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印度尼西亞爲對抗荷蘭殖民者,早日擺脫殖民統治,實現國家的獨立自主與民族解放,爆發了轟轟烈烈的獨立戰爭,印尼整個國家頓時陷入了戰亂之中。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許多長期居住在印尼的人由于生活所迫,不得已含淚抛棄了自己的孩子,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這些棄嬰中的一位。
不過與別的棄嬰相比,這個被抛棄的嬰兒無疑是幸運的,就在他剛被抛棄的時候,恰巧遇到了一對旅居印尼的中國夫婦,這對夫婦來自于廣東梅州,是當地的客家人,向來有著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高尚品德。
于是,他們並不在乎這個孩子是一個外國人,毫不猶豫地將其給收養了,領回家後還用心地呵護他成長,並讓他從小就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他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
此去經年,這名嬰兒在養父母的撫養下逐漸長大成人,後來又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美國成爲了一代商業大亨,跻身世界名流之列。
但功成名就後的他沒有忘記自己的養父母,更沒有忘記對他影響極深的中國,他一直對中國有著一種強烈的歸屬感。
所以,爲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他從1979年以來就開始陸續給養父母的家鄉梅州捐款,前後總計豪捐了超過兩千萬元的人民幣,用于支持梅州的公益事業,而那個時候我國的改革開放才剛剛開始,可以說這筆錢對梅州的公益事業建設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事一經報道,這名商業大亨一下子便在國內“名聲大噪”。
那麽,這位美國商業大亨到底是誰呢?他的養父母從小又對他進行了怎樣的教育,才讓他如此“心懷中國”呢?他的故事又有著怎樣的傳奇色彩?我們今天的故事便要從1947年開始說起。
幸運的棄嬰
這名商業大亨的名字叫做熊德龍,收養他的養父母分別名叫熊如淡、黃鳳嬌,熊德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這和他的養父母對他的良好教育脫不開關系。
1947年,梅州客家夫婦熊如淡、黃鳳嬌旅居印度尼西亞,喜歡孩子的夫妻倆本想在孤兒院收養一個中國小孩,偶然間看見了一個卷發碧眼的孩子,夫婦看這個孩子一直盯著他們看,他們心中莫名升起了一股親人般的感情,于是便當即決定收養這個孩子。夫妻倆給這個孩子起了一個中國名字,叫熊德龍。
熊德龍無疑是十分幸運的,熊氏夫婦沒有在意他是個荷蘭與印尼的混血兒,悉心照料他,並向他傳授家鄉梅州的客家文化。
養母黃鳳嬌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自己的家庭也不是很富裕,但在家鄉梅州的客家文化熏陶下,也是一位知書達理、賢惠善良的客家婦女。
梅州客家
在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熊德龍日日夜夜聆聽著客家淳樸悅耳的山歌,學習著《增廣賢文》裏的忠孝節義。
自打熊德龍懂事起,熊氏夫婦就經常爲熊德龍講述“嶽母刺字”等傳統文化故事,讓中華民族愛國愛家、孝敬父母等傳統美德就在熊德龍心裏紮下了根。
在熊德龍童年時光裏,他的養父母無論海外的生活如何艱辛,有怎樣的困難,逢年過節的時候也會爲梅州的親人寄錢,詢問梅州老鄉們的生活情況。
有一年熊德龍家實在窮得揭不開鍋了,熊德龍的母親見家裏的經濟條件實在過于困難,便依依不舍地從自己的儲物櫃裏拿出了她僅有的、珍藏多年的手镯,准備拿著它到首飾店換錢,准備把換來的錢寄回老家,好讓家裏的老人有錢過年。
熊德龍
當時只有八九歲的熊德龍和母親坐在破舊的三輪車裏,看著母親賣掉心愛的手镯時,對人生還懵懵懂懂的熊德龍對此感到十分疑惑,這時母親對他說了一句足以影響他一生的話:“孩子,就是再苦再窮,也不能忘家忘本啊!”
