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作爲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倉颉造字,到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再到秦始皇以隸書統一文字,漢字經過了五千年的演化,才有了你們此時眼中所看到的文字。
漢字字形的演變
而我們了解最多,對現在影響最大的一次文字改革運動,便是漢字簡體化運動。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國家一窮二白,而要發展經濟,就需要發展工業,發展工業就需要人才,可當時中國,即便是將只會寫自己名字的人排除,全國文盲率依然高達80%。爲了提高全國人民的受教育水平,爲國家建設培養人才,中國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掃文盲運動,而爲了人民更快更方便的學習文化,漢字簡體化運動也同步上馬。
建國初期的掃盲運動
到1955年,《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經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1956年正式推廣簡體字。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大多來自于1965年出版的《簡化字總表》,俗稱“一簡字”,共2236個。
由于曆史原因,當時發起的簡體字運動並沒有傳入香港、澳門和台灣,港澳台三地至今仍使用繁字體。而新加坡、馬來西亞作爲海外華人的主要聚居國家,當地華人在同樣沒有受到中國簡體字運動直接影響的情況下,卻主動放棄繁體字改用簡體字。
香港街頭的繁體字店招
這種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特殊現象,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下面我們就一起說道說道,爲什麽港澳台堅持用繁體字,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卻主動選擇用簡體字。
新加坡“雙語教育”和簡體字
新加坡原是個位于馬六甲海峽北側的港口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爲國際海洋貿易的中轉站,吸引了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大量移民來此淘金,同時也成爲英國東南亞殖民地的統治 中心。
互爲鄰國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1965年新加坡建國後,新加坡政府確定了以英語、華語(普通話)、馬來語、泰米爾語爲官方語言的語言政策。由于殖民曆史和對國際貿易的嚴重依賴,英語成爲新加坡跨種族交流和參與國際貿易最通用的語言。而新加坡作爲以華人爲主體民族的國家,華語理應成爲新加坡的第二大語言,可現實卻沒有這麽簡單。
新加坡的華人多來自中國福建、廣東兩省的移民,導致閩粵方言成爲多數新加坡華人的主要用語。根據新加坡198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華人社會中,以方言爲家庭用語的家庭占到81.4%,以閩南話37.5%、潮汕話18.5%、廣府話16.1%三大方言爲主,而這些南方方言可不像河南話、東北話這類官話方言那麽好理解,完全是“密碼級”的。
同時,新加坡的中小學,不論是英語學校還是華語學校,都是用華語(普通話)進行華文課的教學,這使得學生們不得不同時學習方言、華語、英語三門語言,不利于教育發展。可能會有福建廣東的朋友表示疑問,自己小時候也是既說方言也說普通話,並沒有什麽問題,爲什麽新加坡的小孩就不行了?
新加坡華人,華語男歌手林俊傑
中國自清朝開始就已經開始推廣以北京官話爲標准的普通話,在新中國初期又經曆了大範圍的掃文盲運動,在社會上形成了很好的普通話使用環境,除了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大多都能理解和使用普通話,這種大環境有利于習慣說方言的族群接受和使用普通話。
而新加坡作爲移民國家,華人在剛來到這裏的時候,必須依靠家族和鄉黨組成社會團體、幫派,同英國殖民者、馬來土著人甚至是其他團體、幫派的中國人爭取利益,而方言就成了維系這一關系的紐帶,這使得新加坡缺少使用華語的社會環境。
新加坡建國後,爲了加強不同方言華人群體之間的團結,傳承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抑制英語文化和東南亞土著文化對華人社會的侵蝕,推廣華語成爲新加坡政府的重要舉措。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講華語運動大會上發言
同中國一樣,新加坡在推廣華語的過程中也發現了繁體字不易學習的缺點,簡化漢字列入新加坡政府的計劃之中。
當時,中國已經完成了簡體字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成就,新加坡本想照搬過來,但考慮到中國、美國和新加坡三國之間微妙的關系,新加坡做了一些改動。在1969年出版的第一批簡體字中,只簡化了200多個漢字,其中還有78個是新加坡自己創作的。
簡體字發布後,在社會在取得了很大的反響。可由于第一批簡體字太少,民間開始了自己的簡體字運動,有自創的,也有從中國搬用的,再加上仍在使用的繁體字,使得新加坡的文字系統出現混亂。
新加坡的華語比賽
1979年,隨著中美關系正常化,新加坡沒有了之前的顧慮,完全采用中國的簡體字樣式制定《簡體字總表》在全國推廣,並廢除了1969年推出了78個自創簡體字,同時全面采用漢語拼音,取代民國時期誕生台灣地區仍在使用的注音符號。
