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推送中我們報道了特斯拉在上海設立獨資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成立日期是2018年5月10日,營業期限至2048年5月9日。
特斯拉設立獨資公司的行爲,不由得讓人猜測,特斯拉離中國建廠還遠嗎?
內有補貼政策退坡,外有外國汽車殺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洗牌的日子來了。同爲新能源汽車領航者的比亞迪,又該如何應付內憂外患呢?
日前,比亞迪披露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其中淨利潤爲1.02億元,同比下滑83%;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90%;扣非後淨利潤爲虧損3.29億元,上年同期爲盈利4.46億元。
此外,比亞迪預計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爲3億至5億元,同比減少70.98%至82.59%。對于淨利潤大幅減少的原因,比亞迪認爲是由于受補貼退坡的影響。
受淨利潤暴跌的影響,5月2號開盤,A股的比亞迪(代碼:002594)低開低走,全天股價大跌7.01%。
在更早的4月28日,港股市場的比亞迪(代碼:01211)也以下跌5%收盤。
自2017年11月23號股價見頂以來,A股的比亞迪最近5個多月累計跌幅已經超過30%,市值蒸發近700億;港股的比亞迪股份最近半年以來,累計跌幅也達到了30%。
顯然,比亞迪現在的處境不太好。
那麽特斯拉的到來是否會令比亞迪的處境雪上加霜呢?咱們慢慢道來。
現狀:
首先我想說的是,雖然比亞迪現在的處境不容樂觀,但特斯拉這財務狀況……還遠遠不如比亞迪呢。
在2016年的發布會後,Model 3就被給予厚望,這輛平民車被認爲是特斯拉實現盈利,成爲大型汽車制造商的關鍵。
從發布會結束後,Model 3的訂單就不停增長,在17年底,總訂單量更是攀升到了51.8萬之多。
這麽爆炸的訂單,放在別的汽車廠商可謂是喜聞樂見,喜大普奔。但特斯拉卻很犯愁,因爲産能跟不上!
沒錯,經曆了三代車型的洗禮,特斯拉依然沒能解決供應鏈的問題。截至到現在,Model 3的周産量僅爲2020輛,完全消化不了海量的訂單。
特斯拉一想這不行啊,于是組建了高度自動化的生産線。後來又說太高的自動化成了提高産能的瓶頸,又招募了海量的工人,實行24/7的不間斷生産。
這反複折騰的過程,背後是巨額的資本投入。2018第一季度,特斯拉淨虧損7.8億美元,也是連續第五個季度財報錄得淨虧。雖然賬上還有27億美元的現金,但根據彭博社的估計,它在今年要燒掉39億美元。
一個是賺錢少了,另一個是連年虧損,被美媒唱衰破産不是一次兩次了。這麽看來,更著急的應該是特斯拉。
價格焦慮:
衆所周知,一款進口車在國內外的售價相差非常大,這背後是各種稅費,以及經銷商的利潤:
一、關稅。不管什麽進口車,一律按照25%的關稅征收。
二、消費稅。按照排量來計算,分爲1%到40%,排量在1L以下的爲1%,而排量在4L及以上的爲40%,此外,價格超過130萬的豪車,還要另外加征10%的消費稅。如果一輛車售價在130萬以上、排量是4L,消費稅就高達50%了;
三、增值稅。一律17%。
四、購置稅。一律10%。
五、經銷商所賺取的利潤。
六、進口的包裝費用、保險費以及漂洋過海的運輸費。
這些都加起來,有時候一輛車國內外的差價甚至能夠達到100%。
按照特斯拉(中國)的官網,Model 3續航能力爲220—310英裏(354—498公裏),美國售價爲3.5萬美元(約22.1萬人民幣),就算加上1萬美元的智能操作系統等配置,售價不過4.5萬美元(約28萬人民幣)。
在美國,由于有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的新能源補貼,價格將下降約1萬美元,也就是說,在美國,特斯拉最終的價格也就在3.5萬美元左右(約22萬人民幣)。
而在中國呢?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特斯拉在中國是得不到新能源補貼的,加上關稅等各種稅費,粗略計算一下,Model 3在中國的售價可能在(4.5萬+25%的關稅)5.6萬美元左右(35萬人民幣)。
所以比亞迪相比特斯拉,有很大的價格優勢。但如果特斯拉成功國産,局面就大大不一樣了。
特斯拉國産的的話,可以拿到新能源補貼,按照目前的續航標准,Model 3可以拿到6.6萬人民幣的補貼(國補4.4萬+2.2地補),加上沒有了25%的關稅,粗略計算,價格將下降到約21萬人民幣。
中國消費者對于特斯拉有著非常大的熱情和好奇心,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不大的特斯拉展台被圍的水泄不通,很多人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只爲在Model 3車裏坐上一會兒。
特斯拉2017年第三季度的在華業務收入甚至同比增長高達79%。特斯拉也稱,中國是特斯拉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
可想而知,如果在差不多的價格區間,比亞迪面對特斯拉會很有壓力。
