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1年12月,阿塞拜疆學生在巴庫參加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阿塞拜疆節。 雷蘇爾·列希莫夫攝(影像中國)
德國科技博物館內,參觀者參與互動體驗。 本報記者 花 放攝
今年的巴黎國際農展會上,參觀者通過電子屏了解農業知識。 本報記者 劉玲玲攝
4月13日,墨西哥民衆在位于墨西哥城的未來博物館內參觀沉浸式海洋數據展。 丹尼爾·卡德納斯攝(影像中國)
科學普及是科技創新的基礎。一些國家不斷推陳出新,增強科普場館和科普活動的吸引力,提升民衆對科學的興趣及科普活動參與度,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爲推動國家創新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法國——
“發現宮”成爲“補充課堂”
本報記者 劉玲玲
走進位于巴黎的法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古生物館,上千件脊椎動物骨架令人目不暇接:巨大的梁龍、奇特的角龍、身背巨大球甲的犰狳……借助詳細的標注和通俗易懂的解釋,人們可以暢遊時間長河,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演化史。
從古生物館出來拐個彎,就到了隸屬于博物館的植物園。一場關于“聲音”和“氣味”的科普活動正在這裏進行。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者辨別不同植物的氣味,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特點。穿梭在植物園中,人們還可以聽到介紹花園植物的“聲音膠囊”,邊看邊聽邊聞,全方位調動身體感官,去了解植物的根、莖、葉等各部分的成長故事。
法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收藏有超過6800萬件動植物、礦物、古生物化石標本,是全球自然和人類科學領域館藏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也是法國科學教育和普及的重要基地。博物館內設的展覽館、動物園、植物園以及臨時展覽區不僅展品豐富,還配以細致的科普展板,讓公衆在了解相關知識的同時,感受到自然科學的巨大魅力。
在法國,包括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在內的多個科學博物館在民衆科普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除了提供幹貨滿滿的展覽外,博物館還同中小學合作,針對不同年齡的青少年設計不同種類的參觀、科普講座等活動,並由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中小學科學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此外,法國的一些博物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也會定期舉辦研討會、開放日等活動,提高公衆科學文化素養,激發年輕人對科學的興趣。
法國“對話”網站文章指出,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創建,進一步拉近了自然科學同大衆的距離,科技的社會角色整體上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發展,人們更加渴望深入了解科學與技術,法國也更加重視科學普及工作:一方面需要繼續促進科學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回應民衆對科技和科學的關注和興趣,並加以引導。
基于對進一步提升民衆參與和體驗科學實踐的考慮,法國于1937年成立了“發現宮”,並逐漸擴大展示和教學區域的面積,如今已經發展成爲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世界著名科技館,以互動體驗的方式展示基礎科學和當代科學,主要活動包括科學實驗、報告會、流動展覽等。“發現宮”也被用作中學和高校科學實驗課程的“補充課堂”,學生們可以直接在這裏上課,配合學校的相關課程。目前,“發現宮”正在建設線上展教空間,將在2025年向全球開放,向全世界觀衆展示科學重大發明和發現,從而引發更多人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此外,法國高等教育、研究和創新部還在1991年創立了科技節,每年10月舉行,今年是第三十一屆,主題爲氣候變化。科技節期間,法國各地將舉行數千場免費活動,從科技類圖書沙龍到實驗操作,再到研討會、實驗室訪問,不限年齡不限領域,人人皆可參與,由此帶動一波科普熱潮。不僅如此,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以及一些高校實驗室也會向公衆開放,並開展科普宣傳、科學體驗等活動,邀請多位知名科學家與參觀者分享他們對科技的熱愛之情。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天文學家弗朗索瓦·普萊曾作爲嘉賓,參與了去年科技節的一場關于太空探索的科普講座。在他看來,科技節活動豐富多樣,向公衆介紹最新科技成果和科學知識,爲人們理解和參與科學活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新加坡——
