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中,很少有人不吃零食,不管是邊撸劇邊吃零食,還是餓的時候用零食充饑,或者閑著無聊吃點零食消遣都是極好的,選擇也多種多樣。 作爲一個美食大國,愛吃是我們的傳統,現在的生活中,很少有人不吃零食,不管是邊撸劇邊吃零食,還是餓的時候用零食充饑,或者閑著無聊吃點零食消遣都是極好的。
人生在世一切都可以成爲過眼雲煙,但唯有一件事從古至今依然源遠流傳,古代人將其稱爲開餐或用膳,而現代人則很隨意的說吃飯。 一般情況下古代社會中的兩餐,實際上指的是“朝食”與“飧”,簡而言之就是早飯與晚飯。“朝食”在臨近中午十分也就是隅中時用餐;晚餐則是在申時即下午四點左右開餐。
現代社會中無論兒童還是成年人,幾乎都無法抵抗零食的誘惑力。人們在茶余飯後都會很自然地拿起零食大快朵頤,水果、糖果、幹果、餅幹、薯片、肉脯、果脯等,都是大人與小孩子們百吃不厭的現代零食。
或許很多人看到這裏都會有一個疑問,古代有零食嗎?古代小孩吃零食嗎?相比較于現代人意識中的零食來說,古代社會中不但有零食,而且零食的種類也五花八門。雖然看起來未必有現代零食美觀,但味道上絕對還要更勝一籌。 古代社會由于生産力比較低,再加上物質資源相對匮乏,所以很多人對待食物的第一感覺就是填飽肚子。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就根本不會有正餐和零食之分。但事實卻恰恰與大家所想相反,可以說從上古時期開始,零食就已經出現在了古人的餐桌上。 現代零食的選擇也多種多樣。其實古代人的零食也不少呢,而且有很多我們現在還在吃,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古代的十大網紅零食吧。
1、糖冬瓜
新鮮上好的冬瓜黑皮去皮,除去內部和瓜子,再將其切成4~5厘米厚的長方塊,放入沸水中燙5~10分鍾,燙至冬瓜肉質透明時撈出,在清水中沖洗幹淨後,壓除水分,放在日光下曬至半幹時,用白糖拌勻,浸漬半天後,以白糖入味,再曬3天即成。
糖冬瓜清甜可口,爽脆潤喉,富于營養,但是太過于甜,不能吃太多,要適量食用。糖冬瓜還具有清熱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于夏日酷暑時作爲點心食之。廣東傳統過年經典食品之一。
糖冬瓜不僅是制作月餅的原料之一,而且海外華人煲湯時喜歡加點糖冬瓜來調味。還可以做鳳梨酥。還可以做成一種叫冬瓜茶的飲品。除此之外,糖冬瓜還是廣東著名小吃四式湯圓的原料之一。 2、蜜餞
蜜餞,是一種以果蔬等爲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其他輔料,經糖或蜂蜜或食鹽腌制(或不腌制)等工藝制成的制品。包括蜜餞類、涼果類、果脯類、話化類、果糕類和果丹類等。
蜜餞也稱果脯,古稱蜜煎。中國民間糖蜜制水果食品。流傳于各地,曆史悠久。以桃、杏、李、棗或冬瓜、生姜等果蔬爲原料,用糖或蜂蜜腌制後而加工制成的食品。除了作爲小吃或零食直接食用外,蜜餞也可以用來放于蛋糕、餅幹等點心上作爲點綴。
唐代,將進貢朝廷的水果用蜂蜜浸泡保存。到宋代,制作精細,品種多樣,由蜜漬發展爲兼用蔗糖幹制兩大類。經選果、洗淨、浸泡、熬制等工序制成,色味俱佳。
蜜餞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食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東漢人趙華所撰《吳越春秋》一書中有”越以甘蜜丸(木黨)報吳增封之禮。”的記載。這是中國有關蜜餞較早的文字記載。進人唐宋時期,由于農業生産的發展,特別是果品和養蜂、制糖業的發展,使蜜餞加工得到長足的發展,形成了”煎、釀、曝、糁”等—整套加工工藝,從而使蜜餞食品的産品及品種大爲增加,成爲一種獨立于食品之林的”蜜煎”食品。所聞”蜜煎”是指人們將新鮮果品放在蜂蜜中煎煮濃縮,以去除果品中的大量水分,增進風味,以利于久存而得其名。
至元明時期,蜜餞的加工無論在加工技術和花色品種上都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其加工工藝日益完善,趨于成熟,不僅聞名于國內,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我國生産的蜜餞曾榮獲金質獎章,博得了很高的評價。此時蜜餞的加工技術水平可以說已上升至古代的最高點,其名稱則改爲”蜜餞”。新中國成立後,蜜餞工業發展異常迅速,形成了一些具有較大規模和生産能力的工廠,生産能力大幅提高,使蜜餞工業進入了繁榮昌盛的時期。
