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區委書記徐建在水城門,與上海新聞廣播主持人高嵩就提升環城水系公園整體功能、青浦新城建設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
總投資37.1億元,全長21公裏的環城水系公園自建成以來備受青浦百姓青睐。一項深受好評的民心工程,是否還有提升空間?帶著問題,實地調研,青浦區委書記徐建聽到了不同聲音。
橫跨漕港河,依據史料複原的水城門巍峨壯觀,已成網紅打卡地,同時它還是聯通兩岸居民往來的方便之橋。
每天早晨,大手牽小手,一老一小踏階過橋的身影成了水城門上的一道風景線。原來,位于南岸金地格林郡小區的大部分學齡孩子都就讀于對岸的青浦實驗小學禦瀾灣校區。
“早上趕時間,小家夥體力好,在前飛奔,一會兒就爬到了城門頂。我們老年人有些吃不消,樓梯台階密,坡度還有些陡,一上一下,挺費力。”一位上了年紀的阿姨緊趕慢趕登上城門,氣喘籲籲:“過去沒橋,得乘公交車繞路送孩子上學,現在盼來了橋,是好事兒,可老胳膊老腿提抗議,能不能給水城門安個電梯?”
(一)
一人提議也許是偶然,多人呼聲趨同,那便成了共性的需求。不只是老年人,還有一些腿腳不便的殘障人士也想登上水城門憑欄遠眺。
套用一句最近廣爲流傳的話,“每一個小群體都不該被放棄”。這天,徐建會同區裏相關委辦局的負責人再次來到水城門,協商落實電梯加裝方案。
“斜坡中間綠化位置正好可以安裝雙向兩跑手扶電梯。”拿出改造方案圖,青浦新城公司副總經理張浩向徐建彙報:“由于電梯外露放坡距離更長,牆體造型也需稍加改動。書記,您看呢?”
“水城門脫胎于450年前的古建築風格,加裝電梯不能忽視建築總體風貌,材質與周邊磚木要盡量保持一致。”肯定了方案的可行性,徐建不忘在改建的小細節上給予提醒。
在細節上用力,小心願裏見真章。從事城建規劃工作26年的徐建,尤爲看重“謀定而動,謀定快動”。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在徐建看來,水城門是環城水系公園靓麗的“封面”,也是百姓心中的“明星”工程,當初爲了解決兩岸居民往來,一舉兩得疊加橋梁通行功能。實際使用過程中,高12米的水城門對老年人、殘障人士通行不友好,及時補救加裝電梯,也爲接下來青浦新城繪制藍圖提了個醒,“以細心、耐心、巧心施展繡花功夫。”
(二)
自古以來,青浦豐富水澤孕育與水共生的城鄉空間,圩田手法造就多元豐富的水鄉空間肌理,呈現河湖相依、城鎮相間的特征。
1936條河道,水面率18.7%,是全市水平的近兩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21個天然湖泊全在青浦。
翻開《青浦新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水城共生”成了高頻詞。徐建認爲,青浦新城的“高顔值、最江南、創新核”離不開“依水塑城”。
“上”字型水脈骨架
“從以舟代車的威尼斯,到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園,再到上海的一江一河,國內外依水塑城的成功案例給了青浦很大啓發。”透過徐建的介紹,再細讀青浦新城規劃藍圖,只見通過疏通、改良水網,提升藍綠比,新城的中央商務區地形結構將呈現若幹個小島及半島型地塊。
以青浦區江南特色阡陌縱橫的水系及綠化網絡爲基底,在金泾河、陸行泾、油墩港、老通波塘、澱浦河、東大盈港、上達河等“五縱四橫”的骨幹水網體系中,依據曆史脈絡、水系寬度、風貌禀賦、貫通程度等要素進行評估,篩選出以澱浦河、東大盈港、上達河爲主的“上字型水脈”形成區域景觀骨架。
其中,占地45公頃的“青浦之芯”島及周邊將打造一平方公裏的上達城市公園和一座綜合性的長三角演藝中心,並將借由四通八達的水系,引入水上交通。
“計劃在上達河構建2條水上巴士,設置5個遊船碼頭、6座步行橋結合東大盈港,這裏將成爲水上交通的實踐區。”青浦新城公司副總經理張浩在一旁補充道,“屆時這裏將是開窗見綠、出門見景、百步見水。”
(三)
東聯大虹橋、西接蘇浙兩省,背靠虹橋樞紐,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令青浦區成爲重大戰略機遇的交彙疊加之地。進博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新城建設……讓青浦從昔日的遠郊農村一躍成爲直接承載國家和上海重大戰略任務的發展前沿,從“上海之源”邁向“上海之門”。
“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樞紐門戶而不懈奮鬥”,在剛結束不久的青浦區第六次黨代會上,區委書記徐建以此爲題,濃墨重彩地闡述了加快建設國際“樞紐門戶”對青浦實現全面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周,構築青浦立體交通體系的又一條鋼鐵大動脈官宣落地。
“東起虹橋主城片區,西至水鄉客廳,途經闵行、青浦兩區,銜接江蘇省規劃水鄉旅遊線以及浙江省規劃嘉善至西塘線等線路。”提及這條青浦等待已久的消息,徐建難掩喜悅之色:“全長50公裏的上海示範區線,設置8座車站,其中7座在青浦境內。”
爲了迎接這條上海示範區線,青浦新城規劃早已跨前一步,一座體量龐大的地下TOD三線換乘樞紐將成爲中央商務區的核心驅動力。屆時,市民遊客在這裏可實現軌交17號線與兩條市域鐵路即嘉青松金線和上海示範區線的換乘。
“這座三線換乘交通樞紐不僅將改善青浦東西向交通,使青浦和中心城區銜接更加緊密,實際上它也是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無論是跟江蘇吳江、嘉善嘉善,還是松江、闵行的對接都將更加方便。”