“小小科學家徽章計劃”
本報記者 劉 慧
魚尾獅、胡姬花、樟宜機場、濱海灣金沙……在新加坡科學中心舉行的一場青少年科普活動上,一幅展示新加坡各處風貌的壁畫吸引了很多參觀者駐足。這幅壁畫高2米、寬14米,用1.8萬個塑料瓶蓋制成。這場科普活動以可持續發展爲主題,旨在讓年輕一代通過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感受科技的力量。爲了配合該活動,科學中心還舉辦了不同主題的工作坊,讓家長陪孩子一起發揮創意,用光盤、瓶蓋等可再生材料制作手工藝品。
新加坡很重視科普工作和科學教育,早在1977年就建立了新加坡科學中心,通過各種豐富有趣的活動,讓民衆獲取科學知識,增強對科學的興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新加坡科學中心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國防科技研究院、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立科學院等機構合作,不斷豐富完善科普項目,成爲推動新加坡科普工作的重要機構。
新加坡科學中心主要致力于讓民衆通過親身體驗和遊戲互動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原理,激發人們的科學精神,各年齡層群體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感興趣的項目。比如,針對18個月到8歲兒童,該中心專門設置兒童科學館,設計了一系列科教活動,通過玩陀螺理解重心的作用、自制投石器學習能量轉換等,幫助他們通過日常物品探索科學現象;該中心爲小學生設計的“小小科學家徽章計劃”,則要求學生們在海洋生物學、食物學、地理學等多領域完成中心設計的任務,完成任務的學生將得到一枚相關領域的徽章,以此鼓勵學生開展自主的科學學習;該中心還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合作開展DNA學習實驗室計劃,爲小學到大學預科水平的學生群體提供課程,受衆可以在這裏探索生命的秘密。
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也是科學中心開展科普工作的一個主要方式。科學中心的常設展覽“能源故事”展覽會,通過多媒體展示、互動遊戲等,引導觀衆學習人類發現利用能源的曆史、了解能源如何轉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節能等,提升公衆的清潔能源使用意識。
新加坡科學中心還和科技研究局合作舉辦科學節,根據最新的科技趨勢策劃豐富多彩的活動,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公衆接觸科學。比如,2017年的科學節上進行了手握火焰、利用蒸汽將鐵罐瞬間壓扁等科學表演,通過實驗秀來解釋背後的科學原理。2018年的科學節則邀請科學家以互動的方式,現場示範餅幹烘焙過程中的科學原理,並邀請近400名熱衷于利用科學原理及科技創造新奇物品的科學迷會聚一堂,交流展示成果。
軟件工程師高光延是新加坡科學中心的粉絲。小學時隨學校首次參觀科學中心後,他就被各式各樣的科學展示深深吸引,隨後積極參加各種科普活動,並在長大後與該中心合作,幫助其制作特斯拉線圈。從參觀者到合作者,高光延很高興自己能夠與科學中心一直“在一起”,希望科學中心等場所能激發更多學生對科學的熱忱。
巴西——
“在天文館過生日”
本報記者 陳一鳴
站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天文館的眺望台上,山海交融的優美風光盡入眼簾。眼前,一隊小學生正由工作人員帶領入館參觀。在巴西的衆多科技館、博物館之中,裏約天文館以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而深受人們喜愛,尤其受到青少年歡迎。
裏約天文館是目前拉丁美洲規模最大的天文館之一,致力于天文學和相關科學的科普工作。裏約市公立學校的學生可以免費參觀天文館,還可以有兩名監護人免費陪伴參觀。爲了吸引青少年,裏約天文館特別推出了“在天文館過生日”項目,爲孩子們的生日聚會提供活動場地。參加生日聚會的嘉賓可以免費聆聽天文館的講座,參觀天文館附屬的宇宙博物館,在慶祝生日的同時度過一段有意義的求知時光。
爲更好地開展科普工作,裏約天文館每月都會爲公衆舉辦公開課程,涵蓋宇宙學、文化天文學、航天學、物理學等學科,面向所有人開放。每期課程3至4天,通常在晚上7點半至9點進行,滿足上班族的求知需求。每周三晚上,裏約天文館還會舉辦觀測星空活動,並免費對公衆開放,這是天文館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借助天文望遠鏡,參觀者可以探索星空,活動現場還會邀請天文學家與公衆互動,解答參觀者的問題。