糖漬蜜餞由果肉加糖共煮,其成品一般浸漬在濃糖液中,果肉細致,味美。如蜜餞紅果、蜜餞海棠、蜜餞榅桲以及糖青梅、糖桂花、糖玫瑰花等均屬此類。
糖漬類産品,表面微有糖液,色鮮肉脆,清甜爽口,原果風味濃郁,色、香、味、形俱佳,其代表産品主要有梅系列産品,以及糖佛手、蜜金柑、無花果等。返砂類産品,表面幹燥,微有糖霜,色澤清新,形狀別致,入口酥松,其味甜潤,代表産品有棗系列産品,以及蘇橘餅、金絲金橘和蘇式話梅、九制陳皮、糖楊梅、糖櫻桃等。
返砂類
原料經糖漬糖煮後,成品表面幹燥,附有白色糖霜,如:糖冬瓜條、金絲蜜棗、金桔餅等。
返砂蜜餞經糖漬煮制之後,果坯表面挂有一層粉末狀砂糖镕衣,使制品呈不透明狀,其質地清脆,含糖量較高。如各種瓜條、糖桔餅、糖藕片、糖姜片、糖金桔,糖蓮子、糖荸荠、青紅絲等均屬此類。
果脯類
經糖漬煮制後烘幹而成,其色澤有棕色、金黃色或琥珀色,鮮明透亮,表面幹燥,爲稍有粘性的幹制品。如蘋果脯、梨脯、桃脯、沙果脯、棗脯、香果脯、青梅脯、山楂脯、海棠脯等均屬此類。
原料以糖漬糖制後,經過幹燥,成品表面不粘不燥,有透明感,無糖霜析出,如:杏脯、菠蘿(片、塊、芯)、姜糖片、木瓜(條、粒)等。
涼果類
是以各種鮮果(坯)爲主要原料的甘草涼制品,其外現形狀一般保持原果體,表面較幹,有的品種表面呈鹽霜,味道甘美,酸甜、略鹹,有原果風味。如青梅、陳皮梅、冰糖楊梅等均屬此類,品種極多。
原料在糖漬或糖煮過程中,添加甜味劑、香料等,成品表面呈幹態,具有濃郁香味,如:丁香李雪花應子、八珍梅、梅味金桔等。
話化類
原料以水果爲主要原料,經腌制,添加食品添加劑,加或不加糖,加或不加甘草制成的幹態制品。産品有甜、酸、鹹等風味,如話梅、話李、話杏、九制陳皮、五香山楂片、甘草榄、甘草金桔等均屬此類。 果丹類
以果蔬爲主要原料,經糖熬煮、浸漬或鹽腌,幹燥後磨碎,成形後制成各種形態的幹態制品。如百草丹、陳皮丹、檸檬丹、冰梅丹、酸梅丹、果皮丹、山楂丹、佛手丹等均屬此類。
果糕類
原料加工成醬狀,經濃縮幹燥,成品呈片條塊等形狀,如酸角糕、百香果糕、山楂糕、山楂條、果丹皮、開胃金桔等均屬此類。
甘草制品
原料采用果坯,配以糖、甘草和其他食品添加劑浸漬處理後,進行幹燥,成品有甜、酸、鹹等風味,如話梅、甘草榄、九制陳皮、話李。
按地方風味分
按地方風味區分,蜜餞可以爲北、南、東等幾種流派,北派以北京果脯爲代表、南派以涼果爲代表、東派以杭州的糖色爲代表。
雕花蜜餞
雕花蜜餞技藝分布在湖南省西南、懷化市南部、湘黔桂交界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及周邊一帶。雕花蜜餞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食品,又是美如玉琢、形色別致的工藝品,蘊藏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是美食文化與民族文化完美結合的民間藝術珍品。它源于五代末年,世代相傳,成爲靖州民間曆代上貢朝庭的禦品。
雕花蜜餞在選材、雕刻、加工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完整工序。主要以未成熟的青皮柚子爲原料,先將柚子切成圓形或扇形的均勻薄片,然後在柚片上展開豐富的想象,通過創意,雕刻成奇花異草、飛禽走獸、龍鳳魚蝦、人物器皿、吉祥字畫等生動活潑、栩栩如生的圖案。然後經過清水漂洗、銅鍋沸煮、蔗糖腌釀、翻曬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構圖飽滿,造型生動、工藝奇特、花樣繁多,觀之賞心悅目,食則氣爽神清。
雕花蜜餞工藝流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是民間社會的産物,更是百姓生活的寫照,是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時代文化積澱的獨特表現方式,具有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苗侗文化內涵,從內涵到外在的表現形式諸方面均折射出苗侗人民的曆史文化傳統、審美追求和獨特的民族精神,達到了工致傳神、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充分展示了苗侗人民的創造力和手工技藝水平,對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有積極的見證意義。
