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三對三籃球首次亮相奧運,正式拉開東京奧運會籃球比賽的序幕。開賽首日,中國三對三女籃兩戰一勝一負,暫列排名榜第五;中國三對三男籃兩戰兩負,排名墊底。隨著奧運籃球的開啓,我們來回顧一下籃球運動從“桃筐”走上街頭的變遷史。
1.籃球運動是如何誕生的?
1891年12月,在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市擔任體育教師的加拿大人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了籃球。
斯普林菲爾德市地處美國東北部的馬薩諸塞州,冬季多風多雪,寒冷異常,難以開展室外體育活動。時任該市基督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系主任的古力克博士,在一次課上向學生們提出一個想法:能否發明一種新的室內運動,它既有趣易學,又能抵禦新英格蘭地區冬季刺骨的寒風。奈史密斯就是這群學生中的一個,後來當他成爲該校體育教師的時候,朱力克博士將這項任務交給了他。在奈史密斯之前,已經有兩位教師嘗試發明,均以失敗告終。
結合當時流行的運動項目,奈史密斯提出新運動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其一嚴禁粗野行爲發生;
其二不受季節影響,可在室內或晚上進行;
其三不同年齡、性別的人都能參加,尤其要能吸引青年們參加。
在設計這項新運動時,奈史密斯曾想過使用足球的射門方式,但考慮到足球的射門方式還是有些粗魯,不符合“嚴禁粗野行爲發生”原則,于是想到了公元前700年瑪雅人發明的一種名叫“場地球”的球類遊戲。這種遊戲的規則是:雙方球員都力圖搶到有彈性的橡膠球,並將彈起的球擊進高出球場地面的石洞裏,才能得分。與此同時,奈史密斯還參考了小時候在家鄉加拿大阿爾蒙特玩過的一種將球投入桃筐的遊戲——“石頭上的鴨子”,並由此創編出籃球運動的13條基本規則,其中有12條沿用至今。
同“石頭上的鴨子”一樣,籃球運動最初使用的籃筐也是“桃筐”。最初,由于使用的“桃筐”是有底的,球員投完球還需要把球從高處的桃筐裏掏出來。後來,爲了提高效率,桃筐的底部被去除,球員用長棍就可以把球從桃筐裏杵出來。直到1906年,桃筐才被有擋板的金屬球筐所取代。
此外,籃球最開始還是用足球打的。第一批籃球專用球誕生于1894年,由斯伯丁公司特別爲籃球運動設計。斯伯丁公司特制的棕色籃球一經問世,便成爲當時許多正式籃球比賽的官方用球。但是,這種球有一個缺點,就是其棕色的外觀不夠醒目,無法被球員和觀衆一眼看到。19世紀50年代末,才由一位名叫托尼·辛克爾的大學籃球教練改爲現在籃球運動中所常用的橘色籃球。
2.籃球是何時進入奧運會的?
1904年,籃球作爲表演項目首次在聖路易斯奧運會上亮相。當時的籃球比賽只是美國業余體育聯盟競標賽的一個項目,僅在美國的籃球隊伍中進行。
1936年,男子籃球比賽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爲正式比賽項目,而女子籃球比賽則在1976年的蒙特利爾奧運會中首次亮相。作爲正式奧運比賽項目的籃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僅有業余選手參賽。直到1992年的第二十五屆巴塞羅那奧運會,職業選手才被允許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也正是這一年,包括邁克爾·喬丹在內的衆多NBA職業球員組成“夢之隊”,代表美國出征奧運並衛冕冠軍。由于囊括了當時幾乎所有的NBA頂尖選手的球隊,這支球隊也被視爲有史以來實力最強的籃球隊。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隊力戰巴西隊
3.美國隊真的戰無不勝嗎?