裏約天文館的科普活動是巴西在全國積極開展科普教育的生動縮影。在這個有著2億多人口的南美國家,政府機構、科技文化場館、高校、民間組織等共同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科普網絡,以促進該國科學技術發展,培養科技人員,並在全社會範圍內鼓勵創新。在這其中,巴西科學、技術和創新部下屬的巴西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作爲巴西科普活動的重要組織者,多年來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向社會大衆傳播科技知識、爲巴西社會的包容性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爲提高青少年對科技創新的興趣,巴西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成立伊始便推出“科學啓蒙獎學金項目”。幾十年來,獎項設置不斷調整拓展,漸趨多樣化,以適應不同受衆群體和目標的需要。比如,針對本科生推出了“技術發展和創新獎學金”“科學啓動獎學金”等計劃;針對高中、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也分別開設了不同的科學教育扶持項目。
此外,巴西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還與各方合作,推動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動,包括舉行國家、州、市等不同級別的科學展覽和科學奧林匹克競賽,向博物館、天文館、科技中心、動植物園等機構提供財政支持等。自2004年起,該委員會在巴西全國推出“國家科技創新周”活動,旨在凸顯科學技術對改善人們生活的重要性,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好奇心與科技創新能力。活動優先面向巴西基礎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的師生,尤其重視人類發展指數較低地區的青少年。去年舉行的巴西國家科技創新周主題聚焦“地球科學、技術和創新的橫向性”,探討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健康和人道主義挑戰等全球性問題。
持之以恒的科普工作帶來了積極良好的社會效益。巴西一項公衆科學認知調查顯示,巴西民衆對了解科學持積極態度,60%的受訪者表示對科學問題“感興趣”或“非常感興趣”,78%的受訪者主張在科學領域進行更多投資。
德國——
“遊動的科學中心”
本報記者 花 放
“北極科學考察是如何進行的?”“具有治療功效的植物是如何起作用的?”“砍伐森林會對氣候變化産生怎樣的影響?”……這些科學問題都能在德國“科學號”科展船上找到答案。這艘由內河運輸船改造的科展船擁有約6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自2010年開始在德國各大城市舉辦各類科技巡回展,因此被稱爲“遊動的科學中心”。主辦方無需重複布展,就把科普展覽帶到50座人口超10萬的德國城市。
9歲的卡羅塔家住德國北威州的杜伊斯堡市,她通過報紙了解到今年“科學號”會來到這裏,便請求祖母帶著她和弟弟一起前往。“‘科學號’上的展覽很吸引我,我覺得這種方式很酷,而且我還能從中學到很多科學知識。”卡羅塔告訴記者,今年“科學號”上的活動還包括曾參加北極氣候多學科漂流冰站計劃的科學家介紹北極科考經曆,觀衆在船上參觀時,可以向科學家們遠程提問,並在問題榜單中了解其他觀衆關注的科技問題,她對此十分期待。
在人口不到50萬的杜伊斯堡市,活動每天吸引約800名觀衆。“科學號”的工作人員梅利娜表示:“科學家與觀衆的問答互動能更好地激發人們對于科學的興趣,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科學、參與到科學活動中。”
“詢問吧!”正是今年德國科學年活動的主題。自2000年開始,德國政府每年組織科學年活動,每次活動主題各不相同,但都力圖貼近社會生活,緊跟時代潮流。德國聯邦教研部部長施塔克—瓦青格在今年科學年的開幕活動中介紹,今年科學年活動首次沒有把主題定爲某個特定的領域,而是強調了在科學研究活動中民衆參與的重要意義。
在今年科學年活動框架下,德國聯邦教研部與合作夥伴一同資助了25個旨在促進民衆和科學界交流的活動,其中就包括“科學號”今年在德國境內多座城市的免費巡展和提問交流活動。民衆提出的科學問題和建議都將被彙總梳理,並在秋天形成一份正式的報告遞交給政府和科學界。
除了聯邦教研部,德國的多家社會組織、基金會和行業協會等也在科普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科學對話”組織是德國最主要的一家促進民衆與科學界交流溝通的機構,該機構也參與每年科學年活動的組織工作。倡議成立“與科學對話”的德國科學基金聯合會,還和德國研究聯合會專門設立了“溝通者”獎,頒發給爲促進科學界和民衆溝通作出貢獻的專業人士,獎金爲5萬歐元。
與此同時,德國有近7000家各類型博物館。作爲科普工作的重要載體,這些博物館通過多種方式吸引民衆關注,提升公衆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柏林自然曆史博物館專門開發了一款免費的手機應用程序,可以識別用戶拍攝的城市常見動植物,並給出相關介紹,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德國城市的生態環境。而在德國科技博物館內,觀衆不僅可以根據現場提供的工具和紡織品生産流程介紹,親自動手參與實踐,還能觀看工作人員現場鍛造金屬,並預約相關課程。規模大小不一、主題多種多樣的博物館和各種科普活動,共同爲民衆搭建了通向科學世界的橋梁。《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9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