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東盟媒體論壇的一名與會者也認爲,東盟目前是唯一能聚集中美雙方代表對話的組織,而大國之間的競爭,其實更加強了東盟的中心地位。
處在中美隨時可能爆發貿易戰的關鍵時刻,東盟10國更須團結一致並保持中立,才能繼續扮演“協調員”的角色,彙聚大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展開對話。
新加坡巡回大使許通美教授4日在東盟媒體論壇(ASEAN Media Forum)回答與會者提問時,發表上述看法。
有與會者認爲,中國與美國的關系惡化,對東盟造成的負面影響似乎被過度渲染,“因爲東盟目前是唯一能聚集中美雙方代表對話的組織”,而大國之間的競爭,其實更加強了東盟的中心地位。
維持中立政策如走鋼絲
對此,許通美說,東盟須滿足兩個條件才能發揮這一作用,即“做到團結而不分裂,並保持中立和獨立,不傾向任何一方或向任何勢力靠攏”。
他強調,東盟的外交政策首先應是親東盟,其余國家和利益相關者不論大小都一樣退居第二。“我們希望所有大國將東盟視爲舉足輕重和有益處的,但我們不想靠向任何一個國家。”
許通美用“走鋼絲”來形容這個政策,一旦失去平衡踩空,東盟就會失去多年來建立起來的一切。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院長馬凱碩昨天也出席論壇,與許通美一起就中美爭端對東盟的影響,同與會者展開討論。
馬凱碩建議
培養人民對東盟歸屬感
馬凱碩同意東盟國家眼下最重要的任務是鞏固彼此的關系,並建議培養東盟人民對組織的歸屬感,鼓勵在座媒體從業者多報道相關課題。
論及中美關系的現況,馬凱碩透露,他最近走訪美國多名學者,也前往中國與高級官員會面,雙方都表示前方困難重重。在他看來,中美之間的問題不純粹是領導人的緣故,而是反映兩者權力的轉移,即使換了領導人,摩擦仍將存在。
許通美認爲,只要美國不將中國的崛起視爲國家安全和繁榮的威脅,情況還有轉圜余地,而美國民衆目前對中國的負面看法還沒達到危險臨界點。
但他補充:“每次民調都顯示支持率日益減少。更令人擔憂的是,過去可制衡反中國聲浪的美國商團,如今也不再支持中國了。”不過,他仍期待中美兩國展開的貿易談判會取得好結果。
馬凱碩說,這使東盟面臨“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刻”,因爲美國可能爲了遏制中國,利用南海課題挑起事端,到時東盟的處境將非常爲難。
許通美則保持樂觀。他說,東盟10國首腦與代表上周在新加坡聚首討論了南中國海課題,盡管一些根本分歧未解決,但是也強調《南海各方行爲宣言》的談判進展良好。
新加坡今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第二屆東盟媒體論壇由東盟秘書處、德國國際合作機構,以及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聯合舉辦。
國會議長陳川仁昨天出席了論壇發表演講和接受提問,印度尼西亞前外交部長馬蒂(Marty Natalegawa)也到場同與會者對話。與會者包括約30名媒體領導人和博客。
來源:聯合早報
編輯: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