京式蜜餞
也稱北京果脯,起源于北京,其中以蘋果脯、金絲蜜棗、金糕條最爲著名。京式蜜餞的特點是:果體透明,表面幹燥。配料單純,但用量大。入口柔軟,口味濃甜。
杭式蜜餞
舊時稱爲糖色,按工藝分兩大類:糖制、蜜浸。主要有糖水青梅、糖水枇杷、話梅、金桔、杏脯等幾十味,而百年彙昌的“糖水青梅”被譽爲江南蜜餞之首,食之甜中孕酸、回味隽永。
廣式蜜餞
起源于廣州、潮州一帶,其中橄榄、糖心蓮、糖橘餅、奶油話梅、嘉應子享有盛名。其特點是:表面幹燥,甘香濃郁或酸甜。
蘇式蜜餞
起源于蘇州,包括産于蘇州、上海、無錫等地的蜜餞。其中白糖楊梅最有名。蘇式蜜餞的特點是:配料品種多,以酸甜、鹹甜口味爲主,富有回味。
主要以返砂類産品爲主,現已遍及江、浙、滬、皖等地。以選料講究、制作精細、形態別致、色澤鮮豔、風味清雅見長。
閩式蜜餞
起源于福建的泉州、漳州一帶。其中以大福果、加應子、十香果最爲著名。閩式蜜餞的特點是:配料品種多、用量大,味甜多香,富有回味。 3、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又叫糖葫蘆,在天津又稱糖墩兒,在安徽鳳陽叫作糖球。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小吃,它是將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凍硬,吃起來又酸又甜,還很冰。
在宋朝年間便開始了古式的做法,《燕京歲時記》記載:冰糖葫蘆,乃用竹簽,貫以山裏紅、海棠果、葡萄、麻山藥、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涼。茶樓、戲院、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現已成爲中國傳統小吃。冰糖葫蘆具有開胃、養顔、增智、消除疲勞、清熱等作用。
這個方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們把它串起來賣,酸酸甜甜的口感,大受一代又一代吃貨們的好評,火爆至今。
南宋光宗皇帝名趙惇,年號爲“紹熙”。紹熙年間,宋光宗最寵愛的黃貴妃生病了。她面黃肌瘦,不思飲食。禦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麽效果。皇帝見愛妃日見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後無奈只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爲黃貴妃診脈後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見好。”開始大家還將信將疑,好在這種吃法還合貴妃口味,貴妃按此辦法服後,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開了愁眉。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
北京的冰糖葫蘆最盛行于民國時期。舊京時不同地區糖葫蘆粗細檔次和銷售方式各不相同,有好幾種類型,在食品店、公園的茶點部或影劇戲院裏的,那糖葫蘆常擺在玻璃罩的白瓷盤裏銷售,其制作精致,品種衆多,有山裏紅、白海棠、荸荠、山藥、橘子以及加入豆沙、瓜子仁、芝麻餡的各種糖葫蘆。
最早制售糖葫蘆的,要數“不老泉”、“九龍齋”、“信遠齋”“全福德”等出售蜜果的幾個老字號店鋪。原址在前門大街和東琉璃廠的“九龍齋”和“信遠齋”,其最早售賣的一顆顆單個兒紅果海棠的糖球兒,極受百姓們的青睐。民國時最有名的,還要數東安市場南門的“隆記”食品店制售的冰糖葫蘆。