當時的熊德龍還不能完全理解母親說的話,但“人不能忘本”的道理卻也因此深深刻進了他的心裏,也正是這句話,讓熊德龍深知盡孝之難,長大以後的熊德龍經常抽出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讓自己的父母度過幸福的晚年,當然這已經是後話了。
熊德龍沒有中國人的長相,但受到客家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卻有著中國人的心,在他的心中,他就是客家人的兒子,他們家雖然生活在印尼,但卻一直說著客家話和普通話。平常的熊德龍說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很難將他的中國話和他的異國面貌聯系起來。
雖然異國的生活環境混亂不堪,局勢動蕩,但身爲中國人的熊德龍父母,仍然堅持過著中國的節日,到了春節,熊德龍一家也會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給梅州的親人們報平安。
打工中的驚喜
熊德龍的童年的生活固然溫馨,但生活的重擔仍讓熊德龍的家庭喘不過氣,爲了讓艱辛的生活有所緩解,熊德龍放棄了學業,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當時的熊德龍才十六歲,正是讀書的最好年華。但是想到家裏貧困的狀況,想到父母現在的處境,熊德龍還是走上了社會,
得益于童年時期受過的良好教育,熊德龍在經商方面展現了自己特有的才華,各種技藝往往一學就會。雖然有磕磕絆絆,但是機智過人的他往往能抓住商機。
熊德龍
在商界混出一定名頭以後,熊德龍便想要出來自己打拼出一番事業,但熊德龍明白創業有風險,因此一時間自己也難以做下決定,但好在他的父母和親友們都很支持他,很快,他就擺脫了打工人的身份,自己開設了一家小海綿廠。
憑借著熊德龍自己的遠見和謀略,他的海綿廠事業越辦越大,在商界也獲得了越來越高的地位和影響力,漸漸地,這個小小的海綿廠再也不能承載他的遠大理想。
很快熊德龍就把自己的企業發展成一家強大的跨國公司,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熊德龍一直堅持著誠信爲本的理念,也因此許多客戶樂意于選擇與熊德龍進行合作,公司規模也得到了極大地擴張,且涉及了包括金融、房地産、傳媒在內的多個領域。
熊德龍與客戶開展交流合作
對如今自己取得的成就,熊德龍坦言,他在商業上的造詣,和自己在童年時候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熊德龍的養父曾以“慎獨”教育他,告訴他要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按照道德規範行動,不可違背原則,這是一種自律。
他用“孝敬父母、忠義朋友、信譽事業”的座右銘每天警醒自己,只有真誠待人,以和爲貴,才能受到其他客戶的信任和贊賞,讓自己在從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時至今日,熊德龍早已成爲了名副其實的美國商業大亨,美國大興銀行、好萊塢大都會酒店、熊氏地産投資有限公司、新加坡國際金葉煙草有限公司、香港皇玺洋行等幾十家著名企業都在他的名下,影響力遍布全球。
進軍新聞業
熊德龍在商界大獲成功後,開始爲自己進入新聞出版業做准備。1993年,熊德龍斥巨資收購了美國華文報紙《國際日報》,當時熊德龍開設《國際日報》可謂白手起家,報社裏幾乎沒有設備,一台陳舊的印刷機和一台計算機可能是這裏最貴重的財産了。
但是熊德龍並沒有放棄向新聞業進軍的計劃,他通過當年爲《國際日報》提供原材料的紙廠老板,找到了新聞工作者李卓輝,而李卓輝也幫助熊德龍將他的事業推向了新高度。
李卓輝本是福建南安人,他當時父母定居印尼,因此李卓輝也就在印尼出生,他是一位敢說敢寫、針砭時弊的新聞工作者,曾從事《忠誠報》編輯工作。
李卓輝
當時印尼反動派猖獗,但李卓輝卻敢于“爲正義執言”,當時的李卓輝不顧軍方警告,銳評當下時政,刊文宣傳革命,還發表了慶祝中國國慶十六周年的社論。
但這種正義的言論最後卻受到了軍方的打壓,李卓輝不僅丟了工作,還差點進了監獄。
李卓輝被迫轉行,此後他先後做過教師、紙廠廠長、電器代理商,但心中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最終還是讓他回到了最熱愛的新聞工作中,爲那些在印尼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們發聲。
