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省,有“白狼”之稱的前“竹聯幫”大佬,張安樂在面對媒體采訪時,總會提到一句響亮的話語,那就是“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其實,張安樂有著如此堅定的信念,與一個人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這個人就是—“竹聯幫”總堂主陳啓禮。
根據“白狼”張安樂的回憶,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一次黑道組織的宴會上,“竹聯幫”總堂主陳啓禮就曾經講過:“將來蔣經國走了,台灣的政權萬一落到“外人”手中,我要起來反抗”。
接著陳啓禮又提到:“我甯願被共産黨管著,也不希望台灣被外人拿走。”陳啓禮此言一出,震驚了在座的所有人。
作爲“竹聯幫”總堂主的陳啓禮,身處波雲詭谲的台灣黑道,數次身陷囹圄,還因被“通緝”逃亡海外,最終殒命香港。
他是如何將竹聯幫打造成爲台灣第一大幫會,又爲何說出“甯願被共産黨統治,也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這句話呢?
萬人葬禮,上千警察出動
2007年11月8日,台灣省最大的黑幫組織,有“天下第一幫”之稱的竹聯幫前幫主、精神領袖陳啓禮的葬禮在台北舉行。
在靈堂上,懸挂著“啓節秉乎天,人從俠道知忠荩;禮失求諸野,路斷關河望竹林”的挽聯。
陳啓禮的巨幅遺像擺在廳堂的正中,四周簇擁著上萬朵白蘭花, 整個會場被布置得莊嚴、肅穆。
這場空前絕後的葬禮最爲引人注目的是公祭時,會場裏充斥的近萬名穿著黑色西裝、白色襯衣的黑道人士。
在當天,“治喪委員會”根據與警方達成的約定,要求參加公祭的黑道人士不准帶各自的旗幟,不准穿著堂口制服。
在唱名時,司儀也按照約定避開了令警方敏感的幫派、堂口名稱,全改以某某公司、某某董事長的稱呼進行。
竹聯幫各堂口的重要大佬,以及台灣地區的四海幫、天道盟、松聯幫、牛埔幫等黑道組織成員悉數到場,還有來自香港、日本、美國等地的知名幫會,也委派代表親赴現場表達哀思。
爲了應對這一複雜的局面,台灣警方出動了將近九百多人的警力維持現場秩序。
還特意派出動了監聽系統,記錄下了葬禮上這些幫會大佬們的一舉一動,以防萬一。
嗅覺最爲敏銳的各路媒體,更是急切地想要抓住這一契機,紛紛搶占有利位置,爭相報道這一新聞事件。
估計在現場有數千名媒體人士進行實況報道,可謂是狀況空前。
對于陳啓禮64歲的人生來說,他是一個不想被人欺負的“外省人”,“江南案”的元凶主犯,流落異域的 “土王爺”,這一系列標志性事件的發生,一次又一次地引發了整個華人世界的關注。
不想被人欺負的“外省人”
1943年4月27日,陳啓禮出生在四川廣安。
在動蕩、不安的大背景下,陳啓禮 6歲時,隨父母渡海舉家遷往基隆港。
三年後,全家再由基隆港搬到台北。
在這時,陳啓禮也到了該上學的年齡。
其實,在家庭教育上,陳啓禮自幼就在父親嚴苛的教導下,接受著儒家經典的學習,在古板的“念、背、打”學習方法下,年幼的陳啓禮在心中形成了對“仁、義、禮、智、信”等儒家傳統思想的服膺。
在同一時期的台灣學校內,同樣倡導的是以“四維、八德”爲主的傳統教育理念。
這在有形與無形中,都在陳啓禮在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中華民族”認同感。
但是,由于年幼的陳啓禮來自大陸,對于台灣本土人來說,有“本省人”與“外省人”之分,陳啓禮就是屬于“外省人”的一員。
在當年,由于父親在司法部門工作,工作頻繁地調動,陳啓禮在小學期間就曾經轉學三次。在他就學的班中,僅有三人是“外省人”。
因此,陳啓禮和僅有幾名“外省人”同學經常受到“本省人”同學的挑釁和欺辱。
但是,僅僅靠忍讓和退縮並沒有使陳啓禮的學校生活變得順利。
爲了自保,陳啓禮只能靠著鬥勇、鬥狠,從一個年級打到另外一個年級,剛剛十幾歲的他,已經成爲校園中的叱咤風雲般的人物。
同時,校內的不良學生還經常與校外幫派有勾連。
一些幫派也很樂意于在校園中發展青年人,以壯大幫派的勢力。
