓建築第一大特色廊柱,將歐洲特色與東南亞氣息融于一身;長方形、三角狀、馬蹄形、弓形……造型多樣的窗楣,處處透露出工匠的智慧;騎樓立面頂部,單孔或多孔洞的女兒牆借建築智慧減少風力負荷,以“橫三段對稱式”構成一條條波浪般流動的絕美天際線;狹長的木質百葉窗紛繁多姿,時光穿過一道道窗間縫隙,再現往昔舊顔。
盛行于明清時期的灰塑藝術,是騎樓老街不可或缺的獨特風景。在濕熱多雨的海南,灰塑是主要的裝飾形式,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獨特的海南圖紋體系。五彩斑斓彰顯民間特色,各式圖案象征月圓人滿,灰塑藝術集雕刻的立體感與壁畫的色彩感于一身,在風雨流轉間記錄著一座古老建築的滌故更新。風格多樣、中西合璧、充滿異域風情的騎樓建築群,凝結著濃厚的南洋文化,也記錄著後人對曆史的尊重與保護。
風帆輾轉南下,落腳瓊州大地,瓊州文化與閩南文化有著不解之緣。目前海南島的漢族居民先祖多來自福建,莆田籍者更爲衆多,海南多地史料族譜仍有著“先祖遷自福建莆田”的相關記錄。閩瓊兩地的移民曆史將兩地文化牽系的愈發深刻、緊密。大量閩南移民湧入,媽祖文化隨即落戶海南,以媽祖凡人時期的“林”姓爲例,它早已發展成爲海南七大姓氏之一。海南省47座媽祖廟遍布在海南13個州縣,坐落于海口騎樓老街中山路的“天後宮”,是海南島第一座媽祖廟,至今已擁有700年曆史。騎樓老街裏的神龛、內部廳堂的設計等,都與福建如出一轍。
在店鋪牌匾的名字中,窺見過往時光。《天津條約》後,海口被列爲對外通商口岸,外國棉纖維、棉紗、棉織品開始湧進海口市場。1936年夏天,洋溢著異國情調的裕大公司成立,這是海口女人們的“魂牽夢繞”,商賈絡繹間更是折射出了海口人民充盈熱情、追求美好的生活態度。裕大憑借最時興的面料與花色各異的棉布,成爲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流行風向標。
(資料圖)
20世紀30年代,海口騎樓建築已經擁有了包括35個行業在內的572家商鋪,如“永昌利”、“雲旭記”、“遠東公司”、“廣德堂”等等。這些曆經百年風雨的老商號從未消失于記憶,始建于民國初期的老商號“全豐泰”,如今已搖身爲具有嶄新姿態的文化餐廳,其巧妙地將百年商號融入其中,深刻的文化底蘊得以再現世人。
歲月長河中,騎樓老街積澱了大量的曆史文化遺迹。曆史上十三個國家于此開設領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中國共産黨瓊崖一大會址、中山紀念堂;天後宮、西天廟、武勝廟、冼太夫人廟……
騎樓老街,以恬靜淡然之儒雅與開放包容之氣韻,诠釋著深刻又極具韻味的曆史文化。
海口,一座擁有獨特生活方式的海濱城市。憑借著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海洋資源、礦産等資源,海口人民的生活富有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般的惬意悠然。漫步中山路步行街,穿著時髦的手藝人在街道兩側經營著自己的小鋪子,不慌不忙地制作著手中的工藝品;即使在工作日,也能見到人們三兩相伴賞花觀鳥的獨特景象;甚至有不少海口百姓,會在清晨專程前往水巷口,只爲尋一碗記憶裏的騎樓老味道。
地方特色美食是當地人智慧的結晶,也是當地生活的側面體現,有著百年曆史的水巷口辣湯飯便是如此。公元1858年海口被辟爲對外通商口岸起,海口商品流通範圍與經商規模逐漸擴大,水巷口一帶客船商船雲集,日日千帆待發。鍾樓附近的搬運社、水運公司聚集了一大批拉板車、幹苦力的工人,被老海口人稱爲“板車爹”、“顧力爹”。廉價美味又能填飽肚子的飲食需求,催生了這碗獨有的水巷口辣湯飯。陳記、姚記、吳記等辣湯飯老字號,用一碗又一碗的溫度,致敬著千千萬萬用血汗擺渡滄桑歲月的老海口先輩。
一間地道的老爸茶店,足以成爲海南慢調生活的縮影。得益于海上貿易,廣式早茶和西方茶飲很早便流入海南,同一時期,早年漂洋過海下南洋謀生的海南籍僑民陸續返瓊,他們帶回了南洋以及東南亞習俗與咖啡、可可的種植技術。歸僑們爲解決家鄉父老的生計,合股在海口、文昌、嘉積等地開設西茶店,經營“西茶”飲品和西式面點,西式茶店即爲老爸茶雛形。品一塊西點,咂一口茶湯的下午茶習慣,不僅是歸僑的心頭所愛,也是當地居民在耳濡目染間融入歲月的舶來味道。
從西式茶室到大衆茶館,再到老爸茶鋪,名稱滌故更新,習俗文化在經年累月間愈發熱氣騰騰。寬敞通透的場地、簡單質樸的飲食、高談闊論的人群……老爸茶,早已成爲老街坊慢節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份海南特色的鬧哄哄與美滋滋,聯結著百姓的味蕾,沉澱著街坊鄰裏間的人情世故,也涵養著海口舒展自如的生活形態。
騎樓老街,集海口建築藝術文化、南洋文化、儒教文化、紅色文化、海洋文化、市井文化濃縮于一身,引人入勝,耐人尋味。這張承載著海口百年風華的閃光名片,正與日新月異的海口一道,煥發出海南島的生機與活力。
生活在“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海口百姓,以慢節奏生活展現著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貼近自然的健康心態。海口,以海濱風采面向國際,以田園風景凸顯生態,以現代風尚展現活力,以本土文化釋放魅力。
在騎樓,品讀這首瓊州韻味濃厚的回旋詩
在海口,把節奏放慢,生活如此,愛亦如此
我們于此,候你多時!
來源:海口旅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