舊時還有一種糖葫蘆,是挑著擔子或挎著木提盒、竹籃走街串巷吆喝賣的:“唉,冰糖葫蘆喲,新蘸的。”出售的小販,挑子一頭木盤上支著竹片彎成的半圓形架子,上面有許多小孔插著糖葫蘆,另一頭是可當場制作用的火爐、鐵鍋、案板、刀鏟及糖、紅果、山藥等工具原料。因舊京黃土街道上“無風三尺浪”,爲防風沙,那挎籃提盒的小販,常用白色潔布蓋著以防塵土。這類的糖葫蘆,品種不多,價錢適中,也很大衆歡迎。 4、糖畫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以糖做成的畫,它亦糖亦畫,可觀可食。民間俗稱“倒糖人兒”、“倒糖餅兒”或“糖燈影兒”。分爲平面糖畫與立體糖畫兩種。它是地道的民間畫種,頗具特色的街市藝術,廣泛流傳于巴山蜀水之間,備受老百姓喜愛的工藝食品。糖畫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說家褚人獲的《堅弧補集》裏載,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鑄成各種動物及人物作爲祀品,所鑄人物“袍笏軒昂”,俨然文臣武將,故時戲稱爲“糖丞相”。
最常見的“糖畫”是平面糖畫。除了平面畫,手藝好的藝人還會在大理石板上將平面“零件”拼接出風格各異的立體畫來,像極一件裝飾品,令人不忍吃掉。若要做一個花籃,先用糖稀做個圓糖餅,再接著倒一個小一點的圓圈,利用兩次糖稀的冷熱不同,一提,立體的花籃筐底就出來了。再加提梁、花卉等,整個花籃不再是平面的糖畫,而是立體的、生動的、豐富多彩的了。
據考,糖畫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說家褚人獲的《堅瓠補集》裏載,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鑄成各種動物及人物作爲祀品,所鑄人物“袍笏軒昂”,俨然文臣武將,故時戲稱爲“糖丞相”。
到了清代,糖畫更加流行,制作技藝日趨精妙,題材也更加廣泛,多爲龍、鳳、魚、猴等普通大衆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堅瓠補集》中有一首詩,真實記錄了糖畫盛行的情況:“熔就糖霜丞相呼,賓筵排列勢非孤;蘇秦錄我言甘也,林甫爲人口蜜腹。黴雨還潮幾屈膝,香風送暖得全膚;紙糊閣老尋常事,糖丞來年亦紙糊,逐漸演變發展成爲今日的糖畫藝術。
在進行繪制糖人之前要先熬糖。熬糖前先准備一塊大理石板,上面刷上油,油刷得要薄一些,這樣可以防止糖粘在大理石板上。把一個銅鍋放在火上,加入適量清水,再放入白砂糖。水與糖的比例是2比1。也就是說放兩份水,放一份白砂糖。白砂糖放入以後要輕輕攪動一下,防止粘底。水溫要逐漸升高,爲的是利于糖溶解在水中。水開之後,把水蒸汽排到空氣中。這時,糖液的溫度逐漸變高,糖液中的水分逐漸減少。可以看到,糖液開始起大泡了。這是因爲糖液中的水份少了,糖液的張力就大了。空氣在排放的過程中,會在糖面上起一些大泡。這時候溫度還不夠。熬糖的合適溫度是色澤稍微變黃,大泡變爲小泡就差不多了。熬糖的目的是把糖液攤成糖片,以便在糖畫繪制中使用。待顔色變黃,泡也變小了,火候就差不多了,趁熱把它倒在大理石板上。糖液倒在大理石板上之後就會冷卻、凝固。待糖液完全凝固後,把糖片切碎,收入盤中。質量好的糖塊在常溫下,半個月都不會溶化。這樣熬制出的糖透明度較高,非常脆,不粘手,不滴油,不流液,才能作爲繪制糖畫的材料。 在繪制糖畫之前,首先要化糖。化糖就是把准備好的糖塊放在糖鍋內溶化。溶化糖要用小火,火大了糖就會焦。用溫火將糖慢慢溶解,當糖完全溶解後就可以繪畫了。
做糖畫的人是沒有底稿的,畫稿全在他的頭腦裏。做糖畫必須胸有成竹,要趁熱一氣呵成,他們汲取了傳統皮影制作的特征及雕刻技法,十二生肖喊來就來,張飛、趙雲、花鳥魚蟲、飛禽走獸,隨著縷縷糖絲的飄灑,便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你面前,再趁熱粘上一根竹簽,便大功告成。小孩舉著騰雲駕霧的飛龍或展翅欲飛的彩鳳,對著陽光凝望,它是那麽晶瑩剔透,活靈活現,一時還舍不得吃,只輕輕用舌尖舔一下,又得意地向同伴炫耀,看得人眼饞口也饞。
糖畫的題材有小說、戲曲人物、吉祥花果、飛禽、走獸、文字等的內容,以人物和動物的造型最爲有趣,若是側面的形象,便以線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則用糖料將其頭部堆成浮雕狀。由于糖料的流動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會出現雷同的造型。民間藝人在長期實踐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時根據操作的特點,在造型上多施以飽滿、勻稱的線條,從而形成了獨有的風格樣式,給