在華語運動和簡體字運動的推進下,華語和簡體字成爲新加坡華人的主要語言和文字。根據1989年新加坡教育部統計的華裔小學家庭用語數據,以方言爲主要家庭用語的家庭從1980年的76.2%下降到1989年的7.2%,以華語爲主要家庭語言的家庭從1980年的25.9%,提升到1988年的69.1%。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和簡體字
和新加坡不同,馬來西亞是一個以馬來人爲主體民族的國家,華人總人口雖然高達668萬,但人口占比只有20.64%,遠不及馬來人61.98%占比,因此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困境要比新加坡嚴重的多。
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後,順著民族獨立的潮流宣布馬來語爲唯一官方語言,在文化上實行以馬來文化等同于國家文化的單一文化政策,要求所有國民,不分種族,必須學習馬來語才能享受受教育的權利。
1961年馬來西亞無視華人族群的強烈抗議頒布教育法令,規定所有中小學必須使用馬來語進行教學,否則就會取消教育津貼,踢出國民教育行列。時任華校教師總會主席的林連玉呼籲道:“華文中學是華人文化的堡壘,津貼金可以剝奪,獨立中學不能不辦。”
在馬來西亞打壓華文學校的政策下,72所華文學中學中有55所接受改制,剩下的16所不願意改制的華文中學,全部變爲不在國民教育之列的獨立中學,並在之後的獨立發展中,馬來西亞華文學校,形成了從小學到中學到專科大學的全覆蓋。
而爲了更好的發展華文教育,馬來西亞華人也走上了漢字簡化的道路。1972年,在看到中國簡體字取得成效後,“爲了使馬來西亞華人能跟得上潮流,免得將來看不懂中國書籍”,馬來西亞華人成立了簡化漢字委員會,在馬來西亞推廣漢字簡化運動。
1981年,馬來西亞簡化漢字委員會根據中國和新加坡的簡體字經驗,出版《簡化漢字總表》,在出版儀式上,委員會主席曾永森說道:“《簡化漢字總表》的出版使馬來西亞的漢字進入一個新的裏程碑,它沒有政治色彩,是具有馬來西亞特色的漢字,適合馬來西亞人士應用並作爲馬來西亞各族 人民學習漢字的主要參考書。”
茨場街門樓上張貼的簡體字橫幅
到了90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馬來西亞的勞動力,尤其是高素質人才嚴重短缺,爲了解決人力資源匮乏,同時拉攏在經濟上一枝獨秀的華人群體,馬來西亞政府開始解除對華文教育的壓制。
1996年的教育法令,重新將華文學校納入國民教育體系;2002年,取消大學錄取配額制,允許通過馬來語考核的華文中學學生進入國立大學學習。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進入新階段,而簡體字也就此成爲所有馬來西亞華人的使用的漢字。
馬來西亞華人,華語女歌手梁靜茹
港澳台使用繁體字的曆史原因
我們先來看香港、澳門。首先,香港、澳門作爲中國的一部分,並不存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人那樣嚴峻的文化危機。香港、澳門和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曾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但香港澳門在曆史上本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其主體民族是華人,主流文化是中國文化,即使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但港澳人說中國用中國字的漢語環境並沒有改變,因此沒有簡化漢字的內在需求。
其次,香港和澳門分別于1997年和1999年回歸後,中國政府在香港、澳門實行一國兩制的政策,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港澳錯過了中國漢字簡體化運動,又沒有新中國初期掃盲的需要,對于香港人來說,沒有簡化漢字的必要。此外,港澳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長期以來對內地有著這樣那樣“不順眼”,而使用繁體字更是他們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一種表現,在沒有溝通障礙又高度自治的情況下,港澳沒有簡化漢字的動力。
香港街頭
再說台灣。早在民國時期,中國就發起了各種漢字改良運動,保守點的主張漢字簡化,激進點的主張漢字拉丁化,但不論是何種方案,漢字改良已成爲社會共識。可在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後,如何“反攻大陸”成爲主要工作,社會經濟、文化教育這些都要靠邊站。
等到蔣介石想明白“反攻”無望,回過頭准備搞漢字簡化的時候,發現大陸已經搞好了,而且搞得還不錯。這個時候,漢字簡化就成了政治問題,大陸用簡體字,台灣就要用繁體字。仇志群在《漢字簡化問題在台灣》一文中寫道:“何應欽也曾在1969年,于國民黨十中全會提出過整理簡字方案,但是後來因爲大陸先這麽做了,考慮到大陸提倡的我們就應該反對,于是台灣對簡體字的態度立刻轉變爲反對,成天說簡體字是匪來匪去的東西。”
晚年的蔣介石
甚至在1966年發動“中華文化複興運動”,全面禁止使用簡體字,書籍必須是古文樣式的豎版書或從右向左書寫的橫版書,而一旦有人用大陸的簡體字,就會被扣上“投共通匪”的罪名。
在長期的文化控制和宣傳下,使用繁體字,成了傳承傳統文化的要求和所謂的“華夏文化在台灣”的自證。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內地和港澳台之間不斷加深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也促使港澳台人民接受並學習使用簡體字,我深信相信書同文、車同軌的願望,必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