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補壹刀
執筆/刀劍笑、斬魄刀&叨叨姐
“世界正處在深淵的邊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與分裂。”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措辭嚴厲的這番話揭開了最新一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的序幕,也預示著本屆聯大會場即將上演明槍暗箭、刀光劍影。
美國,依然被廣泛認爲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拜登首次親臨現場,他面臨的是對他滿腹質疑的聽衆。
一方面是否在聯大繼續對華挑釁施壓,早已引起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另一方面,美英澳達成的“AUKUS”協議惹惱了法國和整個歐洲,拜登急于向盟友澄清立場,但是法國和歐盟會買賬嗎?
還有伊朗。
這是新任總統萊希首次在聯合國大會發言。在伊核談判停滯數月之後,這位總統會如之前預測那樣對美示強,還是會釋放重啓伊核談判的積極信號?
美國,美國,還是美國。
如你所見,美國挑起了這一系列紛爭。
古特雷斯說,疫情之下,“我們看到的不是人們的謙卑,而是傲慢,人們沒有因此不得不團結,相反我們正走向毀滅的‘死胡同’”。
這位聯合國秘書長沒有挑明,但明眼人都清楚,傲慢以及把世界推向死胡同的,到底是誰?
01
一般性辯論還沒開始,國際輿論就已聚焦中美是否會在聯大上演“交鋒”。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上周末接受采訪,更是直言不諱地表達了這種擔憂。
古特雷斯主要表達了兩層意思。
一是懇請兩個世界大國修補當下“完全失調”的關系,否則兩國間的問題可能影響全球局勢。
二是警告。
在“遺憾的是,我們今天只看到了對抗”的基礎上,古特雷斯強調,“我們需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冷戰”,因爲“這場冷戰將不同于過去,而且可能會更加危險、更加難以控制”。
或許因爲事前對于“交鋒”“對決”的預期太多,中美兩國領導人在聯大發言後,不少媒體都用上了“溫和”一詞。
兩國領導人都沒點對方國家的名字,尤其拜登聲稱不尋求與中國進行“新冷戰”,被不少美媒認爲明顯降低了中美之間的火藥味。有分析甚至說,這表明兩國領導人9月10日通話後,兩國關系有所緩解。
但就連不少外媒都注意到,在所謂“語氣稍緩”的遮掩下,拜登講話中依然透著對中國的咄咄逼人。
一方面,他仍然試圖挑動和強化所謂“民主與專制之爭”的意識形態論戰,不僅明顯批評“世界上的威權主義正試圖宣告民主時代的結束”,還在談到婦女權利時直接點了“新疆”。
另一方面,拜登講話還被認爲對華釋放了“合作訊息”,但這反而讓人更看清了華盛頓虛僞的一面。
拜登聲稱,美國准備與任何願意尋求和平解決共同挑戰的國家合作,“因爲我們如果不齊心協力應對諸如新冠疫情、氣候變化之類的緊迫威脅,或核擴散等持久威脅,我們都會承受失敗的後果”。
但新加坡聯合早報立即點明,美國仍試圖加劇在抗疫和疫苗領域與中國的“競賽”。
就在當地時間22日,拜登將召開“全球抗疫峰會”。
美國顯然想通過召集這樣一場會議,展示自己在抗疫方面的“領導”形象,但抗疫表現不佳以及將抗疫政治化等,早已讓它試圖自我營造的形象破碎不堪。
一位美國問題學者指出,美國的外交特點一向是言行不一。
拜登在聯合國舞台上說不搞“新冷戰”,一方面暴露了華盛頓的虛僞,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國政治精英是一群懶于反思和糾正錯誤的群體。他們依舊深陷在“美國優越論”“美國主導國際秩序”,而其他國家必須順從美國的那套過時和不切合實際的思維。
另外,拜登在聯大這個場合提不搞“新冷戰”,是想借助美國主導的國際輿論塑造一種假象,即無論中美還是中俄之間的紛爭,發起方和制造方都是對方,而非美國。
相比美國這番表面“溫和”實則虛僞的發言,中方的講話則被認爲“沉著克制”,圍繞戰勝疫情、複蘇經濟、踐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理念以及完善全球治理四大主題,向聯合國大會闡述中方立場。
通過看中美領導人的演講以及以往兩國言行的對比,究竟誰是世界和平推動者、國際發展維護者,而誰又是破壞者,可謂高下立判。
02
法國對美國的怒火顯然沒有平息。
拜登星期二發表聯大演講時,法國僅派了一名普通的外交官出席。用法國媒體的話說,這簡直“少得不能再少了”。
有專家告訴法新社,一般來說,美國總統在聯合國的演講通常會有許多領導人親自到現場聆聽。“只有一個人來聽美國總統的演講,這不太正常。”
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出人意料”地缺席了聯合國大會。
雖然愛麗舍宮稱馬克龍的缺席與“潛艇事件”無關,但時機上的巧合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要知道,作爲聯合國“五常”之一的法國,其總統上一次缺席聯大還是在2005年。當時,接近73歲的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因健康原因無法進行長途旅行。
更微妙的是,就在聯大開幕當天,馬克龍與印度總理莫迪通了電話。在通話中,馬克龍重申兩國在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印太地區展開合作的意願。
愛麗舍宮星期二發布的聲明中還提到,法印兩國的聯合行動旨在促進“地區穩定和法治,同時排除任何形式的霸權”。
有學者認爲,這指向美國的意味很明顯。
法國外交部長勒德裏昂表達憤怒的方式更加直接。
20日,被馬克龍指派參加此次聯大的勒德裏昂在紐約舉行記者會。他指責美英澳有關核潛艇的協議“刺傷了法國”,並炮轟美國“背叛”盟友。
勒德裏昂直斥美方做法是“野蠻行徑”,稱法美關系正經曆“信任危機”。他還強調,美方需就三件事作出解釋:毀人合同,破壞信任,印太戰略排除法國。
外界原本期待,勒德裏昂會在聯大間隙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但勒德裏昂對此予以了否認。
法國對華盛頓的不滿得到歐盟的“力挺”。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法國的遭遇“不可接受”,“我們想弄明白發生了什麽以及爲什麽這樣”。此外,歐盟外交官稱,馮德萊恩主席已要求將有關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准備工作的討論從星期三的議程中刪除。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譴責美國“缺乏忠誠”。他表示,拜登上任後聲稱“美國回來了”,但“美國回來了嗎?美國是回到了美國,還是其他地方?我們不清楚。”
德國歐洲事務部長羅斯則警告美國,信任一旦失去很難重建。他稱:“我們都需要坐下來談一談;必須重建失去的信任–這顯然不容易。但我們希望做出建設性貢獻。”
面對法國和歐盟的雙重壓力,美國打算怎麽辦?
