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來自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
新聞鏈接
據新華社報道,菲律賓總統羅德裏戈•杜特爾特于9月2日訪問以色列,這是菲以兩國建交60多年來菲律賓總統首次訪問以色列。根據法新社報道,杜特爾特此次訪以,將主要討論軍購和勞務輸出等議題。2017年,菲律賓成爲以色列軍火的主要買家,購買雷達、反坦克裝備等合同金額達到2100萬美元,並有意向以色列購買軍機。此外,菲律賓還打算對武器裝備作“檢修”,金額數以十億美元計,軍購訂單可能進一步增加。除了菲律賓,2017年以來,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南海周邊國家武器裝備發展也非常迅猛,這些國家通過購買、技術轉讓、聯合生産等手段,更新升級海陸空三軍武器裝備,大幅提升作戰能力。
2017年,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南海周邊國家武器裝備發展迅速。這些國家通過購買、技術引進、聯合生産等手段,更新升級海陸空三軍武器裝備,提升打擊和防禦能力。此外,部分國家還特別注重無人系統和航天領域的發展。
01
菲律賓
菲律賓是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支點,一直受美國扶持。雖然政權更替使美菲關系有所變化,但其借助美國援助發展武器裝備的步伐從未停止。2017年,菲律賓海陸空三軍在采購常規武器的同時,還特別注重采購無人裝備以提升海事巡邏及打擊武裝分子的能力。
菲律賓首艘戰略運輸艦“塔拉克”號
新型戰略運輸艦服役。2017年底,菲律賓從印度尼西亞接收2艘戰略運輸艦。該艦被定位爲菲律賓海軍的“浮動指揮中心”,可大規模運輸作戰人員、裝備和補給品並指揮作戰人員開展兩棲作戰。該艦基于印度尼西亞“望加錫”級艦設計,有船塢登陸艦的特征,可搭載2艘登陸艇和5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艦艉還設有機庫和直升機平台,可搭載2~5架直升機。
獲得多種類型陸軍裝備。2017年8日,菲律賓獲得美國交付的新一批陸軍裝備,包括4挺M134D機槍、300支M4突擊步槍和100具榴彈發射器;10月,菲律賓與俄羅斯簽訂購買俄制RPG-7B、RPG-7V火箭筒及彈藥合同;同月,菲律賓獲得俄羅斯武器裝備捐贈,主要包括“卡拉什尼科夫”步槍,彈藥以及軍用卡車等。
采購常規武器的同時,注重無人系統建設。2017年1月,菲律賓發布購買價值1.04億美元的6架全新近距支援飛機招標書,要求新飛機能夠晝夜執行近距支援空中作戰任務。5月,菲律賓決定向以色列訂購“長釘”超視距導彈系統,以配裝AW159“野貓”直升機,並計劃在其西海岸部署使用,該導彈每枚價值25萬美元,重70千克。8月,菲律賓空軍獲得日本提供的萬余套直升機零部件,大大延長了目前在菲律賓空軍服役的UH-1H直升機的使用壽命,強化了其對南海海域的警戒監視能力;同月,菲律賓考慮向以色列購買4架“赫爾墨斯”900無人機,用于支援打擊武裝恐怖分子等戰鬥任務,以減少部隊和警察的傷亡,“赫爾墨斯”900無人機重約1100千克,能攜帶300千克的有效載荷,可以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飛行。9月,菲律賓向美國采購6套“掃描鷹”無人機系統,合同總價值爲997萬美元。每套“掃描鷹”無人機系統主要包括2架無人機、氣動發射裝置、“天鈎”回收裝置,以及相關零部件和保障設備。此外,合同還包括訓練、技術服務等。
02
越南