關于糖畫,還有一個更加生動有趣的民間故事。據糖畫老藝人白世雲、樊德然、黎永成等回憶,相傳唐代四川大詩人陳子昂在家鄉時,很喜歡吃黃糖(蔗糖),不過他的吃法卻與衆不同。一代才子會首先將糖溶化,在清潔光滑的桌面上倒鑄成各種小動物及各種花卉圖案,待凝固後拿在手上,一面賞玩一面食用,自覺雅趣脫俗。
後來陳子昂到京城長安遊學求官,因初到京師人地兩生,只做了一個小吏。閑暇無事時,便用從家鄉帶去的黃糖如法炮制,以度閑暇。一天,陳子昂正在賞玩自己的“作品”。誰知宮中太監帶著小太子路過,小太子看見陳子昂手中的小動物,便吵著要。太監問明這些小動物是用糖做的時,便要了幾個給小太子,歡歡喜喜回宮去了。誰知回宮後小太子將糖吃完了,哭著吵著還要,驚動了皇上,太監只好上前如實回禀。皇上聽完原委,立即下诏宣陳子昂進宮,並要他當場表演。
陳子昂便將帶去的黃糖溶化,在光潔的桌面上倒了一枚銅錢,用一支竹筷粘上送到小太子手中,小太子立即破涕爲笑。皇上心中一高興,脫口說出“糖餅(兒)”兩字,這就是“糖餅(兒)”這一名稱的由來。由此陳子昂便得到了升遷,官至右拾遺。
後來,陳子昂解衣歸裏後,爲了紀念皇上的恩遇,同時也因閑居無聊,便收了幾個徒弟傳授此技。這些徒弟又傳徒弟,並將它傳向四方。有的幹脆以此爲業,走邨串鄉做起糖餅兒生意來。這糖餅兒生意雖小,但因曾得到過皇帝的賞識,所以生意十分興隆,學的人越來越多,並代代相傳,這一技藝從此就流傳下來。在一些大街小巷裏經常會看見糖餅兒人的身影,周圍圍著一圈好奇的人。
盡管現在從事糖畫行當的人數較過去有所下降,但是如今,糖畫的這種魅力逐漸又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關注,糖畫藝人的地位也日益提升,以蔡樹全爲代表的一些藝人們通過各種形式被認可。蔡樹全現爲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出生于四川糖藝世家的他,先後在國內各大都市及日本、德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地作糖畫表演。其作品及藝術成就在國內外近百家報刊、電視台作過宣傳及專題報道,並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被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委員會授予“國際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成都糖畫是集民間工藝美術與美食于一體獨特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流傳于四川省成都市及周邊地區。列爲中國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5、酸梅湯
酸梅湯現已有千年厚重的前史沉澱,它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飲料之一。商周期間,咱們的祖先就現已曉得用梅子提取酸味作爲飲料。如今咱們喝的酸梅湯配方源于清宮禦茶坊。清朝時,酸梅湯風行于宮闱,其間格外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歡。酸梅湯如此風行清宮是有緣由的。
小販們也有做這小生意的。以前在哈德門外有老人,常常手拿冰盞(兩個小銅碗)弄出聲響吸引人們注意,邊走邊賣。酸梅湯古來即爲上好的夏日飲品。清代經禦膳房改進成爲宮廷禦用飲品,所謂“士貢梅煎”即是。因其除熱送涼、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譽爲“清宮異寶禦制烏梅湯”。後來傳入民間,于是大街小巷,幹鮮果鋪的門口,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攤販。攤上插一根月牙戟(表示夜間熬得),挂一幅寫著“冰鎮熱水酸梅湯”的牌子。攤主手持一對小青銅碗,不時敲擊發出铮铮之聲。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聞聲已自清涼之感。一碗下肚,暑氣全消。那時的酸梅湯經營者不光沿街叫賣和擺攤出售,以酸梅湯爲主的店鋪也不少。如天橋“邱家”,西單牌樓“路遇齋”,東安門丁街“遇緣齋”等等。我國很早以前就有酸梅湯。古籍中所載“土貢梅煎”,就是一種最古老的酸梅湯。南宋《武林舊事》中所說的“鹵梅水”,也是類似酸梅湯的一種清涼飲料。我們喝到的酸梅湯是清宮禦膳房爲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飲料,後來流傳到民間。它比西歐傳入我國的汽水要早150年。 烏梅泡發以後,放上冰糖、蜜、桂花一起熬煎,冰鎮之後就成了酸梅湯。