這些年來,青浦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機遇優勢不斷轉化爲發展優勢。過去五年,青浦區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2020年完成119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1%,2020年實現583億元。“三大兩高一特色”主導産業加快發展,第三産業比重大幅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一大批行業龍頭落戶,上市企業增至29家,形成了快遞物流、綠色金融、軟件信息等3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和會展商貿、北鬥導航、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一批百億級産業平台。
未來,三條鋼鐵通道在青浦中央核心區交彙,無疑將使“上海之門”青浦構建國際“樞紐門戶”如虎添翼。
(四)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環境,這兩年青浦可謂不遺余力。”在徐建看來,人才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和核心要素,新城建設和國家戰略發展機遇已經吸引衆多年輕創業者把目光投向這裏,“隨著人才強區戰略和‘長三角人才港’的建設,未來五年,青浦的高層次人才和高學曆創新創業人才總量將翻一番。”
崔彧玮,15歲進入“科大少年班”,25歲取得了美國馬裏蘭大學“計算神經學”博士學位,後入職硅谷著名人工智能研究機構Numenta。2016年學有所成的崔彧玮選擇回國創業,將其擅長的國際前沿AI低算能類腦技術用于商用清潔機領域。
去年,崔彧玮決定二次創業,成立湯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並將公司注冊在了青浦趙巷的長三角趙巷科技綠洲。青浦長三角腹地的獨特區位優勢是崔彧玮考慮的關鍵因素:“我們工廠在常熟,從虹橋樞紐出發到蘇州北站,出租車到廠區,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而且工程清潔機的零部件上下遊企業都積聚在蘇州周邊,采購方便。”
讓這位90後CEO更爲欣喜的是,今年企業廣攬英才時,不少優秀工程師不再因就業地在青浦而思量再三,“交通便捷,生活成本適中,加之青浦在扶持創新企業、增配人才公寓等方面不斷加碼,在青浦安居樂業是很不錯的選擇。”
伴隨著青浦新城建設加速推進,像崔彧玮這樣前來逐夢的“高精尖”人才越來越多。這背後,離不開青浦濃郁的創業氛圍和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我們有‘青峰’人才政策。山高人爲峰,我們把我們的人才政策彙聚整合起來,産生統籌疊加的效應。取名青峰,就是希望把青浦建設成爲一個人才高峰。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緊缺人才,提供安居獎勵補貼政策,落實交通、就業、醫療、養老、金融、法律、培訓等綜合服務保障舉措,吸引各類優質企業和人才彙聚新城。”
徐建說,隨著華爲、網易等産業項目的引進,中山醫院青浦院區的開建,接下來還有複旦大學創新學院等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立項,這些項目本身就具備極強的人才集聚效應,同時也在公共治理環境上對人才産生了極強的吸引效應,“青峰”這個人才高峰應該說已經逐漸顯現。
“高顔值、最江南、創新核”。打造一座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中心節點城市,吸引更多人才愛上青浦,除了交通、醫療、教育等民生配套工程的不斷提檔升級,營造充滿“暖意、惬意、詩意”的軟環境同樣不容忽視。
“最近,我們將青浦城市品格定義爲‘溫暖家’。通過高品質的公共服務供給,全覆蓋的幸福社區建設,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及便捷通達的交通網絡,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讓新城宜居宜業,近悅遠來。”
徐建發出邀約:“青浦未來可期,選擇青浦,就是投資未來!”
訪談彩蛋
邁入新征程,面對“難啃的硬骨頭”,會焦慮得睡不著覺嗎?您如何解壓?
徐建:剛到青浦工作6個多月,正在加快了解青浦,也遇到了幾場硬仗,有“陣地戰”,比如進博會的服務保障,也有“遭遇戰”,比如11月底的趙巷西郊錦廬發現本土確診病例後的疫情防控。這些都應該算是“難啃的硬骨頭”,偶爾會感到焦慮。但投入到工作中,特別是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去尋找答案,就會覺得越是接地氣,心裏越有底氣。
能否提供一張最近您隨手拍的“最美青浦”場景?
徐建:我手機有一張水城門的照片,照片的很大一角是青浦區域圖。我們經常講,青浦的地形就是一只展翅的“蝴蝶”,從這個角度看,就像一只蝴蝶真准備展翅飛上水城門。在這個曆史與現實交彙點上、在“上海之門”未來之城前,青浦這只蝴蝶必將翩翩起舞、蒸蒸日上。
如果讓您有機會穿越回過去,或者穿越到未來?您想選哪個?爲什麽?
徐建:如果有機會穿越,我選擇穿越到五年後的未來。我相信,五年後的青浦會更美好,青浦新城“最江南、高顔值、創新核、溫暖家”將在城市的各個方面展現,我想,青浦會是一座具有江南風貌和現代文明的城市,一座門戶樞紐和創新智慧的城市,更會是一座幸福和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