熊德龍正是看上了李卓輝這種一絲不苟、正義直言的態度,兩人合力創辦《國際日報》,熊德龍負責外部事物,尤善于公關,通過演講獲得了許多印尼和中國的援助;李卓輝負責內部事物,業務能力強,在報社中的工作如魚得水。
李卓輝成爲總編輯
他們二人通力合作,將《國際日報》做到了新的層次。李卓輝在《國際日報》工作中,和許多中國的編輯一樣,自己進行社論的編寫。即使到了出國訪問的時候,李卓輝也會按時把社論傳回報社。有了李卓輝的幫助,熊德龍的報業發展如虎添翼,很快掃除了一窮二白的局面。
李卓輝在介紹自己的《國際日報》時,也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充滿希望。當時的印尼報業落後中國不少,《國際日報》爲了擺脫這種局面,與中國展開多方面的合作,向國內的報紙行業“取經”。同時《國際日報》與時代接軌,積極籌辦國際手機報和網上數字報項目。
熊德龍和李卓輝所構想的網上報紙,與我們現在的手機閱讀十分相似。這種網上閱讀的方式,不僅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發展,還經由他們二人,帶去了印尼,造福了印尼的廣大人民。
2001年元旦,熊德龍開始出版發行印尼版的華文《國際日報》。熊德龍以其出色的智慧和他的愛國情懷,想要在報紙行業上回饋中國。熊德龍承印和發行中國《人民日報·海外版》和香港《文彙報》,後又增加了中國英文報紙《中國日報》,以擴大中文報紙的影響力。
梅州的呼喚
熊德龍先生曾說過,他雖然沒有中國人的長相和血統,但對中國有很深的情感,他有一顆百分之百的中國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他雖然身在海外,卻心系中國,在海外屢屢表達自己對于中國和故鄉的熱愛。熊德龍想到父母在兒時對于自己的教育,愈發向往中國,向往自己的家鄉梅州。小時候父母講過的“愛我中華”,讓熊德龍每時每刻都想去他的家鄉看看。
在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的時候,熊德龍心中懷著對家鄉的思念,懷著對父母的感恩,帶著夫人首次踏上了中國這個神秘而又親切的國家。
熊德龍來中國
當熊德龍踩在中國大陸上的時候,他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他感歎道:“這就是我養父養母的祖國,我現在踏進來了!她,也就是我的祖國啊!”
熊德龍急切地前往自己的故鄉梅州,想要尋找自己的根。他回到了父母的家鄉梅州,看望了家鄉裏的親人。梅州的鄉親們對于他的到來十分驚喜,紛紛置辦酒席款待熊德龍。
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視熊德龍的歸鄉之旅,盛情邀請熊德龍遊覽梅州,讓熊德龍親身體驗父母口中美麗的梅州。熊德龍參觀了梅州故鄉的工廠和學校,對于故鄉如今的發展感到欣喜,表示自己也想參與到梅州的建設當中。
最後熊德龍參觀了葉劍英元帥的故居,臨走前的熊德龍不禁評價:“梅州真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看到家鄉的發展蒸蒸日上,熊德龍先生無比欣喜,表示自己也要爲梅州的發展添磚加瓦。自1979年以來,他先後爲嘉應大橋、劍英紀念大橋、市華僑博物館、梅州市梅縣人民醫院鳳庚樓、發明橋、賢母橋、德龍大橋、如淡長廊等社會公益事業和福利事業捐資逾二千萬元人民幣。
嘉應大橋
近年來,熊德龍先生不停地輾轉于雅加達、上海、北京和廣州之間,足迹遍布中國的大江南北。他對于中國和印尼兩國的經濟建設,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讓他被雲南、廣東和貴州等八個省政府聘請爲經濟顧問,並獲得了20多個城市授予的榮譽市民稱號。
2015年8月22日,熊德龍先生前去貴陽參加第八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他爲貴州的迅速發展而興奮不已:“一下飛機又是不一樣的感覺。我在車上看到高樓大廈、處處美景。當年‘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說法,現在被推翻了!”
