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系筆者參與操作的某二線城市鄰裏型購物中心,本文重點介紹和探討此類型商業如何通過空間的規劃,形成與周邊社區居民更好的聚合。
近期,江蘇省發文《關于完善商業網點規劃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從嚴控制大型商業綜合體的規模和數量,避免出現商業過剩和同質化競爭;推廣南京、徐州、蘇州等地鄰裏中心模式,建設集商業、休閑、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便民生活中心。
社區商業中心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從商業中心到便民生活中心,社區商業的公共性和服務性將會越來越突出——“鼓勵發展多元化和生活化的商業業態,在提檔升級中融合更多社會化功能、公益功能。”
融合並不是簡單的功能植入,更關乎項目總體規劃的細致打磨、經濟賬的平衡、運營管理水平的提升,本質上對商業項目發展商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這也是大部分社區商業項目繞不開的命題,非如此不足以發揮社區商業的優勢,非如此不足以和消費者建立穩固的連接。
面對這一命題,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答案。筆者接下來將要分享的這一鄰裏型購物中心項目,主要以空間場景爲抓手,融合商業、文化元素,爲社區消費者打造更具情感溫度的生活方式中心。
該項目的總建面積約3萬平米,總層數5層,系某社區服務綜合體的商業部分;高樓層的4-5層約5000平米規劃爲精致型商務酒店,其他可用商業面約2.5萬平米。我司接手時項目已建成,空間格局、建築條件已經成型,基于項目體量、區位、發展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我們將項目定位爲新城區首個情景式鄰裏中心。
“鄰裏中心”是從新加坡舶來的概念,經過在中國的落地和發展,從“社區內的商業”,進化爲“溫暖的社區商業服務空間”,這應該成爲本項目與傳統的社區商業配套最大區別。
經過對當地發展水平和競爭環境的研判,我們認爲,該項目在業態規劃與品牌組合上很難取得新的突破和亮點,“空間”更有可能成爲持續發聲的亮點。
該項目周邊(1.5-2公裏)有兩座超過10萬方的大型綜合體,其業態豐富、體量巨大,本案在功能上應突出近距離滿足生活需求這一優勢,同時在空間打造上形成差異化發展,使社區消費者在家門口獲取更高質量的休閑空間,度過更充足、更有幸福感的社交時間。這就要求:
1、弱化冷冰冰的商業感,突出鄰裏商業特有的親近感;
2、避免大而全的業態設置,突出小而美、小而精、親和力,形成社區居民最近距離、最短時間內的品質消費;
3、結合項目特點,挖掘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庭院”,將庭院式的和諧鄰裏關系呈現在社區商業實體,形成本案的文化訴求。
4、在傳統鄰裏中心上更進一步,通過IP場景、季節性美陳等手段,結合“庭院”主題,形成情景化的體驗,營造出新型的鄰裏商業、社交空間。
“庭院”是項目空間規劃的核心,通過庭院這一概念的植入,使得該項目除了圍繞“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閑”,實現社區居民“一站式”的品質生活服務外,更處處洋溢著久違的鄰裏親情,通過商業空間發生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成爲一個有故事、有溫度的“記憶空間”。
在此思路之下,對項目的定位更進一步明確爲:
都市新庭院,歡享生活場
庭院概念的植入,主要通過“一庭三院”爲主題的內外空間規劃得以實現。
首先是外部的“大中庭”公共空間,通過對主體建築合圍的內庭院,重新規劃硬裝、景觀,打造出一片綜合性功能的多用途使用空間,以兩種形態向公衆開放:
閑時作爲公共活動的休閑空間,功能性景觀如乒乓球台,座椅區,綠島以及其它多樣化的功能區,使周邊居民能夠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民福利。
周末、節假日等時段則作爲可拓展的商業空間,作爲開展輕餐飲主題市集活動,引入當地豐富的宵夜、小食攤點,將其進化爲區域性城市文化品牌(IP)。
在項目的內部,利用1-3層的中庭和多樣化的公共空間,並結合樓層業態的特點,以當地街巷、自然景觀的空間脈絡爲設計靈感,植入自由、親切的庭院式友鄰生活記憶元素,讓購物、進餐、休息和娛樂等融入其中。
分樓層主題:
1F:業態主要爲生活配套&服務,樓層主題“聚院-新都市庭院”,空間場景營造以庭院式生活休憩元素爲主;
2F:業態主要爲母嬰童零售、親子兒童教育等,樓層主題爲“享院-綠野迷蹤”,空間重點表現兒童野趣、嬉戲遊玩場景等;
3F:業態主要爲美食餐飲等,樓層主題“宴院-古棠燈影”,打造80/90年代家庭生活場景、城市經典記憶/景觀等;
實體商業的升級方向應當是更深地介入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商業提供的消費空間與人的物質、精神體驗高度關聯,也正是生活方式的具象化,亦蘊含了未來發展的最大能量。社區商業的服務半徑瞄准最後1公裏,距離上天然親近消費者,但如何在需求、情感和生活方式上同樣走近消費者,這是社區商業項目操盤者要深入考察並給出答案的關鍵問題。
該項目通過對內外空間的重新定義和規劃、組織,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力求爲都市複活一個有故事、有溫度的“庭院空間”,一個“親近彼此”的公共活動容器,使美好生活在此發生。
(全文完)
推薦閱讀:
某城市副中心新型社區商業項目的定位規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