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的新校區更新動態,一些高校按下項目開工“啓動鍵”,如四川大學眉山校區8月確定選址、華中科技大學軍山校區7月啓動建設、北京交通大學5月召開雄安校區規劃設計會,而一些高校經過緊鑼密鼓的建設,新校區已經或即將投入使用。
8月28日,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設計學院近百名高年級研究生,從蠡湖校區順利搬遷至東氿校區,成爲了首批入駐東氿校區的學生。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今年9月正式啓用,首批5個學院整建制搬遷,從8月27日到9月5日,近7000名學生前往新校區。
對于高校來說,新校區不僅僅意味著校園實際面積的擴大和辦學版圖的拓展,細看各個高校新校區規劃文件可以發現,校區“上新”的背後其實是對學科建設的籌劃布局,面對未來的長遠發展,構建以新興交叉學科爲主的學科體系,規劃建設新的産學研用融合、創新型校園,是高校應對未來挑戰的戰略先手棋。
立新,依托高校之所長
推進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建設,已成爲高校瞄准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調整升級現有學科專業體系、加快培養緊缺人才的關鍵一招、創新一招。對于高校來說,提前布局並且根據學校所長“立新”,是走好學科專業發展路徑的第一步,只有打好根基,讓學科專業發展有依托,才能在“雙一流”建設大局中穩步前行。
華中農業大學發揮農學院校的專長,于2020年5月與襄陽市達成協議,建設華中農業大學襄陽校區(現代農業研究院),共建一系列科技創新平台、産業研究院和襄陽市農業科學院、區域性教學科研基地和農業綜合示範園區。圍繞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堅持前沿引領,聚焦生態農業、智慧農業、綠色農業和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開啓發力新農科的又一篇章。
比起特色高校,綜合性高校選擇多方位布局。南京大學在2019年與蘇州市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建設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將蘇州校區的重點放在打造化生醫藥與健康工程、功能材料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與信息技術、地球系統與未來環境、數字經濟與管理科學“五大學科群”,建立從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今年6月,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智能軟件與工程學院、集成電路學院、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4個新型學院揭牌,9月首批錄取的新生將正式入學新校區。南京大學新校區圍繞國家戰略、南大所長、蘇州所需,聚焦“卡脖子”技術,強化“新工科”建設的布局思路,避免新校區專業與其他幾個校區的學科重複,以新、高、前沿爲主,促進了工、文、商等多學科融合發展。
圖源:南京大學
與國外高校聯合辦學成爲一些高校新校區建設的選擇。2019年開始建設的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布局了天津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辦的聯合學院,聯合學院融合了兩校教學科研優勢,聚焦柔性電子與新興光電子、先進化學制造、能源材料和催化等領域開展戰略性、創新性科學研究,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發展。此外,國內還有多所高校將發展新學科寫進新校區的發展規劃目標中。
應時,乘國家發展列車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蓬勃興起,新發展格局的“新”意味著在更長的時期裏,我國在基礎科學研究、核心技術等方面有更多領域必須加快實現突破,意味著科技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高校的建設不能脫離時代所需,每一步都應在保持自己節奏的同時,與新時代需求同頻共振。如今新的發展契機已經出現,應時而動,或許是高校乘上新發展列車的一次好機會。
近日教育部網站在答複“關于建立健全碳中和教育相關一流課程與教材體系的提案”時表示,要加強雙碳領域人才培養頂層設計,推動雙碳相關領域教學資源建設。近年來教育部引導高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辦學能力,加大雙碳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新批准設置儲能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汽車與工程、碳儲科學與工程、氫能科學與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10余個本科專業,以此爲“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提供智力支撐。
圖源:教育部官網
上海交通大學2021年5月設立了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開始搶灘登陸,今年1月宣布打造碳中和示範校區,在低碳、生態等前沿交叉學科支撐下,聚焦低碳、零碳或負碳等關鍵技術,結合校區內的交通、建築、能源、生態循環和智慧化管理等方向,積極探索以碳中和爲理念的國際化、生態化、智慧化新型發展路徑。
今年5月,華北電力大學與保定市政府簽署校區置換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這是學校服務國家“雙碳”戰略,也是學校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打破發展瓶頸、獲取新動能、實現新突破的長遠布局。校地攜手打造零碳校園新標杆,把新校區建設成爲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爭當服務“雙碳”創新區,合作承擔“雙碳”領域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建設能源電力一流科研平台;構建産教融合共同體,助推保定市構建以新能源電力爲核心的綠色低碳産業體系,共同推動國家能源電力産業全面綠色發展。
下一步,教育部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鼓勵高校加快新能源、儲能、氫能、碳減排、碳市場等專業人才培養,建設一批雙碳領域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産業學院和示範性能源學院,鼓勵校企聯合開展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加快國家儲能技術産教融合創新平台建設。期待更多高校順勢而爲、主動出擊,讓新經濟與新專業雙向奔赴。
聚力,高校與城市共榮共生
高校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城市又是高校的港灣,隨著大學“人才集聚和培養高地”、“科技創新策源高地”的作用日益凸顯,近年各地都積極吸引高校到本地發展辦學,與高校共商新校區或建立合作研究院,希望能通過高校入駐帶動本地相關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
北京高校聚集、彙聚著豐富的教育資源,但高校雲集對北京來說也意味著更多負擔,而河北雄安新區作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改革實踐重地,首先成爲北京高校外遷建設新校區的接收地。今年,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作爲首批四所到雄安建立新校區的在京高校,開啓了新校區建設項目征集。四所高校將全面突破原本的空間制約,優化學科布局,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到雄安來,促成雄安新區發展爲新的“大學區”。
圖源:華中科技大學
助力當地新科技産業發展也是高校新校區的一個重要使命。有“中國車谷”之稱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吸引著武漢高校紛紛在此建立新校區和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國際教育科技創新園區(軍山校區)已經于2022年7月正式啓動,校區優選優勢學科集群入駐,創辦一批學科交叉創新研究院、國際聯合學院和新型學科群,瞄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對接武漢産業發展需要和武漢經開區産業發展需求,聚焦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武漢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智慧醫療裝備研究院也選址軍山新城,武漢大學將在武漢經開區建設集教學、科研、培訓、社會服務和産業發展于一體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和創新體系,打造一流生物醫學工程類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業基地。在武漢高校的助力下,“中國車谷”的科技創新水平和新産業的發展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高校與地方緊密圍繞當地經濟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的實際需求和高校加快建設“雙一流”的發展目標,在多個領域開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深入合作,優勢互補以達成合作共贏,未來將會産出更多的成果。
新校區新氣象,高校布局新校區不單是啓用新樓、入駐新生,更是高校在推進“四新”建設語境下,面對新一輪變革和高等教育發展作出的主動應答,繼續堅持以學科交叉融合爲方向,不斷提升學科發展高度、厚度和精度,加強學科前瞻布局,打造新的優勢學科增長點,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