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訊 記者符暢、郝浩宇,通訊員胡穎儀、孫冰倩報道:12月11日下午3時許,一架救援直升機爲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送來了一名特殊的傷員——他是從7000公裏之外轉運而來的。12月2日,印尼哈馬黑拉島發生一起汽油桶爆炸意外,一名中方工人不幸全身85%被重度燒傷,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傷後一周出現感染、休克,生命危在旦夕。經過國際SOS救援中心、兩地醫院、白雲機場、通航公司等多方反複溝通、評估後,傷者被送至廣州接受進一步治療。據介紹,這也是廣東省內首次無縫接駁的航空跨國醫療轉運。
工地突發意外,中國工人全身85%燒傷
據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李孝建介紹,傷者是一名30多歲的男性海外務工人員。12月2日在印尼哈馬黑拉島工地上進行焊接工作時,由于油桶裏有殘留油料引發爆炸,全身除了腳背、會陰部位皮膚幸免,燒傷面積達85%,且大部分屬于三度燒傷。經過48小時內兩三次轉院,傷者進入當地較大的醫院ICU治療。
事發後一周,國際SOS救援中心收到傷者工友求助希望轉運回國治療,並與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取得了聯系。“我們通過救援組織向當地醫院了解到,印尼鮮有醫院設有專門的燒傷專科,一般患者全身燒傷面積超過50%便會有生命危險。而這位患者已經進入危險的感染期,並發膿毒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高燒超過40℃,無法自主呼吸,情況非常危急。”李孝建說。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院長李斯明介紹,經過向當地醫院詳細了解傷者病情,與白雲機場、直升機公司多次溝通,評估這次轉運的安全性後,該院決定啓動醫療直升機救援機制,直接將中國籍傷員從白雲國際機場接回院內燒傷ICU救治,實現空中無縫轉運,減少路途顛簸和擁堵,縮短轉運時間。
國際接力,兩次飛行爭分奪秒轉運患者
據了解,這次空中接力救援分爲兩部分:12月10日晚上,國際SOS新加坡援助中心的醫療專機和醫療團隊提前抵達印尼馬卡薩;11日淩晨,SOS醫療隊到醫院對傷員進行了出發前評估,爲傷員更換了敷料,隨即送往馬卡薩機場辦理出關和登機手續,于9時30分飛往廣州。與此同時,市紅十字會醫院選派的經過航空救援專業訓練的醫療團隊,也已攜帶燒傷急救藥品到達直升機基地,對機上的醫療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和調試。
13時,救援直升機從深圳基地起飛,奔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等候傷員。14時30分,經過5小時飛行,專機順利到達白雲國際機場,國際SOS和市紅會醫院雙方醫療團隊就傷員病情進行現場交接,並再次檢查評估傷員情況。
負責本次直升機空中轉運的燒傷整形科鍾曉旻主任發現,傷員的氣管插管因爲停留時間較久,已經有松脫迹象,早上剛換的創面白色敷料已經呈現綠色,發出難以忍受的腥臭味,這是綠膿杆菌感染特有的表現,情況不容樂觀,唯一方法是盡快轉運回醫院進行氣管切開術挽救傷員生命。在機場急救中心工作人員協助下,傷員隨即被轉運至醫療直升機上。
由于感染嚴重,傷者在轉運過程中完全靠呼吸機、升壓藥來支持基本生命體征,直升機上監護儀除顫、吸痰機、輸液泵等共同工作。15時15分,完成了所有安檢和通關手續後,直升機順利從白雲機場起飛。紅會醫院的醫療團隊全程緊密監護、吸痰,確保了氣道通暢。
15時35分,救援直升機緩緩降落在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外科大樓樓頂停機坪。早已等候在場的燒傷緊急醫學救援隊地面隊員僅用了3分鍾就將傷員直接送入燒傷ICU,接受氣管切開手術和創面清創處理。
後續將切除感染壞死皮膚組織,拯救患者生命
據悉,通常情況下,救護車從機場行駛到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至少需要一個小時,而直升機救援將其縮短爲20分鍾,抵達時,據傷員從馬卡薩機場起飛僅過了六小時。
“傷者受傷後治療超過一周,病情越來越惡化,對這種極度危重的傷者,每一分鍾都可能出現生命危險。用直升機轉運,不是說節省了多少分鍾,節省的時間應該以秒來計算。”李斯明說。
李孝建透露,傷者危重程度高,下一步治療要在維護器官功能基礎上,盡快做燒傷專科處理,把肢體感染壞死的皮膚組織要盡快切除掉,防止感染,不然後續治療難度將相當大。
據介紹,廣州市紅十字醫院在2008年修建外科大樓時,就在頂層設置了專業醫療直升飛機停機坪;2017年起便與負責本次直升機轉運的公司開展航空醫療急救業務,並多次開展航空應急培訓和演練。本月初,國家衛生健康委本月初確定了首批航空醫療急救試點醫院,市紅會醫院是廣東省5家試點醫院之一。
此次救援行動,是廣東地區首次通過國際SOS組織無縫合作開展航空醫療轉運危重病人,也是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移動ICU”首次實現從陸地向空中延伸,完成從“院內ICU”到“陸地移動ICU”向“空中移動ICU”的發展,成爲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獲國家首批航空醫療急救試點醫院後開展的首次實戰救援。
此外,由于傷者單位爲傷者購買了人身保險,本次直升機救援費用由保險公司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