《紅樓夢》裏酸梅湯是本民族傳統飲料之一,在名著《紅樓夢》一書第三十四回中,男主人公賈寶玉挨打後,就請求賈母:“只嚷幹喝, 要吃酸梅湯。”
“銅碗聲聲街裏喚,一瓯冰水和梅湯”。這是清朝郝懿行寫的《都門竹枝詞》。老北京會記得那時北京街頭賣酸梅湯的人手敲冰盞發出那種清脆悅耳的聲音。
全文如下:
都門竹枝詞(清楊米人)
日斜戲散歸何處,宴樂居同六和局。
三大錢兒買甜花,切糕鬼腿鬧喳喳,
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
涼果糕炸糖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
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饽饽
燒麥馄饨列滿盤,新添挂粉好湯圓,
爆肚油肝香灌腸,木須黃菜片兒湯。
酸梅湯已經有千年厚重的曆史沉澱,它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飲料之一。商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爲飲料。我們喝的酸梅湯配方源于清宮禦茶坊。清朝時,酸梅湯風行于宮闱,其中特別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
酸梅湯如此風靡清宮是有原因的。滿洲人喝酸是有曆史的。興起于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民族,狩獵采集曾是他們主要的生産方式。滿洲人好漁獵,喜吃肉食,進而發明了酸湯子這種滿族食品。酸湯子是用玉米面經過發酵後做成的。吃完了高熱油膩的肉類,再喝點酸湯子,還真對味。
後來,酸湯子被帶到了北京城。北京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使常年生活在東北的滿族人在身體、生活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應。酸湯子是由玉米面發酵而成,其糖分高,過剩的糖在沒有被取用的情況下就會轉化成脂肪,存于體內,造成體重增加。常食含熱量較高的鹿肉、熊掌之後再喝玉米面做的酸湯子,容易使體內外的濕熱相搏,增肥長胖。因此乾隆帝下令要對飲食結構進行調整。
禦茶坊絞盡腦汁,終于調制出了能替代酸湯子的飲品——酸梅湯,其配方爲:去油解膩的烏梅,化痰散瘀的桂花,清熱解毒、滋養肌膚的甘草,降脂降壓的山楂,益氣潤肺的冰糖一並熬制。酸梅湯不但去油解膩,還富含有機酸、枸橼酸、維生素B2和粗纖維等營養元素。酸梅湯一問世,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愛。據說乾隆皇帝茶前飯後都喝酸梅湯。
無論史料記載還是宮廷畫家的影像記錄都表明乾隆皇帝一生都是一副清瘦的身材,並沒有大腹便便,且瘦而有神。這就與酸梅湯有關。後來,清宮都興喝酸梅湯。
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桂花、冰糖、蜜四種。《本草綱目》說:“梅實采半黃者,以煙熏之爲烏梅。”它能除熱送涼,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亂、痢疾,神話小說《白蛇傳》就寫了烏梅辟疫的故事。
代茶,實際上組方中並沒有茶,只是采用飲茶形式而已,用其他中藥“如造茶法”、“一依煎茶”法飲服,故有稱之爲“非茶之茶”者。其實,代茶療法古代早已有之,在唐朝名醫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已有“代茶”之詞。宋代的記載就更多了,如上文已述的《太平聖惠方》。又據宋代文獻《夢粱錄》的描述,當時在茶館中兼賣縮脾飲,即以烏梅、砂仁等煎湯代茶,略似現代的酸梅湯。由此可見,代茶雖然無茶葉,但白古以來與茶密切相關。代茶,視所用藥物質量而可用開水泡飲(較宜于質地輕松者)或略煎(宜于質地較堅厚者)。 6、茯苓餅
