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新聞網
記者 付 炎 通訊員 牛東海
“一杆風調雨順,二杆國泰民安,三杆來年豐收……”在一年一度的山西稷山板棗文化節上,開杆打棗儀式都是一出“重頭戲”,主杆人和輔杆人一杆又一杆地打向古棗樹、打下“幸福棗”,昭示著稷山又一個豐收季的來臨。
稷山之美,美在板棗透紅。
近年來,稷山縣委、縣政府立足建設全國板棗産業基地戰略定位,緊扣“一産提品質創品牌”,持續推進特色富民産業加快發展,使得傳統的板棗産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成爲強縣富民、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
抓傳承 促發展
後稷故裏棗紅天
“江南橘綠日,塞北棗紅天”。這是明代崇祯年間稷山知縣薛一印盛贊稷山板棗豐收景象的著名詩句。相傳稷山板棗栽植已有上千年的曆史,盛唐時期已經成爲皇室貢品,明清時期成爲全縣賦稅的重要支柱。俗話說:“日食三棗,長生不老。”稷山板棗的特點是“皮薄肉厚核兒小,香甜味美營養高,生食藥用渾身寶”,成熟的鮮棗含糖量爲38.78%,制幹後含糖量高達74.3%,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和鉀、鈣、鎂、鐵、鈉、硒多種微量元素,是名副其實的保健佳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評爲“中國十大名棗”之首。
“上打棗,下收田,埝埝種的豆兒滿,一年三料樣樣全”“一年翻地兩遍,棗子結成蒜瓣”……這些當地流傳的民謠民諺,生動反映了稷山棗農的生産經驗和管理智慧。千百年來,稷山人民在幹旱的土地上種植板棗樹,林下間作小麥、蔬菜等作物,這套“板棗樹—林下作物”的複合經營模式,構成了獨特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的旱地利用系統。
2017年,稷山板棗生産系統被原農業部認定爲“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2019年又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近年來,爲助推板棗産業向著標准化現代化之路邁進,稷山縣成立了板棗保護和發展工作領導組,制定頒布了全國第一部板棗栽培技術管理規程,出台了《稷山板棗傳統生産管理辦法》,對棗樹進行了統計、挂牌、保護,明確了打造建設全國板棗産業基地的發展思路。
在稷山,千年以上古板棗樹約有1.75萬株,500年以上古板棗樹約有5萬株,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是十分稀缺的農業自然文化遺産。2017年,稷山國家板棗公園獲批建設,這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經濟作物類棗林公園,也是全省首個苗木類公園。公園面積達1.585萬畝,涵蓋18個村,成爲融人文曆史、自然風光、園林景色爲一體的國家級農業觀光示範園區。
目前,稷山棗樹栽植面積15.3萬畝,挂果面積10萬畝,有6.5萬農民從事板棗種植。2018年,全縣板棗總産量5000萬公斤,總産值6.3億元,板棗相關産業總産值10億元以上,每年可爲全縣農民人均增加純收入2000元以上。
在助推板棗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稷山縣以建設國家板棗公園爲載體,挖掘整合縣域內獨有的後稷文化、羲和文化、大佛文化、三善養生文化等各類文化資源,同板棗文化相融合,開展農業體驗、休閑觀光等,推動一二三産深度有機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體驗式農業觀光園。該觀光園涵蓋全縣板棗主産區18個村,形成綿延25公裏、面積5萬畝的板棗觀光旅遊大循環圈,打造了全省唯一的集旅遊、休閑、觀光、采摘、農家樂于一身的高標准萬畝板棗生態觀光園區。
如今,稷山縣已形成生態林、經濟林、景觀林“三林共建”的發展新格局,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標准化 産業化
板棗興農農更興
板棗産業是稷山農業的支柱産業、富民産業,棗區群衆收入的80%來源于板棗及其附加産業。隨著市場需求趨向高品質、多元化,稷山板棗産業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
近年來,稷山縣按照提品質、創品牌的要求,建成了6個高標准示範園,成立了14支300余人的棗業技術服務隊,組建了“稷王板棗科技聯合社”,制定了《板棗專業合作社活動陣地建設標准》,並投資10萬元保證硬件建設全部到位。建立健全了技術服務網絡,組建了縣鄉技術服務隊伍,選聘縣級專業技術人員10名,選拔鄉級技術員20名,組成板棗標准化管理技術服務隊伍,組織培訓60余場,受訓棗農1萬人次,發放棗樹管理技術資料和手冊5000余套,爲提升板棗科技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礎。同時,聘請省級棗業專家常年擔任技術指導;組織本地種植經驗豐富的“土專家”,成立板棗技術服務隊,編制印發了《板棗標准化生産管理手冊》;采取技術與物資、課堂與田間、點與面相結合的科技入戶培訓措施,年累計培訓棗農1萬人次,全面提高廣大棗農的標准化管理水平。
爲延長産業鏈條,提高板棗産品附加值,該縣組建了板棗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與北大荒蕙民(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個棗(深圳)實業有限公司、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完成了板棗深加工和棗汁生産項目的立項工作。
此外,該縣還積極開展棗業網店培訓和全國電子商務應用人才培訓工程網絡培訓,推動稷山板棗網上營銷。
稷山縣稷峰鎮陶梁村依靠新型物流打通外銷渠道,村民在市縣開設板棗實體店16家,開設網店近200家,僅入駐的快遞企業就有7家。
據了解,僅陶梁一村,年産鮮棗就達到250萬公斤,全村每年收入3800萬元。
棗爲媒 廣結緣
稷山板棗美名揚
板棗,是稷山的一張亮麗名片。
爲進一步提升板棗品質、創優板棗品牌,2010年至今,稷山縣已經先後舉辦了九屆板棗文化節。通過板棗文化節這個平台,該縣不僅推廣了板棗種植新技術,拓展了板棗新市場,並深度挖掘了傳統農業的旅遊文化元素,有效推進了板棗生産與第三産業有機融合。板棗文化節期間舉辦的板棗産業發展論壇、全國電商推介大會、後稷農耕文化研討會、國家板棗公園系列專題活動等均圍繞這一目標設置。
提品質、創品牌、促開放、謀共贏,稷山縣以棗爲媒辦盛會,豐富了稷山板棗文化和後稷文化的內涵,提升了後稷農耕文化影響力,拓展了稷山對外開放的視野和空間,結交了一批新朋友,形成了一批文化研究成果、項目對接成果和經貿洽談成果。
2018年,稷山縣從創品牌入手,全面啓動“稷山板棗中國行”大型營銷推介活動。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站台20余次,把板棗推介會開到了北京、廣州、廈門、滿洲裏、成都等城市,並分別在當地成立了板棗配送中心,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長安大戲院和中國藝術節現場留下了稷山板棗的故事。2019年11月,在鄭州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上,稷山縣舉辦了“稷山板棗中國行”專場推介會,爲加快全國綠色原料(板棗)標准化生産基地建設和板棗産業高質量發展尋找機遇、增添助力。目前,稷山板棗暢銷全國24個省(區、市),行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韓國等十余個國家。
一枚枚紅彤彤的稷山板棗,映紅了板棗産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開了世界了解後稷故裏的窗口。
金秋九月,碩果飄香。聽!“稷山板棗·棗知千年”的豐收贊歌已經唱響!看!36萬後稷兒女正張開雙臂,歡慶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