技術:
我想著重說一下比亞迪最大的王牌——電池。
比亞迪研發F3DM的時候,當時市場上只有豐田和通用兩大巨頭掌握了雙模技術,不信邪的王傳福硬是自己開發,結果成功了。通用、豐田的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只能行駛25公裏, 而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在純電動模式下的續航裏程達到100公裏,還發展出自己的電池、電機、電控技術,向上遊産業發展。
到2013年推出秦時,比亞迪已經解決了渦輪增壓發動機,時間點比長安、上汽這些早幾年,電機已經發展到功率重量比很高的高速電機了。這個時候,國內其他廠商新能源還沒開始研發,國際上除了特斯拉以外,無論是插電的Fisker Karma,還是純電的日産聆風,都沒有多高的技術含量,比亞迪在世界上電動車技術的排位也是靠前的。
到了比亞迪唐,百裏加速不僅達到4.9秒,還發展出電動四驅,這在當時也是很強的技術了。
除了4.9秒加速度之類的黑科技,其實比亞迪在很多看不見的方面都已經做得很好。比如電機,比亞迪的高功率密度比高速電機已經從秦的110KW發展到秦電動版的160KW,180KW的也進入到商用階段;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比亞迪還有電動卡車、而且還在美國市場排第一,占比60%以上;比亞迪的太陽能電池在美國儲能市場占比已達51%。
不過比亞迪在整車制造的技術方面,並沒有特別高端,打動我的是比亞迪的“聰明”。
其實比亞迪的技術算不上高大上,相反,他們采用了很多簡單的技術,比如,秦采用的並聯式混合動力構型以及唐的動力系統構型都是相對簡單、容易實現的技術,算不上高大上。
在發動機、變速箱等他們不太擅長的領域,采用簡單、容易實現的技術,雖然平庸無亮點,但保證了能夠順利完成車型開發;
同時,他們又發揮了自己的強項——電池,制造出了一些亮點,比如秦的百公裏加速時間等,使得他們的車型與競品相比在某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至于特斯拉,所用電池來源于松下,也是世界排行前列的電池專家。
不過這能算特斯拉自己的技術嗎?
啥?你說自動駕駛?且不說那也是特斯拉買來的,就說自動駕駛現在出的幾起事故,你敢用嗎?
不過並沒有貶低特斯拉技術的意思,整車制造方面,特斯拉畢竟走的高端線,還是優于比亞迪的。
市場認可:
說句紮心但是實在的話,部分國人是不大看得上比亞迪的。
買比亞迪也要麽是因爲便宜,要麽是因爲搖不到號。
但其實比亞迪挺暢銷的,國外認可度也比較高。就說E6這部神車,不光深圳大街小巷跑的出租車都是E6,連英國、新加坡、荷蘭的出租車也都用。
甚至在特斯拉的大本營美國,比亞迪電動巴士都很暢銷,其中包括田納西、馬裏蘭、得克薩斯、密蘇裏、丹佛、奧爾良、華盛頓、南北加州等30多個州,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均能看到比亞迪純電動汽車的身影。
位于硅谷的Facebook總部也購買了一批純電動車作爲員工通勤使用。
外媒將比亞迪評價爲特斯拉的有力競爭對手。
特斯拉受限于産能和價格,如今的覆蓋率還比較低。但廣泛被認爲是“明日之星”,可見市場對特斯拉的期待和看好。
企業風格:
企業的風格往往跟隨者它的領導者。
在比亞迪內部有個說法,“王傳福是比亞迪最大的産品經理。”
工程師出身的王傳福,一直是個技術派,不管是電池技術還是高速電機,王傳福都要求一定要走在行業前沿。
當年王傳福押注新能源的時候,國內的新能源市場還冷冷清清,這魄力可不是一般人擁有的,更難得的是比亞迪這一執著就是十年。
所以比亞迪整個公司的風格也有些像“工科男”,技術控,踏實。
……想想工科男的審美,突然給比亞迪那些年被吐槽的汽車外觀找到了原因。
特斯拉的CEO就比較神奇了。
特斯拉能有今天的成就,馬斯克是背後最大的推手,但是這位CEO有時確實有點離譜。一會兒挖地洞、一會兒發射火箭、一會兒去研究什麽腦機接口,還要照顧弟弟的太陽能電池板生意。
如華爾街的投資者們指出的那樣,特斯拉産能跟不上和馬斯克有直接關系,“他的精力沒能專注在生産這裏。”
被譽爲現實版“鋼鐵俠”的他,脾氣秉性也有些像斯塔克,比如在最近的財報會議上怒怼三位華爾街分析師。
RB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想知道預定的Model 3進展如何。
馬斯克停頓了一會,扔了一句:“我們要去回答YouTube上的問題了,你的問題太枯燥了,問得我想死(They’re killing me)。”
這次會議後,華爾街表達了對馬斯克態度的不滿,有一位分析師表示,馬斯克輕蔑的態度會讓他在後續的公司融資上付出代價。
這場會議的結果也實時反映在了股價上,可以看下面兩個節點,在特斯拉公布第一季度財報後,股價是直線上升的,但等到馬斯克開完了電話會議,股價卻馬上跳崖,跌幅一度接近8%。
……天才總是任性的。特斯拉給人的感覺也許除了年輕、科技、未來,以後還要加上任性了。
綜上所述,優妹認爲,就算特斯拉真的來到了中國建廠,對比亞迪也不會造成很大的打擊。
首先兩個公司的定位就不同,面對的人群重疊也不大。
其次,比亞迪也不是靠著PPT撐腰的公司,人家手握技術,有直面對手的底氣。比亞迪真正的危機不來自對手,而是補貼政策的退坡和國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