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節檔,兩部“劉慈欣作品”惺惺相遇,一部是科幻喜劇片《瘋狂的外星人》,另一部是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這兩部票房口碑雙豐收的電影改變了好萊塢式科幻的既有審美,用中國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看待世界和未來,成爲中國科幻電影方興未艾的“最佳注腳”。
科幻題材收獲票房與口碑
2019年春節檔被稱作是最受觀衆期待、競爭最爲激烈的一次春節檔,雲集了甯浩“瘋狂系列”第三部《瘋狂的外星人》、韓寒的追夢力作《飛馳人生》、周星馳的情懷之作《新喜劇之王》,先導片一夜刷屏的《小豬佩奇過大年》,還有實現票房逆襲的硬核科幻《流浪地球》。
截至2月10日,2019年春節檔票房已經累計達58億元,其中《流浪地球》排名第一,累計票房超過20億;《瘋狂的外星人》位列第二,達14.5億元;《飛馳人生》以10.4億元位列第三。
相較以往,今年兩部具有“科幻元素”的電影引領票房。《流浪地球》講述的是面對太陽即將毀滅,人類試圖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瘋狂的外星人》則是一個外星人落到中國之後,被當猴耍的荒誕幽默喜劇。
科幻題材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之一,但國産科幻電影卻始終處于弱勢。南方科技大學最新發布的《中國科幻産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科幻産業産值超過百億元,較上年增長13.8%,呈現蓬勃發展之勢。2018年上半年,國內科幻電影整體票房爲95.06億元,但國産科幻電影僅爲8.9億元,占比不足1/10。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著實讓國産科幻電影揚眉吐氣了一回。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一部硬科幻電影、一部科幻喜劇片能同期上映,體現了中國電影制作預算正不斷增加,並且有信心駕馭好這種被好萊塢壟斷的電影題材。
“我希望自己的電影能在海外收獲好評,也期盼更多科幻電影能夠走出國門,讓外國觀衆看到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曆史的國家所講述的科幻故事。”《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表示。
2月8日《流浪地球》同時登陸北美院線,在美國22個城市、加拿大3個城市以及澳大利亞全境上映。美國《紐約時報》撰文稱,《流浪地球》不論從技術特效上還是資金投入上,都超過了大多數電影制作人的能力和想象,這部電影被視爲中國電影制作新時代的開端。中國在太空探索、制作科幻電影上都有“後來者居上”之勢。
香港《南華早報》稱,《流浪地球》可能將成爲一部激發中國科幻電影創作的電影。該片是一部史詩級科幻電影,堪比《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等好萊塢大片。當中國人能拍好自己的科幻故事時,世界都會爲之驚歎。
好萊塢業界媒體《好萊塢報道者》以“中國首部大制作科幻電影將登陸美國”爲題,稱《流浪地球》是一部能與好萊塢電影叫板的中國電影,其特效質量與《星際穿越》等同類型美國電影不相上下。
外國網友也紛紛曬出觀後感。一位網友不但點贊《流浪地球》,還祝大家新春快樂!
網友評論截圖
有俄羅斯網友表示:非常好的電影,強烈推薦!
網友評論截圖
還有網友曬出了電影票:是的,我看了!而且還想再看一遍。
網友評論截圖
更有網友曬畫示愛:看過《流浪地球》後,我老婆花了一天畫了這幅畫。
網友評論截圖
掙脫好萊塢的程式 找尋適合自己的路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期的走紅,爲中國科幻電影發展提供了一個思考維度——無論是硬科幻爲核心,還是喜劇式科幻爲點綴,都要用本土文化意義講述屬于中國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展現自己對未來和世界的思考,才能突破好萊塢式的既有審美,以中國氣派打開新的科幻空間。
新加坡《聯合早報》也強調《流浪地球》所展現的本土化價值:這部影片被視爲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硬科幻”大片,影片中末日來臨前的北京、被冰川覆蓋的上海、地下城中的年味、中國式的交規提醒都讓恢弘的科幻場景本土化。
國內影評人普遍認爲,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應該掙脫好萊塢的程式,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一方面需要借鑒成熟的制片經驗,保持對新科學新技術的靈敏嗅覺;另一方面在故事和審美上要有自己的立場和判斷,將中國視角、中國文化和中國智慧融入電影敘事之中,用帶著自信的文化産品爲全球發展提供思考和方案。
《流浪地球》拍攝當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外國特效團隊曾提出,“世界末日”背景下,直接造飛船逃離更科學,何必把地球變成飛船?但在中國傳統價值裏,“回歸”卻是重要的價值取向。最後制片方還是保留了“帶著地球去流浪”的本土化理念,呈現給了觀衆這個中國式科幻內核。
美國科技媒體網站The Varge分析稱,《流動地球》似乎是對中美價值觀異同的生動诠釋。相比好萊塢科幻電影,《流動地球》不但關注家庭的重要和犧牲的高貴,還將重點放在全球集體行動、國際合作的必要性上。這些內容對美國觀衆來說一種新的體驗。如果一個國家想在國際舞台上展露頭角,最強的吸引力源自那些最有特色、最具個性、最能說明其文化的元素符號。
“在中國不斷探索太空的推動下,科幻題材電影正日益引發更廣泛的興趣。2019年伊始,中國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突顯了該國在探索太空領域的快速發展。”《金融時報》刊文指出。
甯浩表示:“過去我們有功夫,所以我們拍攝功夫電影,現在中國有太空項目,所以觀衆需要更多科幻電影。”郭帆也認爲:“除非國家具有一定經濟和科技實力,否則是拍不好科幻電影的,因爲觀衆是不會相信自己的國家有能力解決故事中遇到的難題。”
“科幻發展到這一步,並不是因爲科幻本身,也不是說現在的科幻就比以前80年代的科幻水平高多少,它是大環境決定的。”在劉慈欣看來,中國正處于一個快速崛起、現代化狀態,給科幻文學、科幻電影提供了一個肥沃土壤。中國現在最強的感覺是什麽?是未來感。國運盛,文運盛,這一點對科幻文學極其准確。“中國的科幻電影真的起航了。”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