自1992年“夢之隊”出戰巴塞羅那奧運會以來,美國男籃與美國女籃一直都是奧運賽場上的“霸主”,成績從未跌出過三甲。1996年以來,除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獲得一枚男籃銅牌外,美國隊包攬了所有的奧運金牌。
然而,在奧運會的曆史上,美國隊並非無往不勝。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決賽上,保持36年全勝記錄的美國隊在比賽最後三秒內遭遇蘇聯隊絕殺,首次錯失奧運金牌。
1972年9月10日,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館。當美蘇兩隊的比賽結束前10秒,美國隊仍以48比49落後,控球權完全落入蘇聯隊手中。此時,凱文·喬伊斯阻斷了蘇聯隊的傳球,道格·科林斯接球反擊,遭到蘇聯隊亞曆山大·貝洛夫犯規。最後三秒,美國隊兩次罰球命中反超比分。
當時美國替補隊員開始了狂歡。此刻,蘇聯隊助教謝爾蓋·巴什金冒著被判罰技術犯規的風險沖進場內,要求暫停比賽。他聲稱,蘇聯隊此前申請的一個暫停沒有生效,必須執行這個暫停。
根據規則,在對方兩次罰球前請求的暫停,可以自由選擇是在第一罰之前還是在兩罰之間執行。錄像回放顯示,柯林斯執行第二罰前,技術台確實收到了蘇聯隊的暫停信號,但由于信號延遲,科林斯已經將球舉起,即將投出,裁判也沒有及時意識到應該叫停比賽。
情況非常棘手。根據規則,柯林斯罰進第二球之後,蘇聯隊就不能再叫暫停,如果承認蘇聯的暫停有效,則需要讓柯林斯重新罰第二個球。如果蘇聯的暫停請求無效,應該給蘇聯隊留多長時間?是柯林斯罰球後剩余的3秒鍾,還是巴什金沖進球場時的1秒鍾?
現場人員爭論不休。最終拍板的是時任國際籃聯(FIBA)秘書長、英國人威廉·瓊斯,他伸出3個手指,提議“再來3秒”。最終的裁定是:蘇聯的暫停請求無效,比賽從終場前3秒開始重賽。
蘇聯隊抓住了這個三秒的機會,並在三秒內完成了絕殺,逆轉奪冠。
然而,對于這一結果,當時的美國男籃認爲遭遇了不公平待遇,賽後拒絕上台領獎。時至今日,當事球員及其後代仍拒絕接受這枚奧運銀牌。
至于女籃比賽,從1996年亞特蘭島奧運會至今連獲六屆奧運冠軍的美國女籃,也曾在1976年、1980年和1992年的三屆奧運會中成爲蘇聯隊的手下敗將。
4、三對三籃球是怎樣興起的?
三對三籃球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街頭,最初主要在貧民區黑人青少年中流行。誕生于貧民區的美國街頭籃球創造過許多神話,如身高1米87的厄爾·麥尼考爾特利用娴熟的技術和出色的彈跳,輕易戰勝身高超過兩米的NBA巨星阿蔔杜爾·賈巴爾,被譽爲“未曾打過NBA的最偉大球員”。20世紀中後期,街頭籃球曾誕生過許多NBA著名球星如歐文、張伯倫等。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艾弗森、佩頓等衆多NBA球星也曾參加過街頭籃球。
與傳統的籃球項目相比,三對三籃球具有組織簡單、條件寬松、戰術靈活實用、運動量較少等特點,是街頭籃球比賽中流行度與參與度最高、社會影響最大的一種,因而也被視爲是街頭籃球的核心。三對三籃球比賽正式進入都市鄉鎮是在20世紀90年代,首次有組織的三對三籃球賽是在美國的密執安州洛維爾市鎮的大衆籃球節上。20世紀末三對三籃球風靡世界,各國大多沿用美國的規則,或在美國規則的基礎上稍作修改。2010年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青年會上,三對三籃球首次作爲獨立的正式項目亮相國際賽場。隨後,國際藍聯進一步完善三對三籃球世界巡回賽,並于2012年設立世界三對三籃球錦標賽。
而到了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三對三籃球成爲正式比賽項目。
實習生 希仁古力·吐爾洪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臧磊
參考資料:
1、http://www.spalding.com.cn/brand_story)
2、https://olympics.com/tokyo-2020/en/sports/basketball/
3、舒剛民.籃球運動起源與本質的再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05):66-70.
4、初永和.三人制籃球的興起及其在中國高校的開展[J].遼甯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6(03):437-442.
5、陳鈞,吳傳生.街頭籃球的起源及在中國流行的社會文化背景[J].體育文化導刊,2006(06):52-54.
6、黃璐.體育電影中的曆史真實——以《絕殺慕尼黑》爲中心的考察[J].體育學刊,2020,27(04):49-55.
校對 徐珩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