茯苓,《神農本草經》列爲上品,說它“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是古代醫家常用的益壽藥。茯苓餅的名稱是因爲餅皮很像國藥中的雲茯片。故稱“茯苓餅”。茯苓餅在南宋時期就有記載,是一種很古老的中藥零食,能夠幫助消化,提高食欲和機體自身的免疫力,還可以預防感冒,緩解咳嗽。味道吃起來甜味不膩,軟而不糯,形狀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軟若棉~總之是一款很健康的小糧食。
茯苓夾餅,又名茯苓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此餅當推稻香村最佳。用高級澱粉烙制的外皮,其薄如紙,其白似雪,夾心則精選多種果仁,輔以桂花、蜂蜜、白糖和純正雲貴茯苓粉,甜香味美,入口即化,清爽適口。且價格低廉,可作爲經常食用的保健食品。北京已有多處生産茯苓夾餅。茯苓餅的名稱是因爲餅皮很像國藥中的雲茯苓片。故稱 “茯苓餅” 。
7、麥芽糖
麥芽糖産品的利用,從大約3000年前的《詩經》中就可以看到端倪,比如“周原瞧瞧,堇茶如饴”。在大約作于戰國的書經》中又有“稼穑作甘”的話,可以被解釋爲當時人已經明了以澱粉制糖的方法了。從當時的資料中還可以得知當時各階層的人都很愛吃糖,“含饴弄孫”就是東漢章帝時期馬皇後的人生理想,很簡樸實在,是吧?
麥芽糖是無色晶體,通常含一分子結晶水,熔點 102℃,易溶于水,甜度爲蔗糖的 40%。有α-和β-兩種異構體,在水溶液中 α-型和 β-型麥芽糖的比例爲 42:58,含一分子水的結晶 β-型麥芽糖,分子式爲 β-C12H22O11·H2O,如果將結晶水除去,β-型麥芽糖將向 α-型麥芽糖轉化,所以不容易獲得無水 β-型麥芽糖。市售的結晶麥芽糖主要是含水β-型麥芽糖,其中已有5%-10%轉化爲α-型麥芽糖。
傳統的麥芽糖由小麥和糯米制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具有排毒養顔、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排毒養顔:麥芽糖能排毒養顔,促進鈣鎂鋅等礦物質吸收的特性。
潤肺去燥:可用于治療氣虛倦怠、虛寒腹痛、肺虛、久咳久喘等症。
補脾柔肝:麥芽糖能補脾柔肝,但要注意的是,兒童髒腑充而不盛,還沒有發育完全,又因“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所以他們常常因肝脾不和而生病,麥芽糖本身含較多糖分,兒童消化能力差,因此不建議過多食用。另外,兒童食用後一定要記得刷牙。
補脾益氣:麥芽糖主治脾胃虛弱、氣短乏力。但中氣弱、消化力不足、體內有濕熱、體胖多病則要慎用,因麥芽糖會助濕生熱、令人易于腹脹。 8、龜苓膏
龜苓膏是曆史悠久的梧州傳統藥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獲苓爲原料,再配生地等藥物精制而成。
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熱去濕,旺血生肌,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顔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們喜愛,並暢銷中外。
9、烤番薯
古時蕃薯屬于下價食物,因爲農村多生産蕃薯,最著名是紅芯蕃薯和紫芯蕃薯,味甜而飽肚。直到現在,一到冬天,香甜燙嘴的烤紅薯,依然是很多人的心頭好。煨番薯就是現在的烤紅薯,用火爐將紅薯烤熟,掰開後香甜燙嘴,美到冬天,是所有人最愛的美食。
