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與新加坡建交30周年,自建交以來,中新經貿合作成果突出,民間交流亮點紛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新方領導人2015年確立的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系爲中新關系發展指明方向。
當前,兩國共有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一個國家級合作項目、一個副總理級的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以及八個省/直轄市級的經貿理事會。雙邊合作也從早期的地域性合作,發展爲在專門領域和主題下的合作,其中司法、智慧城市是近年的新合作領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雙方守望相助,保障産業鏈和供應鏈穩定暢通,兩國相關部門發表了確保供應鏈聯通的聯合聲明。
今年8月20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總統府會見赴新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如何同新加坡以及其他東盟國家攜手面對不穩定的國際形勢、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雙方關注的重點。李顯龍肯定兩國外交關系取得的巨大成就,並呼籲各國面對疫情挑戰需理性溝通,攜手合作;新方願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用好雙邊合作機制,推動東盟-中國關系發展,共同促進地區和世界經濟複蘇。楊潔篪表示,中方願與新方和東盟各國攜手,深化戰略互信和務實合作,共同維護經濟全球化,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爲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展和繁榮做出新貢獻。訪問期間,楊潔篪還同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外長維文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8月28日,中國商務部長鍾山與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通話,就深入發展中新經貿關系交換意見,並表示中國願積極支持東盟發揮主導作用,實現年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目標;中國願以中新建交30周年爲契機,加強有關雙邊合作機制,與新加坡共同促進貿易投資暢通,推進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推動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深化區域和多邊合作,繼續在醫療物資等領域開展合作。
同日,中國政府網發布消息,中國國務院原則同意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強調要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需要,而中新廣州知識城正是中國與新加坡政府間的第四個合作項目,2010年開始建設,截至目前,中新廣州知識城累計注冊企業逾1800家,注冊資本達1508億人民幣,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421.5億元。
不難看出,中新政府間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都擴大了,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近日接受《聯合早報》專訪談及中新關系時說:“兩國關系不是靜態或單面向的,而是多面向且不斷演變,根據中國的優先考慮事項,雙方一同設定合作主題和方式,這是新中關系和新加坡與他國關系相比,相當不同的一點。”
陳振聲認爲,“了解”、“互信”、“務實”是中新特殊關系的三個本質點。即,新加坡認識到中國在快速發展,並深刻了解中國每個階段的需要都不一樣,各個省市的需求也不一致;中新的“互信”是從最高層一直貫穿到工作層面,並擴及地方官員與商界,這既不容易在其他雙邊關系中複制,更非“一夜之間可能形成”;再者是中新官員共有的“將計劃轉化爲行動”的文化,雙方在探討一個計劃或簽署諒解備忘錄時,彼此都抱定將計劃落實的想法,這在其他雙邊關系中同樣不常見,也與兩國建立起的一整套合作機制有關。
隨著快速變化的國際地緣政治給全球貿易秩序構成威脅,中國內部也面對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與挑戰,但中新合作的三大因素不會改變,至于如何增值,則取決于兩國能否繼續深入了解,能否塑造新一代的深度互信。陳振聲認爲,未來30年,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將扮演更重要角色,與其他國家的溝通和銜接會更緊密,新加坡願和中國一起在國際舞台上協作、與第三國家協作,共同維護和平與國際多邊體系。他也相信,中國不會在壓力下走向一些輿論擔心的“閉關鎖國”,而是會繼續開放,因爲中國需要開放。
撰稿:本刊特約記者 賈雯雯
責編:張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