在陳啓禮11歲時,便加入了台灣很有名氣的“中和幫”,拜在了幫派老大孫德培的門下。
在當年,“中和幫”的骨幹成員也大多來自“外省人”,就是爲了抱團取暖,不受欺負才聚集在一起成立了幫會。
陳啓禮憑著一股沖勁,每逢幫派間的沖突總會沖鋒在前,漸漸地在“中和幫”內嶄露頭角。
然而,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內部矛盾漸漸産生,在“中和幫”內陳啓禮開始遭受了其他成員的排擠。
他一氣之下便離開了幫會,不再過問任何事。
可不久後,幫派老大孫德培因爲一場械鬥,與幫會內的13名成員一起被警察抓獲。
由于械鬥導致對方喪命,這使得幫派老大孫德培锒铛入獄,“中和幫”因此群龍無首,這也使得本就內部矛盾重重的幫會面臨分崩離析的境地。
就在1956年,“中和幫”骨幹成員趙甯,召集幫派一衆成員,創立了“竹聯幫”。
陳啓禮應邀擔任總管幫中事務的“老幺”一職,人稱“鴨霸子”。
“竹聯幫”就此在陳啓禮的帶領下,迅速在各地搶占地盤,僅用六年多的時間,就將幫會勢力範圍擴大到了台灣南部。
由于他仗義執言又敢于出頭,在幫會中的聲望與日俱增。
年僅20歲的陳啓禮已經成爲“竹聯幫”中的名副其實的“大哥”。
“江南案”震動華人世界
正當“竹聯幫”如日中天之時,吳敦、董桂森先後加入“竹聯幫”。
由于二人頭腦精幹,並且敢打敢拼,很快得到幫派內兄弟的一致認可,他們二人也成爲陳啓禮的左膀右臂。
1964年,張安樂加入“竹聯幫”,爲“竹聯幫”再添一員虎將,在幫內被人稱作“白狼”。
由于有著與陳啓禮同爲“外省人”的相同背景,張安樂在加入“竹聯幫”前備受“本省人”欺侮,加入幫會也是爲了尋求保護。
而與陳啓禮所不同的是,張安樂出身于書香門第,學業一直名列前茅。1967年,張安樂考入淡江大學曆史系。
陳啓禮與張安樂
入學後不久,便與校內其他同學爆發沖突,陳啓禮聞訊後迅速帶領幫內成員前來助陣。
就這樣,“白狼”張安樂與“鴨霸子”陳啓禮成爲手足兄弟,共同爲“竹聯幫”的發展打下基業。
一年後,陳啓禮被幫內推舉成爲“竹聯幫”的總堂主,“竹聯幫”已經發展成爲有數千人成員,勢力遍布台灣島各處的大幫派。
而將陳啓禮與吳敦拜、董桂森、張安樂推上風口浪尖上的卻是震驚海內外的“江南案”。
這還要從陳啓禮第一次入獄說起,由于“竹聯幫”成員陳仁在退出幫會後,不但卷走60余萬公款,還尋求警方的保護。
這在組織嚴密地幫會看來,無異于是一種“叛變”行爲,必須除之以後快,以至于陳仁慘死在警方的眼皮底下。
因此,陳啓禮锒铛入獄,被關在綠島服刑。
由于有張安樂和吳敦、董桂森等人的鼎力相助,“竹聯幫”並沒有像“中和幫”那樣一面臨群龍無首的局面就會作鳥獸散。
1976年,陳啓禮刑期屆滿,依然是“竹聯幫”內衆人敬仰的總堂主。
也是在綠島服刑的幾年中,陳啓禮與國民黨治下的情報機關搭上了線。
在陳啓禮看來,能爲“政府”服務,便會爲幫會的發展尋求到一定的便利條件。
而作爲情報機關,當然僅僅是利用陳啓禮的特殊身份,把他當做一枚“棋子”,來完成一些不爲人知的勾當。
而也就在這一年,張安樂在“竹聯幫”內地排擠下,選擇遠赴美國尋求發展。
在陳啓禮的心中,張安樂遠赴美國發展,是“竹聯幫”向外擴張的有利契機,便委托他在美國建立堂口組織。
到了80年代初期,“竹聯幫”組織除了遍布台灣島內,還已經將觸角伸向了美國,成員多達數萬人,遍布各行各業。
1984年,美籍華人作家江南寫作完成了一本名叫《蔣經國傳》的書籍。
在書中,他揭露了“蔣家”一些不爲人知的秘密。這在國民黨內的一些人看來,是對“蔣家”的侮辱和诋毀。
在台灣情報部門負責人的授意下,打算請陳啓禮出面暗殺江南。
台灣情報機關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也純屬無奈之舉,要是在號稱“民主、自由”的美國發生“政府”行爲的暗殺行動,如果事後敗露,對本就緊張的台美關系無異議雪上加霜。
因此,也就只能將這一棘手的任務交給黑道背景的陳啓禮來完成,如果事情有任何閃失,便可將這枚“棋子”丟出,確保萬無一失。
于是,陳啓禮帶著吳敦、董桂森飛赴美國舊金山,在張安樂的幫助下,完成了台灣情報機關下達的暗殺指令。
然而,江南也並非一名簡簡單單的作家,他同時也爲美國中情局工作,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多面間諜”。