據一位美國高級官員星期一透露,拜登“焦急地”等待與馬克龍會談。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星期二表示,拜登將很快與馬克龍通電話。法新社也援引一位總統外事顧問表示,美法最高領導人之間的電話會談定于本周末之前進行。
一位熟悉歐洲事務的專家告訴補壹刀,英法以及英歐關系接下來如何發展,要看拜登如何表態。
如果說,接下來拜登明確表示會給予法國實質性補償,比方說提出新的將法國納入其中的倡議,或者在所謂印太戰略中給予法國某種位置,那麽這件事可能鬧一陣就過去了。
但倘若拜登的表態模棱兩可,無法讓法國滿意,那麽接下來法國可能采取以下行動:
第一,中止現有的一些法美合作,或者給合作制造麻煩;
第二,通過歐盟、北約等機制搞事,將法美矛盾擴大成更多歐洲國家對美國的不信任。
比如,在氣候問題上,歐盟之前表態要與美國合作,現在是不是還會如此,就說不好了;
再比如,法國左翼不是呼籲退出北約嗎?雖然一時半會不至于,但是法國之前就退出過北約軍事指揮機構,這次也可能會效仿。
甚至,如果華盛頓不讓法國滿意,法國可以搞靈活外交,找俄羅斯、中國進一步刺激美國。
即便上述舉措不算是實質性的,象征意味也還是很大的。屆時,美法、美歐關系都將受到重創。
03
在聯合國大會的一般性辯論環節,華盛頓成爲伊朗炮轟的主要對象。
這是萊希8月初就任伊朗總統後第一次在聯合國發表公開講話。
在事先錄制好的講話中,萊希列出了美國的“三宗罪”。
他首先譴責了美國的“非法制裁”。
至今仍在美國制裁名單上的萊希表示,“制裁是美國針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新戰爭方式。”尤其是,新冠疫情大流行時期,美國對伊朗實施的醫藥禁運,犯下“危害人類罪”。
他還認爲,美國對中東的動蕩負有責任。
他舉了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例子稱,美國在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存在是“建立民主和國家意志的最大障礙”,因此,需要“制止外來者的占領和侵略”。
這個入侵的“外來者”是誰?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最後,萊希談到了各方都很關注的伊核問題。
他指責,是美國“違反了協議”“退出了協議”“還施加了更多制裁”。但他同時釋放出願意繼續談判的信號:“伊朗會考慮以解除所有壓迫性制裁爲最終結果的有益會談”。
就在萊希發表這番強烈譴責華盛頓講話的同時,他的外交部長侯賽因·阿米爾-阿蔔杜拉希揚正在聯合國會議現場,被期待可能展開幕後外交,與有關各方探討重啓伊核協議的可能性。
不過,最新消息是,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宣布,英國、中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的外交部長不會在本次聯合國年度大會期間與伊朗舉行會談。
顯然,伊核協議的重啓之路仍然面臨諸多困難。
就伊核協議本身,美國和伊朗的立場差距就不小。
伊朗認爲,美國應該取消對伊的所有制裁。美國則堅持,伊朗得先放棄核項目,以此作爲取消制裁的條件。
值得關注的是,9月14日,伊朗外交部進行了一項很關鍵的人事調整。
巴蓋裏·卡尼被任命爲負責政治事務的外交部副部長,接替此前負責伊核談判的副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希。
如果萊希政府也和之前的魯哈尼政府一樣,將有關伊核問題的工作交由外交部,而非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的話,多年來一直是伊核協議堅定反對者的巴蓋裏·卡尼將成爲新的伊核問題首席談判代表。
即使巴蓋裏·卡尼不主導伊核談判,他也很可能推動德黑蘭在美國解除對伊制裁方面采取更堅定的立場。
其實,更加難以解決的問題在伊核問題之外。
在意識形態鬥爭和地緣政治對抗領域,美國和伊朗有著相當嚴重的結構性矛盾。
在伊朗方面,反美、反西方、反以色列作爲伊斯蘭革命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直接關系到伊朗伊斯蘭政權的政治合法性。
在美國方面,美國在政治上長期尋求顛覆伊朗伊斯蘭政權,在經濟上長期制裁導致伊朗經濟深陷困境,在軍事上不斷威懾使伊朗的不安全感不斷加劇。這些,都是伊朗長期奉行反美主義的根源所在。
尤其是如今的拜登政府和萊希政府處于“有限緩和&強硬”的不合拍時期,再加上以色列千方百計阻撓美伊重返伊核協議,伊核談判雖然因一些樂觀因素不至于走向全面崩盤,但前景不容樂觀。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