越南作爲美、日等國在南海地區的重點“拉攏”對象,加之與俄羅斯的傳統友好關系,其在對外武器裝備引進中具有一定優勢。2017年,越南海陸空三軍多型裝備服役,大大增強了三軍作戰力量。此外,其還積極采購、引進或與其他國家合作來提升其整體國防能力。
越南6艘“基洛”級潛艇全部服役
接收潛艇和多型水面艦艇。2017年年初,越南從俄羅斯接收最後一艘“基洛”級636MV型潛艇,全部6艘潛艇的服役大大增強了越南的水下力量。當年10月,越南從俄羅斯接收了2艘“獵豹”-3.9級護衛艦。“獵豹”-3.9級艦能夠搜索、跟蹤和打擊水面、水下和空中目標,具有噪聲和輻射小、航速快、續航和隱身能力強、火力強等諸多優點;同月,越南巴山船廠建造的2艘“閃電”級輕型護衛艦交付越南海軍。此外,越南還計劃從荷蘭引進4艘“西格瑪”級9814型護衛艦,該計劃已進入最後的合同確定和准備開建狀態。
通過采購或技術引進,提升陸軍武器裝備水平。2017年7月,越南宣布向俄羅斯訂購64輛T-90S主戰坦克,預估采辦價格爲2.5億美元。此次采購的T-90S坦克用于替代老舊的T-55坦克。T-90S屬于第三代主戰坦克,裝備有125毫米滑膛炮,最高車速達60千米/時。8月,越南宣布,以色列同意幫助其軍工廠生産“伽利爾”突擊步槍,以替換老舊的AK-47突擊步槍。目前,越南有能力獨立生産包括新款AKM型7.62毫米突擊步槍在內的多種俄制武器。9月,越南與匈牙利擬定兩國軍事技術和國防工業合作相關協議條款,並簽署諒解備忘錄達成共識,雙方將共同促進軍事技術援助、國防工業、網絡安全和技術培訓合作。匈牙利向越南出口的武器主要是雷達系統、火炮、槍支和彈藥。諒解備忘錄的簽署,有助于越南利用國外技術促進本土國防工業發展。過去五年來,越南已經與很多歐洲國家達成了類似協議。
爲空軍采購“黛利拉”防區外空面導彈。2017年3月,越南向以色列采購“黛利拉”防區外空面導彈,“黛利拉”導彈長2.7米、重187千克,射程達到250千米,可攜帶多種不同的戰鬥部。越南空軍目前擁有的蘇-22攻擊機和蘇-27/30系列戰鬥機可裝備該型導彈。
03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2017年,印度尼西亞繼續淘汰老舊裝備,通過購買、研發和聯合研制等方式獲得海陸軍三軍裝備。此外,印度尼西亞希望通過日、韓等國幫助來發展其航天事業。
印度尼西亞209-1400型潛艇
接收首艘“西格瑪”級10514型護衛艦和209-1400型潛艇。2017年1月,印度尼西亞PAL船廠交付“西格瑪”級10514型護衛艦首艦,並將于今年完工第二艘該級艦。該艦的模塊在荷蘭和印度尼西亞生産,最後在印度尼西亞合攏、完工和海試。該型艦主要用于印度尼西亞海軍防空、水面和反潛作戰,還可以執行海上安保、海上搜救、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8月,印度尼西亞在韓國訂造的3艘209-1400型潛艇(總價約11億美元)首艇完工交付,該型潛艇前2艘在韓國建造,最後1艘在印度尼西亞建造,2021年前將全部服役。
接收新型坦克,並與波蘭開展聯合生産。2017年9月,印度尼西亞接收“卡普蘭”MT中型坦克,該型坦克可達到北約STANAG 4569 4級防彈和防護水平,可抵禦360度範圍內的14.5毫米槍彈射擊,30米距離上的155毫米炮彈破片攻擊,車底可抵禦10公斤TNT當量地雷攻擊。此外,該坦克可配備附加裝甲,可抵禦25毫米穿甲彈的攻擊。8月,印度尼西亞國防部表示,將與波蘭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共同研制和生産雷達系統和輕型裝甲車。波蘭將提供技術轉讓,然後在印度尼西亞聯合生産。在過去十年中,波蘭已向印度尼西亞交付了一系列裝備,包括M28“空中卡車”輕型運輸機,“霹雷”便攜式防空系統,以及“眼鏡蛇”一體化中低空防空系統。
印度尼西亞蘇-35戰鬥機