熊德龍在華文傳媒論壇演講
一共三天的論壇,熊德龍先生忙得不亦樂乎,很多記者都對他進行采訪。而熊德龍先生在發言過程中強調最多的詞語就是“貴州情結”和“中國情懷”,熊德龍也常常把“我們貴州”挂在嘴邊。
熊德龍先生曾深情地說道:“我對貴州非常有感情,我可以跟各位嘉賓說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貴州真遺憾!”
愛國在行動
熊德龍看著梅州正在發展的教育事業,內心泛起很大的波瀾。想到自己小時候出去打工的生活,熊德龍深知教育事業的重要性。而現在,有足夠經濟實力的熊德龍不忍心看著家鄉的孩子們沒有學上,他要爲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熊德龍給自己養父所在的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泮坑小學和水白中學捐款,資助他們修建新的教學樓,改善教學質量。
熊德龍回到故鄉
1984年冬,梅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創辦嘉應大學。熊德龍聽聞此消息,想到故鄉山區仍有不少孩子沒有上學,一人捐款人民幣210萬元,爲梅州建設了一座現代化的德龍會堂。
熊德龍不僅獨捐巨資,還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聯系美國各大城市的華人群體,向他們募集錢財,並用于嘉應大學的啓動資金。熊德龍的誠心打動了很多華人華僑,華人華僑們紛紛捐錢捐物,支持嘉應大學的建設。
1985年10月7日,嘉應大學舉行首屆開學慶典。熊德龍原本的計劃是爲他開辦的銀行進行揭幕儀式。但在他收到嘉應大學的請柬之後,熊德龍改變了主意。
熊德龍放下手裏的工作,將銀行開幕的事情交由夫人打理,自己則率領30多名華僑回來參加學校開學慶典。
在這個隆重的開學慶典上,熊德龍先生的到來激起了全體師生的熱情,嘉應大學的董事會當即決定:授予對籌辦嘉應大學有突出貢獻的熊德龍先生爲嘉應大學創辦人的光榮稱號。
嘉應大學
此後的二十多年時光裏,熊德龍傾其所有,不斷向大陸進行捐款和投資,也爲近3000名中國基層幹部提供了出國培訓的機會。而在國外,熊德龍團結各國華人華僑,以自己的真誠的態度,爲身在異國他鄉的留學生、華人社區提供幫助。
1995年10月1日的中國國慶節,熊德龍舉辦了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中國國慶節升五星紅旗的活動。他主動聯系中國駐洛杉矶總領事馮樹森夫婦、阿市市長參加活動,同時參與活動的還有很多華人華僑和中國留學生,以及其他美國朋友,這在整個美國洛杉矶轟動一時。
熊德龍親自將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他的眼淚止不住的留了下來。當天,熊德龍還租借了兩架飛機帶著橫幅飄過洛杉矶上空,橫幅上赫然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許多華人華僑被他的愛國行爲感動,讓國外也掀起了一陣熱愛中華的活動。
2015年,改編自熊德龍先生真實故事的電視劇《親親中國爹娘》上映,這部電視劇以熊德龍先生爲原型,講述了熊德龍先生的一生。
熊德龍與《親親中國爹娘》的宣傳海報合影
熊德龍先生曾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他自己:“我身體內沒有一滴中國人的血,但我有一顆百分之百的中國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我深深地愛著我的中國……” 讓我們向熊德龍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