美國方面就此開展了深入地調查,很快就發現了“江南案”背後的許多疑點。
張安樂
果不其然,台灣情報機關將陳啓禮和吳敦推出,將他們作爲替罪羊,被台灣地區嚴辦。然而,陳啓禮手中有著一盤與台灣情報機關溝通時留下的錄音帶。
在美國時,陳啓禮曾交代給張安樂代爲保管,待有任何差池,便將真相大白于天下。
消息一經傳出,震動了在美國的華人世界,也引得台灣的蔣經國十分震怒,下令徹查台灣情報機關。
不久與此案相關的多位重量級人物,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遭到逮捕,台灣情報機關的幾個機構也被取締。
並且,據推測“江南案”背後的主使人,與蔣家第三代新星人物蔣經國之子蔣孝武有關。
“江南案”後蔣孝武被外放日本和新加坡,淡出了台灣政治核心,在某種程度上也證實了該種猜測。
同時,在台灣島內,一場指向清除幫派勢力的“一清專案”行動迅速展開。
陳啓禮、吳敦被逮捕後,處以無期徒刑,另有三千多人被捕,“竹聯幫”勢力就此元氣大傷。
1988年,陳啓禮因蔣經國逝世百日而獲特赦,雖然獨自度過了幾年的牢籠生活,幫會有著幾番沉浮,他沒有選擇重返“竹聯幫”,但仍掌控幫會的決策,被人當做幫會的“精神領袖”。
而對于要置于陳啓禮死地的“國民黨”,他也早已徹底寒心。
在陳啓禮的心中,早已經將“國民黨”看做是一個“爛蘋果”和扶不起來的阿鬥一般。
此時的陳啓禮心境已經愈發地成熟和穩重,回想起“竹聯幫”發展壯大的曆程,就是因爲飽受本地人的欺負,落單的“外省人”團結在一起,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
因此,在華人世界中,陳啓禮以俠肝義膽和良好的口碑,已經成爲無人不知不無人不曉得黑道大佬。
柬埔寨的“土王爺”
在九十年代,陳啓禮手中的“竹聯幫”逐漸轉型到正規營生。
同時,他也注意著時局的動態。
除了在不同場合表達對“國民黨”的不滿,這當然引起台灣地區的不滿和忌憚。
就在這時,一場規模浩大的掃黑行動在台灣進行,提前收到消息的陳啓禮選擇前往柬埔寨避難。
盡管台灣地區對他發出了長達25年的通緝令,由于柬埔寨特殊的政治環境,因此無法將他捉拿歸案。
在柬埔寨,陳啓禮被當地台商視作“土王爺”。
凡是逃亡海外的幫派人員、商人都會先與這位手眼通天的人物會上一面。
在當地,他把持著大量的台資企業,在當地華人圈中廣受關注,依然呼風喚雨,能量不容小觑。
此後,香港鳳凰衛視等多家媒體多次對陳啓禮進行專訪,他在鏡頭面前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曆,侃侃而談。
尤其值得耐人尋味的是,當提到台灣和大陸的關系時,陳啓禮始終認爲台灣與大陸不可分割,兩岸的同胞血濃于水。
張安樂
對于大陸的發展變化,陳啓禮不僅是耳聞。在那幾年裏,也多次回到大陸,親眼看到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這也難怪他會很早地就說出“不願讓台灣被外人拿走!”這句話。
在陳啓禮去世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北京奧運會圓滿舉辦,這是全世界華人、華僑值得驕傲和自豪的盛舉。
同時,能夠親臨北京奧運會,也是陳啓禮的願望之一,現在看起來,只能算作是一種遺憾。
結語
陳啓禮作爲一個黑道大佬,在“江湖”中闖蕩數十年,必定身上承載了許許多多的負面事件。在面對拉攏和利用,尤其是幾十年的沉浮人生後,他早已對台灣社會有著清醒的認識。
雖然,在陳啓禮的人生末期一直流落異域,可對于中華文化、中華傳統和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感情。尤其是對“中國人”的認同上,他從未含糊。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陳啓禮終結一個時代 江南遺孀稱“早已原諒他”
中國新聞網:台黑道仲裁者出殡場面大 以”三不”配合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