野生種起源于美洲的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抗病蟲害強,栽培容易。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甘薯獻給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將甘薯傳至菲律賓。在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從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呂宋(今菲律賓)引進中國,由東莞人陳益從安南首先引入廣東。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又從呂宋攜帶回中國,試種後,“甫及四月,啓土開掘,子母鈎連,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撫金學曾大力推廣,並撰《海外新傳七則》。《農政全書》詳細記述了番薯的種植方式,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載:“南人用當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壽,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中醫學認爲甘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世界各地都有廣泛栽種。1995年美國生物學家發現,甘薯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脫氫表雄酮(DHEA),可以用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結腸癌和乳腺癌,並延緩衰老。
烤紅薯,又名烤地瓜、烤番薯,還有一個名字叫烤白玉。在農村裏,紅薯收獲後,人們把紅薯放在燒火後未燃盡的燃灰裏,用帶火星的碳灰捂蓋住紅薯,待合適時間就能把它烤軟烤熟,把皮剝掉,就可以食用了,屆時香甜可口,是一道名副其實的美味。有多種設備、方式烤紅薯,皮也很幹淨,烤紅薯皮亦可使用炭絲。但是有時用炭絲烤成的紅薯外皮是焦黑的,不宜食用太多。
烤紅薯最早作爲街頭小吃是在台灣,烤紅薯小吃基本是從台灣引進的。常見的烤紅薯在街邊,小巷子中。在我們農村地區有紅薯的地方,會有將紅薯放到火堆裏去烤。那種有殼子的。外焦裏嫩,十分香甜可口。 10、龍須糖
餡料包括糖膠、花生、芝麻和椰蓉,是中國民間傳統小吃。龍須糖的特色是由糖膠像拉面條般拉出來的糖絲。直到糖絲變白後,才加入餡料。據說是古代皇帝吃的小食品,已流傳民間二千余年了。正德皇帝遊民間時,發現民間竟有味道、外形如此特別之糖,當時稱之爲“銀絲糖”,入口極香、口味特別,因而對此物産生好感,于是下旨帶回宮中,並取名爲“龍須糖”、也被稱爲“龍須卷”及後再傳入民間,一直是深受臣民們喜愛的食品。
龍須酥據傳已流傳民間二千年,一直爲皇帝禦用點心,直至雍正年間,龍須酥才名聲大震。相傳,一日雍正皇帝設滿漢全席,宴請文武百官。當禦廚現場制作該酥時,雍正皇帝見其手法娴熟,似遊龍舞鳳,手中糖絲雪白、纖細,如祥龍之須,遂龍顔大悅,賞賜衆嫔妃臣子,並特封此糖爲“龍須酥”,自此,龍須酥的美名遍傳大江南北。
往路邊小食龍糖都只有一種口味,但隨著時代變化,任何事或物都需要創新,包括香港內的美食。 近年初出茅廬的禦軒龍須糖所有的口味包括:冰脆、黑芝麻、杏仁、爆炸、青芥及辛辣。
冰脆龍須糖:最傳統口味龍須糖,亦即爲原味。名爲“冰脆”原因, 因爲入口像冰會溶及口感非常松脆。
黑芝麻龍須糖:與冰脆相比,芝麻味更突出。
杏仁龍須糖:杏仁口味濃郁,歡喜杏仁者必定要嘗試。
爆炸龍須糖:爆炸糖+龍須糖=雙重情懷回憶。
紫菜青芥味龍須糖:只有在入口第一下時,青芥味才感覺到,在咀嚼時味道豐富。
辛辣味龍須糖:品嘗糖時無辣味,及後辣味從喉嚨湧上。
龍須酥爲新疆地方特産,因其外觀潔白綿密、細如龍須而得名。龍須酥色澤乳白、細絲萬縷、層次清晰、營養豐富、口感酥松綿甜、香酥可口、入口即化。龍須酥是以新疆精制小麥粉、白砂糖、奶油、芝麻等原料爲主,經由七道工序最後拉絲而成,工藝精密、配方獨特、口感極佳。
它以粉絲爲主要原料,經油炸而制度龍須酥。現有食用粉絲的方法不能把粉絲作爲一種方便食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作粉絲方便食品的方法。制作龍須酥的方法是,把配好的液體調料放入鍋中煮沸,然後倒入香油,等香油熱沸後,加入粉絲,粉絲在油中泛起後撈出。粉絲炸後,形如龍須。又是龍年研制而成的方法,故取名“龍須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