積極采購蘇-35戰鬥機,並注重航天領域建設。2017年8月,印度尼西亞確認用11.4億美元的價格采購11架蘇-35戰鬥機,新戰鬥機將用于替換6架F-5E戰鬥機,以提升印度尼西亞空軍戰鬥能力。10月, 印度尼西亞國家航空航天局在雅加達舉辦了“國家獨立航空航天政策法規”研討會,研討會上討論了印度尼西亞建設首個衛星發射站計劃,並希望得到日本、韓國以及印度等國家的幫助。
04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國防工業能力較爲薄弱,正在通過引進和自主研發來逐步發展其武器裝備。2017年,馬來西亞在海軍和陸軍武器裝備建設方面成果顯著。
馬來西亞“追風”-2500級近海戰鬥艦
“追風”-2500級近海戰鬥艦首艦服役。2017年8月,“追風”-2500級近海戰鬥艦首艦在馬來西亞寶德船廠成功下水。該艦于2016年7月鋪設龍骨,預計于今年完工。後續艦將以每10個月建造1艘的速度完工。該型艦可應對空中、水面以及水下威脅,隱身性和減噪性能優良,全壽命周期成本也有所下降。同月,馬來西亞與德國簽署協議,組建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參與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建造第二代巡邏艦的工作。
與阿聯酋成立合資公司。2017年11月,馬來西亞宣布,其將與阿聯酋成立合資公司,以開拓東南亞裝甲與後勤保障車輛市場。合資企業的成立,不但提升了馬來西亞武器裝備生産水平,同時還有助于馬來西亞進軍國際防務市場,擴大武器出口。
05
新加坡
新加坡雖然國土面積較小,但是其武器裝備建設水平卻超過南海周邊多數國家。其武器裝備精良,依靠高科技軍事裝備持續提升戰鬥力。2017年,新加坡不僅外購先進武器裝備,還積極開展自主研發,穩固其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實力。
新加坡“獨立”級近海任務艦“統一”號
啓動第二批218SG型潛艇采購,新型近海任務艦服役。2017年5月, 新加坡宣布從德國再采購2艘218SG型潛艇,預計于2024年前交付。該型潛艇主要用于替換已服役50年的“挑戰者”級潛艇。從德國媒體報道的消息來看,該型潛艇總長約70米,排水量約2000噸,可載員28名,其將搭載“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並與常規柴電推進系統聯合使用。11月,“獨立”級近海任務艦2號艦“主權”號和3號艦“統一”號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服役。新加坡海軍計劃共建造8艘“獨立”級近海任務艦,其余5艘預計將在2020年投入使用。“獨立”級近海任務艦不僅可以保護新加坡水域和海上交通線安全,還可強化海軍作戰能力。
計劃打造新一代裝甲車。2017年3月,新加坡國防部宣布已與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合同,以生産和供應新一代裝甲戰車。新一代裝甲戰車由新加坡國防科技局、新加坡技術動力公司和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地面系統部聯合開發,有望增強新加坡裝甲部隊的火力、防護、機動及態勢感知等能力。該型裝甲車重29噸,長6.9米,寬3.3米,高3.2米,發動機采用711馬力的MTU 8V-199 TE20型柴油發動機,最大速度爲70.8千米/小時,車輛可搭乘3名乘員和8名載員。車輛設計融入了網絡化戰場的理念,可集成到新加坡陸軍作戰網絡中。該車配備有30毫米鏈式火炮和7.62毫米機槍炮塔,士兵可在封閉艙內進行作戰,車輛集成有攝像機,視野可360度覆蓋車輛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